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31624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15篇Word文件下载.docx

面面相觑了好一会儿,其中一个胆大的忍不住笑了,凑到我耳边说:

“祝老师,昨天中午睡觉时,我听到你和周老师在说话,周老师说了,蛋臭了要扔掉。

  原来如此!

真没想到,孩子们竟然如此珍爱这些“蛋宝宝”,爱到甚至可以接受“蛋宝宝”所有的缺点。

  尽管我放弃了让孩子们把“蛋宝宝”丢掉的打算,但毕竟鸡蛋不能久放,时间长了也不卫生。

此时我真的有些困惑:

主题活动“可爱的蛋宝宝”接下来究竟该怎样结束呢?

正当我一筹莫展时,又_件令我震惊的事发生了。

  两天后的那个早晨,孩子们都在各自喜欢的区域里做游戏,教室里显得安静而平和。

突然,一个声音打破了平静:

“老师,我的蛋孵出小鸭了!

你快来看啊!

”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忙跑向那个大声呼喊的男孩,蹲下身子,看着男孩手里捧着的那只令他惊喜并引以为傲的“小鸭”。

  我的眼眶湿润了。

男孩手里捧着的是一只用雪花片搭成的、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小鸭”。

当这只“小鸭”在这样的时候,以这样的方式出现在我面前时,我再一次被感动了!

我开始相信:

爱是可以创造奇迹的。

  接下来的几天里,孩子们的“蛋宝宝"

都先后“孵”出了可爱的宝贝,除了“鸭宝宝”以外,还有“乌龟宝宝”和“企鹅宝宝”。

我虽然知道这一切都不合情理,但还是欣喜地接受了每一个孩子的骄傲的宣布,因为我从孩子们的眼神中看到了纯粹的爱和满足。

  那些变质了的鸡蛋就这样离开了陪伴了它们整整三周的孩子们,但孩子们似乎并不伤心,因为前一个“蛋宝宝”已孵化出另一个由他们亲手创造的宝贝,而孩子们相信前后两个“蛋宝宝”是一体的,孩子们的爱还在!

  我也相信,不久后孩子们就会知道“鸡蛋只能孵出小鸡”的常识,但是他们一定不会忘记自己有一次奇妙的的经历。

长大之后,只要他们还记得这件事,就一定会从当年幼儿园老师对他们的理解和尊重中获得感悟。

  如今,再次回首这段“被感动的经历”,我依然被感动。

内心不禁感谢起那些曾经陪伴过我的孩子们,是他们用世间最纯洁的爱滋润了我的心灵,让我在和他们相处的日子里,经历心灵的洗礼和升华。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2

  幼儿一日生活常规活动中,孩子们会上演许多“故事”,有些或许你不经意间地就过去了,而有些“故事”,只要教师善于把握住机会,往往就是很好的教育契机。

  周三户外活动时,在花园里,我领孩子们随便走走的时候,孩子们看到一只蝴蝶在花丛中飞舞着,孩子们欣喜若狂地叫着:

“老师,你看那里有一只花蝴蝶!

”话音还未落,就有几个调皮的孩子跑过去捉蝴蝶了。

  “孩子们,快回来!

快回来!

”我用力的喊着,可是,他们已跑得很远了,听不到我的喊声。

过了一会,他们归来了,哮喘嘘嘘地说“唉,真可惜没有捉到它!

  我庆幸孩子们没有捉到蝴蝶。

我把孩子们召集过来给他们讲了一个随机自编的“花蝴蝶的故事”,告诉孩子们,蝴蝶是我们的好朋友,它们能美化我的生活.....孩子们听完后都对我说:

“老师我不再捉蝴蝶了!

”“老师,我们会保护蝴蝶的!

”有的小朋友还提议回教室绘画美丽的花蝴蝶......

  听了孩子们的“豪言壮语”和想法后,我笑了:

“走,孩子们。

我们回教室去画蝴蝶,看看谁画得好!

”“好,画蝴谍去......”

