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形势与国际环境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2113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球经济形势与国际环境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全球经济形势与国际环境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全球经济形势与国际环境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全球经济形势与国际环境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全球经济形势与国际环境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球经济形势与国际环境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

《全球经济形势与国际环境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球经济形势与国际环境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球经济形势与国际环境综述Word文档格式.docx

(3)近期高油价带来的负面影响同以往石油危机时期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一方面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应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已经得到加强;

另一方面石油输出国需要大量购买所需商品和服务,石油收入被需求增长大量消耗,弥补了因石油收入增多带来的贸易不平衡差距的拉大;

(4)油价的上涨和石油收入的增多使许多石油输出国大量购买发达国家的债券,导致投资和消费的持续增长,有助于全球经济的进一步活跃和发展。

  从半年多的全球经济的发展形势看,尽管有关国际权威机构对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的基点不同,但初期一致认为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将减缓,低于2005年的经济增长。

半年后,全球经济总体运行超出了国际机构最初的预期,经济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

第一、二季度全球经济同比分别增长了4.7%和4.5%,其中发达国家经济同比分别增长了2.9%和2.8%,发展中国家经济同比分别增长了6.5%和7.0%,预示着下半年经济发展将有进一步的良好表现。

对此,有关国际机构又一致认为2006年上半年以来,虽然全球经济仍面临着许多不稳定因素,后期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也同时存在,但经济复苏将明显加快,并纷纷上调了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

2006年初,联合国发布的《2006年世界经济形势和展望报告》预计,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略高于3%,与2005年基本相同,下半年联合国根据全球经济发展趋势重新调整了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上调至3.6%。

世界银行最初对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与联合国最初预测基本一致,最初预计全球经济增幅为3.2%,与2005年持平,上调后的预测高于联合国,上调到了4.4%,并大幅度上调了部分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预测。

世界贸易组织的预测则略低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认为最终全球经济增长可达3.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早期和近期的预测则均高于联合国、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预测。

早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为4.3%,2006年4月上调到4.9%。

尔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2006年即使在原油价格高位徘徊的情况下,全球经济依然表现活跃与强劲,对全球经济前景更为乐观,将经济增长预测再次上调到5.1%。

上述预测还不能说是最后的预测和最终的增长,全球经济增长的预测和最终的增长有可能还会被改写,无论是上调还是下调,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已成为定局。

  二、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

  总体上看,推动当前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包括:

世界各国消费需求旺盛;

经济行为活跃;

全球贸易增长加快;

国际投资进一步复苏;

失业率逐步下降;

跨国企业并购增多。

  1.世界各国消费需求旺盛

  一年多来,全球经济摆脱了通货紧缩的束缚,在经济增长的带动下世界各国消费需求持续旺盛,持续旺盛的消费需求同样也支撑了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

从需求上看,2006年世界各国消费需求的增加不仅体现在能源上,而且对有色金属产品的需求保持着较快的增长。

由于美国制造业发展状况良好以及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对有色金属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国际市场上有色金属产品价格的持续走高,2006年年初以来国际有色金属产品价格与能源价格并肩屡创新高。

在居民消费需求上,上半年主要发达国家的居民消费持续旺盛,美国商品零售额1到5月份同比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其中5月份增长了7.6%,比上月高出0.6个百分点;

1月到4月份消费信贷折年率分别增长了3.9%、2.1%、0.8%和5.9%;

欧元区第一季度居民消费同比增长了0.7%,高于2005年第四季度的0.3%,4月份零售额同比增长了1%,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日本上半年民间消费增长了0.6%。

与此同时,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消费需求也出现快速增长趋势。

2006年在能源和有色金属需求强劲和居民消费增长的驱动下,上半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工业生产增长呈现强势增长。

以美欧日为例,美国工业生产1到5月份同比分别增长了3.2%、3.1%、3.8%、4.7%和4.3%;

欧元区1到5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分别增长了1.6%、1.7%和1.8%、2.2%和2.6%;

