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风填词一转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1568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2.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古风填词一转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浅谈古风填词一转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浅谈古风填词一转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浅谈古风填词一转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浅谈古风填词一转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古风填词一转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浅谈古风填词一转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古风填词一转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古风填词一转讲解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但是问题却来了,在诗韵里,“寒”归属于上平声第十四寒部,而“环”则归属于上平声第十五删字部。

然而这样的两个字却根本不会影响演唱和整体的效果,那么要为错了韵而勉强改掉么?

换了别的反而不好怎么办?

那么留下何妨?

古风填词不是写格律诗,而即使是有格律诗人宣扬的八病(指出写诗要求声韵的八种毛病)也因为只是盲目的追求所谓的音韵被提出过很深的质疑,历史评价很低而弃之不顾。

古人名句常有扭句,李太白便是其中典范。

同时现代歌词十之七八甚至根本无所谓押韵,于是,有时收随性一点,让词更加的保持原有的韵味,文辞妙手偶得佳句写在其中,又何必费心思来抠一个不会有太多人在意的平仄呢?

更何况古风填词本无太规矩的格律可依?

另外偶然看韵书是,你可能会发现很多一个韵部中的字韵母其实不同。

下平声第五歌部里面,“歌”和“多”都归入其中,这两个演唱倒是很和谐,但是再有下平声十二侵部中,收录了“侵”和“针”,这两个要是用来押韵,翻书看肯定是没有错,但是唱起来呢?

于是这是不是告诉我们,押韵的时候也要灵活?

这样随便举出两个古风填词的常用字,“尽”“影”

韵母分别为in和ing,但是唱出来的效果可能会很和谐,还有eng和ong,“风”和“空”随意哼唱一下,效果也会不错,这是一点很歪的押韵新的,勉强算作是广义的押ng的韵罢?

其实这只是想说,押韵不能押死。

押韵是一方面,用词又是一方面,用词的精到很难于一朝一夕修炼二成,毕竟大家不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对于古代的意向也只能十成之三四,知者用九成,是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更上一层楼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归古诗词的阅读,只有那之中的用词意蕴才最精到。

那怕是拿来一本没有注释的全宋词随手翻一页,不知名词人的词作也会让你受益良多,人家是古人,慢慢的读多了自然又凝淀。

所写的东西也会愈加深刻。

王国维先生曾言读书三境界,今天也妄言一下填词境界的境界吧。

大凡填词之人,十之八九由诗词起步,就将这二者并而为一。

我相信愿意写诗词的人,都是爱极诗词的,开始的时候,应该会很想写诗词、不论填词还是诗词,那个时候会偶尔有典雅的句子,但整体而言,少些真情实感,会多些为写而写情绪在里面,但这总是好的。

这个时候惠再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自己领悟许多多只属于自己的东西,甚至会有一天或几天不写东西就难受的感觉,我称之为起步练笔期,这个期间也需要有毅力来坚持,直到某天,或许你凡回去看那时你写的东西,觉得自己以前写的东西不好,觉得自己的诗词有些空洞乏味的时候,你就进境了。

第二个阶段,或许比之前的写作速度会慢很多,但是你会努力的让你的词精致,情真实,寻觅意韵,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然而前后对比,发现了进境,这个阶段比第一个阶段辛苦很多。

因为激情在第一阶段燃烧很多,第二阶段则相对冷静,知道的多了,下笔的时候反而顾虑多了,如果在这个阶段,不能坚持的修改自己的词,还有固定的思维,那么很有可能前功尽弃,止步不前,这个阶段更需要多次的回归到诗词的阅读,沉淀情感。

如果有一天,你突然不再去考虑古韵之类的,写的顺了,又开始一气呵成了,你觉得你的作品可以感动自己的时候,再进一步,推敲平仄音韵,再往后还要走多久,我也就不知了。

填词是一个很累也很满足的过程,不会一马平川,但总会拨云见日。

最后,再说说风格和歌手搭档的问题吧,如果自己有多变的音色,宽阔的音域和优美的声线。

那么你一定是自己最好的歌手,因为不会,或者很难有人可以比自己更好。

那么就要寻找一个声线你喜欢并且也喜欢你歌词的歌手为上。

更多的沟通能让歌手理解更深,声线也要是与你的歌词风格,有刚柔之别。

而在漫长的填词过程中,你也会写出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的习惯,比如抒情时候用物品来做线索。

