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重镇大理市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80702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1.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滇西重镇大理市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滇西重镇大理市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滇西重镇大理市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滇西重镇大理市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滇西重镇大理市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滇西重镇大理市Word下载.docx

《滇西重镇大理市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滇西重镇大理市Word下载.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滇西重镇大理市Word下载.docx

10号上午:

从学校出发,经玉溪到滇池(海口),感受这一地带的海拔(1880m)、气温、植被(针阔混交)、水文地貌等要素的变化,并主要考察滇池的构造成及湖泊水质等。

10号下午:

到达下关新城区住宿,并观察其规划布局,感受下关风。

11号上午:

环游洱海(北纬25.6°

,东经100.2°

,海拔1948m),考察洱海的成因、水质、走向等自然地理现象,途经小普陀了解该地的民族文化和人文风情,中午到达蝴蝶泉吃午饭。

11号下午:

观看扎染手工工艺流程,喜洲古镇,大理古城(住宿)。

考察当地城市景观,古镇布局风水及民族文化等人文现象。

12号:

从大理去腾冲,途经潞江坝(吃早饭、泼水节),高黎贡山国家森林公园(北纬24.8°

,东经98.8°

,海拔2272m),考察了潞江坝干热河谷的自然地理现象以及对高黎贡山的地貌,植被,垂直立体气候的观察。

13号:

上午:

腾冲火山公园(北纬25.3°

,东经98.5°

,海拔1737.2m);

下午:

黑鱼河柱状节理(北纬25.2°

,海拔2001m)。

14号:

腾冲热海(北纬24.95°

,东经98.44°

,海拔1417m)、和顺古镇、国殇墓园的观察了解。

15号:

上午到腾冲荷花乡观看玉石加工,下午到达拉影口岸(北纬24.2°

,东经97.72°

)、瑞丽感受边境民族风情与边境贸易,观察民居建筑。

16号:

上午到达畹町参观博物馆,下午到达芒市(潞西市),感受当地民族风情观察民居建筑。

17号:

上午考察一寨两国(银井寨),观察两国民族、建筑异同,随后出发前往楚雄,途经保山、大理,观察一路上土壤、植被、海拔、地貌变化情况,晚上到达楚雄。

18号:

中午感受彝人古镇的民族风情,生活习俗等,下午回到学校。

本次实习之前对此次的路线、实习点都进行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这次实习虽然大部分时间都是在车上度过的,但是记录了沿途所经过路线地区的地貌情况、植被类型以及土壤类型,对整个滇西的自然地理状况也有了相应的认识,这一过程中通过感受、观察分析,一方面考察了大理、腾冲、瑞丽等地的地质地貌,土壤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另一方面也了解了当地的民族风情,生活习俗,城市布局,文化特色以及旅游资源等人文地域特征。

3、后期总结整理:

查找、整理资料,总结考察内容,编写野外实习报告。

2、专题实习报告

滇西重镇

摘要: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大理依然是滇西城市群中最繁华的城市,无论是遥远的大理国还是如今风花雪夜的大理,在滇西这个地区中占有重要地位。

大理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旅游成为了大理的重要产业支柱。

关键词:

大理市、历史文化、旅游、经济

1、大理的位置

大理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

地跨东经98°

52′~101°

03′,北纬24°

41′~26°

42′之间,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辖大理市和祥云、弥渡、宾川、永平、云龙、洱源、鹤庆、剑川8个县以及漾濞、巍山、南涧3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

地处低纬高原,四季温差不大,干湿季分明,以低纬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境内以蝴蝶泉、苍山、洱海、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等景点最有代表性。

2、大理的历史

今天的大理,已不再是古代的那个小镇,已经不是带着古香古色的城市,而是带着现代化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相结合的现代化大都市。