日本1到5月份工业生产同比分别增长了2.8%、2.5%、3.1%、3.3%和3.1%。

世界各国消费需求持续旺盛,为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增长提供了条件和增强了动力。

  2.经济行为活跃

  经济行为活跃是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

从许多预测数字表明,2006年全球各种经济活动十分活跃,特别是商业和服务业(如旅游、商务旅行、交通、零售业及其他相关行业)等经济活动并没有因恐怖活动的猖獗和自然灾害的发生而减少,反而进一步活跃。

以商业和服务业对全球经济增长影响的重要程度和贡献上看,预计商业和服务业的活跃将推动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增加0.4个百分点,再加上与此相关的连带效应,这个数字则有可能扩大1倍,经济行为的活跃意味着全球经济的增长和繁荣将继续保持下去。

  3.全球贸易增长加快

  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加深,2004年全球贸易迅猛增长,贸易额增长了21%,贸易量增长了9%,2005年增速有所回落,但仍高于近10年的平均水平,2006年上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增长加快的同时,全球贸易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

据统计,2006年第一季度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出口同比增长了9.5%,进口同比增长了10.3%,预计全年全球贸易量将增长7%,明显好于2005年,其中经合组织(OECD)贸易增长将在5.5%到6%,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尼、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量将进一步扩大。

全球贸易持续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一方面全球经济增长加快以及发达国家提供了主要的消费市场,进口明显要快于出口;

另一方面,全球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成为当前全球贸易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和动力。

另外,近期国际油价、矿产品和有色金属价格进一步上涨,导致全球贸易格局发生新的变化。

在石油和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的情况下,石油和资源出口国出口额猛增,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部分盛产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在市场强劲需求的带动下从中受益,预计2006年中东、非洲、南美洲(包括加勒比地区)、独联体国家出口额将分别增长约38%、31%、32%、29%,发展中国家整体出口增长将高于25%。

全球贸易的持续高速增长,表明全球经济复苏正在进一步加快。

  4.国际投资进一步复苏

  2004年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全球经济普遍复苏的情况下,国际投资开始呈上升趋势,2005年全球国际投资继续大幅度增加,达到8950亿美元,增长29%。

从2006年的国际投资形势看,随着全球以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加快,以及全球经济活动的活跃和跨国企业并购的增多,全球国际投资将继续攀升。

从国际投资流向看,国际投资流向的主流仍将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据有关人士分析,2006年国际投资流入发达国家将超过3800亿美元,其中流入美国的国际投资将超过2000亿美元,这不仅将有利于恢复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资本市场的活跃与繁荣,同时也将给美国和西方整体经济的恢复注入新的强有力的活力。

与此同时,2006年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投资也将进一步增加,从资源战略上看,国际投资流入发展中国家的侧重点将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

其主要原因是全球对石油等资源需求旺盛,资源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极为关注的战略问题。

另外,从地区特点上看,国际投资的重点也开始从传统地区向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转移,未来亚洲和东欧地区的国际投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国际资本对拉美的投资将进一步复苏;

流入非洲地区的国际投资将保持稳定增长。

当前,国际投资的进一步复苏,体现了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的繁荣与活跃。

  5.失业率逐步下降

  2005年全球平均失业率为6.3%,2006年全球经济的增长,使世界各国失业状况普遍得到逐步改善,其中西方主要国家美、欧、日2006年以来失业率均出现下降趋势;

困扰俄罗斯多年的失业问题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改善;

世界其他国家失业状况均有不同的改善。

1到5月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失业率稳步下降,美国失业率分别为4.7%、4.8%、4.7%、4.7%和4.6%,均低于2005年底4.9%的水平;

欧元区失业率分别为8.2%、8.1%、8.0%、8.0%和7.9%,低于2005年底的8.4%;