  可见,在一日活动中,孩子们总会让你看到意想不到的“故事”,我想,只要我们老师善于捕捉,善于引导,对培养幼儿观察能力、进行情感教育等各方面都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就是说教育的智慧

  往往并不是简单地从书籍的阅读中获得的,而是在教育生活中不断捕捉、反思得来的,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用一颗满怀爱孩子的心和善于捕捉的眼睛,在一次次解决教育问题中不断积淀教育智慧。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3

  幼儿教师大多是二三十岁的年轻女孩,她们生活在快乐的孩子之中,生活在追求新潮的现代节奏中,生活在充满朝气的阳光中。

她们总希望把自己打份得漂漂亮亮的。

幼儿园老师为了给自己增添一点“亮点”,喜欢佩带各种饰物:

别致的戒指、高雅的项链、时尚的腰带、漂亮的胸针、可爱的发卡……这些装饰,为幼儿教师增添许多美丽,但“幼儿教师是否可以佩带饰物?

”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许多争议。

  我有几点感触谈一下:

1、保证幼儿的安全、健康。

2、从对孩子的良好影响。

3、尽量不要分散孩子注意力方面

  以上就是我的3点个人感觉,希望跟大家共同讨论!

谢谢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4

  孩子们的小脑袋里画满了科学探究的小问号,喜欢把瓶瓶罐罐里的材料相互混合,观察它们的变化,就像玩“过家家”一样。

当孩子们正在这样做的时候,或许已经跟随着小蚂蚁弗雷德一起出发,去进行奇妙的科学探究之旅了。

  《幼儿情境科学教育课程一一与弗雷德一起探索》系列丛书中的实验,几乎都源于孩子们的生活,通过孩子们感兴趣的现象,激发他们主动探究、操作的欲望,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去发现科学的小秘密。

看看,在这一期里,小蚂蚁弗雷德又做了些什么呢?

  故事分享:

  弗雷德非常喜欢画画,你们知道最近他最喜欢画什么样的画吗?

对了,弗雷德非常喜欢画他做实验的画。

他想:

“我要把画放在保罗的枕头旁边,给他一个惊喜。

  为了不让其他蚂蚁比保罗更早看到这幅画,弗雷德想把自己的画装在一个信封里封好。

可是,他找遍了整个蚂蚁沙丘,就是找不到胶水。

  “那我就自己制作胶水吧,”弗雷德自言自语地说,“我的一位姨妈曾经告诉过我制作胶水的方法,但愿我还能够想起来那些重要的配料……”

  小朋友们,你们能给健忘的弗雷德帮帮忙吗?

  探究开始:

  其实,做这个实验的材料很简单。

首先准备半杯纯牛奶。

注意:

奶饮料里的牛奶含量很少,基本上蛋白质含量也非常少,因此要准备纯牛奶,这样实验效果才会明显。

然后再准备两勺醋、一小勺发酵粉,还要准备一块滤布或筛勺。

最后,再准备一些纸条,用来测试一下我们做的胶水倒底黏不黏。

  首先,在半杯牛奶中加入两勺食醋,并搅拌均匀。

然后用筛子或滤布过滤出牛奶和醋中形成的块状物体,放在一个杯子里,并加入一点发酵粉,搅拌均匀。

这样,我们的胶水就做好了!

弗雷德的姨妈告诉他的制作胶水的方法就是这样的!

  将做好的胶水涂抹在纸条上,看看效果怎么样吧。

  写给爸爸妈妈的话:

  在家庭科学教育中,鼓励家长与孩子在探究过程中交流合作,这种合作模式具有浓厚的民主氛围、探究色彩、人本情怀等一系列鲜明的特征。

  在小蚂蚁弗雷德的陪伴下,孩子和爸爸妈妈一起动手做实验,慢慢会发现科学探究活动的很多方面都需要合作,比如设计方案、准备材料、实际操作、观察记录、对结果的交流讨论等。

在合作过程中,孩子不但需要学会与家长相互交流、密切配合,还要学习如何表达、发表自己的意见,让对方听懂和理解自己的意思。

同时,孩子也要学会认真倾听多方的发言,倾听爸爸妈妈的意见,在愉快的探索中学会相互尊重、相互学习、齐心协力、共同创造,和爸爸妈妈一起感受成功,感受自己的价值,感受合作的重要性。

  爸爸妈妈在和孩子一起体验科学探索的时候,要记得尊重孩子科学探究活动的年龄特点,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培养孩子对身边科学现象的观察兴趣,鼓励孩子主动提问,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探索、发现、操作,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并将有趣的发现过程用照片、符号等记录下来,和爸爸妈妈、小伙伴们一起分享、交流。

  温馨提示:

  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来说,完成这个小实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因此,主要步骤可以由爸爸妈妈来操作,但一些比较容易的事情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

