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婴师保健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育婴师保健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育婴师保健部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娃娃发高热了,经腋下测温:
39.1℃(记录在纸上),因为超过了39℃,所以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法:
酒精擦浴的方法降温。
3、在擦浴前,先配置酒精(把50%的酒精50毫升倒入小碗中,再把温水50毫升倒入小碗中,使其浓度为25%)。
4、把发热的娃娃抱到平坦的婴儿床上,使其平卧,解开衣领和扣子,露出左上肢。
5、然后用纱布蘸酒精温水,稍微拧一下,使其处于半湿半干状态,开始给娃娃擦浴。
6、先擦左上肢:
(1)先拍试颈部,多拍一会儿(这里有大血管,便于散热)——再拍试肩部——最后拍试手背部;
(2)(用纱布蘸酒精温水,稍微拧一下,使其处于半湿半干状态,)先拍试侧胸——再拍试腋窝,多拍一会儿(这里有大血管,便于散热)——再拍试肘窝,多拍一会儿(这里有大血管,便于散热)——最后拍试手心(帮娃娃穿好衣服,用同样的方法,擦拭娃娃的右上肢)
7、再擦拭左下肢:
(1)露出左下肢,(用纱布蘸酒精温水,稍微拧一下,使其处于半湿半干状态)先拍试髂前上棘——再拍试膝部——最后擦拭足背;
(2)(用纱布蘸酒精温水,稍微拧一下,使其处于半湿半干状态)先拍试腹股沟,多拍一会儿(这里有大血管,便于散热)——再拍试大腿内侧——最后拍试内踝;
(3)(用纱布蘸酒精温水,稍微拧一下,使其处于半湿半干状态,抬起娃娃的左腿)先拍试股下——再拍试腘窝,多拍一会儿(这里有大血管,便于散热)——最后拍试足跟(帮娃娃穿好裤子,用同样的方法,擦拭娃娃的右下肢)。
8、需要注意的是:
足心、前胸、颈背部不能擦,以免受凉,影响到娃娃的心脏功能。
9、过半小时,帮娃娃复测体温并记录在纸上。
10、注意要点:
用酒精擦浴,若出现娃娃起鸡皮疙瘩、寒战等应停止应用,否则会引起体温升高。
2.1.2
小儿发高热置冰袋降温
1、准备物品:
(1)娃娃;
(2)冰袋;
(3)草纸;
(4)毛巾:
干、湿2块;
(5)消毒纱布若干;
(6)冰块若干;
(7)体温计;
(8)热水袋;
(9)小榔头;
2、娃娃发高热了,经腋下测温:
39.1℃,因为超过了39℃,所以可以使用物理降温法:
置冰袋降温。
3、先自己制作冰袋(打开热水袋的盖子,吹口气,拧上盖子,在脸旁挤压,检查热水袋有无老化,一定要确认完好无损,才能使用),把热水袋平放在桌上(小耳朵朝上)。
4、把冰块放在碗中,用榔头敲成碎状。
5、左手拉热水袋的小耳朵,右手用勺子舀冰块,放入热水袋中,放至2/3处时,排气,柠盖,倒提以检查热水袋有无漏水。
6、用布包好热水袋后,再用毛巾包裹,头和尾全部要包住(这样做有2个原因:
一是避免使用后冷凝水直接流到娃娃的身上,造成不适;
二是直接放置后,会造成局部血管受冷收缩,反而影响散热降温)。
7、可以把冰袋放置在娃娃的枕部、颈肩两侧、双侧腋窝和大腿根部(这里有大血管,便于散热)
8、过半小时,帮娃娃复测体温并记录。
9、用冰袋降温,若出现娃娃起鸡皮疙瘩、寒战等应停止,否则会引起体温升高。
2.1.3
小儿在喂食时突然惊厥如何处理
(1)婴幼儿餐具1套:
包括碗和汤勺;
(2)婴幼儿模型或娃娃;
(3)小凳;
(4)冰袋:
含冰块若干;
(5)消毒纱布;
(6)家庭小药箱1个,内有药品如退热药;
(7)操作台或婴儿床。
2、惊厥的症状:
高热惊厥是突然发作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强直或痉孪性抽搐。
发作时,双目向上翻,四肢抽动。
3、育婴师要保持镇静,首先要停止喂食。