历史用年代来做线索,历史怀古风,或者现代古风等等。

风格形成时,写作会日益稳定,然后记得谢谢你的歌手,好的歌手会和词作一起赋予古风鲜活的生命。

浅谈至此,心得写得差不多了,希望大家都能做出好的作品吧。

这是最好的了。

如今走下来,古风一年,诗词四年,不过如此,甚至有时候为了追求更好头疼,亦平常了。

只要记得作品可以感动自己,就够了。

与诸君共勉,为我古典文学之光大。

浅谈古风填词二·

断句

其实所谓古风填词的断句,我认为可以分成两种,第一个是关于旋律,如何断句,确定词格,就是如同宋词格律一样的东西。

第二个,则是一个句子之中,我的词要如何组合,再组成句子的问题。

关于第一个问题,只要不是作词后找人谱曲,可能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而一些曲子仅仅是伴奏,或者是游戏影视的插曲,有没有歌手演唱过,没有DEMO可以参考,那么词作者就需要在这里自己来给伴奏断句,首先写出合适的词格,这就成了填词的前提。

每一个曲子,都会有前奏,像没有前奏,上来就唱的曲子不多,比如典型的云荒·

只如初见和乱世歌行,这样的曲子没有前奏,上来就要填词。

个人认为选曲最好要选有前奏的曲子,直接演唱未免突兀,但是FINALE大人的功力非凡,那两首曲子的演绎也是经典之作,只是一般大家难以很好的处理没有前奏的曲子。

于是我们首先要区分前奏部分和演唱部分。

其实区分这两个部分很容易,听歌就是一个很好的基础,前奏部分没有主旋律,节奏感很弱,而到了可以演唱部分则会明显的加入主奏乐器的演奏,那么就可以找到这个填词的主体部分了。

一般主旋律是以一个乐器为主,其他乐器做辅助,而我总结认为乐器的演奏可以有两种很简单的方法来帮助断句,一个是重音落点。

会乐器的都会知道,一般一两个小结,都会有停顿休止符,就是主奏乐器停一下,再继续演奏,主奏乐器停下但是伴奏的乐器是不会停这一拍或者半拍等等。

所以就很好分辨了。

还有一种就是没有这种明显的休止符,但是乐器的演奏都存在一个换气的因素,尤以管弦乐为最,会有比较明显的主奏乐器的换气点,这个,就是断句的截点了。

可以说,听到休止,或者换气这种主奏乐器间歇的地方,就可以一句结束。

而一个重音,又可以看做填词一个字,如此,则很好整理出词格。

刚开始的时候,词格整理出来,一遍两遍未必会准确,所以建议以“啊”音带入,自己哼唱一下,则词格哪里有出入就很一目了然了。

第二个问题,就是关于句子内的词组组合了。

词的组合对于句子的内部组成也是很重要的。

这就是如何断句,就好像古文阅读一样了。

很著名的一首诗就是因为断句不一样,可以改编翻译的具体内容。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改变断句的结果是什么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如果稍微改变断句,这首七绝则会像是一首小令一样,多了几分意味婉转。

所以可见,断句的重要性。

句式比较复杂,不同于古诗和古词,多也不过于九个字。

而古风填词则可能出现十一,甚至十三,乃至于更多。

而古风由于文辞的凝练性所必然导致不可能一句话说了十三个字这么长没有断句的,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句子内部如何断句的问题。

四个字以下基本不存在断句的问题。

四个字基本就是二的并列,都是两个字的词的组合,无论词性如何,蒹葭苍苍=蒹葭,苍苍。

十里春风=十里,春风。

只是四个字的表达没有变化,所以才会显得四言诗比较拘于格式,但是古风不存在这个问题,又是后话了。

五,可以变成一,四和二,三的组合。

例子:

看长城内外=看,长城内外。

七,可以断句成二,五。

三,四。

这是比较常见的形式,而七个字的变化比较多,也简单容易掌握,五个字则要求更高一点的凝练度。

而比较难处理的则以六个字为代表,总觉得音韵不会很和谐,我个人的习惯是化六为三,三和二,二,二。

两个三可以使用对仗的形式,第一个字用动词,形成动宾结构。

三个二比较代表的句子,则是像古道西风瘦马,剑花烟雨江南一样的写法,仅仅用名词叠加。

而这种写法,在描写表现景物上面的力量也是很强的。

然后就是九,拆成二和七。

前后顺序可以改变,七又可以再一次的拆分,变化很多,适合抒情等等等,豪放词也可以使气势汹涌磅礴,一下而出。

十一则和上面一样,一层一层的拆开,就比较容易处理长的句子了。

依此类推。

关于断句,我觉得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基本的写作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而这两者也都是熟能生巧的功夫,前者只要多听歌曲,有了一定的乐感,则比较容易完成。

而后者,只有通过大量的诗词阅读,也可以掌握。

都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学习初窥门径的,再进一步的更好的把握断句,则并非技巧上的事情了。

比如说有点一首曲子断句方法可能很多,不同的词作的断句方法不同,这和个人的理解,和填词的习惯都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的,也不需要强求。

相信如果写作之前对曲子有了个人的理解和认识,自己的断句就是最合适自己的,所以有点时候,也不一定要局限于已有的断句形式来断句。

关于断句二字,浅谈如斯,一家之见,如有谬误,敬请高手指正。

惟望有所裨益于读者。

浅谈古风填词三·

正文

这篇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可能更是适合初学古风填词的朋友们阅读,而所谓正文二字,则是指古风填词所涉及的具体填词内容,这个正文,就是诗词了。

可能刚开始涉猎古风填词的朋友会在下笔的时候有所顾虑,面对较长的歌曲无以下手等等。

在断句中,我已经浅谈过如何确定词格的问题了。

那么正文的写作内容,就是在确定词之后,我们要做的。

有朋友问过关于布局的问题,面对的最大的问题就是无从下手,而其实古风填词的写作,只是在文体上,和用词上区别于现代作文,那么,我想我可以说,其实古风填词也可以用现代写作的布局方法,因为古风填词其实从本质上讲,都是思想所寄托的载体,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但是不同的方式是不应该影响我们的思维思考的。

所以古风填词完全可以借鉴现代作文写作的手法,包括题材选材,描写,布局等等。

选材上的范围是比较宽的,无论是抒情歌曲,历史叙事,还是对唱歌曲,其实都可以在现代文体中找到所对应的,比如抒情可以对应散文,叙事文,和人物对白。

只是我们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将白话的语言古典化,诗词化。

所以其实布局完全可以运用作文的手法,比如一个歌曲有三个唱段,那么叙事性比较重的,就可以按照年代分段来写,国家地域分段来写。

写人物的,就可以按照肖像描写,衣着特征,性格,故事来写。

也可以三个段落整体形成排比,这样是不是比较好理解所谓的布局?

只是我们的诗词需要用精炼的语言巧妙的开头结尾,也如同作文一样。

剩下的部分也可以按照高潮的重复,乐曲的演奏,再来分化成细小的段落,这样在宏观的看过歌曲之后,在由大到小的解析歌曲段落之后,没有格式的格式其实就出现了。

就可以看到好像如同现代文一样的段落。

也就有了可以用来布局的客观条件,再加上听到曲所联想到的,想写作的内容,我们的主观思维就可以来和客观思维一起,寻找相契合的地方了。

比如说倒叙,插叙,想象,就业是可以运用到期中了。

如果这样打开思路,是不是觉得布局会容易一些,先是把曲子看成一篇文章的话,是不是会觉得下手容易很多呢?