(在滇西城市群中来说,可以说是大都市)。

从历史看大理,早在公元937年,段思平灭大义宁,建大理国。

年号文德,神武。

其实也就是灭南诏建国。

大理国(937年-1254年),是滇西地区由白族段思平建立的政权。

其政治中心在洱海周围。

大理国疆域广阔,包括现今的云南省、贵州省、四川省西南部、缅甸北部地区及老挝与越南的少数地区。

1095年高升泰改国号为大中国,1096年高升泰死后政权归于段正淳,史称后理国。

1253年,大蒙古国忽必烈征讨云南,灭大理国,后建云南等处行中书省,原大理国王段氏被任为大理世袭总管。

大理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

远在四千多年前,白族人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苍山马龙峰、中和峰、海东鹿鹅山曾出土大批新石器时期的石刀、石斧、石坠、粗陶器等。

秦汉时期,大理与内地四川来往极为密切(丝绸之路),又称蜀身毒古道。

是四川通往印度的中转站。

从东汉以来,中国经历了长达数百年的战乱,动荡不安。

当时的南中(今云南曲靖、陆良)一带出现了“南中大姓”崛起的局面,是少数民族化的汉族“豪吏”和汉族化的少数民族“夷帅”。

由于当时中原内乱,无力顾及边疆地区,这在客观上为他们在这一地区称雄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国蜀汉年初,南中大姓联合反蜀,诸葛亮亲率三军远征,最终平定了南中的大姓。

然而,面对巍、吴的进攻及国内的诸多矛盾问题,诸葛亮最终采取了对南中大姓妥协加扶持的政策。

公元271年,晋王朝把南中四郡(建宁、云南、永昌、兴古)从益州分划出来,设立宁州,与益州同列,为全国十九州岛之一。

南诏国是大理国的前身,大理的发展历史很长久,在这里我们就简单了解一下南诏的历史。

七世纪中叶,吐蕃势力进入洱海地区北部。

南诏距离吐蕃最远,受威胁较小,因此依附于唐朝,唐朝为了抵御吐蕃,大力支持南诏进行统一战争。

公元713年,玄宗封南诏皮罗阁为台登郡王。

公元738年,六诏统一,为南诏。

南诏王被玄宗封为云南王。

3、大理的文化

大理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市境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

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山水风光秀丽多姿,是我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远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区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动。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大理曾有着显赫的地位和作用。

秦、汉之际,大理是“蜀·

身毒国道”(从四川成都,经云南大理、保山进入缅甸,再通往印度)的必经之地,这条通道,对促进大理地区和内地的联系、对促进中国和东南亚诸国友好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起着重要的作用。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在大理地区设叶榆县,直至南北朝叶榆县的建制一直未变。

唐初,洱海地区“六诏”中的蒙舍诏势力渐强,在唐朝支持下,于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统一“六诏”,建立南诏国。

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国都城由巍山迁至太和城(今大理苍山太和村附近),此后又迁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城西一带)。

南诏与以后建立的三个王朝及大理国都城均定都于羊苴咩城。

从公元8至13世纪的唐宋五百多年间(即从公元738年南诏国建立至公元1253年大理国覆灭),大理一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诏、大理国的都城所在地。

元代大理国灭亡后,仍然将云南政治中心设于大理。

元至元十一年(公元1274年)建立云南行省,行政中心始由大理迁至昆明,但大理仍为滇西第一大城,一直沿袭至今。

大理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在大理古城及周围分布甚广,它们以古城为中心,沿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呈线状分布。

大理市现已确定不同级别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处。

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修建并完整保留至今的大理古城,屏山镜水环境优美,古朴典雅生意盎然,并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含南诏德化碑),省级元世祖平云南碑、苍山神祠、佛图寺塔、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等文物古迹,纵贯了唐(南诏)、宋(大理国)、元、明、清及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

大理地方文化灿烂,民族风情浓郁。

大理作为数百年云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作为滇西大城的地位,文人名流荟集,史籍文献甚丰。

加之,在当地占主要地位的白族人民,文化素养历来较高。

因此,明、清以来大理素有“文献名邦”之称。

历代以来人才辈出。

大理文化是中原文化、藏传文化、东南亚文化及当地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

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悠久历史灿烂的古代文化;

是中华文化链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白族人民从服饰、住居、婚嫁、信仰、习俗以及庆典节日,都充满着独特的民族情趣,这些浓郁的民族风情,增添了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氛,亦更加增添了大理历史文化名城的迷人色彩。

