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某食品加工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17953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5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某食品加工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福建某食品加工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福建某食品加工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福建某食品加工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福建某食品加工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某食品加工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

《福建某食品加工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某食品加工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某食品加工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书Word文档格式.docx

1.2.2.2可行性研究范围

通过对本项目在工程技术上的先进性、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产品市场的全面分析,论述本项目的可行性情况,主要内容有:

对设备选择、市场需求预测、工艺技术、工程技术、配套公用工程、厂房利用、环境保护、生产组织和劳动定员等进行分析,并进行投资估算,对项目进行经济分析。

1.3承办单位概况及项目有利条件

1.3.1承办单位概况

本项目主办单位为福建**保健品有限公司,该公司于年月注册登记成立,系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金万元,该公司主要从事保健品的研究、制造、批发销售等经营活动。

园区建成后,由福建**保健品有限公司设立园区管理办公室,并以土地作为投入与各入园企业形成相关的股份公司,并为实现产品的升级换代,负责整个园区的环境保护、消防及其它公用设施的正常运行,组织园内企业开发新产品,提高科技含量,充分发挥园区的特点和长处。

1.3.2项目提出的有利条件

1、光泽县位于福建西北部、为鹰厦铁路入闽第一站,项目区位置距离光泽火车站只有8公里路程;

园区部分区段沿着316国道边,规划中的武邵高速公路光泽连接线光泽互通也在工业园区附近;

通过公路网,可北接江西资溪、鹰潭、贵溪,西接江西省的黎川县,南接邵武市,东接建阳市、武夷山市,公路交通网络十分畅通。

项目区距离武夷山机场只有130公里,约2小时车程,待武邵高速公路及宁武高速公路完成后,到机场道路交通将更加发达。

2、项目建设资金基本落实,项目管理模式可行。

本项目由福建**保健品有限公司牵头承建,为达到工业园区统一设计、统一投入、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基础设施和部分公用工程共享的目的,由主办单位来组织协调各企业的投资行为和今后运营中的协调,公用设施的管理,尤其是环保工作的管理,以达到项目设立的各项需求,从而保证了进园企业的高效运作。

3、光泽县是个人口较少,经济欠发达,森林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

当地政府与人民都有发展经济的强烈愿望,从政府支持到电力、给排水、通信、土地管理、规划、税务等部门必将全力以赴共同为项内及周边的居民也会以积极的热情支持项目的建设工作。

目的建设提供更好的政策优惠与更好的配套服务工作。

项目区

4、福建**保健品有限公司已经委托具有资质的南平市城乡规划设计院编制了“福建**食品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该规划从用地布局、道路交通规划、竖向规划、给水排水工程规划、电力电信工程规划、管线综合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及防灾规划等方面,对将实施的工业区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各单位、各有关部门若严格按照规划实施,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必将是一个集生产、生活于一体的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新型工业园区。

5、项目区内没有农住户,拆迁工作量较少,有利于加快项目的建设进度。

项目区用地主要为灌木林山地、茶山地及田地,田地只占12%,项目实施后,不会对现有的农田产业结构形成大的改变。

1.3.3进入工业园区企业

本次进入本工业园的项目分别为江西省四特酒厂光泽“四特酒基”生产基地项目,厦门东海食品冷冻厂磨茹、草茹种植及加工项目及浙江省千岛湖港岛鱼业公司淡水鱼深加工项目。

进入工

业园区的企业必须具备以下要求:

1.符合工业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2.固定资产投资额300万元以上;

3.用地在20亩以上;

4.建筑占地面积占总用地面积的40%以上,高科技企业适当放宽,办公住宅面积控制在总建筑面积的15%以内;

5.符合环保和安全生产要求;

1.4.1工业园区概况及土建

1.4.1.1园区位址及土建

福建**食品工业园区项目位于316国道边,光泽县城区东部,距城区约5公里,园区距光泽火车站约8公里,整个园区交通与城市道路网相接,交通极为便利。

该园区计划总用地272亩,园区场地地势高差较大,自然标高在240-290米(黄海高程)之间,园区主要建设项目有道路、围墙、给排水、电力引入、办公及服务房屋等。

1.4.1.2土地利用情况

根据光泽县总体规划,及国家有关土地综合利用方面的法规要求,结合各部门的意见。

该地块大部分为低产低矮的灌木林山地,北侧地块地势高,南侧地块地势低,地形高差较大,土地现状为山地和一般耕地,城市建设规划中为工业用地,有少量的拆迁建筑,新建园区地块符合城市总体规划。

