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8112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docx

《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docx

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

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总10

页)

-CAL-FENGHAL-(YICAI)-CompanyOne1

■CAL-

土壤腐殖质组成测定

土壤腐殖质事土壤有机质的主要成分。

一般来说,它主要是由胡敬酸

〔HA〕和富里酸〔FA〕所组成。

不同的土壤类型,其HA/FA比值有所不同。

同时这个比值与土壤肥力也有一定关系。

因此,测定土壤腐殖质组成对于鉴别土壤类型和了解土壤肥力均有重要意义。

实验方法:

用焦磷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液处理土壤,能将土壤中难溶于水和易溶于水的结合态腐殖质络合成溶于水的腐殖质钠盐,从而比较完全的将腐殖质提取出来。

实验操作步骤:

1、称取0.25mm相当于2.50g烘干重的风干土样,置于250ml三角瓶中,用移液管准确参加0.1M焦磷酸和0.1M氢氧化钠混合液50.00ml,震荡5分钟,塞上橡皮套,然后静置13——14小时〔控制温度在20°C左右〕,旋即摇匀进行过滤,收集滤液〔一定要清亮〕。

2、胡敬酸和富里酸总碳量的测定

吸取滤液5.00ml,移入150亳升三角瓶中,加3mol/LH2SO1约五滴〔调节ph为7〕至溶液出现浑浊为止,置于水浴锅上蒸干。

加0.SOOOmol/L〔1/6K2CT2O7〕标准液5.00ml,用注射筒迅速注入浓硫酸5ml,盖上小漏斗,在沸水浴上加热15分钟,冷却后加蒸镭水50ml稀释,加邻啡罗林指示剂3滴,用0.lmol/L硫酸亚铁滴定,同时作空白实验。

3、胡敬酸量测定

吸取上述滤液20.00ml于小烧杯中,置于沸水浴上加热,在玻璃搅拌下滴力03mol/LH2S01酸化〔约30滴〕,至有絮状沉淀析出为止,继续加热10分钟使胡敬酸完全沉淀。

过滤,以

LH2SO1洗涤滤纸和沉淀,洗至滤液无色为止〔即富里酸完全洗去〕。

以热的

0.02mol/LNaOH溶解沉淀,溶解液收集于150ml三角瓶中〔切忌溶解液损失〕,如前法酸化,蒸干,测碳。

〔此时的土样重量w相当于lg〕

结果计算:

1、腐殖质总碳量〔%〕=[0.8000*5.00*〔Vo-

Vi〕*0.003/Vo]*100/W

式中:

VO—5.00毫升标准重钻酸钾溶液空白实验滴定的硫酸亚铁毫升数。

VI—待测液滴定用去的硫酸亚铁毫升数

w—吸取滤液相当的土样重〔g〕

5——空白所用K2Cr2O7毫升数

考前须知:

1、在中和调节洛液pH时,只能用稀酸,并不断用玻棒搅拌溶

液,然后用玻棒醮少许溶液放在ph试纸上,看其颜色,从而到达

严格控制Ph

2、蒸干前必须将ph调至7,否那么会引起碳损失

固体废物堆肥胡敏酸光谱学特性研究进展

摘要着重论述了堆肥过程中光谱学特性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紫外光谱法、红外光谱法、13C-核磁共振波谱法及荧光光谱法。

介绍了在不同光谱分析条件下,堆肥过程中胡敬酸分子的结构特性。

最后指出不同光谱学分析方法判断堆肥腐熟度存在的缺乏及今后的开展趋势。

关键词固体废物堆肥胡敬酸光谱

堆肥法是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堆肥的过程是微生物利用有机物质作为能源进行好氧发酵的过程[1],同时也是有机物质腐殖化与稳定化的过程[2]。

堆肥过程中,有机物质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形成复杂的、暗棕色的、稳定的腐殖质类物质,其分子量在200^300000g/mol,根据腐殖质在强酸中的溶解性的不同,可将其分为胡敬酸(Humicacid,HA)类、富里酸类及胡敬素(Humin)等物质,其中胡敬酸分子量介于10OOO'lOO000g/mol,溶于碱溶液但不溶于强酸溶液。

通常胡敬酸类物质含量及其结构的复杂化程度是决定堆肥质量及腐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同时,堆肥产品施入土壤后,胡敬酸类物质可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影响重金属的迁移转化、缓冲土壤pH,并且山于其含有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元素(N、P、K等),可以作为土壤氧分的潜在储存库,并且会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积极的作用[3]。

