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转本语文课考试重点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
《专转本语文课考试重点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转本语文课考试重点笔记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拟人:
把A人格化、动作化、情感化,栩栩如生表现……。
夸张:
夸大……的实际效果,突出强调……
对比:
把A与B作比照,突出强调……
对偶:
词性对应,突出展现了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
借代:
用A指代B,使之生动化、形象化、可视化
反复:
有意重复,突出强调……
列锦:
罗列X个名词性意象,展现诗词的视觉美、简约美、形象美。
5.表现手法:
视觉描写、听觉描写、嗅觉描写、视听结合、动态描写、静态描写、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以静衬动;
象征、联想、虚实结合、托物言志、借物抒怀、直抒胸臆、借景抒情;
扬抑关系;
由远及近、远近结合、明暗对比、烘托等
X、X句|联|上阕|下阕运用……(指出),……(作用:
描绘出……图景;
勾勒……的情境;
深化了……主旨;
表达了……情感)。
6.写景抒情、景情关系、景情手段
先写景,后抒情——答:
全诗(词)…写景,…抒情,直接抒情、借景抒情
全篇写景、通篇抒情——答:
全诗(词)全篇写景、通篇抒情,间接抒情、融情于景
7.意象情感、景语情语
意象:
名词、形容词+名词——要与情感关联度大
情感:
一种情感|几种情感(变化)
全诗(词)通过“X、X、X、X”等意象传达出诗(词)人…、…的情感态度;
或者全诗(词)前半段(上阕)通过“X、X”等意象,传达出诗人…、…的情感态度,后半段(下阕)又通过“X、X”等意象,传达出…、…的心境,先扬后抑(先抑后扬)。
三个、四个问答与300字写作——殊途同归
300字写作:
一段文字
A类型、题材,概述、思想情感
B按照句子顺序,注意措辞,分析炼字(2个)、修辞手法(1-2个)、表现手法(2-4个)
C景情关系,景语情语。
——把要点转化成句子
2013年真题·
王维·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00字:
《山居秋暝》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属于田园山水题材,全诗通过诗人雨后山中观景,看到明月照耀松林、听到竹林沙沙等叙述与描写,表达了诗人喜爱田园山水风光、热爱向往自然生活这一思想情感。
首联“空”字一方面交代山中空幽,另一方面显现出诗人宁静闲适的心情;
“新”字既写雨后空气清新,更流露出诗人轻松悠然的情感特征。
颔联颈联使用对偶,词性对应,突出展现了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同时运用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由远及近、由物及人地描绘出明月照耀松林、竹林沙沙作响、清泉流淌石间、浣女归去、渔舟唱晚的图景;
“竹喧”以动衬静,用竹林沙沙进一步反衬山谷的空幽,映衬开篇。
尾联“随意”使用拟人,把春天花草人格化、情感化,栩栩如生写出诗人的自在悠然。
全诗前三联写景,尾联抒情,直接抒情、借景抒情,通过“空山、新雨、秋、明月、松、清泉、石、竹、浣女、莲、渔舟”等意象,传达出诗人悠然、闲适、宁静的情感心境。
1.试指出作品类型及题材,概况内容,分析其思想情感。
4分。
2.“空、新”的奥妙何在,简要分析。
4分
“空”字一方面交代山中空幽,另一方面显现出诗人宁静闲适的心情;
3.结合意思,分析颔联颈联。
8分
4.结合意思,分析其景情关系,说明意象及情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五言绝句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七言绝句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五言律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七言律诗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P971.野望·
王绩
东皋【地点】薄暮【时间】望,徙【移、走】倚【靠、留】欲何依【曹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隐喻贤才寻找归宿】!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对偶|动静结合|由远及近、由物及人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采薇”:
叔齐、伯夷不食周食、上山采薇,以示高洁、不从俗流】。
隐逸山林、解甲归田——对应官场生活(黑暗、世俗、功利)
田园山水、农家生活——对应自然(自然山水、非功利、非世俗、与世无争)
1.指出类型及题材,概述内容、分析其思想情感。
《野望》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属于田园山水题材,全诗通过诗人暮色时分眺望野望,看到秋色夕阳、牧人驱赶牛犊等叙述与描写,表达了诗人喜爱田园山水风光、热爱向往自然的农家生活这一思想情感。
2.结合意思,分析颔联颈联。
颔联颈联使用对偶,词性对应,突出展现了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同时运用动静结合,由远及近、由物及人地描绘出一幅秋色布满树林、夕阳照耀山岭、牧人赶牛、猎人骑马带着家禽回家的图景。
3.谈谈作品的用典。
3分
“欲何依”借用曹操“绕树三匝,何枝可依”,隐喻贤才寻找归宿;
“采薇”:
借叔齐、伯夷不食周食、上山采薇,以示高洁、不从俗流
7.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对偶|动静|视听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由远及近|由物及人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邀、待”奥妙何在?