1.4.2公用工程

1.4.2.1给排水

1、给水

现状有一水库位于规划区的西南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在水库附近设置一座水厂,水厂规模为1000吨/天。

本园区用水总量为950m3/d。

其中工业用水850m3/d,生活用水100m3/d。

主干管在园区主干道铺设,各单元用水按枝状管网铺设,各生产厂房均独立装设水表,以资核算。

2、消防给水

本园区内工业建筑物耐火等级为二级,园区规划消防用水按同一时间一次火灾规划,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规定,室外消防水量为35L/S室内消防水量为10L/S。

园区内建500m3水池和30m2消防泵房,泵房内设ISG200-400A型消防水泵1台。

室外以间距不大于120米布置SS150型室外消火栓,各单体室内以间距不大于30米布置SN65型室内消火栓,各单元厂房内按80m2/组(2只)密度设置MF4型手提式磷酸铵盐干粉灭火器。

3、排水

园区污水排放量为527m3/d,规划污水管道尽量利用道路坡度,在园区设1个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为600m3。

室内排水采用污、废分流系统,室外排水分为雨水(含洁净生产废水)和废水两个系统。

生活污水中粪便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食堂含油废水经隔

油池预处理之后,送至园区污水处理站。

与生产废水一道接园区废水管网,废水汇总至园区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标准后,排入富屯溪。

1.4.2.2供电

区内规划设10kV变配电所1个,变配电所可独立建设也可与建筑物混建,建筑面积80M2左右。

规划本区10kV电源引自城关110kv变电站。

区内各用电单位电源引自10KV变配电所。

1.5环境保护与综合利用

1.5.1环境保护

本项目主要污染源为噪声、废气和生产废水。

1、噪声:

噪声主要来源主要为各类和产机械设备等,建议在车间厂房中采用隔音、消声材料以减少噪音的外泄。

使园区界的噪音达到功能区要求:

作业现场的噪声控制在85分贝,工业区边界处按GB3098-93《城市区域环境噪音标准》中的四类标准,昼间≤70分贝,夜间≤55分贝。

2、废气:

严格控制废弃污染物的排放,使本园区大气环境质量控制在二级标准。

3、废水

实行污水排放总量控制,使工业区周边水质达到Ⅲ级水质标准,水源取水口附近水质达到Ⅱ级水质标准。

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送入园区污水处理场。

生产废水:

工艺生产过程中洗涤、预煮等工序产生的废水,生产废水收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站处理。

处理达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后排放,待市政排水管网完善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为了美化环境,主要道路二侧及周边地带均设绿化带,绿化率达20%以上。

1.5.2综合利用

园区内加工类企业在加工过程中的部份可利用的下脚料尽量考虑进行综合利用,变废为宝。

1.6消防与安全

本园区生产企业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生产火灾危险性为丙类,给水管网在厂区形成网状,室外设SS150消火栓。

车间内建筑灭火器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规模》设置,主要出入口设应急指示灯。

生产工艺设备均有完善的安全措施,电气设备及外壳有安全接地措施,企业职工上岗前应经过培训。

1.7工作制度及劳动定员

1.7.1企业组织

本工程建成后,园区内各生产厂家其管理机构和人员由所在企业统一管理。

福建**保健品有限公司将在园区成立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园区公共设施进行管理,同时对企业的环境保护、消防、卫生、安全及信息资源共享等进行监督和协调。

1.7.2工作制度

全年按国家规定的工作日上班,按单班制组织生产,每班工

作时间8小时。

1.7.3劳动定员

本项目建成后需各种劳动人员约900人,除进入园区企业管理人员及向外地招聘的有关管理技术人员外,一般的人员主要在当地解决,新增人员可以从人才交流中心和劳动市场招聘解决,优先考虑下岗工人。

1.9研究结论

食品加工园区建成后,将成为光泽县一个重要的绿色食品特色的加工工业园区,必将促进光泽县工业发展,为光泽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该项目财务评价可行,环境影响评价可行,社会与经济效益显著。