然后就是正文的思想性,其实作为诗词来说,对应现代文不会出现议论文这种问题,因为诗词本来的针对性和议论性就会弱,就是适合于抒情,所以所谓的思想性,就是要明确中心的话,就要寻找整个曲子给你印象比较深的唱段,必要的时候可以用一两句直抒胸臆的诗词来点命中心,而其他的诗词服务于整体,中心思想性只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是可以的。

或者具有探讨性的内容,比如说是整体诗词探讨一个中心,那么一个重复的词语出现很多次也不会影响整体的效果,而这种具有探讨性的内容,相对前者的针对性也就强了很多,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也会让人觉得写的很重复,屈于一隅而难以展开,以小见大。

所以针对于议论,私认为难度最大。

其次是抒情,抒情无非分为豪放和婉约,而自古至今的意向也无非是诗词中的那些,所以很容易写得千篇一律,没有特点,和自己的风格,但是这种内容,重在感情真挚,有感而发,当真正感慨成了不吐不快的东西的时候,成文不过须臾之间,一气呵成了。

抒情的写作可以说是成败一线之间。

再次,则是叙事了,叙事性强的内容,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措辞,加之自己的评论感情,可以说是技巧性和感慨结合的东西。

有一定的技巧则不会文不成文。

就好像叙事文写成流水账,虽不精彩,却也能让大家明白。

所以私以为,叙事的题材是写成易,写精难。

就和小说一样,要想办法写出抓人的点。

如此将三大种内容对应成三大类文体,会不会觉得熟悉,而不是那么陌生了呢?

当然这三种问题之间的绝对难易程度是不存在的,只是私认为的相对程度。

也可能你擅长于写议论文,则能在诗词中赋予其更强大的针对议论性。

这篇文章写得有些杂乱,粗浅的谈了布局,和选材的处理,私以为这也就是组成正文的主要部分了。

而这篇文所写的,也不过各种一隅,只是希望可以通过寻找文体之中相同点的方法,在布局和内容上面为古风填词的填词打开思路。

是管中窥豹,一家之见,如有谬误,敬请高手指正,也裨补某之缺漏,更为免误人子弟,贻祸于人。

浅谈古风填词四·

念白

本来觉得对于古风填词,重要的东西已经写了很多,值得给大家分享的,自己稍微擅长的东西不多了,前几天朋友给听了一个恶搞的曲子,其中有一句话说,这年头,没念白的歌谁听啊。

恍然想起,本打算随口说说念白的,自以为写念白还是有几分功力的,于是将这些心得,略微解析与诸君,愿有所益。

首先要明确的是,念白是夹杂在歌词的唱段中的,念白为歌词起得是辅助作用。

这是念白至于全词全歌的公用。

而并不是什么歌曲都适合来加入念白辅助增加整体效果的。

我认为两种歌,不应该轻易考虑加念白,第一种是,短歌,全歌不过两分到三分,尤其是那些唱词少的歌。

如果一首歌的唱词只有一百余字,或者时间很短,加上念白,就一定要是画龙点睛的,只能有一两句的念白,这样才不至于喧宾夺主。

所以私认为,念白三忌。

首忌,白冗长。

念白冗长,如果一首歌本来就很短,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效果,还要在开头的前奏和间奏加上大量的念白,会使整个歌曲显得特别局促,而且念白的分量完全可以使歌曲分裂肢解,即影响整体性,也不能加强表达效果。

第二种不该轻易加念白的歌,则是快歌。

比较典型的RIN的沙罗双树的曲子,就有好几段是类似RAP的形式,请注意,这个并不应该算是念白,因为很多歌手采用了左右声道双道一念一唱的方法处理。

是为什么呢?

因为如果一个快歌,加念白的话,CV录音念白的时候,感情投入其中,而大多数念白抒情色彩较重,或者是对话形式的,都势必减慢语速。

那么当念白和唱段混缩小之后,完全就像是骑着骏马追飞机。

骏马好,飞机也好,但是完全不搭调,极其容易破坏曲风还有整体性。

所以念白二忌,慢追快。

念白的语速再快,也是有所限制,对于一些快歌,如果必须要加入念的成分,念白也要慎重,还是推荐RAP的适当应用,或者是改变唱腔,而不是强行加入念白,弄得不伦不类。

而第三,念白三忌,辞晦涩。

辞晦涩这三个字不用解释,可能很多人喜欢用一些特定的词语,或者是字,这无可厚非,唱段中可以这样,但是念白却不可以。

试想一下,是否大家都会想,古人说话是不是和文言文一样,答,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并非口语。