日本失业率分别为4.5%、4.1%、4.1%、4.0%和4.0%,除了1月份出现回升,其他月份均低于2005年底的4.4%。

预计到2006年底美、欧、日失业率不仅不会高于现有水平,还会有所下降。

尽管目前俄罗斯失业率仍高达7.7%,失业人数为570万,但与2005年相比减少了3.8%,就业人数大幅度增加。

2005年拉美地区的城市失业率为9.3%,同比下降了1个百分点,2006年有望进一步下降。

东亚、南亚和东南亚2005年失业率分别为3.8%、4.7%和6.1%,预计2006年同样有所下降。

目前,各国失业率的普遍下降,是世界各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6.全球跨国企业并购增多

  长期以来,跨国企业并购一直是发达国家企业实现扩张与发展的一个主要手段,也是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产业投资基金的积极介入,全球范围内大规模跨国并购浪潮空前高涨。

近年来在这全球化的并购热潮中,发达国家企业并购活动有增无减,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在全球企业并购中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占全球并购总额的80%以上。

近年来,随着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逐步发展壮大,一些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充分意识到跨国并购对于巩固自身优势和增强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性,也开始通过并购的方式直接进入发达国家市场,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也在逐步增加,在全球并购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2000年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额仅占全球的6%左右,目前已上升到了12%以上。

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跨国并购,一方面表现在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国家以及地区相互间的跨国并购,一方面表现在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并购。

在发展中国家,东亚、拉美和加勒比地区跨国并购持续呈上升之势,中国和印度是跨国并购热点的国家。

2004年全球跨国并购再次出现恢复性增长,2005年全球企业并购总额超过了2.5万亿美元,2006上半年全球并购额达到1.93万亿美元,预计全年将超过2.5万亿美元。

全球跨国并购规模的不断扩大,不仅带动了全球经济的持续增长,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三、世界经济格局悄然发生变化

  2006年初以来,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均有良好表现,尽管当前世界各主要经济体和地区增长趋势存在着差异,但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长,对全球经济的繁荣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作用,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会发生变化。

目前,在全球经济强劲增长的同时,世界经济格局悄然发生着变化,有关专家和学者对此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通常是指在一定经济发展时期,能够活跃在世界经济领域并充当主导作用的国家和地区以及国际经济组织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结构和状况。

虽然美国仍凭借着强大的经济实力统领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在全球经济中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但全球经济严重依赖美国经济的增长将有所减弱。

2006年以来,随着包括中国和印度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俄罗斯经济的兴起、日本经济的全面复苏和欧洲经济的改善,以及石油和矿产等资源丰富的国家重要性的进一步突出,这类国家和地区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全球和地区经济的影响力不同程度上进一步加大,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也进一步显现出来。

在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在不断增加;

俄罗斯经济的兴起,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为推动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

日本经济的复苏,将恢复其在全球经济的影响,并将有可能拉动全球整体经济的复苏,促进全球经济的进一步繁荣;

欧洲经济的改善,不仅改变了近年来欧洲经济的颓势,也有助于全球经济的复苏;

随着世界各国对资源需求的增大,石油和矿产等资源丰富的国家的重要性已经不再仅仅体现在地缘政治方面,而且在全球经济中的重要性进一步突出了,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举足轻重。

从现在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变化趋势看,美国在全球经济中仍具有最大的影响力,这一局面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但世界经济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不会改变,多极化的发展将挑战美国在世界经济格局的霸主地位。

  在全球经济格局,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

特别是中国,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世界银行预测2006年中国经济增长将达到10%左右),中国经济总量目前已位居全球第四,且近几年占全球经济增量中的比重在15%左右,由此中国在国际经济事务中的作用和地位不断增强,影响不断扩大,对全球和地区经济的稳定与增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经济格局中影响力的显著上升,国际上要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进行投票权份额调整和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

在2006年世界银行的年会上,始终没有得到相应的体现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投票权和发言权发生了变化,通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出的分两步走的投票权改革方案(即第一步给投票权低估最严重的少数国家特别增加投票权;

第二步是修改投票权份额的计算公式,增加基本投票权),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60年来进行的最大规模改革。