如果正在进食,要迅速挖出嘴巴里尚未咽下的食物,以免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4、迅速将婴幼儿抱到床上,头侧向一侧,将纱布包裹在调羹的把手上,或用裹布的筷子或小木片塞在患儿的上下牙之间,以免咬伤舌头并保持呼吸通畅。
若牙关紧闭时不能硬性撬开,以免损伤口腔黏膜或牙龈。
5、解开婴幼儿的衣服、裤带。
6、用大拇指的指甲,指压人中(鼻唇沟上、中1/3交界处)。
7、如果发热,采用物理方法降温(置冰袋降温)。
如患儿四肢强直性痉挛时,不要硬将患儿躯体弯曲,以免造成窒息。
8、婴幼儿惊厥时,不能喂水,进食,以免误入气管,发生窒息,引起肺炎。
9、家庭处理的同时,最好打120电话,再就近治疗,从而能尽快注射镇静及退热针,控制惊厥,否则会引起脑缺氧,造成脑水肿,影响智力发展,甚至导致死亡。
2.1.4
怎样做晨检,怎样问简单病史,怎样处理
1、准备工作:
(1)环境准备:
①晨检处整洁舒适;
②营造晨检时宽松的心理环境,面带微笑,语调亲切柔和。
(2)物品准备,要求齐全:
①体温表(肛表、口表);
②压舌板;
③手电筒;
④外用药(生理盐水、双氧水、红汞、紫药水、碘酒、75%酒精);
⑤敷料(消毒纱布、绷带、棉签、酒精棉球、剪刀、镊子、橡皮膏、创可贴);
⑥晨检牌(3种颜色:
a、生病吃药(黄);
b、生病但不吃药需观察(绿);
c、健康(红);
⑦记录本、笔。
还可以准备一些免洗消毒液,流动水和小毛巾。
(3)个人准备:
保持仪表整洁(束起长发,穿专用的工作服,脱去胸前装饰品、戒子);
剪短指甲,双手清洗干净。
2、操作步骤:
(1)预检:
内容包括四肢行动、精神、面色、鼻腔、皮肤颜色及皮疹、呼吸等。
(2)问简单病史或观察(包括保健观察和护理观察):
内容包括发热、呕吐、咳嗽、腹泻、胃口、小便、精神、睡眠等。
观察要点:
①精神状态、行动——精神状态是反映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
②面色、肤色——如果面色红润、眼睛有神、玩耍正常、食欲好,说明病情不重;
如果面色发白、眼睛无神、哭声无力、食欲不好、烦躁、嗜睡、呕吐、腹泻等,表明病情较重,应该及时送医院;
③鼻腔、口腔、耳朵及呼吸,看鼻、耳有无出脓发炎、喉有无肿;
④撩起衣服,看全身皮肤有无皮疹;
⑤检查婴幼儿有无带不安全物品及危险品,检查卫生情况。
手摸要点:
①摸额头试温,如有热度,用体温计测量体温;
②摸耳垂下腮及枕颈部有无异常(手法演示)。
聆听要点:
①了解幼儿在家饮食、睡眠、大小便等健康状况及活动情况,有没有传染病接触史、腹泻史,聆听家长所讲病情和提示;
②与家长商量护理要点:
加强全日观察(精神、行动、食欲、睡眠、大小便)、服药打针,做好记录。
(3)简单分析:
判断病情是否轻、重。
病轻:
家庭处理、护理;
病重:
立即送医院就诊。
(4)处理要点:
观察、陪同看病、继续吃药等治疗。
(5)将宝宝情况做好记录。
(6)结束整理:
整理物品,将使用过的物品严格按消毒程序进行消毒备用。
2.2.1
咽喉和气官异物急救方法
1、准备物品:
婴儿模型或娃娃。
2、口述:
发生异物吸入的原因:
由于1~2岁婴幼儿咽喉部的会厌软骨尚未发育成熟,不如成人快捷敏感,因此,当婴幼儿吃一些圆滑的食品时,稍不小心会厌软骨就来不及盖住,使食物滑到气管里,发生气管异物。
特别由于照料不当,婴幼儿吸食果冻造成窒息的现象较多。
3、急救处理:
(1)事先检查:
首先要仔细检查口腔及咽喉部,如在可视范围内发现有异物阻塞气管,可试着将手指伸到该处将阻塞物取出,如果处理失败,则可试用拍背法或推腹法进行急救。
(2)拍背法:
动作要迅速:
育婴师坐在座位上,将婴幼儿放在育婴师的双腿上;
婴幼儿前胸部紧贴育婴师的膝部,头部向外略低。
育婴师以适当力量用弓型状拍击婴幼儿两肩胛骨中间的部位、拍击4~5次异物有可能被咳出。
(3)推腹法:
将婴儿仰卧平放在适当高度的桌子或床上,育婴师站在宝宝右侧,左手放在宝宝脐部腹壁上,右手置于左手上方加压,两手向胸腹上方冲击性推压,促进器官异物被向上冲击的气流排出。
