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气候类型判断专题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考复习气候类型判断专题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复习气候类型判断专题练习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右图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mm。
图3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
据此完成7~9题。
7.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B.大气环流C.地形D.洋流
8.图3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9.乙地位于亚热带的
A.常绿阔叶林带B.草原带C.常绿硬叶林带D.荒漠带
南美洲东北部地处热带,但从海岸到大陆内部各地气候不尽相同。
左图与右图反映了本区不同季节的气压分布情况(单位:
百帕),图中M城(海拔44米)和Q城(海拔199米)的年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分别是:
26.6℃、2100mm,27.2℃、765mm。
读图回答10—12题。
10.最能反映M城与Q城气候特征的一组图表是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1.通常得到上图中“气温”“降水量”数值的方法是()
A.该月每天气温的平均值,该月每天降水量的累计值
B.该月每天最高气温的平均值,该月最大一场降水量总值
C.该月每天气温的平均值,该月最大一场降水量总值
D.该月每天最高气温的平均值,该月每天降水量的累计值
12.造成M城与Q城气候异同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所在的纬度位置,是决定两地年温差均小的主因
B.赤道低气压的摆移,是决定两地年温差较小的主因
C.两地距海的远近,是造成M城远较Q城湿润的主因
D.两地海拔的差异,是造成M城远较Q城湿润的主因
右图1为气压带、风带模式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纬度),回答13—14题。
13.该季节下列各纬度带大洋东岸气流运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示半球5°
—10°
主要盛行上升气流
B.图示10°
—20°
地区盛行东北风
C.图中30°
—40°
地区盛行西北风
D.图示20°
—30°
地区盛行上升气流
14.与图1中M点气候特点相匹配的气候数据资料是图2中的()
A.甲B.乙C.丙D.丁
右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据图中信息回答15一17题。
15.图6中甲气压带的名称以及图示季节分别是
A.副热带高气压带,夏季
B.副热带高气压带,冬季
C.副极地低气压带,夏季
D.副极地低气压带,冬季
16.由图6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气候的共同成因是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
B.气候⑤在北美洲不典型的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不明显
C.⑥和⑦气候类型不同,自然带相同
D.①一②一③一④一⑦自然带递变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17.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④区域发展农业的区位优势是水热组合好B.⑦区域因其农业发达,人口稠密
C.乙附近岛国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渔业发达D.丙附近岛国农业地域类型是大牧场放牧业
读气温和降水资料图,完成18~20题。
18.图中所示的气候类型是()
A.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南北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C.北半球的热带季风气候
D.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
19.关于图示气候类型分布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植被以针阔混交林为主
B.附近海域均有寒暖流汇合
C.地表水获得的补给冬季较多
D.风力搬运沉积地貌广泛分布
20.在图示气候的分布区,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不宜建在城市居民区的()
A.西南面B.西北面C.东北面D.东南面
右图反映了某地点的气温年变化与地表水分收支状况(图中:
P代表大气降水量,E代表地表蒸发量),读图回答第21题。
21.关于该气候类型特征和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全年高温,有明显的雨季和旱季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在南北纬30°
一40°
左右的大陆西岸D.在南北纬40°
一60°
左右的大陆西岸
表1是36°
N~38°
N两地的日平均日照时数(多年平均,单位:
小时)统计表,两地海拔均低于100米。
分析回答22—24题。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①地
6.0
6.4
7.1
7.4
7.9
7.3
5.9
7.2
6.3
②地
4.2
4.8
7.7
9.4
11.2
11.7
11.0
9.2
6.7
5.1
4.1
22.①地7月份日平均日照数明显低的原因是()
A.太阳高度角小B.昼短夜长C.气温较高D.降水丰富
23.②地的气候类型最可能是()
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
24.①地最可能位于()
A.大陆西岸B.大陆东岸C.大陆内部D.青藏高原
右图是世界某著名山脉东西两侧的气候资料。
读图回答25-26题。
25.下列有关甲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最准确的是
A.1月温和多雨,7月炎热干燥
B.1月炎热少雨,7月温和湿润
C.7月温和多雨,1月凉爽少雨
D.终年温和,1月多雨7月少雨
26.乙地最适宜发展的农业是()
A.水稻种植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乳畜业
D.特色瓜果种植业
气象部门用五天平均气温的高低(简称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指标:
低于10摄氏度的时间段为冬季,高于22摄氏度的为夏季,10-22度之间的分别为春秋两季。
读图9“2008年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回答27-28题。
27.形成图中我国各地在同一天出现三种季节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地形地貌地区差异
C.各地纬度差异大D.各地经度差异大
28.若此时从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降雨()
