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79712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医学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医学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医学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医学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学习题.docx

《医学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学习题.docx

医学习题

第三章血液

一、单项选择题

1.血细胞比容是指血细胞:

A.与血浆容积之比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D.占血液的容积百分比

2.有关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占血浆渗透压的小部分B.主要由白蛋白组成

C.与血浆容量有关D.血浆晶体渗透压下降时,红细胞膨胀

3.构成血浆渗透压的主要成分是:

A.白蛋白B.葡萄糖

C.球蛋白             D.NaCl                                               

4.下列溶液中属于等渗溶液的是:

A.0.1%NaCl溶液B.5%葡萄糖溶液

C.2%尿素溶液D.5%葡萄糖盐水

5.全血的黏滞性主要取决于:

A.血浆蛋白含量B.红细胞数量

C.白细胞数量D.红细胞的叠连

6.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的重要因素是:

A.组织液胶体渗透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血浆晶体渗透压D.血浆白蛋白浓度

7.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生理意义主要是:

A.调节细胞内外水平衡B.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

C.维持血管内外电解质的含量D.调节毛细血管内外水分交换,维持血容量

8.影响血管内外水分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血浆晶体渗透压B.血浆胶体渗透压

C.血浆渗透压D.组织液胶体渗透压

9.血浆蛋白量显著减少时,可引起:

A.血浆渗透压显著降低B.组织液生成增多

C.淋巴回流量减少D.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10.血浆中何种物质浓度改变时,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A.血浆NaCl浓度升高B.血浆球蛋白浓度下降

C.血浆白蛋白浓度下降D.血浆A/G比值增大

11.与红细胞的许多生理特征有密切关系的是:

A.红细胞的数量B.血红蛋白的含量

C.红细胞的形态特点D.红细胞的比容

12.成熟红细胞在下列哪种溶液中易发生溶血:

A.0.65%NaCl溶液B.5%葡萄糖溶液

C.1.9%尿素溶液D.0.9%NaCl溶液

13.易使红细胞发生叠连,导致血沉加快的因素是:

A.血浆白蛋白增加B.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

C.血清磷脂酰胆碱增加D.血浆球蛋白增加

14.关于红细胞功能的下列说明,错误的是

A.运输O2与CO2B.可调节机体的酸碱平衡

C.其功能通过血红蛋白实现D.溶血后的血红蛋白功能不变

15.下例各项中,可引起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是:

A.骨髓抑制B.长期慢性失血

C.肾功能衰竭D.内因子缺乏

16.促进红细胞成熟的因子是:

A.蛋白质和铁B.促红细胞生成素

C.内因子D.维生素B12和叶酸

17.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原因是:

A.骨髓的造血功能抑制B.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

C.蛋白质摄入不足D.机体缺铁

18.缺乏内因子引起贫血是由于:

A.红细胞成熟和分裂障碍B.血红蛋白合成减少

C.造血原料不足D.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19.各种血细胞均起源于:

A.造血干细胞B.淋巴系祖细胞

C.髓系干细胞D.定向祖细胞

20.主要调节晚系红细胞,也能调节早系红细胞分裂成熟的是:

A.爆式促进因子B.促红细胞生成素

C.雄激素D.红细胞提取物

21.红细胞在血管外破坏的主要场所是:

A.肾、肝B.脾、肝

C.肾、脾D.胸腺、骨髓

22.关于白细胞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性粒细胞可吞噬病原微生物B.单核细胞进入组织转变为巨噬细胞

C.淋巴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作用D.嗜酸粒细胞释放肝素、组胺等

23.机体化脓性细菌感染时,血中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B.嗜酸粒细胞

C.单核细胞D.嗜碱粒细胞

24.在患某些寄生虫病或过敏反应时,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

A.中性粒细胞B.嗜酸粒细胞

C.嗜碱粒细胞D.单核细胞

25.白细胞中数量最少、能合成组胺和肝素的是:

A.中性粒细胞B.嗜酸粒细胞

C.嗜碱粒细胞D.单核细胞

26.具有变形运动和吞噬能力,并参与免疫应答中抗原信息传递的白细胞是:

A.中性粒细胞B.嗜酸粒细胞

C.嗜碱粒细胞D.单核细胞

27.血小板参与

A.吞噬作用B.生理止血

C.细胞免疫D.体液免疫

28.血小板减少导致皮肤出现出血斑点的重要原因是:

A.血小板不易黏着B.血小板不易聚集

C.毛细血管壁完整性受损D.血管收缩功能障碍

29.引起血小板聚集的最重要物质是:

A.肾上腺素B.5—羟色胺

C.ADP、组胺D.凝血酶

30.血液凝固的本质变化是:

A.血小板聚集B.红细胞叠连

C.血细胞凝聚D.纤维蛋白形成

31.血液凝固所分离出的淡黄色液体称:

A.血浆B.体液

C.血清D.细胞外液

32.血清成分的特点是:

A.血液去掉纤维蛋白原B.抗凝血液经离心沉淀的上清液

C.血浆除去血浆蛋白的液体D.血浆去掉纤维蛋白原及某些凝血因子

33.维生素K参与部分凝血因子的合成,当维生素K缺乏时,可能引起

A.因子Ⅱ、Ⅺ、X、V缺乏B.因子Ⅱ、Ⅶ、Ⅸ、X缺乏

C.因子V、Ⅶ、X、Ⅺ缺乏D.因子I、Ⅶ、Ⅺ、Ⅺ缺乏

34.抗血友病因子是:

A.因子ⅦB.因子Ⅸ

C.因子ⅪD.因子Ⅷ

35.血液凝固的最后阶段是:

A.因子x被激活B.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白

C.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D.凝血酶原变成凝血酶

36.与血液凝固无关的因素是:

