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建设县域生态文化产业Word格式.docx
《第六章建设县域生态文化产业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建设县域生态文化产业Word格式.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因此,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外界条件的总和的生态环境,除了生物、非生物、地理和人为因素之外,还包括文化因素,涵盖生活方式、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民间工艺等方面,还包括富于表征的内容的聚落形式和建筑风格等。
文化具有二重性,它既是人类生存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又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因此,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良好的自然生态,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同样也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意义、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对于人性的形成、人的素质和品格的培养,以及不同民族性格与精神的造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人类破坏自己生活的文化生态,割断生活的历史文化传统,其后果可能不像破坏自然生态那样直接,但却会深远地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不可再生眭是文化生态的特点之一。
许多传统风格一旦变异,历史文化遗产一旦毁损,人居环境一旦破坏,这将是人类文明的损失和历史的遗憾。
这不应该是现代化的结果,而是对现代化的一种扭曲,其损害的将是人类自身。
从这一点上来讲,保护文化生态的重要性是非常深远的。
创新是有效的保护。
用伽达默尔的话来说就是:
“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
”努力组建良好的新的文化生态环境,在扬弃地继承先辈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更为复杂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地以新的成果来充实其内容、丰富其内涵、增加其要素,甚至重组传统的功能结构,使之成为具有崭新形态的、与我们的时代相适应并反映历史走向的新传统,从而把传世之宝与现代新观念聚合,并转化、升华为现实的巨大凝聚力和内驱力,使深厚的历史底蕴挥发出浓郁的时代气息。
第二节生态文化观
和谐的生态文化观是从人统治自然的文化过渡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
生态文化重要的特点在于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解释现实社会,处理现实问题,运用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生态学的研究途径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思维理论。
通过认识和实践,形成经济学和生态学相结合的生态化理论。
生态文化观具体表现如下:
(1)可持续的系统观。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是由自然、社会、经济等多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们之问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有赖于资源持续供给的能力,有赖于其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的协调,有赖于有效的社会调控、部门间的协调行为,以及民众的监督与参与,任何一方面功能的削弱或增强都会影响其他组分,甚至影响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环境与发展矛盾的实质,是由于人类活动和这一复杂系统各个成分之间关系的失调。
(2)循环经济的发展观。
把发展视为单纯的经济增长,以国民生产总值作为衡量文明的唯一标准,带来的“有增长而无发展”的严重社会与生态环境问题已被全社会所关注。
生态建设中要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它是以实现人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作为发展方针和发展目的,通过建立生态伦理与道德观、发展生态经济、改善人居环境、保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来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
其发展模式是倡导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互利共生;
倡导人与人之间的代内平等和代际平等;
倡导整个社会发展系统持续和协调的发展。
(3)生态经济的资源观。
传统的以GDP为中心的发展日益受到有限资源的限制,不惜以高消耗刺激增长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源支持,也是当今生态环境危机的直接原因。