A.降雨形成原因可能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锋面在附近活动,并可能诱发西南地区泥石流灾害
C.台风登陆造成该地区大范围降雨
D.在这种天气系统控制下西南地区可能诱发地震
右图示意世界某种气候类型的局部分布地区。
完成29~31题。
29.该气候的分布地区中,①地区的分布最高纬度较低(低于35°
S),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B.纬度位置
C.地形D.洋流
30.②地区最热月均温约为24℃~28℃,③地区西海岸最热月均温约为16℃~21℃,导致这种气温差别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洋流D.地形
31.该气候影响下的农作物一般具有
A.耐低温干燥的特点B.耐高温干燥的特点
C.喜高温多雨的特点D.喜阴喜湿的特点
右图为我国北方某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第32-33题。
32.图示区域的降水类型,应为()
A.冬雨型B.夏雨型
C.全年多雨型D.全年少雨型
33.图示区域2002年与1999-2002年平均相比()
A.降水偏多且季节变化大
B.降水偏少且季节变化大
C.降水偏多且季节变化小
D.降水偏少且季节变化小
读气候资料图,回答34~35题。
34.图中①气候类型为()
A.温带季风气候B.地中海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
35.下列关于三种气候类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气候类型受两种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
B.②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大陆东岸地区
C.③气候类型最适合发展商品谷物农业
D.①、②、③三种气候类型夏季均为高温多雨
二、综合题
36.读图7,分析基多气温特点,并说明形成原因。
(10分)
37.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图,分析回答:
(1)该气候类型是气候。
除图示地区外,类似气候类型还分布在世界上___________等地区。
(一个即可)
(2)下面的4幅气候资料图中,与乙地的气候特征相符的是图。
这表明乙地的气候特征与甲丙相比有细微的差别,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夏秋季节,危害甲、丙两地区的严重气象灾害分别是、________,它们在成因上相同,都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38.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
左图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甲B.④——乙C.⑥——丁D.⑦——丙
(2)右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
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季。
(3)右图中,气候类型⑦的成因是;
此时,④地区气候的特点是;
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4)右图中,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对应的自然带在南半球缺失的原因是。
(5)若右图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是著名的渔场,形成原因是。
39.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某种气候类型的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0分)
(1)图中表示的气候类型是____,其分布的共同特征是______
(2)该气候在A处分布面积比B处大的原因是_
(3)简述该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_
(4)要评价该气候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0、下面两图中的虚线为一月0℃等温线,读图回答问题。
(1)描述乙图中一月0℃等温线东段的大致走向,并说明影响的主要因素。
(2)两图所示的50º
N地区,甲与乙比较,甲区域冬季气候有什么特点?
试分析其原因。
(3)图中①、②两国均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试分析其共同的社会经济因素。
(4)甲图中③国的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国土的东南部,试从气候角度分析原因。
气候类型判读专题练习参考答案
1---5DACBB6—10CCBBC11—15AACBA16—20CCACA21—25CDCBB26—30DCBAC31—35BBAAB
36:
特点:
终年温和,(2分)年温差很小(2分),昼夜温差大(2分)
形成原因:
地处赤道附近(2分),海拔高(接近3000米)(2分)
37
(1)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南美洲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
(2)④气温年较差小,年降水量大,且季节分配较为均匀,具有海洋性特征。
(3)台风飓风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形成的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38⑴C⑵副热带高气压带夏⑶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炎热干燥南北纬40°
—60°
大陆西岸(4)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绝大部分为海洋(5)北海道寒、暖流交汇(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39
(1)地中海南北纬30°
~40°
的大陆西岸(中纬度大陆西岸)
(2)A处没有阻挡西风深入的高大地形;
地中海深入大陆之间,利于西风气流深入大陆内部;
B处有高大的南北向沿海山脉,阻挡了西风气流的深入。
(3)特征: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成因: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
(4)有利:
热量充足,光照强不利:
雨热不同期,作物生长期降水稀少,
40
(1)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纬度(太阳辐射)
(2)甲图中50º
N地区冬季(较乙相应地区)更加暖和湿润
原因是:
甲区域地处西风带,西部沿海有强大的并大西洋暖流流经地形以平原为主,山地分布在南北,有利于暖湿的海洋气流深入内陆(1分),使甲区域较乙区域受海洋影响大,所以冬季暖和湿润。
(3)①便利的交通运输,②发达的工业,③先进的科技(农业科技水平高),④市场广阔(市场需求量大)⑤劳动力素质高⑥国家政策支持(5点5分)
(4)东南部,处于西风的背风坡,降水量较少,光照较充足;
纬度较低,气温较高,热量相对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