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美主义王尔德.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8016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94.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美主义王尔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唯美主义王尔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唯美主义王尔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唯美主义王尔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唯美主义王尔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唯美主义王尔德.docx

《唯美主义王尔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唯美主义王尔德.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唯美主义王尔德.docx

唯美主义王尔德

唯美主义(王尔德)

LT

艺术越远离现实、超脱现实越妙。

唯一美的事物,就是与我们无关的事物”。

对于艺术对生活的作用,王尔德认为,不是艺术再现生活,而是生活模仿艺术。

艺术不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镜子,生活仅仅是艺术的学生,艺术是至高无上的。

有人认为,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也有人认为,王尔德并未全盘否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只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罢了。

社会意识有可能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且艺术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从文艺创作的目的性上说,他宣扬“为艺术而艺术”。

认为“艺术除了表现它自身之外,不表现任何别的东西。

艺术有独立的生命,正如思想有独立的生活一样”。

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ThePictureofDorianGray)》是王尔德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唯美主义的旨在说明“人生是艺术的模仿,破坏了艺术,人的生命就不存在了”的作品。

 

王尔德的生平简介:

王尔德生于爱尔兰都柏林的一个家世卓越的家庭,是家中

的次子。

他的父亲威廉姆·王尔德爵士是一个外科医生,他的母亲是一位诗人与作家。

1864年,王尔德就读位于恩尼斯其林的普托拉皇家学校,在男孩间并不特别受欢迎。

在校期间,他钟情于花朵,落日与希腊文学。

虽然经常被老师斥为怠惰,但他在此校最后一年仍获得代表古典文学成绩最佳荣誉的普托拉金质奖章。

1871年,以17岁之龄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奖学金。

他在这所学校遇见马哈菲教授,教授对王尔德一生有相当影响。

多年后,他还回忆说马哈菲“是一个很会说话的人,是个善于运用辩才与生动字眼的艺术家。

王尔德自都柏林圣三一学院(TrinityCollege)毕业后,获得全额文学奖学金,于1874年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MagdalenCollege)学习。

在牛津,王尔德受到了沃尔特·佩特及约翰·拉斯金的审美观念影响,并接触了新黑格尔派哲学、达尔文进化论和拉斐尔前派的作品,这为他之后成为唯美主义先锋作家确立了方向。

在出版首本《诗集》后,他在文坛开始崭露头角,并来到伦敦发展。

虽然年轻的王尔德还没有获得一个文学奖项,但服装惹眼、谈吐机智、特立独行的他在伦敦社交界已经小有名气,一些杂志甚至刊登着讽刺他的文章。

1875年,王尔德在暑假期间到意大利旅游,并仕写卜早期诗作之一《圣米尼亚托》《SanMiniato》),不过这首诗要到数年后才得以出版。

1877年,王尔德与另外两位年轻人陪马哈菲教授一同到希腊旅游,为希腊的自然景致和精美建筑倾倒,以致于流连忘返,延误了上课。

回到牛津后他被校方罚款45英镑,次年罚款因他学业的优异而返还。

1878年,王尔德在牛津就读的最后一年极为风光,不但学业成绩名列前茅,也以诗作《拉芬纳》赢得校内一项诗歌比赛。

得奖的诗作由学校出资付梓,成为王尔德第一本出版的作品。

王尔德从牛津搬到伦敦,自称为唯美主义的教授。

1880年,此时王尔德已经在伦敦社交圈崭露头角,《笨拙》杂志开始拿他的外表开玩笑。

他的第一出剧作《薇拉》于同年完成,但没有大的反响,最后也因政治原因并未在伦敦上演。

1881年,由吉尔伯特与沙利文所写的唯美主义幽默短剧《佩心丝》无意之间为王尔德带来不好的名声。

王尔德诗集于同年出版,可能是诗人自费发行。

1882年,王尔德在美国作了一个精彩的巡回讲座,两年后他与康斯坦斯·劳埃德(ConstanceLloyd)恋爱成婚,两个儿子西里尔(Cyril)与维维安(Vyvyan)亦分别在1885年与1886年出生。

1887年,王尔德成为一家名叫《妇女世界》(原名叫《淑女世界》,王尔德嫌其俗气而改名)的妇女杂志的执行总编辑,在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一些小说、评论和诗。

王尔德的作品以其词藻华美、立意新颖和观点鲜明闻名。

1888年5月,出版《快乐王子及其他故事》。

1890年6月20日,在报纸上连载长篇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奠定颓废艺术家的地位。