生态文化认为,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无论地球的自然价值量有多么丰富,它总是以一定的自然物为载体,作为自然的属性和功能而存在,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形成,同时,自然价值的生成能力是有限的,资源并不是采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尤其是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用尽就枯竭了,而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维持自身生存、繁衍、发展的需要则是无限的。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则需要人类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其核心是建立一种低耗资源的节约型意识,以促进资源的节约,杜绝资源的浪费,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单位资源的人口承载力,增强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保证程度,以缓和资源的供需矛盾。
(4)生态循环消费观。
生态文化建设要求人们对传统消费观念、消费方式来一次新的革命。
生态文化要求人们的消费心理由追求物质享受向崇尚自然、追求健康理性的状态转变,即倡导符合生态要求,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消费者健康,有利于资源可持续利用,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
其基本思想是消费者从关心和维护生命安全、身体健康、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的永续发展出发,以强烈的环境意识对市场形成环保压力,从此引导企业生产和制造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促进环境保护,以实现人类和环境和谐演进的目标。
(5)社会生态效益观。
生态文化将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统一起来,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从而,从理论上结束了把发展经济和保护资源相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明确了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并需要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
忽视对资源的保护,经济发展就会受到限制;
没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特别是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的满足,也就无从谈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不可能建立在贫困、饥饿和生产停滞的基础上的。
因此,一个资源管理系统所追求的,应该包括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综合,并把系统的整体效益放在首位。
(6)和谐平等发展观。
生态文化主张人是自然的成员,人与人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关系应该互相尊重,相互平等。
一个社会或一个团体的发展不仅不应以牺牲另一个社团利益为代价,也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这种平等关系不仅表现在当代人与人、国家与国家、社团与社团间的关系,同时也表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
(7)经济体制和谐观。
生态和经济建设要求打破传统的条块分割、信息闭塞和决策失误的管理体制,建立一个能综合调控社会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信息反馈灵敏、决策水平高的管理体制,这是实现社会高效、和谐发展的关键。
(8)生态文明法制观。
生态文化建设就是要求把和谐发展的指导思想体现在政策、立法之中,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加强和谐发展的意识,建立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和道德规范。
(9)低碳文明参与观。
生态文化要求建立新的社会价值观与新的生态道德体系,要求依靠广大群众和群众组织来完成。
要充分了解群众的要求,动员广大群众,参与到区域生态建设的全过程中来。
第三节县域生态文化是社会文明的载体
县域文化是指在县的行政区划内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独特的文化。
它是以县城文化为中一tl,,以城镇文化为依托,以乡村文化为背景,经过长期的濡染和积淀,逐步形成以县城为中心的、具有显著语言特色、说话方式、办事特点乃至建筑、服饰特点的文化。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县域成为中国古迹遗址的主要载体。
县域有丰富的历史文物资源、名人资源、宗教和建筑文化资源、民间艺术资源、饮食文化资源和自然文化资源。
灿烂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颇具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相互交融,形成了县域独具特色的文化资源。
一、生态文化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保持自然的生态平衡,要尊重和保护自然,不能急功近利,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能以牺牲自然生态为代价取得经济的暂时发展。
但是,生态伦理也不是主张人在自然面前无能为力,消极无为,3<
触q),J/l“存天理、灭人欲”,少吃少喝少消费,而是让人们在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在爱护自然环境和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能动地改造自然,使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