比如,牛奶中加入食醋后,可以让孩子来搅拌;

在搅拌的过程中,引导孩子观察发生了哪些变化;

最后,可以让孩子试着把做好的胶水涂抹在纸条上。

  五六岁的孩子,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爸爸妈妈要鼓励孩子自己动手操作,并通过操作发现有趣的科学现象。

同时,爸爸妈妈也要鼓励孩子归纳整理实验所需的材料,结合自身的感知和实验结果进行趣味性的记录,形成对不同科学现象的初步感知。

这样,孩子就会对科学实验越来越有兴趣,越来越爱动手动脑。

  另外,不管对于哪个年龄段的孩子,爸爸妈妈都要注意,不要提前把实验的步骤和结果一下子全都告诉孩子,这样会使孩子对实验的结果缺乏想象。

  还可以怎么做?

  除了牛奶,还有什么办法可以做成“胶水”呢?

你们一定猜到了很多种办法!

比如,米饭刚做熟的时候就有很强的黏性,还有蜂蜜也很黏,这些材料都能很好地将纸条粘在一起。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5

  常常和教师们一起聊孩子在游戏中发生的趣事,久而久之,就听到有人羡慕地说:

“徐老师班级的孩子真会玩,所以徐老师总是那么快乐!

”我的确很快乐,孩子们的奇思妙想和童言稚语常常让我喜不自禁。

但我始终认为任何一位教师都可以拥有这样的快乐,只要你愿意走近孩子,只要你学会认同孩子……

  容容想玩“摸奖”游戏。

只见她找来一只餐巾纸盒,又剪出许多小纸片,再在纸片上画上符号,最后把纸片统统塞进纸盒。

她在教室里大声叫嚷:

“快来摸奖呀!

快来摸奖呀!

”原来,小纸片就是她的奖券。

  焱焱是娃娃家的妈妈,她第一个来摸奖,从盒子里摸出的第一张奖券上面画着一个“”。

“这是什么意思?

”焱焱不解地问。

容容凑过脑袋一看,立即大声告诉她:

“恭喜你!

你摸到了特等奖!

  听说自己摸到了特等奖,焱焱很自然地追问:

“特等奖?

有奖品吗?

”“对啊!

特等奖应该有奖品啊!

”容容这才发现刚才光顾着做奖券,没来得及思考这事。

容容环顾四周,急中生智,想出了一条妙计。

她推给焱焱一把椅子,神秘兮兮地告诉她:

“今天特等奖的奖品是一辆小推车。

”焱焱低头看看椅子,丝毫没有介意,接过“小推车”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强强是警察,他也摸到了特等奖,他同样乐呵呵地推着奖品“小推车”游走在教室里,到处炫耀着自已的收获。

  转眼,“摸奖”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快,教室里竟有五六个孩子从容容那里得到了特等奖的奖品——辆“小推车”。

怎么会有这么多特等奖呢?

我纳闷地想着,便走到容容那里一探究竟。

  容容看着我走向她,便迫不及待地举起盒子让我摸奖,我一伸手,从纸盒里摸到的同样是一个特等奖。

容容自豪地告诉我:

“我的箱子里有许许多多特等奖。

除了特等奖以外,还有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

”容容的话把我逗乐了,在容容的“摸奖”游戏中,获“特等奖”的机会竟然远远地高于获“二等奖”或获“三等奖”。

我由衷地喜欢上了容容的世界,一个与现实生活完全不同的孩子的世界。

  相信故事讲到这里,绝大多数教师也会如我一样为孩子世界的纯真无邪而心生快乐,可是最后的结果却并非如此。

  在接下来的游戏中,一位来听课的客人老师也饶有兴趣地参与到了容容的“摸奖”游戏中。

果不其然,客人老师摸到的也是一个特等奖,容容毕恭毕敬地推出椅子说:

“恭喜恭喜,这是您的奖品——小推车!

  可是,拿到“奖品”的客人老师却并没有喜形于色,而是冷静地对着容容问道:

“这是小推车吗?

小推车怎么没有轮子呢?

