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生命》教案 一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提出的敬畏生命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0990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敬畏生命》教案 一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提出的敬畏生命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敬畏生命》教案 一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提出的敬畏生命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敬畏生命》教案 一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提出的敬畏生命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敬畏生命》教案 一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提出的敬畏生命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敬畏生命》教案 一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提出的敬畏生命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敬畏生命》教案 一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提出的敬畏生命这文档格式.docx

《《敬畏生命》教案 一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提出的敬畏生命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敬畏生命》教案 一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提出的敬畏生命这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敬畏生命》教案 一教学要求 1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提出的敬畏生命这文档格式.docx

四、作家作品

1.作品概述

史怀泽的著作众多,横跨四大领域而且均具有极高的专业性。

有《康德的宗教哲学》(1899)、《巴赫论》(1905法文版,1908德文版)、《耶稣生平研究史》(1906)、《德法两国管风琴的制造与演奏风琴的技巧》(1906)、《原始森林的边缘》(1921)、《文明的哲学》(1923)、《非洲杂记》(1938)等,其生命伦理学方面的代表作则是《敬畏生命》。

爱因斯坦曾经称赞:

“像史怀泽这样理想地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的人,我几乎还没有发现过”。

(《质朴的伟大》)

2.重点作品

《敬畏生命》收集了他直至1963年的有关著述。

这些著述概括了史怀泽的基本见解,即从他在斯特拉斯堡和兰巴雷内写下的关于基督教的博爱和伦理的笔记开始,直至他持续地反对核试验的论证。

史怀泽作为神学家、哲学家和医生,他以其罕见的见证力量发挥并身体力行的基本思想,其目标就是与生命休戚与共。

他实践了自己的原则并以此教诲人,尽可能尊重和不伤害生命;

他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信念,并使人们注意到这一信念。

他在手稿中系统地叙述和论证了这一原则。

斯特拉斯堡的布道和他的文化哲学著作《文化和伦理》(1923)构成它的开端,本书选入了这两部著作的有关阐述。

本书还第一次集中收集了他在以后几十年中的论述。

史怀泽1954年在奥斯陆接受诺贝尔和平奖时的讲话、1963年的和平论文,涉及了当今世界保存生命的决定性问题。

总之,作为一个伦理命题,“敬畏生命”的原则对个人和社会的行为始终具有重要意义。

五、本文创作背景

1915年,置身非洲丛林与河水间勃发的生命世界,追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蔑视生命的悲剧,史怀泽提出了“敬畏生命”Reverenceforlife的理念,将伦理学的范围由人扩展到所有生命,成为生命伦理学的奠基人。

敬畏一切生命是史怀泽生命伦理学的基石。

史怀泽把伦理的范围扩展到一切动物和植物,认为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和动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

“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

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

”(《敬畏生命》)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从而也不可能具有充分的伦理动能。

只有当人类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

六、课文讲解

1.课文朗读

请学生提前阅读本文,做到了解大概文意。

2.课文分析

作者从伦理的角度出发,对“敬畏生命”这一概念作了充分的阐释。

论点鲜明,论述清晰,有层次感、思想具有很强的穿透力。

他提出的“敬畏生命”的概念和所有生命彼此之间休戚与共的联系在飞速发展着的今天仍然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本文采用的语言平实、质朴,在简洁的语言中阐述深刻的哲理,以高屋建瓴地姿态俯瞰人世间的各种生物百态,对道德、生命、灵魂等展开了综合的论述。

虽然某些语言带有一些宗教色彩,我们要全面辩证地看待。

本文的论述结构:

开篇点出道德的善恶观,提出“敬畏生命”是有道德的人的道德标准这一中心论点。

紧接着作者以昆虫靠毛虫过活、蚂蚁、蜘蛛等各类自然界的生物觅食手段为例,得出自然不懂敬畏生命,只有制造出残忍的利己主义。

然后,指出只有人作为生命的最高价值,“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能够认识到休戚与共,能够摆脱其余生物苦陷其中的无知”。

进而,提出了自然律和道德律的统一。

这种统一,这种人类对“德行”的保护需要避免四种诱惑,这四种诱惑概括起来就是“休戚与共的能力和意志无济于事”、“不能如你所愿帮助生命”、“同情就是痛苦”、“共同体验发生在你周围的不幸是一种痛苦”。

最后,作者进一步强调他的观点,“敬畏生命”与“你们的灵魂有关”。

只有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才能获得内在的幸福。

本文的语言特点:

语言质朴,作者用简洁、质朴的语言提出作者个人的观点。

如“敬畏生命、生命的休戚与共是世界中的大事”直接指明“敬畏生命”的重要性。

善于运用连续的疑问句将作者的观点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

如文章第七段和第八段等,整段都采用疑问句的方式,层层推进,论说自然律和道德律统一的重要性。

文章还有一些语言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

如“上帝是一切产生的力量”等,这些语言与作者的出生和生活环境有关,需要学生们在阅读的时候,加以注意,考虑到作者的宗教信仰等一系列的问题。

3.课文难点讨论

联系本文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成为一个有德性的真正的人。

答:

在作者看来,自然对生命的过错在于制造了残忍的利己主义,它当然也教导了生物以爱和帮助,但是生物并没有给以珍惜,从而不能和其他生命“休戚与共”。

人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才能摆脱无知,完善自己的德性,从而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4.相关评论

①魏德东《论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理念——兼与佛教“不杀生”戒比较》中提到“阿尔贝特·

施韦泽是现代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他创立的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是当今世界和平运动、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②矫海霞《试论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兼与道家“道法自然”思想比较》中提到史怀泽“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时指出,“在20世纪以来全球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史怀泽从生命的相互联系中,看到人不能再妄自尊大,提出了敬畏一切生命的思想理念,契合了时机,这是他获得崇高声誉的社会背景。

”“它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世界绿色运动和生态伦理提供新的思想基础。

七、练习

1.选择题

下列作品中不属于史怀泽的作品是()

A.《原始森林的边缘》B.《文明的哲学》

C.《拯救与逍遥》D.《非洲杂记》

答案:

C

2.填空题

史怀泽(1875—1965,又译施韦泽)法国神学家,哲学博士,医生。

曾获1952年度诺贝尔和平奖。

主要作品有:

《敬畏生命》、《原始森林的边缘》,等等。

3.简答题

谈谈你对“这与你们的灵魂有关”这句话的看法。

“敬畏生命”关乎到对人的自身灵魂的健全和完善。

八、研习与思考

作者从伦理角度提出了“敬畏生命”这一概念,你觉得应该怎样理解它和生命的休戚与共之间的联系?

作者肯定人作为最高的生命能够认识到敬畏生命和生命的休戚与共,从而摆脱无知。

作者所提出自然律与道德律的统一,可以看作是人的认识与上帝观念的统一。

作者提出要做到这些在于我们人类对“德性”的保护,对“德性”的培育在于必须避免作者提到的四种诱惑,最终成为清醒敏锐、有思想、有感情的人。

这种人才能获得内在的幸福。

“敬畏生命”的概念是和所有生命的彼此之间的休戚与共紧密联系的,前者是核心理念,后者是对前者的补充和说明,同时也是具体的行为指向。

九、相关艺术作品展示

1.作者照片,见本文PPT

2.作者作品封面,见本文PPT

十、延伸阅读 

试论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兼与道家“道法自然”思想比较

本世纪伟大的思想家阿尔贝特·

史怀泽(又译施韦泽,1875—1965)通过对人类戕害生命的卑劣行径的检讨和反省,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已成为当今世界绿色运动、生态伦理的重要思想来源。

他指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的重要意义,认为只有保护和尊重生命,人类才能拯救自己。

本文拟从“敬畏生命”的含义、理论基础等方面分析这一伦理思想,同时将这一思想与我国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加以比较,以此印证史怀泽生态伦理学的普遍人性基础,进而展现“敬畏生命”思想和道家“道法自然”思想的现代价值。

“敬畏生命”的基本含义是:

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

史怀泽认为“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

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

”[1](P9)他所指的生命既包括人的生命,也包括其他生物的生命。

把伦理的范围扩展到一切动植物,是史怀泽“敬畏生命”思想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绿色运动和生态伦理的重要思想来源。

他认为,“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从而也不可能具有充分的伦理动能。

”[1](P8)“实际上,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

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

”[1](P9)人若不懂得敬畏生命,就难免会陷入利己主义之中,利己主义膨胀就必然造成屠杀生命的恶果,就会让生命生活在黑暗之中。

因此,“只有体验到对一切生命负有无限责任的伦理才有思想根据。

”[1](P9)而一旦敬畏生命的伦理准则确立起来以后,那么人们由于对生命怀持敬畏之心,就会与一切存在于我们范围之内的生命发生联系,对一切生命予以尊重,并关心它们的命运,在危难之中救助它们。

这与只涉及人的伦理学相比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和活力。

“由于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我们与宇宙建立了一种精神关系。

我们由此而体验到的内心生活,给予我们创造一种精神的、伦理的文化的意志和能力,这种文化将使我们以一种比过去更高的方式生存和活动于世。

由于敬畏生命的伦理学,我们成了另一种人。

”[1](P8)