在发展“县域经济”的实践中,把“县域文化”发展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来思考与把握,把文化产业开发与工农业产业结合起来,以发展工农业产业的模式和范式开发县域文化产业,按照经济规律开发县域文化产业,使之成为能够带来社会经济实惠的产业,如开发生态与文化旅游点和旅游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村、“文化农家乐”等。
二、打造生态文化产业是县域发展的根本出路
如何把县域潜在的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成为一个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稳固的财源,也是提升县域整体竞争力的一个现实课题。
将文化与旅游开发结合起来,文化与经济协调发展,文化与产业合理配置,创新县域发展的新模式。
(1)文化品牌的稀有性。
在商界有个经营制胜理念,就是“人无我有”,换句话说就是做独行买卖。
(2)文化品牌的知名度。
选育文化品牌首先要考虑文化资源的知名度。
一般来说,名人、著名事件、知名地点等对历史有着重要影响的文化资源都有着比较高的知名度。
(3)文化品牌的经济性。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把文化资源培育成文化品牌,并不是不讲经济效益,而是需要正确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
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优势举办一些富有文化内涵并贴近市场的大型活动,如民族民俗节、美食文化节、生态旅游文化节等,这样不仅可以办出名气、打出品牌,更能办出经济效益,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培育“文化品牌”,其根本目的在于做大做强与县情实际。
相适应、与文化法规相协调、与市场经济相对接的文化产业。
按照现代产业观点,打造传统文化资源,要进行科学论证、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要体现出生态与文化、文化与文明、文化与环境、文化与历史的关系,变单纯依靠政府投入的单一形式为多渠道、多种所有制形式参与的多元化方式。
鼓励有实力、有市场运作经验的企业进入传统文化资源开发领域,通过股份合.作等方式,逐步改变传统文化资源拥有者无力开发资源潜能的现状。
第四节中国县域生态文化经济的发展
生态文化是自古积累起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是一条不停流淌的精神之河。
它时起时伏,变化莫测,时而呈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时而又展示了人与自然的冲撞。
正是在这种纠结变幻中,人类逐步形成了对自然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判断。
在近代科技诞生特别是大规模工业建设出现之后,人类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意识陡然上升,在与自然几百年的对抗中,人类虽然获取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创造了空前的繁荣,但是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而且这种创痛和代价正在越来越突出地显现出来,有时几乎为人类所无法承受。
全球如此,我国更是如此。
正是在这种深刻的反思中,人类开始重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化。
这不仅是一种精神取向,也是一种现实选择。
毫无疑问,这种选择,是人类摆脱困境,走向长远发展的最佳选择,构建生态文化,必须弘扬这种深厚绵长的精神和理念,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愿望,放置到与自然万物平等的位置,生态文化、文化生态为世间万物注入了深切的人文关怀。
如图6-1所示。
图6-1生态文化系统结构模式图
一、文化精神特征
(1)文化是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衍生或创造出来的。
自然存在物不是文化,只有经过人类有意无意地加工制作出来的东西才是文化。
例如,吐痰不是文化,吐痰人盂才是文化;
水不是文化,水库才是文化;
石头不是文化,石器才是文化等。
(2)文化是后天习得的。
文化不是先天的遗传本能,而是后天习得的经验和知识。
(3)文化是共有的。
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它必须为一个社会或群体的全体成员共同接受和遵循,才能成为文化。
(4)文化是一个连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文化既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是一份社会遗产,又是一个连续不断的积累过程。
每一代人都出生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之中,并且自然地从上一代人那里继承了传统文化。
同时,每一代人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需要对传统文化加以改造,在传统文化中注入新的内容,抛弃那些过时的不合需要的部分。
(5)文化具有民族性和特定的阶级性。
(6)文化是由各种元素组成的一个复杂的体系。
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等配套改革还没有完全到位,政企不分、政事不分、管办不分、条块分割、多头管理、利益纠缠的现象在某些领域还很突出。
(1)文化资源整合开发力度不够,尤其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缺乏按照现代产业观点的打造,优势地位不凸显。
(2)有些文化产业项目开发缺乏市场分析与科学论证,盲目上马,并且项目建设类型单一,过分集中在文化地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
