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物合格考知识梳理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7970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75 大小:2.8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生物合格考知识梳理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5页
上海生物合格考知识梳理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5页
上海生物合格考知识梳理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5页
上海生物合格考知识梳理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5页
上海生物合格考知识梳理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生物合格考知识梳理资料.docx

《上海生物合格考知识梳理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生物合格考知识梳理资料.docx(7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生物合格考知识梳理资料.docx

上海生物合格考知识梳理资料

第一章走近生命科学

第一节走进生命科学的世纪

一.生命科学发展简史

1.生命科学发展阶段

(1)描述法和比较法生物学阶段

我国古代:

《诗经》——诗歌总集;贾思勰《齐民要素》——农书;李时珍《本草纲目》——药书。

国外:

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生物研究进入细胞水平;18世纪林耐的“生物分类法则”;19世纪施莱登和施旺的“细胞学说”;达尔文《物种起源》的“进化论”。

(2)实验法生物学阶段

遗传学奠基人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和摩尔根进一步揭示遗传机制(伴性遗传)的果蝇实验。

(3)分子生物学阶段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分子模型建立,生物研究进入分子水平(微观领域);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和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核酸领域)。

2.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方向

微观领域的方向——分子生物学

宏观领域的方向——生态学

3.当代生命科学研究的重大成果

人体胚胎干细胞研究——世界十大科学成就之首

人体基因组计划——生命科学的“阿波罗登月计划”(用于人类疾病的基因诊断、治疗)

 二.展望生命科学新世纪

后基因组学、转基因技术、基因治疗、生物多样性保护、脑科学。

三.生命科学的定义

生命科学是以生命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和技术的总称,它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并涉及到医学、农学、健康、环境等领域。

第二节走进生命科学实验室

一.生命科学探究的基本步骤

1.基本步骤

学习或生活实践——提出疑问——提出假设——设计实验——实施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解答疑问——新的疑问——进一步探究。

2.实验设计的原则

(1)等量原则;

(2)单一变量原则;(3)设置对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5)平行重复原则;(6)随机性原则。

二.生命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重视观察和实验:

(1)带着问题学习;

(2)了解方法和步骤;(3)做好观察和记录;(4)及时处理数据;(5)做好讨论和实验报告。

实验1.1细胞的观察和测量

一.实验目的

学会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显微测微尺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应用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同时借助显微镜的物镜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两尺配合使用,进行测量和运算,得出细胞的大小。

三.实验过程

1.低倍镜观察:

对光→规范地安放玻片→调焦→低倍镜观察。

2.高倍镜的使用:

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首先必须在低倍镜下调整焦距使物像达到最清晰,并把要进一步放大的物像移到视野的正中央。

转动转换器,使高倍镜到位。

在转动时,两眼要从显微镜侧面注意观察,避免镜头与玻片相碰。

在高倍镜下观察细胞应使用细调节器,绝不可以用粗调节器,避免镜头压碎玻片。

3.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

4.显微测微尺的使用

(1)将物镜测微尺有刻度的一面朝上放在载物台上夹好,使测微尺刻度位于视野中央。

调焦至看清物镜测微尺的刻度。

(2)小心移动物镜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如目镜测微尺刻度模糊,可转动目镜上透镜进行调焦,使两尺左边的“0”点一直线重合,然后由左向右找出两尺另一重合的直线。

(3)记录两条重合线间目镜测微尺和物镜测微尺的格数。

按照下式计算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等于多少μm。

若物镜测微尺每格长度=l0μm。

则目镜测微尺每格的长度(μm)=物镜测微尺的格数/目镜测微尺的格数×10。

例如:

目镜测微尺20小格等于镜台测微尺3小格,已知镜台测微尺每格10μm,则3小格的宽度为3×10=30μm,那么相应地在目镜测微尺上每小格大小为:

3×10÷20=1.5μm。

四.注意事项

1.镜检时,如有必要使镜筒倾斜,须注意倾斜角度不能超过45°,以免由于整个镜体重心不稳而翻倒。

2.转动调节器时,不要用力过猛,以防机件损坏。

本章小结

1.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与我们的生存有着密切关系的一门基础科学。

它涉及到种植业、畜牧业、渔业、食品加工业、医学、制药、环境保护等方面,关系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2.在生命科学发展的早期,主要是采用描述法和比较法进行生物体形态结构特征的观察和记录。

随着生命科学、物理学、化学和数学的发展和相互渗透,实验法逐渐成为生命科学主要研究手段。

3.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使生命科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

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分子模型的建立,将生命科学的研究深入到分子水平,并为现代生物技术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4.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它面临的重大课题有后基因组学、基因治疗和转基因技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脑科学研究等。

它将对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5.生命科学的探究过程源自问题的提出,为了解决问题,可以提出多种假设,用观察、调查和实验来检验假设是否正确,从而获得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论。

在探究过程中,还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激发进一步探究。

查阅与问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有助于假设的提出和实验的设计。

6.从总体上看,当代生物科学主要朝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发展:

在微观方面,生物学已经从细胞水平进入到分子水平去探索生命的本质;在宏观方面,生态学逐渐兴起并取得了巨大发展。

第二章生命的物质基础

第一节生物体中的无机化合物

一.水

1.含量:

是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不同生物的含水量不同,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含水量不同,代谢旺盛的器官含水量高。

2.存在形式:

(1)结合水(4.5%);

(2)自由水。

3.生理功能

结合水:

与其他大分子物质一起构成细胞的组成成分。

自由水:

(1)自由水是细胞中的良好溶剂;

(2)参与各种代谢;(3)运输养料和废物;(4)调节体温;(5)维持细胞形态。

4.人体缺乏表现:

(1)缺水10%,生理紊乱;

(2)缺水20%,生命停止。

二.无机盐

1.含量:

是生物体中含量最少的化合物,仅占细胞干重的1%。

2.存在形式:

大多以离子状态存在。

3.生理功能

(1)参与组成生物体内的重要化合物。

如:

血红蛋白:

Fe2+、骨骼:

Ca2+(缺钙,肌肉抽搐)、PO43—是磷脂的组成成分、Mg是植物叶绿素的必需成分、Zn是多种酶的组成元素、I是甲状腺素的原料。

(2)参与生物体的代谢活动。

(3)调节机体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第二节生物体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糖类

1.概念:

符合化学通式Cm(H2O)n,俗称碳水化合物。

(m,n≥3),m,n可以不相等。

组成元素C、H、O。

2.作用

(1)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

(2)组成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原料。

3.种类

种类

分布

功能

单糖:

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的糖

戊糖

核糖(C5H10O5)

细胞中都有

组成RNA的成分

脱氧核糖(C5H10O4)

细胞中都有

组成DNA的成分

己糖

葡萄糖(C6H12O6)

细胞中都有

主要的能源物质

果糖(C6H12O6)

植物细胞中

提供能量

半乳糖(C6H12O6)

动物细胞中

提供能量

双糖:

由两分子单糖经脱水缩合而成的糖

麦芽糖(C12H22O11)

发芽的种子含量丰富

提供能量

蔗糖(C12H22O11)

甘蔗甜菜含量丰富

提供能量

乳糖(C12H22O11)

动物乳汁含量丰富

提供能量

多糖:

由许多个葡萄糖经脱水缩合而成的糖

淀粉(CH2O)n

叶绿体、块根、块茎、种子中

储存能量

纤维素(CH2O)n

植物细胞的细胞壁

支持保护细胞

糖原

(CH2O)n

肝糖原

动物的肝脏中

储存能量,调节血糖

肌糖原

动物的肌肉组织中

储存能量

4.其他多糖物质:

多糖+脂质=糖脂多糖+蛋白质=糖蛋白

二.脂质:

俗称脂类物质。

1.化学性质: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2.种类

(1)脂肪(甘油三酯):

组成元素C、H、O。

①基本成分:

甘油和脂肪酸。

甘油:

脂肪分子中碳与碳之间由双键连接,即含不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液态,称为(植物)油。

