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1695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18 大小:67.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8页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Word下载.docx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Word下载.docx(1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平面图形教案Word下载.docx

小组交流:

你画的图形是怎么画的?

把你画的图形贴在黑板上相应位置。

学生分组活动

全班交流,每组汇报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学生活动后反馈。

二、教学互动

三、巩固练习

提示课题,谈话:

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

(1)认识长方形。

教师指着巾在长方体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

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

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

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

(2)认识正方形和圆

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

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积木的面画的?

在积木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

(3)认识三角形。

你能把这张正方形的纸对折成同样的两部分吗?

你会几种折法?

谁愿意介绍自己是怎么折的?

请展示自己折成的图形。

你发现了一个新的图形吗?

(4)认识平行四边形。

用这两个在三角形可以什么图形呢?

请各小组在绒面板上拼一拼,看你们可以拼出几种图形。

(1)出示一些画好的长方形、正方形、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2)教师说图形的名称。

(3)试一试。

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摸一摸。

学生分组动手操作,并在组内交流。

学生拼成后将绒面板放到讲台上展示。

四、课堂小结

(4)投影出示练习一第1-3题,指导学生完成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呢?

还有什么问题吗?

板书设计

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教学反思

宝坻区中小学课堂教学教案

授课教师:

刘奇授课时间:

图形的拼组

1.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文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的一些特征;

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3.通过大量拼摆图形,发现图形可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及联系,感受图形的美。

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

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并能用自己的语文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边的特征。

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媒体、图片

教师带来了几张漂亮的图片,让学生认真观察并思考图片是由哪些平面图形拼组成的。

(课件出示)

你们想自己拼一拼这些图片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面图形的拼组

(1)引导探究长方形的拼组。

1)想一想:

用用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什么平面图形?

2)拼一拼:

利用手中的图形拼一拼

3)说一说:

利用两个一样的长方形拼成了什么图形

学生欣赏图片

小结:

利用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可以拼成长方形也可以拼成正方形。

(2)自主探究正方形的拼组。

你能用几个正方形拼成其他的图形吗?

出示要求:

1)想一想:

你准备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一拼,可以拼成一个什么样的图形。

2)拼一拼:

利用手中的学具拼一拼。

3)说一说:

把你用正方开拼成的图形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3)小组合作,探究三角形的拼组。

利用几个三角形可以拼组成什么图形呢?

学习提示:

你准备用三角形拼成什么图形,需要几个三角形。

拼一拼:

利用手中的三角形拼一拼,看看拼出来的图形和你想象的是否一样。

2)说一说:

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自己用三角形拼成了什么图形。

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第4、5题。

学生先动脑想一想,再动手拼一拼,然后动口说一说。

学生自主探究,全班交流。

(1)联系生活说一说。

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利用了平面图形的拼组,你能说一说吗?

(2)欣赏拼组的图形,引导学生谈感受。

平面图形的拼组

李建新授课时间:

七巧板

1.通过了解七巧板的构成及拼摆七巧板,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通过拼七巧板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已经认识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通过摆给出的图案和自由摆图案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让学生体会图形之间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意识。

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

拼指定图形

幻灯片展示七巧板的制作过程。

(1)欣赏几幅由七巧板拼成的漂亮图片

(2)用激情的语言来介绍七巧板的历史,让学生知道七巧板是中国人发明的一项智力游戏,使学生感到自豪并激发学生对七巧板的兴趣。

通过对七巧板的观察,让学生找出七巧板的特点,教师可给予适当的指导:

1)它是由几种图形组成的?

学生观察其共同特点。

学生按照幻灯片上的序号在自己的七巧板上标出序号。

学生观察汇报

2)它是由几种图形组成的?

3)每种图形有几个?

分别是几号?

(2)从七巧板中选出两块板,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

(3)选择七巧板中的三块,拼出学过的数学图形。

教师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4)游戏环节:

教师在实物投影仪上利用所有的七巧析摆出一个正方形。

1)挪动正方形其中的两块,把它变成一个三角形。

2)然后再挪动三角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长方形。

3)再挪动长方形其中的一块,把它变成平行四边形。

(1)根据序号拼图形。

教师出示一套七巧板,每个图形上均标有序号,学生可以根据序号拼出图形。

(2)照样子,选择喜欢的图形拼一拼。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6个由七巧板拼成的作品,但不出示七巧板的序号,让学生照样子拼一拼,试一试。