“邀”表现友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
“待”有期待盼望之意,流露出诗人热爱向往农家生活的情感。
3.谈谈尾联的用典。
“就菊花”借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用“饮露餐花”表达不从俗流的高洁人格
9.终南别【告别】业【官场生涯】王维:
字摩诘《心经》(《摩诘般若波罗密经》)
中岁颇好道【佛教】,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对偶|动静结合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视听结合|由远及近、由物及人|反衬:
“无还期”衬托
1.“独、空”奥妙何在?
2.分析颈联尾联。
3.首联用典何在?
独:
自由自在
空:
山中山谷空幽空静|空灵高远高洁不俗的人格——远离世俗
咏物题材
2011真题·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拟人|托物言志|象征】。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对比烘托】。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物抒怀|象征|先抑后扬】。
咏物的核心——表现手法
(1)对比烘托:
把某物与他物作比照,烘托某物……。
(2)托物言志|借物抒怀:
借某物的……,表达诗(词)人对其……的情感。
(3)象征:
用某物的环境、遭遇、品格来象征诗(词)人的环境、遭遇、人格。
(4)扬抑关系:
由……转为……。
1.指出类型及题材,概括内容,分析其思想情感。
《卜算子·
咏梅》这是一首小令,属于咏物题材,全词通过梅花开放地点、无人照料、孤独愁苦、遭遇风雨,却独自绽放、梅香依旧
等叙述与描写,表达了词人对梅花孤独状态的同情、独自绽放的赞美这一思想情感。
2.结合意思,谈谈作品的表现手法。
上阕开篇使用拟人,把梅花人格化、情感化,栩栩如生刻画出梅花开放于驿外断桥、无人照料的寂寞孤苦,同时运用托物言志、象征,借梅花的孤独愁苦、遭遇风雨,表达词人对其同情惋惜,也象征词人的无人赏识、年华老去、人生仕途坎坷;
下阕开篇运用对比烘托,把梅花无意争奇斗艳、百花羡慕嫉妒作比照,突出强调梅花的与众不同,同时运用借物抒怀、象征,借梅花的独自绽放、梅香如故,表达词人对其赞美歌颂,也象征词人无意于争斗、独立高洁的人格气度。
全篇先抑后扬,由凄凉悲苦转为激昂壮烈。
不第后赋菊·
黄巢及第|不第:
科举落败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对比烘托
冲天香阵透长安,嗅觉描写
满城尽带黄金甲。
视觉描写
托物言志
象征
1.作品从哪些角度描绘菊花?
4分开放时节、与众不同、香味、颜色
2.结合意思,谈谈全篇表现手法。
二句运用对比烘托,把“我花开”与“百花杀”作比照,突出强调菊花不畏秋冬肃杀的独特品性;
三、四句运用嗅觉描写、视觉描写,描绘出菊花香味浸透长安、金色花瓣铺遍全成的图景,同时运用托物言志、象征,借菊花气势恢宏、独自绽放,来表达诗人对其赞美歌颂之情,也象征诗人虽然遭遇科举落败、但雄心不改、壮志未变的情怀。
3.“待、透”奥妙何在?
待——期待盼望,表现诗人对菊花的热爱;
透——侧面表现菊花规模盛大
曲池荷·
卢照邻
浮香绕曲岸,嗅觉描写
圆影覆华池。
常恐秋风早,托物言志:
赞美喜爱|担忧惋惜
飘零君不知。
象征:
荷花遭遇秋风,象征诗人遭遇仕途坎坷、怀才不遇
先扬后抑:
由欣喜华美转为怜(莲)惜同情
1.通过哪些角度描绘荷花?