综上所述,从本报告所做的技术和经济分析表明,本建设项目是可行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

2.1概述

200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7.36亿元,增长10.1%。

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23亿元,增长16.2%,连续三年增幅位居全市第一。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10.22亿元,增长14.9%;

工业增加值4.78亿元,增长19.87%。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34亿元,增长16.2%。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4亿元,增长11.3%。

财政总收入突破亿元大关,达10429万元,增长19.1%,其中县

级收入6219万元,增长19.5%。

2006年,光泽县累计注册工业企业41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4家,2006年全县工业企业实现现价工业产值12.3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08亿元,上交税金2921.6万元。

2006年以肉鸡加工、竹木加工、工艺箱包、矿产加工等四大特色产业,已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有力地拉动了全县工业经济的增长,但与周边市、县的发展情况相比,光泽县在工业发展的“质”与“量”上及速度方面都存在不少的差距,为改变全县经济落后的局面,就需要引进一批上规模的工业企业入驻,通过这些企业带动相关产业及全县的工业企业上个新台阶。

而要引进企业进入必须建设各种工业园区及产业集中区。

2.2光泽工业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使光泽县的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与其他地区比较,则光泽工业的发展成就少得可怜,同现代化的企业相比,同加入WTO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要求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主要表现在:

(1)由于缺乏规划,企业分散,数量多、生产规模小,产品重复,且档次低,营销方式落后,资源利用率低,难以形成产业的规模效应,效益低下,市场抗风险能力弱。

(2)工业总量呈现“两小两低”状况。

一是工业总量小,水平低,2006年全县工业产值12.3亿元,占全市工业比重的3.5%,占全省的0.1%,没有全国驰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仅

1件,闽北知名商标仅4件。

工业企业的数量、规模、产值、知名度在全省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

(3)由于受家庭作坊生产的制约,总体工艺水平较低,与国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先进的机械设备少,手工作业量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难以进一步提高,影响了企业发展的后劲。

(4)由于企业分散,生活配套困难,难以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企业人才紧缺。

(5)上规模的企业只有圣农集团等少数企业,大多数企业规模小,环保设施不配套,存在资源及原材料利用率不高、环境污染问题。

(6)原有的大部份国有企业处于停产与半停产状态。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光泽县还有一批省属企业,如福建机床电器厂、福建轴瓦厂、福建农药厂,还有一批企业当时在全省也小有名气,如光泽第一、第二造纸厂,光泽灯泡厂,光泽水泥厂、光泽合成氨厂,光泽磷肥厂等,在改革开放之初,这些企业都是为光泽的工业发展做出过突出的贡献,由于政策、管理及体制方面落后的原因,这些企业相继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

2.3解决光泽工业发展、经济发展问题的措施

1、不等不靠,只能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来投资注入光泽工业经济,要“筑巢引凤”,规划建设一个个产业集中的工业园无疑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2、发展光泽工业,要结合光泽特点,还要有统筹长远的眼光,不能以大量消耗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

3、建设福建**食品加工园区,一开始就要以发展的“向前看”的思想来指导工作,要注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能源的再利用。

2.4建设福建**食品加工园区的必要性

(1)光泽县的工业特点是要依托当地特色,如各种工艺品厂依托的是光泽县丰富的森林资源,福建圣农集团依托的是光泽县环境污染少、农村种养户较多的特点。

光泽县工业发展主要要走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本次福建**食品加工园区引进的企业项目符合这个特点要求;

(2)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园区的建设必将促进企业上规模、上等级,促进企业间的分工协作,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3)产品结构调整产业技术升级换代的需要。

对于光泽工业整体水平来说虽然经过近十年的发展,但除个别企业外,产业深层次的问题也越加明显。

产品结构单一,初级产品多,低档产品多,创新能力不足,企业赢利能力差,已不能适应现代工业的发展。

因此,有必要以建设工业园为契机增加企业的科技投入,引进上规模、技术含量高的企业,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产品品种和科技含量,降低消耗为目标的技术改

造。

使企业的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和生产标准能适应21世纪食品加工业的发展要求和加入WTO后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需求。