(3)猜一猜,拼一拼。

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来拼图,并利用实物投影仪演示给大家看。

学生利用自己的七巧板也跟着摆出一个正方形来。

第一个成功的学生用实物投影仪演示给大家看,其余学生跟他一起做。

用七巧板还可以拼出很多美丽的图案来,希望同学们课后积极动手,将自己拼出的图形展示给家人和朋友看。

学生发挥想象,两人一组拼图形。

刘兰英授课时间:

十几减9

1.使学生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方法以及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合作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其学好数学的信心。

初步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件、媒体

(1)出示主题图。

(2)出示例1的图。

(3)组织学生列式:

1)请同学们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15-9=

组织引导学生探究15-9的计算方法。

(1)组织学生试算。

请同学们先独立试算,然后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2)组织汇报交流。

(如果学生出现最后一种算法,教师要追问:

5为什么要加1)

(3)小结。

1)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算法,为什么。

2)说明:

计算十几减9时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归纳“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A、组织学生举例。

你还能再说出几道十几减9的算式吗?

B、组织学生独立计算。

C、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D、组织学生归纳计算方法。

E、小结:

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有很多,大部分同学都采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是一很好的计算方法。

(1)“做一做”的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摆一摆、算一算。

2)“做一做”和第2题。

投影仪出示第2题。

(1)学生独立用小棒摆一摆,并把结果填写在方框里。

(2)学生观察画面,明确题目要求。

在教材上圈一圈、算一算。

(3)学生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然后把结果填在教材上。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你最喜欢哪一种计算方法呢?

15-9=

(1)15-1-1-1-1-1-1-1-1-1=6

(2)9+(6)=15,15-9=6

(3)15-9=6

(4)15-10=55+1=6

肖继森授课时间:

十几减8、7、6

1.使学生理解十几减8、7、6的算理,能够正确地进行十几减8、7、6的口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计算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十几减8、7、6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探索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解十几减8、7、6和算理,能正确地进行十几减8、7、6的口算

对十几减8、7、6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的理解。

复习。

(卡片出示)

8+5=7+8=7+6=

15-9=6+8=5+7=

5+9=13-9=18-9=

14-9=17-9=16-9=

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

(1)出示例2的画面。

(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用动画的效果显示题中熊猫和小朋友的对话内容。

学生通过玩“开火车”的游戏来答题。

3)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的意见。

(4)组织学生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罗列出各种方法。

教师要表扬学生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

然后,请学生说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5)教师相机出示例3主题图,组织学生按照例2的算法自主解决例3中提出的问题。

教师巡视指导。

(6)教师有导向性地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听了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艳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1)先在教材上完成第13页“做一做”第2题,再请学生讲一讲上下两题的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学生。

(2)为变化方式,把“做一做”第2题做成卡片,以两人“找朋友”的方式,先做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

(1)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学生试着模拟这一情景,调动学习的兴趣。

(2)学生讲述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3)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思考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4)小组内可能出现如下意见:

1)求还剩的个数,10-8=2,2+2=4,还剩4个风车。

2)一个一个地仔细数,还剩4个。

3)这样算得快,8+4=12,12-8=4,还剩4个风车。

(3)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由学生独立完成。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你觉得哪种方法计算比较好?

学生完成后,说自己解题时的想法并相互交流。

十几减5、4、3、2

1.学生更进一步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能正确进行十向减5、4、3、2的口算。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计算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十几减5、4、3、2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的探索性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数学,让学生感悟学习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解十几减5、4、3、2的算理,能正确进行十几减5、4、3、2的口算。

对十几减5、4、3、2退位减法的口算的理解

小朋友们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星期天,花猫佳佳和菲菲从美丽的五彩池里钓回了好多金鱼,并把它们的金鱼放在了一个鱼缸里。

看着美丽的金鱼在鱼缸里快乐地玩耍,它们高兴极了。

佳佳说:

“瞧,我钓的鱼多!

”菲菲抢着说:

“不!

是我钓的鱼多!

”它俩越争越厉害,佳佳说:

“这里共有12条金鱼,我钓的是5条花金鱼,你

学生观看课件

1)独立计算,合作探索。

2)尝试运用,多种择优。

钓了几条黑金鱼?

自已数数看吧!

”可是金鱼游得太快了,菲菲眼都数花了,也没有有数出来。

它无奈地说:

“小朋友们,用你们的知识帮帮我吧!

探索算法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12-5=7(条)

你是怎么计算也12-5的?

能给菲菲讲一讲吗?