植物油为脂溶性维生素的溶剂。

脂肪酸:

脂肪分子中碳与碳之间均以单键连接,即只含饱和脂肪酸,室温时呈固态,称为(动物)脂。

②作用:

最好的储能物质;缓冲外界打击;防止能量损失,维持体温恒定。

(2)磷脂:

组成元素C、H、O、N、P。

①结构:

由亲水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组成极性分子。

②功能:

组成细胞膜结构的双分子层。

③种类:

卵磷脂和脑磷脂。

(3)胆固醇:

①含量:

正常人体含l50g。

②分布:

全身各组织中,以脑及神经组织中最为丰富,在内脏和皮下脂肪的含量也高。

③功能:

组成细胞膜结构的重要成分;机体生成激素(雌激素、雄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维生素D的原料。

④血液胆固醇偏高与心血管疾病发生明显相关。

三.蛋白质

1.概念

以氨基酸为基本单位,由一条或者多条多肽链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是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干重占50%)。

氨基酸有20种,其中8种是必需氨基酸,须从食物中获得。

2.基本组成单位:

氨基酸。

组成元素C、H、O、N。

(1)共同特点:

在与羧基(—COOH)相连的C原子上同时连有一个氨基(—NH2)。

(2)不同之处:

侧链所连接R基团不同,代表不同的氨基酸种类。

3.化学结构

(1)肽键(—CO—NH—):

一个氨基酸的氨基和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脱去一分子水缩合形成的化学键。

在由一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中,如果分子中一共有M个氨基酸组成,则分子中:

肽键数=脱下的水分子数=M-1。

在由N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中,如果分子中一共有M个氨基酸组成,则分子中:

肽键数=脱下的水分子数=M-N。

蛋白质的分子量=氨基酸个数×平均分子量-脱下的水分子数×18

(2)肽链:

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链状结构。

肽链不是直线结构,而是折叠或螺旋成一定的空间结构。

(3)多肽:

由3个以上氨基酸残基连成的肽链,3个组成就是三肽,4个组成就是四肽,……n个氨基酸组成就是n肽。

(4)自由氨基和自由羧基:

每条多肽链的一端至少有1个自由氨基(N端),另一端至少有一个自由羧基(C端)。

4.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

20种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及多肽链的空间结构(功能多样性的主因)。

5.功能

(1)机体构造的主要成分(结构物质)。

(2)酶、抗体、激素(胰岛素、生长素)、血红蛋白等的必需原料(调节物质)。

(3)分解供能占日需总能的10%~15%(能源物质)。

四.核酸

1.定义:

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

组成单位:

核苷酸,组成元素C、H、O、N、P。

2.分类

脱氧核糖核酸(DNA)

核糖核酸(RNA)

结构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单链结构

组成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碱基

嘌呤

腺嘌呤(A)、鸟嘌呤(G)

腺嘌呤(A)、鸟嘌呤(G)

嘧啶

胞嘧啶(C)、胸腺嘧啶(T)

胞嘧啶(C)、尿嘧啶(U)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无机酸

磷酸

磷酸

分布

主要存在于细胞核

主要存在于细胞质

3.作用:

核酸是一切生物体(包括病毒)的遗传物质,对于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五.维生素

1.概念:

是生物生长和代谢必需的微量有机化合物。

2.特点:

需要量极少,但不能缺乏。

膳食多样化是避免缺乏症的合理方法。

3.分类:

根据溶解特性划分。

(1)脂溶性维生素:

A(夜盲症)、D(软骨病、佝偻病)、E、K溶解于脂肪,不溶于水,与脂肪一起被淋巴组织吸收后,可在体内储存。

(2)水溶性维生素:

B族(B1和B6)(皮炎、神经炎)、C(坏血症)溶解于水,不溶于脂肪,直接吸收进入血液中,吸收后很少储存,过多的则由尿液排出。

实验2.1食物中的主要营养成分的鉴定

一.实验目的

学会植物组织中还原性糖,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

二.实验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颜色反应。

可以根据特定的颜色反应,鉴定生物组织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