堆肥过程中胡敬酸结构变化,不仅影响堆肥的腐熟进程,还决定着堆肥产品的培肥效果。

因此,利用光谱扫描手段对堆肥过程中胡敬酸分子结构进行分析,从物质结构的角度了解堆肥过程及腐熟度,判断堆肥质量,是研究者面临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

U前在堆肥过程中研究胡敬酸光谱学特性应用较多的方法为紫外光谱法(UV-Visibleabsorptionspectrum,UV-Vis)、红夕卜光谱法(Fouriertransforminfrared,FTIR)、13C-核磁共振波谱法(Solid-state13C-NMR)、荧光光谱法(Fluorescencespectrum),通常胡敬酸结构特性大都采用多种光谱分析的方法[4-8]o本文将对这些分析技术作一综合评述。

1堆肥过程中胡敬酸变化

在堆肥的不同阶段,腐殖质、胡敬酸、富里酸含量及其结构特性不同,因此堆肥过程腐殖酸类物质变化对判断堆肥腐熟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通常情况下,堆肥初期胡敬酸含量较少,而富里酸含量那么处于较高的水平。

在堆肥过程中,腐殖质总量根本恒定[9],但山于堆肥的固体废弃物种类及性质不同,腐殖质含量也可能发生变化[10];而胡敬酸含量一般呈明显的增加趋势。

SugaharqEll]利用生活垃圾堆肥,研究了胡敬酸、富里酸及腐殖化指数(胡敬酸/富里酸,HI),结果说明,堆肥过程中富里酸含量呈明显降低的趋势,而胡敬酸含量、HI值那么呈明显的增加的趋势。

ChetezM的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胡敬酸含量堆肥初期为7魁而堆肥后那么增加至12%。

综合已有的研究报道说明,

堆肥的腐熟进程实质上也是胡敬酸物质含量增加及芳构化程度增强的过程:

同时山于富里酸结构较为简单,通过微生物作用,可发生矿化,进而使堆肥中富里酸含量减少[12],同时一局部富里酸还可以通过分子间的键合形成更为复杂的胡敬酸物质[10]。

2胡敬酸紫外光谱特性

胡敬酸分子中的多价健与非共用电子,通常具有发色基团〔C二C、C=O〕与助色基团〔C—OH、C二NH2〕,它们都在紫外光区域出现吸收,其光谱的共同特征是吸收值随波长增加而减少[13]。

在堆肥过程中,胡敬酸的紫外吸收在扫描波长范围内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堆肥腐熟后期,增加幅度趋缓,在整个堆肥周期内,胡敬酸在短波长紫外吸收增加幅度明显大于较长波长[11]。

胡敬酸紫外扫描光谱通常在200^210nm有1个较强紫外吸收峰,而在285nm附近那么形成1个类肩峰。

随着堆肥的进行200~210nm处吸收峰逐渐增强,并伴随红移现象发生,210nm附近最大吸收峰是由含有31-n共辘结构的分子如〔芳香族〕中的电子的H-ir*跃迁引起,最大吸收峰向近紫外区域移动,说明堆肥过程胡敏酸的共轨作用增加,缩合度增强[14]。

另外,波长285nm附近的类肩峰可能是胡敬酸分子中木质素成分引起[15],或者是由由含有n-n共轨结构的分子〔如芳香族〕中的电子的跃迁引[14]o随着堆肥的进行,285nm处类肩峰逐渐减弱,说明胡敬酸分子木质素成分减少,芳香族化合物含量增加。

或者是胡敬酸分子中共觇作用增强,腐殖化程度提高。

因此测定不同堆肥时期胡敬酸的紫外光谱性质,可以对城市生活垃圾堆肥的腐熟程度进行定性的判断。

3胡敬酸红外光谱特性

红外光谱可以作为胡敬酸主要官能团变化的定性分析工具,胡敬酸的红外光谱主要吸收带及其所对应的主要官能团见表1。

随着堆肥的进行,竣基特征峰〔1710cm-1〕逐渐演变为小肩峰;脂族吸收带〔2925cm-l、2850cm-1〕、酰胺类特征峰〔1540cm-1〕明显减弱[9]〔图1〕。

Hsu等[12]研究同样说明,堆肥初期胡敬酸分子中包含较多易降解的成分,如脂肪类、多糖、蛋口质等,而堆肥腐熟时期胡敬酸分子中含有较多的芳族类化合物,芳构化程度增强。