已经差距很大了。

然而晦涩的词藻更相当于古代文言文中的赋,更有甚可算是大赋,汉大赋过度铺排,只是为了文字之美。

而念白则是为了配合歌曲,是口语,所以无论如何,念白都不可以晦涩。

那样的话,只会让念白的效果越来越差,离人物,或者旁白口吻越来越远。

先说说私以为的忌讳,再谈谈写法内容技巧,我想可能能比较好。

其实念白,说到底无非如下:

一者,内心独白。

二者,人物对白。

三者,作者评案。

四者,背景陈述。

内心独白和人物对白一般都是夹杂在间奏之间,在叙事性比较强的歌词中,弥补没有人物情感交流的缺漏或者是表现人物心理,在抒情性比较强的歌词中,点化人物故事。

有利于塑造看不见的人物形象。

这是弥补了歌词不好做到的一大缺漏。

作者评案类,就会像史记中的太史公曰一样,一般一首七绝,或者五绝。

言简意赅,表明作者褒贬看法。

除了歌曲开头,几乎是出现在间奏和结尾的位置。

结尾用的更多,这样比较好收束全词,表明作者立场。

背景陈述类的,则一般都是开头了,很少见到别的位置,因为那样的话,就不利于听众来了解歌词,仅仅有少量的陈述性念白,放在其他位置,那时候一般是有点补充的意思了。

不过私认为,念白的作用本来就是补充歌词所不能展现的补发,要是再用补充性的语音,放在歌曲中间,则会破坏歌曲的整体性。

除非重复之前,间奏特长,或偶有例外。

以一曲《九尾》为例。

九尾开头的文案有改版的演唱将文案化成念白,放置在歌曲开头,优是讲解了故事内容,稍微不足的则是,那个文案毕竟很长,而终究不是念白,可能会让听众觉得繁琐。

而九尾的开头,也是带有RAP性质的节奏,唱法也有混双轨的唱念叠加方式,而不是选用生涩的念白。

一句“谁道情字妖不识”,也是配合节奏的且唱且念,放在对白之前,则是很好的表明了作者对于九尾同情和深受感动的感慨,带有评案色彩,更是很好的引出来之后的对话。

九尾曲子的中间,夹杂了九尾的内心独白,和与天帝的对话,将九尾的决心,内心情感,和天帝冷酷,可以说是很好的丰富了曲子中的人物形象。

这一首曲子,可以说是唱念结合的经典之作。

几乎是涵盖了我可以想到的所有的念白的写法。

加强了曲子的整体表达效果。

而对于念白的写作,我觉得作者应该把握的,就是对于歌词的一个补充性,不要有所重复,而一定要有格言意味,要浓缩很多句话,变成一句话,才是好的念白,一句话吟咏之后,意味不绝,达到回味无穷的效果,要有这一定的文采性,才是念白所要的终极效果。

不一定要长,但是一定要精。

短的曲子,旋律重复之间可以加一两句,点明中心等等。

同时念白也是对半文半白的歌词的一个辅助理解,所以一定不能比歌词更难懂,那就是画蛇添足了。

最后,我觉得念白能否写好,还要取决于作者在写念白的时候,是否能将自己带入歌曲之中,设身处地的,好像身临其境的来思考,若能,则念白脱笔而出,若不能,则大可以不必写,或者再考虑一下,因为我还记得有人说过,能感动自己的,才是好的。