史怀泽“敬畏生命”的思想源于他长期以来对西方近代文明的不满。

西方思想史长期以来都以人类自身为中心,反映在观念中就是过分强调人类的主体性。

从古希腊普罗泰戈拉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又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2]到康德的“人就是目的本身”,人的目的是绝对的价值。

再到尼采的“上帝已死”,人的时代已然来临。

这种人类自我中心主义逐渐成为人们的主导意识,人类成为世界的中心,甚至成为世界的主宰。

特别是工业革命以后,伴随着人的实践能力的增长,人类对地球的宰割和蹂躏越发肆无忌惮。

人类普遍乐观地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可以征服世界。

但20世纪人类的发展打破了这种盲目的乐观,对大自然和其他生命的藐视给人类带来了沉重灾难。

史怀泽的“敬畏生命”思想由此应运而生并获得了广泛的反响。

“敬畏生命”思想同样呼应着东方的古老智慧。

我国道家的自然哲学思想“道法自然”敢为现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值得思考和借鉴的生态智慧。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老子》第二十五章)这是道家哲学的总纲,也是道家价值观念的核心。

“道法自然”是人类对待自然应有的态度,这里的自然并非是仅指自然界,而是指一种“应该如是”的状态,也就是说是宇宙万物本来就具有的存在形式与运作方式。

道家伦理思想将人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并认为“人是一个小天地”,要求人类因循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天地人的存在与发展各以贯注并内在其中的道为根本。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死与共、唇齿相依的。

所以不容忍把人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狂妄态度,也就不会导致征服、劫取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暴行。

所谓“征服自然”之类的自大狂妄说法,在道家看来无异于弑母之罪过。

道家主张以善待物,认为人类的行为不仅不应当破坏他物,而且应当益于他物,“爱人利物之谓仁”(《庄子·

天地篇》),这样才可谓道德。

老子和庄子反复申言,人道应遵循天道,顺应自然,践履无为。

老子说: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五十一章)因而“圣人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老子》六十四章)。

我们可以看出史怀泽“敬畏生命”思想所蕴涵的尊重一切生命的人类普遍本性,至少在2500多年前的道家那里就已经是普遍的道德原则。

尽管许多人认为像对待人类自身一样对待自然界的一切是不可想像的,但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自觉的结果。

对此,史怀泽表现了乐观的态度,他说:

“任何新的真理的命运总是受到嘲笑。

……人们认为敬畏任何生命这种理性伦理学的严肃要求太过分了。

但终有一天,人们将改变看法。

不管需要多长时间,大众终将认识到,漫不经心地牺牲生命违背真正的伦理。

普遍伦理对一切生命负有责任。

”[3](P107)

“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是建立在对生命统一性和世界和谐认识的基础之上的。

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它有赖于其他生命和整个世界的和谐。

人对其他生命的关怀根本上是对自己的关怀,“如果我们摆脱自己的偏见,抛弃我们对其他生命的疏远性,与我们周围的生命休戚与共,那么我们就是道德的。

”[1](P19)生命存在于相互联结之中,人应当懂得其他生命意志,并与它休戚与共。

“原始的伦理产生于人类与其前辈和后裔的天然关系。

然而,只要人一成为有思想的生命,他的‘亲属’范围就扩大了。

”“我们的生命来自其他生命,其他生命来自我们的生命,这一生理学上的事实在精神意义上特别重要。

”[3][P161]史怀泽说“我们越是观察自然,我们就越是清楚地意识到,自然中充满了生命……每个生命都是一个秘密,我们与自然中的生命密切相关。

人不再能仅仅只为自己活着。

我们意识到,任何生命都有价值,我们和它不可分割。

出于这种认识,产生了我们与宇宙的亲和关系,”[3](P156)可见人的生命是依赖于其他生命的,“有思想的人体验到必须像敬畏自己的生命意志一样敬畏所有的生命意志。

他在自己的生命中体验到其他生命”[1](P9)。

对一切生命负责的根本理由是对自己负责,如果没有对所有生命的尊重,人对自己的尊重也是没有保障的。

任何生命都有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权利,“谁习惯于把随便哪种生命看做没有价值的,他就会陷于认为人的生命也是没有价值的危险之中”[3](P161)。

他批评近代欧洲的世界观的根本错误是“肯定世界、人生和伦理,但并未真正证实它们及其内在联系”[3](P101),因此使这个世界成为生命意志自我分裂的残酷战场,“为了保持我们的生命,必须以牺牲其他生命为代价”[1](P9)。