每个人的想法可能不同,小组内讨论讨论,比一比,看哪一组帮菲菲想的方法最多。

菲菲从小朋友这里得到了这么多好方法,解决了佳佳的问题,它非常高兴,决定考考佳佳:

“有12条金鱼,我钓了7条黑的,有本事算一算,你钓了几条花金鱼。

”谁知道佳佳哥哥马上计算出12-7=5。

同学们猜猜,它用哪种方法算得这么快呢!

同学们用以上几种方法都能得到正确答案,计算时你要向花猫佳佳学习,在众多的方法中,选用一种自己喜欢的方

学生列式12-5=7

交流汇报算法。

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

1)10-5=5,5+2=7

2)7+5=12,12-5=7。

3)12-2=10.10-3=7。

4)12分成10和2,2-5差3不够减,10-3=7。

……

学生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除了类似以上四种方法外还有学生可能这样想:

7+5=12

12-5=7

12-7=5

法进行计算。

(1)完成“做一做”

(2)练习四第1题、第二题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

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计算后,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12-5=7

(1)10-5=5,5+2=7

(2)12-2=10,10-3=7

(3)5+(7)=12,12-5=7

(4)12-1-1-1-1-1=7

解决问题

1.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

2.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

巩固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初步懂得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创设提问题的情景,体会提问题在生活中的应用

谈话:

今天,教师和小朋友们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上一堂数学课,大家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1)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问题存在于生活中。

1)教师:

我们经常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遇到不明白的事情时,就会向别人提出问题。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还藏着许许多多的数学问题,谁能试着提一些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

(1)

1)学生小组汇报。

2)学生口头解答所提问题。

(2)

1)学生自由讨论

2)学生在小中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列式:

16-9=7

(3)

个别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解答。

教学例5,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

2)让学生合作解答所提问题。

(2)。

1)出示主题图。

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

跟你同桌说一说。

2)小组讨论:

根据主题图中小朋友的活动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3)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例6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1)出示例6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都看到了什么。

2)课件演示:

小雪与小华对话,小说她套中了7个,小华说他套中了12个。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3)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怎样列式呢?

4)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5)教师就学生的板演进行讲解,并组织学生试着用摆圆片的方式得出:

6)启发学生思考:

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1.完成P21页“做一做”。

2.方民家收了8棵大白菜,15棵圆白菜。

圆白菜比大白菜多多少棵?

(1)学生从颜色、大小等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2)学生活动。

今天我们学的应用题里,告诉我们两个数,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首先要分清哪个数比较多,再想比较多的数是哪两部分组成的,从它里面去掉和另一个数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比另一个数多的,用减法计算。

学生相互交流学习的收获。

分类和整理一

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初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初步的分类能力。

初步养成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整理物品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操作、观察、判断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整理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的过程中体会整理与分类的方法。

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一些分类方法,让学生思考得出一些分类规律。

体验分类标准多样化,会自定校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1)播放多媒体

播放多媒体:

商场物品远景镜头。

发现了什么?

通过看多媒体,使学生明确商场里物品有很多种。

引导学生说出:

商场中会把同样的物品放在一起。

商场物品近景镜头。

(文具柜台第一层是文具盒;

第二层是练习本;

第三层是笔。

一位售货员阿姨正在往柜台里分类摆放文具)

学生观看、思考、汇报。

学生观看,汇报对分类的认识。

(2)猜一猜

(3)多媒体出示例1情景图。

售货员把同类东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

像售货员阿姨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就叫分类。

继续观看录像从而猜测售货员阿姨拿的物品会放到哪一层,使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把同一类的物品放在一起。

图上的气球可真漂亮,小朋友们,你们能试着将这些气球分分类吗?

引导学生按气球的形状分类,分完之后,数一数,看每种形状的气球各有几个。

将学生的分类结果展示在大屏幕上,继续启发学生思考;

还可以怎样分呢?

小朋友们真是太棒了,能想出这么多的分类方法。

(1)摆一摆

出示商品柜台的图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相应物品分类摆放在柜台里。

明确分类的必要性——通过分类使每种物品看得更清楚了,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许多方便。

学生观察、猜测、思考、汇报。

学生自主尝试分类,分一分,数一数。

(2)完成教材练习七第1、2题。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放学后,你能用你学过的知识把自己房间也分类整理一下吗?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分类和整理

(1)按形状分:

球形的气球(5个),心形的气球(4个),长气球(3个)

(2)按颜色分:

红色(),黄色(),绿色()

刘奇授课时间:

分类和整理二

学生通过分一分的活动,更进一步体会分类的思想,培养分类统计的能力。

通过操作掌握分类的方法,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进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