会议决定给中国、韩国、土耳其和墨西哥等4个投票权低估程度最严重的国家特别增加投票权,其中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份额将由原先的2.98%上升至3.72%(位于第六)。

与此同时,年会期间还举办了题为“亚洲中的世界世界中的亚洲”大型研讨会,主题之一是关于中国、印度经济发展对区域、全球经济的影响。

另外,在年会上,就全球经济面临着诸如通货膨胀、高油价、多哈回合贸易谈判中止、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及全球经济不平衡等风险等问题,中国代表呼吁有关各方加强协商和对话,促进国际和地区争端的有效解决,为维护能源安全创造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避免高油价造成新的冲击,以及各国共同承担责任解决全球经济发展的失衡问题,反对贸易保护主义,保证发展中国家充分享受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得到普遍认同和共识。

由此可见,本次年会不仅充分体现了中国等广大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体在国际经济组织影响力的增强,也反映了在国际格局中地位的不断提升,意味着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

  四、全球经济隐患依然存在

  虽然2006年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经济形势比预期要好,但制约全球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也依然突出,经济增长的背后潜伏着各种隐患,前景也不容乐观。

从当前国际经济与政治环境看,全球经济增长势头从整体上将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和负面影响,其中主要包括:

国际原油价格高位振荡徘徊;

全球经济发展失衡严重;

贸易保护主义蔓延;

各国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全球利率普遍上调;

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以及中东局势动荡加剧。

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这些制约全球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将是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突出问题和潜在威胁。

  从国际政治环境看,最为突出的将是与局部地区动荡相联系的地缘政治的制约和负面影响,以及全球范围恐怖主义活动的猖獗。

当前,由于世界局部动荡地区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不断加深,特别是中东和非洲地区。

在中东,战后旷日持久的伊拉克安全局势日趋严峻,自杀性恐怖事件接连不断;

难以平息的巴以冲突不但依然看不到缓解的迹象,而且再度加剧的可能依然存在;

2006年7月中东地区硝烟再起,7月开始的长达一个月之久的黎以军事冲突给中东和平再添阴影;

伊朗核问题的解决始终僵持不下,随时有可能出现新的变数。

在非洲,一些国家不安定因素长期得不到解决,内战和动乱爆发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2006年以来中东地区紧张局势的加剧,不仅使该地区安全形势恶化,而且还有向周边地区和国家蔓延的趋势。

因此,地缘政治的不安全因素给全球蒙上了一丝阴影,地缘政治影响进一步突出。

世界局部地区的动荡和紧张局势的蔓延无疑对全球经济复苏构成巨大的威胁,一有风吹草动,敏感的资源性产品价格就会随之进一步攀高。

另外,尽管2006年全球恐怖袭击事件少于2005年,但全球范围的恐怖活动始终没有消声灭迹,8月在英国挫败的重大航空恐怖袭击事件,再度导致全球航空业恐慌,表明恐怖活动依然猖獗。

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猖獗导致全球安全形势严峻,一些国家和地区随时有可能成为恐怖活动袭击的目标,特别是针对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恐怖活动发生的可能性更大。

而遍及全球的恐怖活动依然是威胁全球经济稳定的重要因素,恐怖事件的发生将打击人们的信心,特别是消费和投资信心。

与此同时,打击恐怖主义仍是当前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不能排除新一轮反恐军事行动的随时展开,这将使全球经济前景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从国际经济环境看,当前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潜在隐患突出表现在五个方面:

  1.油价的影响

  国际油价依然是全球经济最大的威胁。

2006年初以来,在中东形势进一步动荡和全球对石油需求的不断增大,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在高位徘徊。

由于市场需求持续增加,油价继续在高位徘徊,油价的浮动范围从2005年底的每桶56到60美元提高到70美元以上,甚至超过了75美元,一度达到近年油价的最高点,与每桶80美元只有一步之遥。