(3)在文化产业布局上缺乏总体规划,难以形成贯通的第六章建设县域生态文化产业产业链条。
各地产业布局差异性不够,在产业政策、项目设置、发展目标、龙头企业设定方面趋同。
(4)居民文化消费水平低,进入文化产业资本小。
中国与韩国在国情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但却地缘相近。
l998年,韩国正式提出“文化立国”方针,在遭遇金融危机之后,政府许多部门都在裁员,只有文化部门不减反增。
韩国文化观光部部长南宫镇说:
l9世纪是军事征服世界的世纪,20世纪是经济发展的世纪,21世纪是以文化建立新时代的世纪。
韩国的经验表明,文化产业可以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推动力,而且,这也是通过政府的大力推动能够实现的目标。
与日、美、韩国文化产业相比,中国的文化产业化刚刚起步,产业资本少,产业规模小。
三、发展县域生态文化产业方案
把城镇文明化作为内在要求,凸显城市文脉。
注重文化重塑,挖掘整理传统文化,积极探索现代文化,塑造弘扬特色文化,突出创业文化和生态文化。
注重科学布局,合理迁建散布在区域内的文化遗迹,在区域不同区块融入不同的文化元素。
注重合理表现,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雕细刻,做到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县域经济处于宏观之未、微观之初,是城乡经济发展的结合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环节。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并逐步呈现出以下“三大趋势”。
(1)县域文化特色化趋势。
特色就是文化优势、特色就是文化名气、特色就是县域品牌、特色就是县域文化市场、特色就是县域文化效益。
发展县域文化经济,必须遵循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走小而精、小而专和小商品、大产业、大市场的路子,围绕一个县域文化产品或产业,通过产业集聚和配套,积极打造具有竞争优势的县域文化特色。
(2)县域文化规模化趋势。
进入20世纪,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注重和依赖规模优势,大集团、大公司的数量和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
如成都市周边地区的一些企业经历了从“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继而向“城市经营”的跨越,实现了“企业创造城市、i城市创造市场、市场创造需求”的飞跃,使经济规模呈现出几何级数增长。
(3)县域文化的知识化趋势。
“一代人靠胆子,二代人靠路子,三代人靠脑子”,就形象地说明了文化知识在创造财富中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这是县域探索并认定的文化发展之路。
事实证明,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主要成员国的GDP已有50%以上来源于知识产业。
(一)完善文化基础设施,构建县域文化发展基石
(1)对区域文化资源作全面分析,为长期开发设定边界条件。
对文化产业建设项目--特别是园区、公园类的硬件建设项目严格遵照《土地法》、《文物保护法》和上级部门批准的土地利用规划等设定的边界条件,坚持科学论证、审慎上马,无愧于先人和后世子孙。
加强文化基础建设,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合理布局文化产业结构。
(2)对文化产业发展作全面调研,为长期开发打好经济基础。
对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和预期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鼓励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融合、兼并、重组,力求改变目前“散”、“小”、“弱”的现状;
推进文化资源配置的现代化、国际化、市场化程度,提高文化产业的集中度。
(3)对文化产业优势领域进行选择,为持续快速增长培植主导产业。
要对不同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布局,实现不同区域的不同功能整合。
应找准自身在全国乃至全球同行业中的优势,可以具体到产业链条中的某些环节,不求全,不贪大,重点突破,有的放矢。
(4)按照国家文化产业整体布局,形成若干区域科技中心,由政府投入资金搭建公共科技服务平台,以保本收费、推广科技、扶持企业为原则向中小文化企业给予技术支持和科技咨询服务,积极引导社会和民营资本有序进入文化市场领域。
(二)以文化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
(1)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机制,用文化推动旅游,启动生态文化旅游项目,进一步完善文化基础设施,确立文化旅游产业的主导地位。
(2)大力发展文化要素市场,促进城镇文化消费,文化搭台、经济发展,营造招商文化氛围,全面整合文化资源,提高产业创新能力。
(三)发掘民族文化资源,打造县域文化“拳头”产品
(1)对名人文化、民族民俗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重点打造民族文化村,打造文化品牌。
增加文化发展活力,抓宏观管理,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抓产业集群。
做大县域文化产业,积极启动文化促销系列工程。
(2)培育扶植文艺演出市场、民间工艺和艺术品市场、文化体育娱乐市场等三大文化市场。
对服装、饰物、食品、餐饮文化等“软性”地方文化进行全方位的整理与开发。
(四)加强文化基础建设,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1)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抓好普及性宣传和典型性宣传,增强全社会特别是各级领导对建设县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