  霎时,容容的快乐被“冻结”了,她低下头看着眼前的小椅子。

显然她确实认为客人老师讲的有道理,便开始“整改”她的奖品。

她在教室里找了一圈,没有发现理想的替代物——乒乓球,只找来了四个一模一样的药瓶,还找来了各种工具和材料,如胶水、玻璃胶、剪刀、绳子……容容想在椅脚上安装“轮子”……

  此时,其他的孩子眼瞅着有那么多人获得了特等奖的奖品,纷纷要求容容让他们摸一次奖,他们焦急地催促容容:

“你让我们摸奖吧!

我们不需要轮子的呀!

”但是,直到游戏结束,容容一直忙着想办法为小推车装轮子,起先很红火的“摸奖”游戏便终止了。

  第二天,容容便不再玩“摸奖”游戏,原因是“做一辆有轮子的小推车太难了!

”看着容容毫无二致地又投入到新的游戏中,我的内心已快乐不起来了。

其实,孩子们的快乐是很简单的,他们完全知道椅子的功用,他们之所以认同“用小椅子替代小推车”,主要是因为如此这般能让他们模仿一把成人“摸大奖”的`快乐,孩子们也因此而开心和快乐。

这样的游戏情节,真实地反映了孩子对成人世界的认识和体验。

  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只是如此简单的愿望需要成人去细心呵护,因为,这种因简单而生成的快乐常常会被教师因“不认同"

或“不明白”而受到压制和忽视。

显然,这位客人老师质疑的目的在于推进孩子游戏的质量,但这确实是一个远高于孩子现有水平的挑战,因为这个挑战的压力,导致孩子终止了角色游戏的热情,使孩子的游戏活动转向了以“改装车子”为目的的结构游戏,并最终因“太难了”而夭折。

  作为教师,我们真的应该反思自己离孩子究竟有多远?

我们如何去学着认同孩子。

  我以为,所谓认同,不应该是让孩子踮起脚跟向教师看齐,而应该是教师蹲下身子从孩子的视角出发去看世界。

这样,师幼才会有彼此间的心领神会和理解支持,教师才会因简单和纯粹而快乐无比!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6

  幼儿园门口哭泣的爸爸

  金秋9月,迎来了新入园的小班的宝宝们。

  在孩子们来园的第三天,我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幼儿园门口,迎接每一个孩子。

当我把帅帅从爸爸怀中抱过来时,帅帅大声喊着:

“我不要上幼儿园,我不想上幼儿园!

”爸爸的服角这时也湿润了……我把帅帅抱回班,安抚好情绪后,继续迎接来园的孩子。

这时,我发现在幼儿园门口的树丛中,有一个高大的身影,眼里充满了泪水,望向幼儿园大门,那正是帅帅的爸爸。

  晚上一到接孩子的时间,帅帅爸爸站在家长队伍的最前面,第一个把帅帅接走了。

当我一一给围上来的家长们反馈孩子的情况后,已经是6点多了,刚想转身回班,突然听到帅帅的声音:

“甄老师,我喜欢你!

”循着帅帅的声音望过去,帅帅正在和妈妈一起玩耍,爸爸走到了我的身边,说:

“甄老师,已经3天了,每天早上送儿子来幼儿园实在太痛苦了,他每天都哭着不愿意来。

昨天晚上我问了他为什么不喜欢来幼儿园,他就说因为幼儿园里没有妈妈,我问他喜不喜欢幼儿园,他说喜欢,因为喜欢甄老师……”还没等我回答,帅帅爸爸继续说:

“甄老师,您知道么?

他妈妈好不容易怀孕生了儿子,而且为了儿子已经辞职全职在家带孩子了,我们真的受不了孩子有一丁点儿委屈,看着他哭,我们心里特别难受,他哭着说不想来,我这一天什么都干不下去,就盼着您发微信,盼着您给我们发孩子的照片……”就这样,帅帅爸爸反反复复说了半个小时,我也针对帅帅爸爸的担心给予了细心、细致的解答,帅帅爸爸说:

“可能是我和他妈妈的分离焦虑太严重了。

  “分离焦虑期”是小班幼儿入园时必然经历的一段时期,是孩子离开熟悉的家人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

我们尝试多种方法帮助孩子们缓解分离焦虑,例如,通过家访走进孩子们熟悉的家中陪伴幼儿一起玩耍,让孩子们尽快熟悉老师;

开展丰富多彩的预入园活动,使幼儿在熟悉老师的基础上熟悉幼儿园的环境,熟悉同伴,等等。

近年来,80后家长增多,自己是独生子女,孩子也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对于孩子的呵护、关爱尤为明显,家长对于孩子的依赖也更加深刻,入园焦虑情况越发严重。