人应当与宇宙建立一种和谐的精神关系,而且这个世界中的整个生命现象都应当是统一的,“通过对所有生物的伦理行为,我们与宇宙建立了有教养的关系。

”[1](P93)也是人的感受性,人们会不由自主地依据与人的关系确定不同生命的价值,这是一个完全主观的尺度。

依据这一思路,我们必然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自然中存在着无价值或低级的生命,压迫以至完全毁灭它是可以的。

但“真正伦理的人认为,一切生命都是神圣的,包括那些从人的立场来看显得低级的生命也是如此。

”[1](P132)可以这么说,“我们当中没有谁知道,其他生物本身究竟是什么,它在世界整体中有什么意义?

”[1](P132)正是由于“动物和我们一样渴求幸福,承受痛苦和畏惧死亡”[1](P88),所以,善待生物与善待人类是绝对相同的伦理要求。

史怀泽由此认识到,不迫害生物生命不是目的本身,它必须从属于更高的目标,这就是“人道”、“爱”和“同情”,与万物为友,平等对待他们。

“敬畏生命本身就包括所有这些能想象的德行;

爱、奉献、同情、同乐和共同追求。

”[1](P9)对生命尊重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道德本性,这才是人类完善的出发点。

“出于伦理本性,我们始终试图尽可能地摆脱这种必然性。

我们渴望能坚持人道并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1](P10)。

人的目标应当是追求价值的完美。

否则,人一旦认为自己有权利限制和毁灭别的生命,他总有一天会走到毁灭与自己类似的生命或自我毁灭的地步。

“道法自然”思想认为是天地生人、人为自然之子,必须尊天敬地、与万物自然为友、互敬互爱,才能同生共存,长久地延续发展下去。

由此道家提出“天地万物一体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庄子·

齐物论》)“天地万物一体说”进一步说明人类的关怀必须包括对自然界及其他万事万物的关怀,只有这样才可能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整体和谐。

这种观点与现代人以万物为友的意识流向相通,与现代生态伦理学建立人与自然之和谐秩序的主张相吻合。

人类只有认识到大自然的丰富内涵,尊重大自然的价值,与大自然融通为一,才能在情感与理智上接近它。

培养一种忘我精神,从而有效地限制人类对大自然的盲目进攻及其导致的生态危机[4]。

在20世纪以来全球环境恶化的背景下,史怀泽从生命的相互联系中,看到人不能再妄自尊大,提出了敬畏一切生命的思想理念,契合了时机,这是他获得崇高声誉的社会背景。

史怀泽所面临的问题在今天不仅没有消失,相反在某些方面还在不断加深着。

1980年联合国发布《世界自然资源保护大纲》指出:

“必须根本改变整个社会对生物圈的态度,人类社会若要和他们得以生存和得到幸福的自然界融合地共存,就需要有新的合乎道德规范的、相互接受的动植物和人。

”因此以史怀泽“敬畏生命”理念为核心的生态伦理学在当今仍然不断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通过与道家观念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敬畏生命”是具有普遍性的价值理念,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人性的本质。

透过道教的“道法自然”与“敬畏生命”的相近理路,我们也应体会道教乃至东方文化的当代价值。

正如史怀泽所言,“把爱的原则扩展到动物,这对伦理学是一种革命”[1](P76)。

这是“一次新的、比我们走出中世纪更加伟大的文艺复兴”,“只有通过这种真正的伦理文化,我们的生活才会富有意义”[1](P10)。

它将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与世界绿色运动和生态伦理提供新的思想基础。

——载自矫海霞《试论史怀泽“敬畏生命”伦理思想——兼与道家“道法自然”思想比较》

论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理念——兼与佛教“不杀生”戒比较

施韦泽(1875~1965)是现代西方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家,他创立的以“敬畏生命”为核心的生命伦理学是当今世界和平运动、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本文拟从“敬畏生命”的含义、理论基础、生命的价值序列等方面,全面分析这一理念,同时将这一理念与佛教的“不杀生”戒加以比较,以此印证施韦泽生命伦理学的普遍人性基础,并进而展现佛教戒律的现代价值。

