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卷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一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79638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卷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一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全国卷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一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全国卷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一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全国卷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一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全国卷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一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卷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一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docx

《全国卷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一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卷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一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卷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 一 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docx

全国卷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作业提升练一1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作业提升练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45分钟 85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

1.(2017·益阳调研)王国维指出:

“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

”王国维认为周人制度主要满足了 (  )

A.贵族等级特权的需要

B.同姓诸侯利益的需要

C.安定发展王室的需要

D.维护强化王权的需要

【解析】选D。

材料意思是王国维认为周朝的政治制度是由嫡长子继承制衍生宗法制度,再按照宗法原则实行分封制。

所以周代宗法政治的典型特征是嫡长子继承制,即血缘关系是西周强化王权的首要因素,故D正确。

2.(2017·全国名校联考)“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周天子作为国家元首委派诸侯去各地建立地方政府,推行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

”这说明分封制 (  )

A.加强了皇权专制统治

B.开创了地方分权体制

C.有利于边疆地区开发

D.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

【解析】选D。

夏商周三代时期,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而皇权专制始于秦始皇时期,故A错误;地方分权体制不是周朝开创的,故B错误;据材料“周代分封制的实质则是……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可知,分封制是周王朝为加强对地方控制而实行,与边疆地区开发无关,故C错误;“天下一统的政治制度”说明分封制强化了国家整体观念,故D正确。

3.(2017·昆明高三摸底调研)据《左传》记载,春秋后期鲁国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独掌权柄后,标榜要替鲁国国君整肃跋扈的大夫,此举不仅得不到知礼之士的赞成,反而受到批评。

因为此举 (  )

A.挑战了宗法制度

B.损害了大夫利益

C.冲击了天子权威

D.不符合周礼规定

【解析】选D。

由材料描述的“大夫”“国君”可知为分封制,不是宗法制,故A错误;材料中描述的是季孙氏家臣阳虎主张整肃跋扈的大夫,结果受到反对和批评,并未真正损害大夫的利益,故B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冲击周天子的地位,故C错误;材料中大夫季孙氏的家臣阳虎替国君整肃大夫,实际是僭越了大夫的职责和地位,不符合西周礼乐制度的规定,故D正确。

【加固训练】

春秋时期,部分大诸侯分封了一些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脱离本国而独立的国家,如晋封曲沃就是典型的例子。

此现象反映了 (  )

A.礼乐制度得以强化

B.西周分封制遭破坏

C.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D.井田制度开始瓦解

【解析】选B。

从“分封了一些在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脱离本国而独立的国家”,可知分封的国家不承担分封制度下的义务,故B正确。

4.电视剧《红楼梦》中贾母说:

“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

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 (  )

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

B.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

C.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

D.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

【解析】选D。

材料中的关键词为“外人”“自己人”,此处并不是指的男女之间的区别,故A错误;“外人”“自己人”体现的也不是年龄的差异和家庭等级观念,故B、C错误;“外人”“自己人”体现了血缘亲疏关系,是宗法制的体现,故D正确。

5.(2017·武汉重点高中联考)历史学家陈旭麓说:

“在二十四史众多的列传里,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

”这主要说明中国传统社会 (  )

A.宗法分封始终主导

B.君权至上意识浓厚

C.家国一体观念突出

D.家庭伦理道德至上

【解析】选C。

材料“凡忠臣必然又是孝子”强调忠臣在国则忠、在家则孝,体现了宗法制下家国一体的观念,故C正确。

6.史学家范文澜说,西周社会最重要的上层建筑就是宗法制度,而宗法制度的基本精神就是以宗主为中心,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从而规定出无可改变的等级制度。

材料反映了 (  )

A.西周已经进入了封建社会

B.西周的等级制度具有血缘性

C.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

D.血统是西周等级制度的唯一标准

【解析】选B。

根据材料“按血缘关系的远近来区别亲疏贵贱”可以判断选择B。

A错误,此时仍是奴隶社会;材料并未涉及分封制,排除C;材料只是说宗法制的基本精神是按血缘关系区别亲疏贵贱,并未提到是否是唯一标准,排除D。

【加固训练】

东周以前,“言姓者本于五帝,见于春秋者得二十有二”;而在《孟子》一书中百姓一词共出现十九次,其中只有一次是指贵族,其他十八次均指平民布衣。

这一变化本质上反映了 (  )

A.贵族逐渐平民化

B.姓氏逐渐普及化

C.宗法制逐渐瓦解

D.社会逐渐平等化

【解析】选C。

结合题干可知发生变化的时间是春秋战国时期,结合所学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宗法制瓦解,西周的政治制度约束力下降,故可导致姓氏逐渐普及的现象,故可知题干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宗法制瓦解,故C正确。

7.(2017·东北名校联考)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

“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

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

”材料表明 (  )

A.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B.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解析】选A。

由材料中“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可以看出分封制下,分封的对象对“国家”的认同感削弱,隐含了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这也是分封制弊端的表现,故选A。