如此推动数次,有时也可使异物咳出。
(4)注意:
如有异物排出,育婴师要注意迅速从口腔内清除阻塞物,以防再度阻塞气管,影响正常呼吸。
如经上述方法无效,应立即去医院急诊求医。
2.2.2
下肢股骨骨折的包扎
(1)婴幼儿模型或娃娃;
(2)木板或夹板;
(3)绷带;
(4)毛巾;
(5)消毒纱布
2、下肢股骨骨折的特点:
当股骨骨折时,一般外伤都较严重,往往伴有其他的损伤,会出现疼痛、水肿、人不能动等现象。
3、首先要用眼睛观察娃娃的面色和身体其他部位有没有损伤,注意是否有创伤出血或内出血,检查伤口,伤口消毒,覆盖纱布,有无昏迷现象,呼吸道是否阻塞等,然后再对局部(下肢股骨)予以处理。
4、当娃娃的大腿骨骨折时,用剪刀剪开裤子,将伤肢轻轻向外牵引伸直,用毛巾包裹起来。
5、将一块木板放在大腿内侧,上从大腿根部,下达内踝少许;
将另一块木板放在大腿外侧,上从髂前上棘,下过外踝少许。
6、然后用绷带或三角巾将夹板固定住(共用4条绷带,先系上、下2条,再系中间2条,系时要打活结)。
7、娃娃如果呼吸、心跳正常,神志清醒,经止血、包扎、固定后方可搬运,转至医院,做进一步治疗(搬运过程中应密切关注生命体征有无异常变化)。
2.2.3
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操作
(2)毯子。
2、人体中心脏的位置:
两乳头线下一横指处(胸骨下部);
动脉的位置:
下巴中点与耳垂连线中点,2根手指摸下面即是。
3、应用心脏按摩和人工呼吸的操作范围:
当发现娃娃突然昏迷、呼吸停止、触不到大动脉及心尖搏动时,即提示发生了最危急而严重的疾病状态——心跳呼吸骤停。
4、育婴师应冷静对待,马上与急救中心进行电话联系,打120,同时立即进行现场抢救。
5、首先检查婴幼儿是否还有呼吸和脉搏(触摸颈动脉),如果发现呼吸停止,需要采取口对口的方式进行急救,由于心跳、呼吸骤停往往互为因果,所以心脏与呼吸复苏应两者同时进行,否则复苏难以成功。
6、将婴幼儿平放于毯子上,抬起下颌15度,打开嘴巴,以使其呼吸道畅通,检查喉内有无异物,如有,需挖出。
7、救助2岁以下的婴幼儿时,采用口对口鼻的方法,用左手扶住婴幼儿的额,用嘴盖在婴幼儿的嘴与鼻子上面,一定要盖严,向里面轻轻吹气,然后松手,把脸凑近婴幼儿的口鼻处,感觉有无气体出来,速度为每3秒1次。
8、救助2岁以上的婴幼儿时,采用口对口的方法,用左手捏住婴幼儿的鼻子,用嘴盖在婴幼儿的嘴上面,一定要盖严,向里面轻轻吹气,然后松手,把脸凑近婴幼儿的口鼻处,感觉有无气体出来,速度为每3秒1次。
9、救助2岁以下的婴幼儿时,用左手垫着背部,支撑起婴幼儿的头颈,用右手的两个手指,按压心脏,每分钟100次,压下的深度为2~3厘米,一次呼吸配合5次压迫,每做4遍后,摸颈动脉,检查一下婴幼儿是否有了呼吸,做到恢复呼吸或救护车来为止。
10、救助2岁以上的婴幼儿时,右手根部轻压心脏,手要伸直,每分钟100次,压下的深度为2~3厘米,一次呼吸配合5次压迫。
每做4遍后,触摸颈动脉,检查一下婴幼儿是否恢复了呼吸。
做到恢复呼吸或救护车来为止。
2.2.4
休克的急救处理程序
2、引起休克的几种情况:
在婴儿发生急性损伤(即伴有大量的出血、严重的烧伤、反复的呕吐、严重的腹泻、极度的疼痛或者恐惧)时,容易发生休克。
3、休克的主要症状:
皮肤苍白、发冷、潮湿、呼吸短促、打哈欠、发叹息声、恶心呕吐,严重时失去知觉。
4、如果怀疑婴幼儿休克,在救助的同时要立刻与急救中心取得联系,打120电话。
5、在地面上铺好毯子,把婴幼儿平放于上面,使头部位置较低,头偏向一侧,以便口内的液体流出。
如果没有骨折的可能,可把下肢垫高(头低脚高位),让血液流入心脏。
6、松开婴幼儿的衣领、裤带。
如果天气较冷,用毯子盖好,避免着凉(有条件的话,可穿休克裤),不要使用热水袋与电热毯。
7、如果婴幼儿失去知觉,心跳与呼吸停止,马上采取口对口急救和胸外心脏按压。
8、不要喂食,可以喂一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