2分荷花香味、荷叶倒影
2.结合意思,谈谈全篇表现手法?
3.“浮、绕、覆”奥妙何在?
5分
画眉鸟·
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
山花红紫树高低。
视听结合、动静结合
始知锁向金笼听,【深院锁清秋:
囚禁束缚】
不及林间自在啼。
对比烘托:
笼中鸟与林中鸟
托物言志:
对林中鸟自由自在的向往赞美象征:
用笼中鸟的囚禁束缚象征诗人被贬、遭遇羁绊
注:
此诗写于诗人被贬滁州途中。
田园山水题材考点:
“空”;
对偶;
视听结合、动静结合、反衬、远近结合、由物及人
咏物题材考点:
视觉|听觉|嗅觉描写、对比烘托、托物言志(借物抒怀)、象征(环境、遭遇品格象征诗人环境、遭遇、人格)、扬抑关系
叙事抒情题材
2015真题·
太常引·
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一轮秋影转金波【月亮、水波】。
把酒问姮娥【联想】,被白发欺人【拟人】奈何。
——虚实结合:
实—看到听到;
虚—回忆、联想、想象、梦境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先抑后扬;
借代】。
斫【砍】去桂婆娑【阴影,象征:
黑暗势力】,人道是清光更多。
南宋:
偏安一隅、蜗居江南、歌舞升平、粉饰太平
辛弃疾:
抗金义士(杀贼)、壮志豪情、报国无门
2016真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拟人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先抑后扬、对比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虚实结合
2017真题·
村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视听结合、以哀写哀:
铺垫渲染情绪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落木:
树木萧条、世事萧索;
长江:
江水流淌、光阴消逝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颈联尾联虚实结合,把秋色遍布、体弱多病与下文联想回忆战乱破坏、时事艰难作结合,进一步表现诗人年华老去、心系苍生,同时使用夸张、拟人,把秋、病、艰难苦恨人格化、动作化,生动写出诗人落魄困苦、悲秋情绪;
“浊酒”点明了内心愁苦繁乱。
安史之乱:
安禄山、史思明军权
三吏三别:
杜甫亲历战乱、心系苍生、忧国忧民|年华老去、壮志难酬
虞美人·
听雨·
蒋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
歌:
年少单纯,听雨歌唱,显现心情愉悦
用“红烛”指代洞房花烛婚事
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客舟:
以船写人,用船的漂泊写人的漂泊
渲染悲苦氛围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僧:
交代作者入僧背景,为下文抒情铺垫伏笔
用典:
借“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表达词人看淡世事、心境坦然
《虞美人·
听雨》这是一首小令,属于叙事抒情题材,全词通过词人少年、壮年、而今三次不同的听雨场景等叙述与描写,表达了词人由喜悦到悲苦、再到坦然这一思想情感。
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僧庐”能否改为“草庐”
人:
欲望人群:
欲望的洪流
曾经是人、摆脱欲望
佛:
不再是人、超越欲望
少年——歌——喜悦
壮年——客舟——悲苦
而今——僧庐——淡然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
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年少单纯、未经世事—喜悦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成长经历、感知世事—烦乱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历经世事、看淡人生—淡然
野望·
西山白雪三城戍①,南浦清江万里桥②。
对偶?
交代送别地点?