实际上,在堆肥的不同阶段胡敬酸的红外光谱谱形根本相似,只是在某些特征峰吸收强度上有明显差异,反映了不同堆肥时期胡敬酸结构单元和官能团数量有明显的变化。

为了进一步描述堆肥过程中胡敬酸的腐殖化程度,研究者们还利用了一些特征峰密度比值来定量分析某些官能团的变化[16-18],如1650cm-1

〔芳族碳〕/2924cm-1〔脂肪碳〕、1650cm-1〔芳族碳〕/1540cm-1〔酰胺〕、1650cm-1〔芳族碳〕/1030cm-1〔多糖〕等。

Inbar等1[17]通过红外光谱特征峰密度比值分析说明,在堆肥后期,多糖类、脂族类及酰胺类等成分明显减少,而芳族类成分相对增加。

表1胡敏酸的主要吸收带[13,17,19-24]

4胡敬酸13C-NMR波谱分析

13C-NMR波谱分析技术可为堆肥过程中胡敏酸的转化提供分子骨架信息,能够十分灵墩地反映碳核所处化学环境的细微差异。

Inbar[23]等对牛粪堆肥样进行13C-NMR光谱图分析后,含碳功能团的分布为9个组分,通过峰面积的积分计算说明,堆肥后多糖类降低了33%。

Chefetz等将堆肥中有机物质13C-NMR波谱分为5个区域〔图2〕[9],依次为0、50为链烷炷或脂肪链中的甲基、亚甲基;50^112为C—0、C—N结合的多糖类、醇类、脂类及胺类;112~163为芳族碳和苯酚碳;163、190为竣基碳、脂类碳及酰胺碳。

190~215为竣基碳。

通过对吸收峰面积进行积分讣算,得出堆肥前后胡敬酸分子中不同官能团变化,其中多糖碳降低16%,芳族碳增加了31%,而竣基碳水平增加幅度较小,表现相对稳定。

图2堆肥过程中胡敏酸13C-NMR波谱变化[9]

0胡敬酸荧光光谱分析

腐殖质物质是一类性质和结构非常复杂的物质,来源不同,那么结构也不同,因此详细组成和化学结构訂前尚未清楚,但分子中肯定存在芳香竣酸和酚结构单元,同时也存在高度不饱和脂肪链。

111于这些功能基团的存在,荧光光谱便能应用于这一领域研究[26-28]o虽然荧光物质仅是腐殖质总体组成的一小局部,但荧光现象是腐殖质整体性质的反响。

荧光光谱可分为发射光谱、激发光谱和同步扫描光谱,其中同步扫描光谱可以看作是化合物的指纹谱,在谱图中每一化合物都有它的唯一特征峰,从而可把荧光物质一一鉴定出来。

但是,在腐殖质物质中,聚核芳香碳氢衍生物的这类谱图还很少,缺乏标准的图谱可以对照。

LI前对土壤胡敬酸及各种来源的水溶性有机物荧光光谱特性的大量研究报导[29-33],为堆肥过程中胡墩酸分子结构分析提供了依据。

魏自民等[34]利用城市生活垃圾采用工厂化堆肥工艺,系统地研究了堆肥前•后胡敬酸荧光特性变化〔图3〕。

堆肥过程中胡敬酸荧光发射光谱较为简单,堆肥起始阶段胡敬酸在400nm左右有1个较强的荧光强度峰,而在440nm附近有1个相对较宽的特征峰,堆肥结束后由于胡敬酸缩合度增加,400nm处吸收峰逐渐消失,而440nm附近宽峰的荧光强度增强,并发生红移现象,由堆肥前440nm移至堆肥后的445nm。

但其特征波长〔445nm〕距离土壤胡敬酸的发射光特征峰波长〔470^500nm〕较远[33]。

胡敬酸荧光激发光谱在520nm左右有1个较强的荧光强度峰,460nm处有1个中等荧光强度峰,而在400nm处存在1个小肩峰。

堆肥结束后,520nm处荧光强度峰消失,460nm处中等强度峰逐渐减弱成为类肩峰,并且在440nm处形成1个中等荧光强度峰,而400nm由堆肥前的小肩峰逐渐转变成为主峰。

与荧光发射光谱与激发光谱相比,荧光同步扫描光谱更能获得较清晰图谱[32]。

堆肥前胡敬酸荧光同步扫描光谱分别在335nm有1个十分强的荧光强度峰;453nm处有1个中等强度的荧光强度峰;475

nm处有1个相对较弱的荧光强度峰;在500nm与520nm附近分别形成较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少儿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