如果难以感动自己,那么,也就不用想去感动别人了。

笔至此,是关于念白写作的一点心得体会,依旧一家之言,所言若有缺漏,当不避善意提点,虚心求索,唯愿更上一层楼,目阔穷天,更恐误人子弟,遂恭请指正赐教。

浅谈古风填词五·

辞法

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很简单,看了一篇说得很客观的帖子。

觉得很多话可以说是说人之不敢说。

或许是因为是纯粹的听众,没有局中人这样顾虑。

作为一个不能挥笔自如,针砭文辞的作者,我表示很遗憾,也是缺了点勇气吧。

但是,至少可以把总结出来的,自己经历过的一些觉得填词中忌讳的内容写出来。

希望今后的写作中,大家一起回避这些问题。

最直白的先说辞法的意思,辞无非是辞藻,修辞的意思,所以所谓辞法,就可以理解成用词。

先说一下词的分类,这样才好说忌讳如何,因为写法不同,所以要考虑的东西也不同吧。

在感情上面,分婉约豪放,这都是废话,也无所影响。

而辞法上看则可以大体分成两种,一种遣词造句比较雕琢,更靠近古典的诗词,而另一种是融合了比较多的现代元素,用词虽然也是比较古典,但是有很多口语痕迹。

而前者细分,可以分成的类型就比较多,再分成两种,勉强称之为秦汉风,和唐宋风。

其实这种说法很概括,也不准确,只是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说法了,暂时定义一下。

秦汉风的顾名思义,就是有一些秦汉时期写作的特点,什么呢?

兮,哉的运用。

先秦时期的作品,尤其是楚辞体为代表,兮的运用之多,可以说是惊世骇俗,不过在楚地兮是口语的尾音,就好像现在人朗诵说:

“啊”一样。

所以不足为奇。

如果一首词对兮这样的字运用的好,既是取巧免去了押韵的许多麻烦,也可以很好的营造一种复古的气氛。

但是请注意,兮与哉字的运用,要谨慎。

我觉得秦汉风的代表之作当属雨霁天青的《屈子》,惟一可惜的是,《屈子》是一篇塞词作品,不过若是今人能写到那种文辞的程度,我看也是谁灵魂附体了。

写这种风格的词,很容易画虎不成反类犬,为什么呢?

第一,楚辞体的一大特色是香草美人的比喻,但是模仿这种写作,就很容易沉湎在文辞堆砌之中,那么整片词就失去了本身的骨气,所以一定要谨慎,如果运用,就一定要是每一个运用都有所明确的用意。

第二,兮字的位置处理,尾音或者一句的中间,如果是句中的试用,前后即使不是对仗,也要有所呼应,这样兮字的使用,才不会突兀,让人觉得是凑字数的。

第三,不是什么曲子都适合这种写法的,这个一定要慎重再慎重,个人认为,意境高远的曲子很适合这样的词,但是如果选择了这样搭配,词一定要压住曲子,不如高远的曲子加上神乎飘渺的词。

本来小众中的小众,就可以直接被跳过了。

而偏重汉风的词,更主大气一点,哉字的运用,一般都是壮哉,惜哉,哀哉之类的。

可以想象,这样的字说得是什么样的内容,无外乎战场,祭悼等等,儿女私情的用的恐怕不多。

高祖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就是汉风的代表,不过秦汉之风根本无法仔细区别,只是大一统和纷乱的时代背景所表达的感情有所出入,但是文辞相近,所以归在一起。

然后再说唐宋风,唐宋风其实就是现在古风填词大部分人主攻的风格了,因为唐诗宋词,尤其是宋词的用词方法离现代更近,而为人学习了解的也更多,也更容易。

个人认为,唐宋风最得其中味道的,还是要数FINALE小楼,一曲《谁与共》开头一句,湘帘低垂苏幕半遮,楼台笙歌唱彻,池上夜雨打金荷。

就已经开了气象。

以这句为典范,两个化用,苏幕遮,夜雨打金荷,的确是近乎不着痕迹了。

而最可贵的是,这句在富有很强画面感的同时,就构词而言,而不会显得太过于简单,又不是太过于华丽,让人看着听着读着都很舒服。

由歌词,可以天然想象到的恐怕变是柳永了。

而这种词的写作,可以参考唐诗宋词的构词。

但是也有很多要注意的。

第一,表现画面可以运用名词加名词加名词的手法,比较有名的句子:

马上秋风塞北,杏花烟雨江南。

这种写法就可以比较好的刻画场景,但是请注意,这种写法一定要全词基调统一,尽量都用比较偏重宋词的用词和写法,虽然写的时候容易,但是整体感觉一定要对,不然会很像堆砌。

第二,千万不要空,这种词的写法切忌的就是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