大理历史文化名城同时荣戴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双重桂冠。

大理古城位于苍山洱海之间的坝区,西倚一字横列的苍山,东濒碧波荡漾的洱海,这种“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雄秀相间、刚柔并济的山水环境格局,使古城增辉添彩。

横列如屏的苍山,雄伟壮丽;

明珠般的洱海,清澈如镜,加之坝区牧歌式的田园风光,构成了优美绚丽的高原景观,这山山水水之间所包涵的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和民族风情,更富灵气和迷人的魅力 

总之,大理历史文化遗迹众多,特色显著,苍洱风光优美动人,白族风情浓郁奇丽,再加之大理古城和新区是脱开发展而又相互联系的,这就使得大理既古风犹存,又能全面地持续发展,在苍洱大自然的怀抱之中,永葆青春和活力,成为一颗熠熠生辉的耀眼明珠!

4、大理的经济

大理自古就是经济重镇,经济繁华。

可以说,在滇西城市群中,大理是大都市,很多经济和技术支持都在这里,也是许多货源的集散地。

集聚效应在这里也最明显,经济活动在这里最频繁,许多高档耐用品都在这里,然后在分向其他的城市,是滇西的经济中心、货源地中心、技术中心。

古代的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在大理就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这里也曾经一度繁华,是古代滇西的(或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大理历史上是滇西物资集散地,目前已经形成了专业市场与综合市场、城区市场与农业市场互补的局面,商品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09年生产总值406.8亿,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分别增长6%、15%和13.8%。

大理市是国务院划定的大西南旅游经济圈规划区中热点旅游中心城市之一,也是云南省旅游重点城市。

近年来,随着大理的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国内外旅游者日益增多。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的改造投入逐步增加,自来水年供水量1352万吨,城市自来水用水普及率92%,城市绿化覆盖率17.8%,已经形成大理城区以保持棋盘式布局古城为主,下关城区以建设现代化城市为主的独特风貌。

大理白族自治州是典型的农业州,山区面积广大,山地农业是大理州农业的一大特点,州内最低海拔730米、最高海拔4295米、海拔高差3565米,具有低纬高原季风气候特点,雨热同期、干冷同季、立体气候明显。

农场品种类多,产量大,农民生产效益高低直接受价格市场影响。

工业经济也是大理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理是云南工业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

1945年12月,大理喜州万花溪水发电厂正式建成投产,是大理州工业发展起步的重要标志。

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大理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装备水平不断提高,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工业化进程加快。

工业已经成为大理州的最大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成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劳动就业的重要领域和推动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

近年来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建国初期,大理州产业主要涉及食品、纺织行业。

改革初期,食品加工、纺织业已经占主导地位,直到目前已经形成13个行业近30个大类,并形成了以烟草、建材、矿冶、机械、电力、生物资源及优势农场品的加工为主的六大重点产业工业体系,同时,大理州已经成为中国南方州市级最大的奶牛养殖及牛奶加工基地。

总之,大理的经济在迅速腾飞,正在走向国际化,面向东南亚的大都市。

5、大理的旅游

说到大理的旅游,你首先会想到什么,风花雪夜?

还是也许爱情就在洱海边?

还是洁白的苍山?

大理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

点众多,景点的观赏价值较高。

在社会不断发展经济不断壮大的背景之下,旅游业也飞速发展。

大理的旅游有洱海,苍山,大理三塔,蝴蝶泉,鸡足山等许多风景名胜区。

旅游业在近年来也一度成为大理的支柱产业,旅游收入的比重在国民经济收入迅速提高,城市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人民收入提高,社会保障完善。

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旅游资源丰厚,但开发力度不够,旅游景点与线路建设初见成效,但旅游活动吸引力不强,且旅游商品开发规模和层次较低。

旅游区位优势突出,旅游基础设施大为改善,但仍滞后于旅游支柱产业建设需要。

旅游从业队伍不断壮大,但旅游业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城市市容现状等均不容乐观。

参考文献:

(1)云南地理王升跃张文等编著云南民族出版社

(2)中国地理赵济陈传康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3)人文地理学赵荣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4)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