尽管进入2006年10月后,国际油价从高位持续下跌,跌至55到60美元徘徊,但未来全球经济能否较快增长,仍然在很大程度取决于国际国际油价的走势。

预计国际市场对石油的需求依然旺盛,而油价的不确定性,受到石油供给、地缘政治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不能排除油价的走势出现大幅震荡的可能性,这将会给各国经济发展难以预料的影响,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更大。

如果国际油价再度走高,将阻碍石油消费国的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在目前中东局势持续恶化的影响下国际石油价格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维持在较高的价位,而油价的坚挺,不仅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一步增大,而且对国际石油安全机制的影响也进一步突出。

  2.全球经济发展失衡进一步突出

  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表现为,世界各国经济增长差异日益扩大,美国以及包括中国在内东亚地区经济增长大大高于其他地区和国家,加剧了全球经济的失衡。

另外,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对石油和金属等资源性商品的需求高于经济的增长,导致了全球经济失衡状况日趋恶化,同时石油等商品价格的不断上涨加重了全球经济失衡的程度。

经济发展失衡的进一步加剧,给全球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带来巨大的风险,将可能加大未来全球经济增长大幅度减弱的可能性。

  3.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范围各种贸易争端和摩擦层出不穷,这不仅体现在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也体现在发达国家之间。

尤其是,在当前国际贸易环境下贸易保护主义在全球范围抬头,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带有政治歧视的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形成和泛滥,近期在钢铁、农业补贴和纺织品等方面的贸易保护主义表现尤为突出。

目前贸易保护主义的盛行不仅对多边贸易体系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也严重危害和影响着全球贸易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和全球普遍上调利率

  2006年7月开始,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上调了利率,其中日本在实施零利率政策6年之后首次宣布加息,欧洲央行和英国央行同时上调利率25个基点,澳大利亚央行将利率由5.75%上调到了6%。

导致世界各国纷纷加息的主要原因是,2006年初以来石油和金属等资源类价格一升再升,加大了生产成本,导致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加重,通货膨胀的威胁已经渗透和扩散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只是各国表现程度有所不同。

通货膨胀是目前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如果通货膨胀进一步加剧,全球新一轮加息的可能性不能排除,从而有可能导致消费、投资、居民收入和信贷增长缓慢以及股市的低迷,全球经济增长也将有可能减缓。

  5.全球股市和金融市场脆弱

  目前,虽然全球股市和金融市场表现活跃,但依然十分脆弱,如有风吹草动或突发事件,全球股市和金融市场出现动荡也在所难免,全球股市和金融市场的复杂多变也会影响到全球经济环境的稳定。

此外,近期国际外汇市场上美元汇率持续波动,带来潜在风险的程度有所增加。

如果美元汇率继续走低,虽然有助于缓解美国对外贸易逆差的不断增加,但是美元的进一步贬值也会产生严重的后果。

一方面有可能导致外汇市场动荡,另一方面欧元和日元的进一步升值有可能导致经济增长正在上升阶段的欧洲和日本经济增长减慢,甚至葬送欧洲和日本经济的复苏。

  另外,全球恶劣的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全球范围内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也给全球经济的发展增添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近年以来,恶劣的自然环境笼罩着世界各地,接踵而来的台风(飓风)、地震和旱涝以及酷暑等严重的自然灾害给许多国家和地区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后并消耗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

全球气候变化异常、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中不能忽视的负面因素。

自然灾害频频发生的主要原因是,除了气候变化异常等自然因素外,经济增长对全球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人类如果不善待自身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然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反过来又会对人类造成重大威胁,严重影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

此外,目前各种疾病在全球许多国家扩散,难以预料的疫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难免对有关国家和地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因此,密切关注和应付随时有可能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和疫情,不仅是有关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也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

  从当前全球经济发展看,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相对稳定,股市繁荣与活跃,全球范围发生金融恐慌和灾难的可能性不大,如果不出现意外不会有大的波动。

另一方面,尽管当前全球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和稳定性增强,但经济繁荣的背后潜伏着不同程度的经济隐患和变数,一旦发生变化也会导致全球经济出现波动甚至反复。

  责任编辑:

王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