(一)丛林医生——非洲土著与欧洲道德

1875年,施韦泽诞生于德、法边界阿尔萨斯省的小城凯泽尔贝格。

在本世纪,此地数易其主。

施韦泽前半生持德国护照,现在人们称其为法国思想家。

阿尔萨斯人素操德法双语,因此,施韦泽惠益于德、法两种文化。

施韦泽出身于牧师家庭,他的父亲、外祖父、舅舅都是基督教新教的牧师。

施韦泽在宗教环境中长大。

童年时代,父亲每天晚上真诚朴实的祈祷,给予他终生的精神支持,使他毕生坚持基督教道德信仰。

少年施韦泽天性敏感善良,经常因怜悯受虐动物而陷入沉思。

他成年后回忆,每天晚上结束祈祷之后,他暗地里还用自己编的祷词为所有的生物祈祷:

“亲爱的上帝,请保护和赐福于所有生灵,使它们免遭灾祸并安宁地休息。

”1在青春期,施韦泽表现出追求真理的狂热,多思好辩,富于叛逆品性。

牧师劝谕他“在信仰面前必须停止一切思考”,他辩解:

“我们必须思考。

我们必须通过思考理解最崇高的思想。

这种确信以欢快的热忱充实着我。

”2

施韦泽18岁开始大学生活,他在斯特拉斯堡大学同时学习神学、哲学和音乐。

在24岁时,他以《康德的宗教哲学——从〈纯粹理性批判〉到〈纯粹理性界限内的宗教〉》一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

次年成为神学博士,论文题目是《19世纪学术研究和历史报道基础上的圣餐问题》。

其后,他先后担任圣尼古拉教堂的助理牧师与斯特拉斯堡大学的新教神学教师。

施韦泽的思想深受那个时代的启蒙主义影响,强调理性精神。

他以科学的方式分析《圣经》,将耶稣作为一个真实的人进行实证的考察,“反对至今关于耶稣生平的解释”3。

他认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耶稣并没有超脱当时的思想观念,他的独特之处是强调了爱的伦理,伦理是基督教的本质。

对上帝的爱必须在对人的爱中证实。

不是历史上的耶稣,而是耶稣所体现的伦理精神,才是世界的征服者,才有益于时代。

施韦泽的观点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半个世纪以后,著名神学家巴拉德这样概括施韦泽的神学研究成果:

“施韦泽的著作完全否定了基督教正统。

他只保留了对其父亲布道的共鸣,即突出宗教的伦理要求。

施韦泽难以想象任何有关人格神的观念。

”4在理性主义的指导下,施韦泽将伦理看作文化的本质。

1896年,圣灵降临节的一个早晨,施韦泽的心中突然涌起一股深刻的幸福感,他觉得自己没有权利把幸运的青年时代、健康和才能当作理所当然的东西接受下来,而应当为缓解他人的痛苦服务,于是他作出一个决定:

“30岁以前献身于传教、学术和音乐活动。

然后,如果我在学术和艺术方面实现了预定的目标,就要作为一个人走直接服务的道路。

”5

1904年,在哲学、神学和音乐方面已经拥有巨大声望的施韦泽听到了刚果传教站缺少医生的呼吁,他即刻意识到这就是自己直接服务众生的形式。

他决定履行早年的誓愿,到非洲行医。

历经9年的学习准备,他获得了行医证和医学博士学位。

1913年,在退出一系列神职机构和辞去大学教职后,施韦泽到了非洲。

他在加蓬的巴兰雷内建立了丛林诊所,在此服务了半个多世纪,直到1965年逝世。

他被称为“非洲之子”。

1915年,置身非洲丛林与河水间勃发的生命世界,追念第一次世界大战蔑视生命的悲剧,施韦泽创立了“敬畏生命”的理念。

他将伦理学的范围由人扩展到所有生命,为20世纪千疮百孔的欧洲道德指出了新路,成为世界和平运动与环境保护运动的指针。

作为一名医生,施韦泽医治了无数的非洲土著,更拯救与康壮了欧洲的道德。

他于1954年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二)“敬畏生命”的含义

“敬畏生命”是施韦泽世界观的基石,其基本含义是:

不仅对人的生命,而且对一切生物和动物的生命,都必须保持敬畏的态度。

保持生命,促进生命,就是善;

毁灭生命,压制生命,就是恶。

这是道德的根本法则。

他说:

“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

”6

把伦理的范围扩展到一切动物和植物,是施韦泽生命观的重要特征,也是现代环保运动的重要思想资源。

施韦泽认为,“只涉及人对人关系的伦理学是不完整的,从而也不可能具有充分的伦理动能。

”7“实际上,伦理与人对所有存在于他的范围之内的生命的行为有关。

”8“体验到对一切生命负有无限的责任,只有这种普遍的伦理才有思想根据。

有关人对人行为的伦理绝不自满自足,它只是产生于普遍伦理的特殊伦理。

”9我们不仅与人,而且与一切存在于我们范围之内的一切生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范文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