以乐衬哀?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虚实结合:
联想想象与弟兄阻隔天涯,表现阔别久远的苦痛。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③答圣朝。
迟暮、多病:
年华老去、体弱多病,渲染内心愁苦;
忧国之心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人事萧条:
世事艰难、忧民之心
【注】①三城戍:
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
②南浦句:
南浦,泛指送别之地。
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
③涓埃:
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与弟兄别离的苦痛、年华老去体弱多病的愁苦;
对世事艰难、日益萧条的忧国忧民
送别题材判定依据——送别场景、情谊真挚
思乡羁旅判定依据——漂泊愁苦、思念家乡(亲人、情人、友人)
田园山水判定依据——田园山水、农家生活
咏物判定依据——物的描绘角度、对其情感态度
叙事抒情判定依据——一件、几件事、一种、几种情
浪淘沙令▪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视听结合】。
罗衾不耐五更寒【对比】。
梦里【虚实结合】不知身是客【阶下囚】,一饷贪欢【反衬】。
独自莫凭栏【反语】,无限江山【夸张】,别时容易见时难【用典】。
流水落花春去【“逝去”】也,天上人间。
1.分析作品上阕。
上阕开篇运用视听结合,描绘出春雨潺潺、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象。
“罗衾”一句使用对比,把罗衾在身的感受与五更时分的寒意作比照,突出强调暮春乍暖还寒、内心孤冷凄凉;
后半段“梦里”与上文构成虚实结合,梦境与现实的强烈比照,“客”字表现出由帝王沦为阶下囚的苦痛。
“一饷贪欢”运用反衬,用梦境中的片刻欢愉进一步来衬托现实的愁苦。
2.结合意思,谈谈作品情感。
6分
(1)沦为阶下囚的束缚囚禁之苦;
(2)江山不再、往事不复的苦痛;
(3)“流水、落花、春去”表达对“逝去”的无奈惆怅。
咏史怀古题材判定依据:
怀念曾经、感叹现实
唐宋:
怀念魏晋、南朝——金陵、六朝、旧梦、南朝、晋代、吴国、乌衣巷、朱雀桥、月
感叹现实——物是人非、往事不再、繁华散尽、怀才不遇——“空”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凤凰”:
借代,指代美好事物
“空”:
往事消散、繁华不再
江:
江水流淌、光阴消逝、无奈惆怅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把眼前的幽径、古丘与联想回忆吴国宫殿花草林立、晋代名士风流倜傥作结合,表现物是人非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以乐衬哀:
用山水、青天、白鹭、小岛美景衬托淡淡感伤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浮云蔽日:
用典,指小人得志、奸臣当道
愁:
怀才不遇
金陵图(台城)·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
雨:
渲染惆怅氛围
江草齐:
暗示暮春时节,铺垫伏笔
六朝如梦鸟空啼。
把联想回忆六朝往事与首句暮春江景作结合,表现六朝往事虚幻缥缈;
往事消散、繁华不再
无情最是台城柳,
柳:
谐音“留”,对往事的留恋挽留之意
拟人,把柳树人格化、情感化,柳树无情、诗人无奈
柳树年年新绿与往事一去不返,突出强调
依旧烟笼十里堤。
借景抒情,“烟”:
缥缈虚无,内心茫然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动静结合:
勾勒群山环抱故国、潮水拍打石头城的图景;
把潮水人格化、动作化、情感化,显现诗人寂寞
故国犹在、往事消散、繁华不再
淮水东边旧时月,
淮水:
江水流淌、光阴逝去、无奈惆怅
月:
虚实结合,把眼前明月与六朝旧事作结合,表现物是人非
对比:
把月亮常年明亮与往事一去不返作比照,突出强调“逝去”的无奈
夜深还过女墙来。
还:
明月依旧、睹物思人
《乌衣巷》
《宣州秋登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一到四句:
“弃、乱”,拟人,把昨日、今日人格化、动作化,生动表现“昨日不可留”的无奈、“今日多烦忧”的烦乱。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五到八句:
把眼前长风、秋雁、高楼与联想回忆建安风骨、谢朓诗歌作结合,为下文思绪飞扬铺垫;
建安风骨,三曹七子,胸怀大志向
小谢:
谢朓,山水诗,清新有活力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九到十二句:
夸张、对比烘托:
把“壮思飞、上青天、揽明月”的胸怀抱负与“水、杯、流、愁”作比照,突出强调理想现实的巨大落差、深深的无奈愁苦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末两句:
直抒胸臆,“散发”,弃官而去,“扁舟”:
追寻自由;
先抑后扬:
由怀才不遇“不称意”转为“散发弄扁舟”的豁达
诗词鉴赏
殊途同归——七个问题、300字(三层)
习题:
田园山水、咏物、叙事抒情、咏史怀古—例题、历年真题、P97-106
思维方式:
假设、求证—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