很多家长送孩子来园时,孩子在班里哭,家长在门口流泪,不断地嘱咐老师要多关注孩子的一切,逗留在幼儿园门口不愿离开,一天坐立难安,度日如年,不思饭菜……家长同样面临“情感断乳”的心理冲击,他们担心孩子不适应幼儿园生活常规,担心孩子自理能力弱,老师照顾不好自己的孩子。

这些现象在师帅爸爸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对帅帅爸爸的这种情况,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措施一:

每天预约谈话

  在和帅帅爸第一次沟通后,我发现帅帅父母的分离焦虑比孩子更加严重。

每天早上,帅帅爸都要不停地和帅帅讲道理,一直到幼儿园门口;

当我们抱起帅帅的时侯,帅帅已经松手找我抱,可帅帅爸的手依然还在儿子的身上,不舍得松开。

在帅爸向我诉说了他的心情后,我和帅爸约好,每天晚上我都会和帅爸进行沟通,细致地反馈帅帅在园一天的情况,帅帅爸爸对于此项举措非常开心。

  一周很快就过去了,帅帅早上来园的时候,抵触情绪好了很多,能够主动找老师抱着入园,但是帅帅爸爸的情绪丝毫没有缓解,早上刚把孩子送到我手中就说:

“甄老师,别忘了晚上的预约谈话啊!

  到了和帅师爸爸约谈的时间。

“甄老师,帅帅怎么样?

早上进去后哭没哭?

中午吃饭怎么样?

吃没吃?

上午哭没哭?

有没有跟着老师一起做游戏?

”没等我说话,帅爸一连串的问题向我袭来!

“帅帅一进幼儿园门就不哭了,今天上午玩得特别开心;

早上吃了一个豆包,两块饼干,喝了一碗牛奶;

中午吃了一碗米饭、两个丸子、一点白菜,喝了两碗芙蓉汤……”帅爸迫不及待地打断我:

“中午睡觉了么?

玩儿得好不好……”等我一一解答完,半个小时过去了。

我再次分析帅爸的情况,父母的分离焦虑比孩子还严重,而且很难自己度过这个焦虑期。

于是,我和帅爸预约了第二次家访,和家长在家中进行更加细致的沟通。

  措施二:

“特殊”家访

  之所以称为“特殊”的家访,因为以往的家访都是因为孩子,而本次的家访是因为“家长”。

帅帅爸妈都非常清楚如何度过分离焦虑期,也非常明白应该怎样配合老师,只是自身的焦虑太严重,以至于身陷其中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在家访过程中,我们主动向家长说了我们了解的帅帅:

平时都是妈妈陪伴;

最喜欢吃面条、包子、鸡腿,不太喜欢吃蘑菇、油麦菜;

语言表达能力强,叙事清楚,最喜欢的绘本是《好饿的小蛇》,而且能够完整地把故事讲下来;

能够很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喜好和需求;

喜欢和同伴一起玩耍,社交能力较强;

最喜欢奥特曼和汽车……当我们把这些内容说给帅帅爸妈听的时候,他们边听边点头,帅帅爸说:

“甄老师,没想到仅仅一周时间,您居然这么了解我儿子,我真的是有点儿瞎担心!

  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和帅帅爸妈沟通后,我还和帅帅一起玩耍、唱歌、画画,帅帅爸爸看到儿子如此喜爱老师,顿时放心了许多。

  措施三:

大班家长现身说法

  至此,帅帅爸妈稍微宽心了些。

但是,帅爸是所有家长们的缩影。

为了帮助家长们顺利度过此阶段,我们请来了大班的三名家长现身说法,分别讲述自己孩子入园时的真实表现和自己的解决办法,用自身的经历帮助新生家长们用正确的心态对待幼儿的分离焦虑。

  其中一位家长分享了“临走前给孩子装十个吻”的方法,用来解决孩子的分离焦虑,并建议家长不要把焦虑、不放心的情绪展现或传递给孩子;

还有一位家长分享了她当时记录孩子每天入园情况的日志,帮助新家长了解孩子入园适应的过程以及作为家长心态的转变;

另一位家长提出:

“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建立孩子的自信心,同样也是帮助幼儿缓解分离焦虑的好方法。