A.血小板数量B.凝血因子多少

C.血浆中NaCl浓度D.红细胞凝集原的类型

37.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根本区别是:

A.前者发生在体内,后者发生在体外

B.前者发生在血管内,后者发生在血管外

C.前者只需体内因子,后者只需体外因子

D.前者由因子Ⅺ启动,后者由Ⅱ因子启动

38.枸橼酸钠抗凝血的机制是:

A.去掉血浆中纤维蛋白原B.与血浆中的钙结合而沉淀

C.加强抗凝血酶Ⅲ的作用D.与血浆中Ca2+形成可溶性络合物

39.ABO血型的分型依据是:

A.血清中的凝集素B.红细胞膜上抗原

C.血浆中的凝集原D.白细胞膜上抗原

40.在一般情况下,ABO血型之间相互输血,主要考虑供血者的:

A.血清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B.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

C.血清不被受血者的血清所凝集D.红细胞不被受血者的红细胞所凝集

41.ABO血型系统相互输血关系中,严禁:

A.O型输给B型

B.O型输给AB型

C.A型输给O型

D.B型输给AB型

42.献血者为A型,经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凝集,次侧凝集,受血者的血型为:

A.B型B.AB型

C.O型D.A型

43.某人红细胞与A型及B型标准血清均有凝集反应,其血型应为:

A.B型B.A型

C.AB型D.O型

44.关于Rh血型系统的说明,正确的是:

A.血清中含Rh抗体者为Rh阳性

B.红细胞中含D抗原者为Rh阳性

C.Rh阴性者血清中含Rh抗体

D.Rh阴性血不能输给Rh阳性者

45.下列关于Rh血型中的Rh抗体的内容,错误的是:

A.Rh抗体为天然抗体B.Rh抗体属于IgG

C.Rh抗体可以通过胎盘D.Rh抗体能凝集Rh阳性红细胞

46.Rh血型不合引起新生儿溶血,一般发生在:

A.Rh阳性母亲孕育的第一胎Rh阴性胎儿

B.Rh阴性母亲孕育的第二胎Rh阴性胎儿

C.Rh阴性母亲孕育的第一胎Rh阴性胎儿

D.Rh阴性母亲孕育的第二胎Rh阳性胎儿

47.已知甲某的血型为B型,通过交叉配合试验发现其红细胞可被乙某的血清所凝集,但甲的血清不能凝集乙某的红细胞,乙的血型可能是:

A.B型B.A型

C.AB型D.O型

48.红细胞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

A.糖原异生            B.葡萄糖的有氧氧化

C.脂肪酸氧化           D.糖酵解

49.中性粒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A.释放肝素            B.吞噬作用

C.参与对蠕虫的免疫反应      D.产生抗体

50.下列关于生理止血机制的描述,错误的是:

A.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占中心地位  

B.生理止血与局部血管收缩及血小板血栓形成有关

C.血小板在生理性止血中不起主要作用

D.生理止血与血凝块的形成有关

51.血液凝固的外源性激活途径与内源性激活途径的主要差别在于

A.凝血酶激活过程         B.纤维蛋白形成过程

C.有无血小板参与D.FX的激活过程

52.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

A.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

B.加速FX酶复合物形成

C.激活FX

D.促进血小板凝集

53.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A.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B.增强抗凝血酶的活性

C.抑制血小板聚集         D.抑制FX的激活

54.目前认为血液中最主要的生理性抗凝物质是

A.抗凝血酶Ⅲ           B.肝素

C.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D.蛋白质C

55.一般血型抗原都是红细胞膜上的

A.糖脂或糖蛋白          B.蛋白质

C.脂蛋白             D.单糖

56.Rh血型抗体是

A.IgGB.IgD

C.IgAD.IgM

57.Rh阳性是指红细胞膜上含有

A.C抗原              B.D抗原

C.c抗原              D.e抗原

二、简答题

1.血液有何生理功能?

血液的生理功能与其成分有何关系?

2.简述血浆渗透压的组成及其生理意义。

3.简述各类白细胞的生理功能。

4.简述血小板的生理特性及其功能。

5.简述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及其生理意义。

6.简述Rh血型的特点和临床意义。

三、分析论述题

1.分析引起贫血的可能原因,并提出防治原则。

2.试述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分析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

3.试述ABO血型系统的组成和相互间输血的关系。

四、实验题

1.何谓红细胞最大脆性和最小脆性?

2.如何制备全血、血浆和血清?

3.红细胞凝固、凝集、聚集有何区别?

4.根据血液凝固实验,指出临床上延缓(或阻止)和促进血凝的方法。

5.实验兔采血的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D 3.D 4.B 5.B 6.C 7.D 8.B 9.B 10.C11.C 12.C 13.D 14.D 15.B 16.D 17.A 18.A 19.A 20.B21.B 22.D 23.A 24.B 25.C 26.D 27.B 28.C 29.C 30.D31.C 32.D 33.B 34.D 35.B 36.C 37.D 38.D 39.B 40.B 41.C 42.B 43.C 44.B 45.A 46.D 47.D48.D49.B50.C 51.D52.A 53.B 54.C 55.A 56.A 57.B

二、简答题

1.血液的基本功能有:

①运输功能:

细胞代谢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都需通过血液运输,以满足细胞代谢活动的需要。

②调节功能:

机体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生物活性物质,如激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达相应的组织器官,调节其活动。

血细胞亦可合成、分泌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血液可吸收机体代谢产生的热量,参与体温调节。

③防御功能:

白细胞和血浆中的抗体、补体等物质,可对抗或吞噬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血小板和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在生理止血和血液凝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防止小血管破裂时发生大量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