8.柳宗元《封建论》载: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之守宰。

”由此可知秦朝 (  )

A.拆毁城郭,破坏各国都城

B.打破各国原有管理体制,推行郡县制

C.修建万里长城,加固边防

D.打击各国贵族,加强中央集权

【解析】选B。

秦朝统一全国后,剖分诸侯国而设置郡县,废除诸侯而委派郡县长官,打破分封制下各国原有管理体制,推行郡县制,故B正确;拆毁城郭,破坏各国都城——“裂都会”只是秦加强中央集权的部分措施,故A错误;秦修长城以抵御北方匈奴,与题意无关,故C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秦朝打击各国贵族,故D错误。

9.《史记》载:

“始皇……起诸侯,并天下,意得欲从,以为自古莫及己。

专任狱吏,狱吏得亲幸。

博士虽七十人,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这表明 (  )

A.秦始皇才能非凡

B.皇权至上,大权独揽

C.政权系统尚不完备

D.君相矛盾尚不突出

【解析】选B。

关键的信息是“特备员弗用。

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辨于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这段材料意思是说:

官员只是充数而已,丞相大臣都是按皇帝谋划好的事情去做,所有事情都由皇帝决定,因此B正确。

10.古代宰相的职权可概括为“入(宫)则参对(君主)而议政事”“出(宫)则监察(百官)而懂(正)是非”。

下列对宰相职权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事无巨细,大权独揽

B.参与决策,监督执行

C.秉承诏令,上传下达

D.拾遗补阙,以备顾问

【解析】选B。

“事无巨细,大权独揽”是指皇帝,不符合题干材料意思,故A错误;材料中“参对(君主)而议政事,监察(百官)而懂(正)是非”说明丞相参与决策,监督执行,故B正确;“秉承诏令,上传下达”属于军机大臣职责,故C错误;“拾遗补阙,以备顾问”属于殿阁大学士的职责,故D错误。

11.(2017·黄石调研)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

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卫尉,掌宫门屯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司法……少府,掌皇室财政。

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  )

A.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

C.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D.官僚政治取代血缘政治

【解析】选B。

材料中九卿分掌宗庙礼仪、宫廷警卫、宫门屯卫、御用车马、司法、皇室财政等,可以看出九卿为皇帝私家服务,“国”与“家”同治,故B正确。

【加固训练】

从西周至秦朝政治制度的演变来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分封现象至此不复出现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C.地方对中央威胁已经消除

D.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解析】选D。

西周政治是以宗法制和分封制为典型代表的贵族政治,而秦朝则是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特征的官僚政治,选择D。

A的分封现象秦以后仍然存在,B是指清朝军机处的设置,C地方对中央的威胁始终存在。

12.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政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

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C.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D.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封建统治

【解析】选B。

材料中“秦以前的封建政治”是指分封制,分封制下实行贵族政治;“秦以后之郡县政治”,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故选B。

【拓展延伸】官僚政治与贵族政治的不同之处

(1)从权力的来源说,贵族的权力是自然的权力,自然而然地拥有权力;官吏的权力则是由皇帝授予的。

贵族是食土临民者;官吏临民却不食土。

(2)从权力运作看,贵族的权力运作具有自主性,他可以决定他治下的一切事情;官吏则必须受制于皇帝及其代理者——中央政府和他的上级官吏,因而很难发挥自己的才干和主动性。

(3)从权力机构看,贵族政治之下的权力机构比较简单,绝对没有叠床架屋的情形。

官僚政治下,多个机构的相互制约、相互监视,由此所造成的,就是政府机关的叠床架屋、庞大臃肿和运转不灵。

(4)从收入来源看,在贵族政治之下,贵族的收入来源于他的领地,因而贵族们不必贪污受贿;在官僚政治之下,官吏们的职务不能世袭,而且他们的收入只有俸禄。

为了避免“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所以,贪污受贿就成为了官僚政治的一大弊病。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37分)

13.(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武王追思先圣王……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

余各以次受封。

——《史记·周本纪》

材料二 周有天下,裂土田而瓜分之,设五等……迄于幽厉,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

厥后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天下乖戾,无君君之心……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

——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他废除了所有的分封国家和国王,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材料一中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

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

结合材料二,概括这一制度的弊端。

(6分)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三反映的制度有何创新之处?

这反映了当时地方行政制度演变的趋势是什么?

(6分)

【解析】第

(1)题据材料一中的“武王”“齐”“鲁”“燕”等信息可推断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从材料二中“问鼎之轻重者有之,射王中肩者有之”“周之败端,其在乎此矣”信息概括弊端。

(2)题,从材料三可以看出秦代实行郡县制,结合郡县制的特点及影响回答“创新之处”和“趋势”。

答案:

(1)制度:

分封制;(2分)对象:

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

(2分)弊端:

造成诸侯争夺王权,周朝开始衰败。

(2分)

(2)创新:

以郡县制代替分封制;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中央垂直管理地方。

(4分)趋势:

中央集权加强。

(2分)

14.(25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