”在会上,新老家长进行了互动,老家长们知无不言、事无巨细地解答着新家长们的疑问和顾虑,着重介绍了新家长们最关心的园所伙食情况,幼儿间出现交往问题时家长的心态和解决方法,及如何配合班级教师开展好育儿工作等。

  座谈会后,新小班家长纷纷发来信息表达感谢,家长们一致认为:

相信孩子,相信老师,同时自己也要讲究方式方法,要放心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人格,帮助孩子们爱上幼儿园。

帅帅爸爸在两天后又找到了我,说:

“甄老师,我发现了,不是孩子离不开我们,是我们离不开孩子,当我们不再那么焦虑的时候,我儿子真的没事儿了,现在每天都能高高兴兴地来幼儿园了,真的太谢谢你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7

  中午时分,孩子们正沉浸在自选游戏的快乐中,一个声音打破了融洽的氛围:

“老师,凡凡把小青蛙放进龙虾缸了!

它会被咬死的。

”孩子们纷纷围过来,一个个义愤填膺地怒视着凡凡,仿佛他是可恶的坏家伙。

凡凡却是一副神态自若的样子,还用小手放在嘴边“嘘”了一声:

“别吵,我们一起看看,龙虾和小青蛙会做朋友吗?

要是不会,我会救它的。

”孩子们聚精会神地观察起来。

只见龙虾慢慢悠悠地卷起尾巴,立起身子,张开大钳子舞动了两下,就把整个身子转过去向旁边前行,似乎对那只惊吓得一动不动的青蛙丝毫不感兴趣。

小青蛙呢?

愣了半天终于回过神来,一跳一跳打了几转之后,也安静地吸附在缸壁。

“你们看,他们不是挺好的吗?

”凡凡对此好像胸有成竹,一旁的小朋友们也长出了一口气。

“凡凡.你下次可别吓我们了。

”东东耐心地提醒凡凡,其他孩子也应和着劝告着。

出人意料的是凡凡的总结性陈述:

“如果我不这么做,你们怎么会看到龙虾是不咬青蛙的呢!

”此刻,我不免庆幸自己的等待,要是我急欲阻止,不会亲见如此惊险而生动的一幕,也无法了解凡凡淘气的真实原委。

  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如果孩子没别的事情可做,有时候他们就会制造一些恶作剧。

教师应该将孩子的这种创造力引上正轨,并让它保持健康发展的势头。

基于这种认识,我修正了对凡凡的教育方式: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允许凡凡从事一些冒险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同时,还有助于建立教师与孩子之间的良好关系;

  定期帮助孩子用新的工具及材料做一些实验,不要求孩子的每次实验结果或每次活动都有实际用途,真正的创造力往往要伴随着许多次的失败;

  避免对凡凡不切实际的想法太快地表示反对,并对孩子说一些诸如“那样做根本不行”之类的令孩子灰心丧气的话;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孩子所犯的错误,当孩子所犯严重错误需要适当纪律论处的话,惩罚要对事不对人,不要在纠正错误的同时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为凡凡选择一些有利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的玩具或活动,如放大镜、磁铁、用于制作纸盒、卡片等的薄纸板等,都比那些成品的玩具更能培养孩子的创造力;

  鼓励凡凡收集一些东西,如羽毛、纽扣、种子、邮票或感兴趣的任何东西,收集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与创造精神,允许凡凡将自己喜欢的小玩具带回家,有可存放的小天地。

  实施一段时间后,小朋友们热情地称赞凡凡为“小小博士”。

凡凡依然眨巴着那双大眼睛,兴高采烈地邀请你去看他的新发现或新发明。

  可见,创造力是在孩子获得一种真正的自尊感的气氛中得以发展的。

透过“越轨行为”,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需求,为他们创造更多的自由创造空间,丰富他们的知识经验。

拓展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意向,及时鼓励和支持孩子的创新要求,这一切都将成为培育孩子创造力的沃土。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8

  你会对别人的一个哈欠充满好奇吗?

你会为一只小蟾蜍兴奋不已吗?

你会为了一朵小红花拼命努力吗?

你轻笑:

怎么可能?

  是啊,这些事都太小了,我们都长大了,再也不屑去做了,但是这些却是幼儿园里每天都在上演的故事。

幼儿园里,有哭有笑,笑容是真的,眼泪也是真的。

人生漫长,世界广阔,多少悲欢离合,世事艰辛,而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