他的第一本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发表于1891年,小说创作的契机缘于王尔德有天拜访了一位名老画家,画家的男模特长得很年轻漂亮,于是王尔德忍不住感叹:

“可惜了,这样美丽的生物,还是有衰老的一天。

”画家答道:

是啊,如果能让画中的他代替他老去就好了。

”后来王尔德便创作了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王尔德为了感谢这位画家,便将小说中的画家以他的名字命名。

之后他又发表了散文《社会主义下人的灵魂》,这两部作品都十分成功,但真正为王尔德赢得名誉的是他的戏剧作品。

可以说他的每一部戏剧作品都受着热烈的欢迎,有一个时期,伦敦的舞台上竟同时上演着他的三部作品。

他的这些佳剧被称为自谢里丹的《造谣学校》以来最优秀的喜剧作品。

1895年,昆斯伯理侯爵(MarquessofQueensberry)发现儿子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LordAlfredDouglas;昵称“波西(Bosie)”)与王尔德交往长达四年而控告王尔德,并到王尔德常去的名人俱乐部贴上纸条:

“致奥斯卡‧王尔德——装腔作势的鸡奸客。

”公然斥责王尔德是一个好男色的“鸡奸者”(当时尚未诞生“同性恋”这个名词)。

这项指控使王尔德立即写信给他的好友罗斯。

昆斯伯理侯爵是一个暴虐的父亲,与道格拉斯长期以来争执不断,对此,愤怒的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叫王尔德立刻上诉,告侯爵败坏他的名誉。

结果王尔德上诉失败,更被反告曾“与其他男性发生有伤风化的行为”(committingactsofgrossindecencywithothermalepersons)。

根据当时英国1855年苛刻的刑事法修正案第11部分,王尔德被判有罪,在瑞丁和本顿维尔监狱服了两年苦役。

这两年,王尔德停止了戏剧创作,在狱中写下了诗作《瑞丁监狱之歌》和书信集《深渊书简》。

在这两部作品中,他的风格发生了转变,已很难寻得唯美主义的影响。

在王尔德服刑期间,妻子康斯坦斯与两个孩子改姓为荷兰德(Holland),移居意大利,而他社交界和文学界的大多数朋友都对他避之唯恐不及。

只有寥寥数人如剧作家萧伯纳仍挺身维护他。

[2]

1895年5月1日,陪审团对王尔德的罪名不能达成一致,一位

陪审员同意将王尔德保释。

5月7日,被保释出狱。

5月20日,此案第二次开庭。

5月25日,王尔德因“严重猥亵罪”,被判强迫劳役两年,先关押在伦敦本顿维尔监狱,7月4日转押伦敦旺兹沃思监狱,11月20日被转押距伦敦西部30英里的雷丁监狱。

该年9月24日和11月12日,法院对王尔德分别进行两次破产调查,然后宣告其破产。

1897年获释后,王尔德动身前往巴黎,对于英国他失望透顶,不再有丝毫留恋。

他为了两个孩子曾尝试与康斯坦斯复合,但阿尔弗莱德·道格拉斯却主动来和他见面,表示想与王尔德重修旧好,王尔德选择了道格拉斯。

他化名居住法国期间完成并出版了《瑞丁监狱之歌》

1898年王尔德与道格拉斯同游意大利,但最后两人仍分手,重新在一起的两人已不如当初,出狱后的王尔德风光不再,道格拉斯也开始明白王尔德已不再是那个已婚且人人敬羡的成功人士。

仅管他们曾经相爱,腻在一起聊到天南地北,但是任性的道格拉斯早前就曾对王尔德说过:

“如果你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王尔德,那一切都不再有趣。

1900年,王尔德终于在他的好友且曾是他的同性情人罗伯特·罗比·罗斯(Robert'Robbie'Ross)的帮助下改信天主教(罗斯是王尔德第一个同性情人,王尔德曾称是因为罗斯的诱惑使他走上同性恋的道路,当时罗斯17岁,王尔德32岁。

尽管王尔德后来迷恋道格拉斯,但罗斯多年来爱慕王尔德,并给予他帮助,罗斯死后的骨灰按照他的遗愿和王尔德葬在了一起)。

于同年11月30日因脑膜炎于巴黎的阿尔萨斯旅馆(Alsace)去世,终年46岁,死时只有罗斯与另一朋友陪在他身边。

王尔德在巴黎的墓地,按照他在诗集《斯芬克斯》中的意象,雕刻成了一座小小的狮身人面像。

20世纪末,在遭到毁誉近一个世纪以后,英国终于给了王尔德树立雕像的荣誉。

1998年11月30日,由麦姬·汉姆林雕塑的王尔德雕像在伦敦特拉法尔加广场附近的阿德莱德街揭幕。

雕像标题为“与奥斯卡·王尔德的对话”,同时刻有王尔德常被引用的语录:

“我们都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Weareallinthegutter,butsomeofusarelookingatthestars.)