(4)光泽经济发展,实施品牌战略的需要。

光泽工业除圣农集团外,其他产品品牌知名度低,规模小,**食品加工园区的建设为实现这一阶段性发展要求提供了机遇。

通过园区可引导企业发展传统的优势产品,开发新产品,树立品牌意识,培养名牌产品,以期形成国内外有举足轻重的,具有光泽特色的工业基地。

(5)有力地促进工业向城镇集聚,促进光泽城市化进程。

园区建成后,必然会形成一个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并辐射周边地区,也使一些“小、杂、乱”的企业慢慢消失,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

同时促使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加快了光泽城区的城市化进程。

(6)发展公司加农户经营模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于本园区引进的项目均为依托当地的农产品及养殖业,因此企业的发展可带动当地种养业的发展。

2.5项目发展前景

本项目建成后,将起到以下几个方面作用:

(1)有利于人才、资源、生产设备、市场要素向园区聚集,产生集聚效益,促进城市化进程。

(2)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规模,形成企业带动农户的效应,实现企业产生规模效益,农户收益得到增加。

(4)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引导光泽现有的食品加工企业提高产品档次,顺利进入国内外市场。

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都是十分明显的。

第三章**食品加工园区的优劣势分析

3.1优势分析

3.1.1位置上处于内地与沿海发达区的联系纽带

光泽位于福建省西北部与江西省接壤,是联系内地与沿海经济发达区的联系纽带,距离原材料产地、劳动力资源输出地较近,在获取劳动力、原材料等方面运输成本更少。

作为福建省的边远地区,在获取福州、厦门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先进设备方面较内陆更具优势。

3.1.2符合新时期福建省整体规划的要求

2005年9月,福建省政府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编制了《福建省中心城市框架规划研究报告》,2005年9月23日,省政府在北京召开了《福建省中心城市框架专项规划》的论证会,按照《框架规划》中“大通道、大产业、大服务”的基本思路及“中心城市发展基本框架”的要求,在闽北建设发展武夷新区这个产业集中区,福建**食品加工园区属于武夷新区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份。

3.1.3具有政策方面的优势

国家加大了对西部地区及东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各项优惠政策也开始向这些地区倾斜,光泽属于东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了推进光泽经济的发展,光泽县发展与改革局以文批准**食品加工园区建设。

当地人民及政府对于工业园区的建设热情很高。

3.1.4园区园址的优势

园区距城区5公里,交通及生活都非常方便;

同时园区所处地段,所居住村民较少,拆迁工程量少,本园区所占土地为福建**食品有限公司既有地,且大部分为低产的低矮的灌木林地,农田较少,不会因为建设园区,而影响当地的农田结构;

由于没有其他建筑物及单位,属全新开发的地域,可以全部按照园区的区规划认真实施,有利于园区的布置紧凑合理。

园区位于316国道边,距光泽火车站8公里,在武邵高速公路建成后,自园区至武夷山机场只有1个半小时的车程。

交通运输非常的方便。

项目选址综合评价

序号

项目名称

评价项目主要内容情况

本项综合评价

1

与原材料产地距离情况

项目所在地森林、农产品、粮食作物资源较丰富,减少部分原材料综合运距

较好

2

交通情况

项目位于316国道边,将来紧靠光邵高速公路,距火车站5公里,距武夷山机场约110公里

3

占地面积、地价、地势

项目所在地地势较平缓、面积较大

4

工程量情况

由于地势起伏不大,无较大沟河,故工程量相对而言不是很大

5

地质情况

所在地气象条件较好,无不良地质及软土、膨胀土地基,水文地质较好,位于百年一遇水位6米以上

6

能源、动力情况

所在地电网与省网并网,当地电源充足,位置靠近河边,自来水源充足,施工、生产及生活用水方便

7

施工条件情况

当地建材充足,施工队伍及施工机械也能满足要求,施工人力及施工技术也能满足要求

从以上评价可以看出,**食品加工园区选址是可行的,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3.1.5自然资源优势

光泽县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全县耕地20万亩,山地278万元,林地234万亩。

森林覆盖率达到77%,林木蓄积量达1063万立方米,竹林32万亩。

是南方重点林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位于县境内,占地30万亩,崇山峻岭中有150多种珍稀动植物,堪称昆虫世界,植物王国,尤其以蛇源为最。

3.1.6其他资源优势

电力方面:

光泽县属省完成农网改造比较早的县市之一,电力资源充足,为配合本园区的电力需求,本区10kV电源引自城关110kv变电站,区内设10kV变配电所1个。

水利方面:

本园区位于富屯溪边,现状有一水库位于规划区的西南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在水库附近设置一座水厂,水厂规模为1000吨/天。

满足加工园区的用水需求。

建材方面:

工程所需的各种地方材料、钢筋、水泥等在当地及附近区域范围能够满足工程所需。

人力资源方面:

光泽人口16万人,全县富余劳动力约1万5千人,而且劳动力价格与发达地区相比价格较低廉。

能够满足工程建设及进行工业生产之需。

3.2与其他工业园区相比劣势分析

3.2.1缺少工业园区建设管理经验及相应的人才

由于项目主办单位福建**保健品有限公司在工业园管理上缺少经验、使得园区的建设、管理会面临一些困难,公司拟采取“走出去”及“引进来”的政策可以解决这些难题,“走出去”就是派有关人员去工业发达的地区学习工业园建设及管理的经验;

“引进来”就是从外面聘请具有工业园区建设管理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入到园区管理的队伍中来。

3.2.2由于本县范围内正在建设光泽工业园区金岭工业园等园区,使得本项目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还具有不确定性。

第四章建设条件与园址

4.1工业园址地理位置

4.2园址概述

光泽县位于东经117°

00’~117°

40’,北纬27°

18’~27°

59’之间,地处闽西北部,东邻建阳市,东北连武夷山市,南接邵武市,西临江西省资溪县,北边与江西省铅山县,西南及西北与江西省黎川县、贵溪市毗邻,全县总面积2232平方公里,人口16.2万人,下辖8个乡镇,90个村委会。

绿州食品加工园区位于鸾凤乡水垄村南部,距城区5公里,北至水垄小路,东抵316国道,南至现状道路,西至水垄鱼塘。

主要属光泽县鸾凤乡范围。

4.3园址地形、地貌

园区主要属山区丘陵地形,区内高程在240-290米之间。

区内的少量农田,山上植被以杂灌木居多,也有部份马尾松。

地形整体起伏不大,场地平整后,园区主要建筑处于255-275米的高程范围。

4.4自然条件

4.4.1气象

光泽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四季特征明显,春夏多雨,伏天易旱,冬季少雪,4-6月为雨季,夏季多西南风,冬季多东北风,年平均风速2.1m/s。

冬季多偏北风,夏季多偏南风。

全年无霜期271天左右。

全年主导风向:

东南风

年平均气温:

17.5℃

年极端最高气温:

40℃

年度最低气温:

-9.7℃

年平均降雨量:

1878毫米左右

年平均日照时数:

1873小时,居全省中等水平

4.4.2地震设防

地震基本烈度为小于6度

4.4.3最高洪水位

五十年一遇最高洪水位米(黄海高程)

第五章食品加工园区建设承载力分析

5.1水资源评价

5.1.1食品加工园区水量预测

根据《城市给水水规划规范》GB50282-98中单位工业用地用水量指标,《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中人均生活用水指标,根据以上规定计算本园区的用水量为:

最高日用水量指标

一类工业:

100m3/hm2.d

道路交通:

20m3/hm2.d

市政设施:

25m3/hm2.d

绿地:

10m3/hm2.d

可得出本园区最高日用水量为900m3/d

5.1.2水源

5.1.3管网布置

给水管网在区内采用环状网与枝状网相结合的布置形式。

给水管敷设在道路西、南侧的人行道下。

规划在担任消防任务的给水管网上布置室外消火栓,其间距

不大于120m,保护半径不大于150m,室外消火栓尽量设于道路交叉口。

按同一时间发生一起火灾计算,一次灭火用水量20L/S计算流量进行管网平差。

5.2地质条件

光泽县属山地丘陵区,丘陵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0.56%,地貌分山地、丘陵、平原和山间盆地不规则分布。

境内群山环绕,山高谷深,群峦叠嶂,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000余座,故有“一滩高一丈,光泽在天上”之说。

境内工程地质良好,无冻土、软土及地质断层、断裂带。

5.3场地条件

福建**食品工业园区首期用地地貌类型为丘陵山谷地形,高程(黄海高程,下同)约为240-290米之间,现状用地主要为田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