提高市民的文化素质和文明意识。
营造善于挖掘文化资源,大胆改革文化体制,积极发展文化产业的社会氛围。
(2)整体部署,科学规划。
组成专门班子,对全县文化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的普查。
在科学论证、确定总体布局和发展重点的基础上,按照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制定短、中、长期县域文化发展规划,按规划操作实施。
(3)加大投入,多元融资。
采取政府投人、上级支持、招商引资、社会投入等多元化投资方式,加大对县域文化基地建设的投人。
把社会投资融资作为发展县域文化资金来源的主渠道,强化公众对县域文化建设的参与意识。
制定民间资本准入政策,积极鼓励文化产业单位充分运用市场运作方式,多方筹措发展资金。
逐步完善公共财政支持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政策,每年县财政单列县域文化基地建设经费,最大限度地为县域文化基地建设提供便利。
(4)创新机制,优化环境。
通过抓龙头,着力加快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抓硬件,着力改善文化发展的基础条件。
抓灵魂,着力挖掘和开发文化资源。
抓环境,着力加强综合整治和规范行业管理。
抓品牌,着力创建中国优秀历史文化名城。
抓改革,着力推进文化产业市场化。
抓投入,着力拓宽文化产业的投资融资渠道。
抓市场,着力加大宣传促销力度。
抓特色,着力加速发展地方文化产业。
抓培训,着力培养一支高素质的文化队伍。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县域文化建设管理体制和充满活力的运行机制,逐步形成效益显著、辐射力强、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格局,推进县域经济的全面发展。
(5)进一步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创新良好的体制和政策环境,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育工程,建立健全文化产业人才培育机制,建立健全统一开发竞争有序的文化新市场体系。
(五)开发文化遗产,在存量上形成增量
文化遗产可以进行开发,但关键在于如何“建设性”开发。
(1)文化产业只要找准了点,就能产生巨大能量。
河北省平泉县的经济发展总量在全省是中等偏下水平。
当地有活性炭资源,但以前只搞工业生产,现在搞汽车美容、化妆品、纪念品,活性炭一下子成为产业,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这里,工业生产顺利地延伸到了文化产业。
县域地区的文化产业是藏富于民的产业,能把当地一家一户的老百姓动员起来。
中国北方有个剪纸之乡,当地大力发展剪纸产业,几万人做剪纸,销售额很大,老百姓得到了实惠,而且有很多当地人还自觉地看美学、美术书,提高文化修养。
这种文化的传播力量和藏富于民的力量,已经远远大于带动GDP的力量。
(2)不能照搬城市文化产业模式,传统文化不应是孤立和保守的,应当和现代人的理念相结合,进行孵化与扩大。
很多贫困地区的民问艺术、民族歌舞、民族服饰都没有人关注,完全可以开发出来。
文化产品开发要和周边文化环境对应起来,和文化产业链条的各个部分对应起来,和不同需求对应起来。
,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找准能代表当地文化特质的东西。
(六)文化体制改革任重道远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注重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文化实力的形成有着诸多的条件,并不能像一般产业一样有资金、技术等条件就可以迅速完成。
文化生产有着自身的规律,文化的积淀也非一日之功。
文化产业的改革与发展,一个基本的立足点是文化产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因为文化本身与社会责任是相关联的。
既不能以社会责任之名忽略文化的产业属性,又不能以产业的经济属性淡化文化产业的社会责任。
(1)要强调文化产业作为一般产业属性的社会责任问题。
传统的文化产业是事业体制管理,部分文化机构采取企业化经营。
在这种管理模式下,我们对文化产业社会责任的描述几乎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名之。
笼统而又宏大的“社会效益”的描述实际上导致了在实践中社会责任的缺失。
不要出政治问题成为衡量社会效益的代名词,而作为一般产业的社会责任在文化产业中反倒是缺位的。
近些年来频频出现的假新闻、封口费、伪书、垃圾书等问题无一不显现出文化社会责任的缺失。
就以对作者的态度而言,出版界对名人的追捧和对一般作者的冷漠是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容的创新。
而这在一般的企业而言,对待技术研发的尊重是基本的要求。
所以,文化产业首先要辨识一般产业共性所要求的企业社会责任,这是文化机构转制为企业后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2)强化文化作为特殊性产业的社会责任。
文化产业生产的是文化,文化产品的独特性与一般商品不一样。
电器过时会扔掉,食品会过期变质,一本书、一部电影,无论是积极教化还是低级误导,过多少年也会留存于世,对不同的人发生不同的影响。
我们怎样厘定文化产业作为企业的独特性直接相关到其社会责任的独特性。
一个企业不去生产可能亏损的产品是常态,可是一家文化机构面对可能亏损但文化价值很大的作品置之不理也不正常。
尽管这在我们目前的实践中并不乏见,但一家完全追求利润的文化企业,在人们眼中肯定是品位很低的。
所以,我们应当从文化本身的属性辨识文化生产机构所对应的社会责任。
(3)将产业与中国特色相结合,赋予文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时代性。
文化产业是一国软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