王尔德的写作特点:

童话

尽管王尔德的悲剧童话作品不论故事背后暗藏的是同性还是异性的情愫,他所用的语言词藻对情爱的修饰近乎一种浮华的美,但这种美对于世俗之爱的爱情最终的幻灭与消逝无济于事,能够达成完满的唯有博爱的基督和至上的艺术。

正如王尔德自己所言“艺术的目的不是简单的真实,而是复杂的美。

”他以的独特的叙事方式展示唯美主义风格的悲剧故事,打造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美。

比起希腊悲剧大气磅礴的因果宿命,莎士比亚戏剧人文主义者孤独的痛苦,海明威笔下永不言败的悲剧英雄精神,他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基督神性的救赎与归宿。

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借助人物交错的视角与眼光让读者听见打鱼人长长的叹息,夜莺最后命若游丝的歌声,小矮人哀哀的哭泣和他的心破裂的声音。

作为隐含作者的他始终对故事人物沉默不语,让基督感召中的死亡成为人物告别悲剧命运最好的完结仪式。

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亦用自己的作品预言了他独特的人生路线:

生前走在享乐主义与感官主义的边缘,摇摆于物质与精神之间,对爱情既渴望又绝望,临终前于孤寂中皈依了天主教,投入基督的怀抱,和他笔下的悲剧人物一般,得到他真正的心灵安宁。

诗歌

唯美主义不仅仅是对浪漫主义诗歌的继承和发展,更重要的是对它的革新。

唯美主义运动最著名的思想口号是“为艺术而艺术”,这也是此文学运动能够在封建的温文尔雅的英国维多利亚中晚期发展起来并形成一定规模的原因之一。

1895年王尔德因为所谓的“有伤风化罪”锒铛入狱,即使在服刑期间他的创作灵感也丝毫未受影响。

在写给男友的一篇名为《自深深处》的经典作品中,他不止一次说道“我是这个时代艺术与文化的象征”,甚至在他去世前嘴里还喃喃自语道“美,唯有美才是这样”。

[5]

王尔德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对传统诗歌思想实践的叛逆与革新,诗歌《里丁监狱歌谣》则是最好的体现。

《里丁监狱之歌》由王尔德1897年出狱后开始创作并于1898年完成,是他生前最后一篇诗歌巨著。

全诗共分六个部分,总共660行,六行一个诗节,其中他一改传统叙述诗行,表达了其他监狱者的情感,尤其描述了罪恶大学、道德沦丧以及监狱体制的非人虐待。

这首诗歌是为纪念一位皇家卫队士兵因谋杀妻子而将被绞死的情境而作。

在这首诗歌中,他尽量选用能够更好表达自己思想的词汇,看似有感而发、即兴而作,实则包含对整个社会的审视和评判,这与他两年的牢狱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整首诗歌中,他恰当地运用重复的修辞手段、细微的音节变化。

在第443和444行,“忧惧大踏步走在我们前面;恐怖蹑着脚跟在我们后边”,这愈发加重了恐怖的氛围,令人毛骨悚然。

这首诗歌逼真的情境描写使读者感同身受,真正达到了唯美的目的。

小说

王尔德一生创作了大量的作品。

他取材丰富、涉猎面广。

有评论,有童话,有戏剧。

但是他的长篇小说只有一部——《道林·格雷的画像》(1890)。

王尔德在这部小说中,以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优美的文笔,富于哲理的语言,揭露了英国上流社会的精神空虚与道德沉沦,交织着善与恶,美与丑,灵魂的堕落到肉体的毁灭的悲剧,形象地表明了作者自己的人生观、道德观和艺术观。

这部小说,以独特的艺术构思形象化地阐述了“艺术至上”的理论。

画家贝西尔不为名利而创作肖像,由于他在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