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93429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研究Word文件下载.docx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贫困大学生是指家庭经济条件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教育费用很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当前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1]当代大学生是心理障碍和各种心理疾病的高危人群。

当前我国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卑心理

  贫困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限制,他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与非贫困学生相比有所不同。

有些贫困生不敢与经济条件好的同学交往,担心别人看不起;

还有些贫困生因为自卑心理,在班级活动中失利,由此更加胆怯、自卑,在心理上往往采取逃避、退缩的应付方式,而不是积极地克服困难。

(二)焦虑抑郁

  贫困生由于经济困难,生活常面临危机。

在消费上精打细算,还常为学费头疼。

有的贫困生申请到助学货款,但临近毕业时得为如何偿还货款焦虑,就业压力也会引起他们的焦虑抑郁心理。

因此,贫困大学生往往言语不多,还会出现情绪低落、行动迟缓、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二、部分高校贫困生面临的心理问题

 

(一)自尊心强、压力大而自信心不足

  高校贫困生往往在独有的生活环境下,经受着各种各样的磨砺,能走进心中憧憬的象牙塔,觉得很有成就感,他们希望通过发奋学习而努力成才,使自己和家庭改变贫困的命运,所以在求学过程中承载着比非贫困生更大的期望和更大的心理压力,而且他们好胜、好强、不甘落后,注重他人的看法,非常在乎外人对自己的评价。

但是碍于情面,又不敢正视自己的贫困现状,所以往往易形成自尊心过强、自信心不足的消极心理。

  

(二)自卑、抑郁和自我封闭

  贫困生大都是来自贫困地区和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由于经济方面的原因,使得他们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他们很想与人交往,但又怕被人瞧不起,结果不敢与人来往,不愿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离群索居,缺少朋友。

他们不敢向他人敞开心扉,担心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因此而产生一种与世隔离,孤单寂寞的情绪,莫名其妙地封闭内心或顾影自怜,而对家人生活的担忧等等各种心理冲突或挫折引起的复杂的情绪反应,使精神往往处于一种焦虑状态。

原有的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强烈的心理失衡状态下消失殆尽,然而长时间的焦虑容易使人的心理慢慢转向抑郁。

长此以往,就造成性格上的严重缺陷和心理畸形,导致自卑和自我封闭,甚至人格发生变化,出现精神病症状。

 (三)偏激、嫉妒和虚荣

  社会贫富的差距,使得很多贫困生产生不公平感,长期的不公平感会产生偏激反应,或走向自我攻击以寻求心理平衡,即受挫后将不满情绪向造成其挫折的人或物,甚至向自己发泄。

少数贫困生不能正确对待自己所面临的困难,总是采用种种手法伪装、掩饰自己。

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在生活中、学习中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们的真实情况极不相符,甚至完全相反。

这种极不健康的心理行为,促使他们去达到一种暂时的心理平衡状态,实际上内心却在忍受着更大的心理痛苦和压力。

还有些贫困生喜欢拿自己与他人比较,发现自己在才能、荣誉、地位和境遇等方面不如别人时,易因不满、不服气或者羡慕对他人产生嫉妒情绪。

  (四)敏感和孤僻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极其敏感,容易把同学交往中的一些正常现象加以误解,或者把一些小误会放大。

同时由于激烈的竞争、繁重的学习任务以及不同价值观念的冲击,一些贫困生变得敏感、多疑。

他们感到自己不被他人接纳,因而在学习和生活中和他人的交流较少,也尽量不参加同学们的聚会活动,独来独往,结果日益孤独。

他们经常给人以难以接近、不合群的感觉,长此以往,就造成性格上的严重缺陷和心理畸形,敏感孤僻,逃避现实,沉默寡言,甚至产生自怜、自残或自毁等心理问题。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利影响和危害

(一)给贫困大学生个人的心理生活和成长成才造成危害。

在人的综合素质中,心理素质起着根本性的导向作用,为其他素质的培养提供动力。

首先,影响贫困大学生正常的生活、学习和交往。

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必然会引起贫困大学生心理上的诸多不良表现,如自卑和自闭,不能容纳别人,不能与人正常的交往,出现不和谐的人际关系。

其次,影响贫困大学生的适应能力。

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就不能较好的支配新的环境,与社会保持较好的接触,在面对困难时出现沮丧甚至逃避,不能够选择适宜自己的角色。

第三,影响贫困大学生个性心理的培养。

心理健康出现了问题,也势必会对行为上造成影响,影响和限制了自己的成才与发展。

 

(二)对和谐校园和社会的构建形成的不良影响。

贫困大学生作为校园中的一个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直接关系着和谐校园及社会的建设。

经济困难是贫困大学生最显著的特点,由于经济困难,部分贫困大学生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是多余的人,加上心理健康上出现了问题,少数贫困大学生经常迟到、旷课,不认真学习,影响了高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成材目标。

部分贫困大学生因为经济上、学业上的压力,往往逆反心理较强,出现了自我封闭,不愿与人交往,生活圈子狭小,更不愿意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教导和帮助,把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看成是怜悯和同情等心理健康问题,更有甚者,把老师的批评看作是对他们的歧视和苛求,这就给和谐校园的建设增加了不少的难题。

四、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形成原因的分析 

(一)家庭经济困难是最根本的原因

1、家庭经济贫困。

这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90%的贫困大学生主要来源于边远山区和城市下岗职工家庭,家庭经济收入较低。

一是家庭收入少;

二是家庭子女多;

三是意外灾害,使家庭经济水平出现经济危机。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经济上的贫困,迫使贫困大学生很难实现社交需要、尊重需要等等,从而使其处于边缘位置。

2、文化遗传。

贫困大学生进入大学后,仍然带有其家庭身份的特征与属性,表现为价值观、行为方式以及与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有形或无形的符号,从而形成一种贫困文化的“社会遗传”。

尽管大学里老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这种知识性活动并不因学生的家庭背景有所区别,但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却在这种社会归宿中遭遇冲突,最突出的就是自卑感,导致心理上的自我封闭,成为影响心理健康的深层次原因。

(二)自身存在的心理弱点是内在原因

1、学习基础相对薄弱。

大学不同于中学,它强调综合学习素质,例如英语口语的流利、计算机的熟练使用、独立思考的能力等。

这些新要求需要的是另外一种积累,而不仅仅是优秀的中学成绩。

来自农村或是边远地区的贫困大学生,很可能因为过去教学条件差而缺少相关方面的学习积累,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因而不容易达到新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大学生活中成绩不再是惟一的标准,特长、社会活动、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都被纳入到一个立体的社会评价机制之中。

而原来社会评价较高的贫困大学生很可能因为失去成绩优势又缺乏其他资源,在新环境中只能获得较低的社会评价。

这种落差既可能成为贫困大学生努力奋斗的动力,也可能成为其自卑、敏感心理的诱因。

2、对自我形象的相对敏感和关注。

脆弱性是贫困大学生群体的一个典型特征,是指贫困大学生群体对社会变革、环境变化所表现出来的承受能力的低层次性,是一种生存能力的脆弱。

他们努力“维持一种极其脆弱的生存,一旦有变故,他们立即沦为极度的贫困”。

他们本就处在一种弱势的生活状态中,他们不希望自己本己脆弱的心灵再受到伤害。

害怕别人怪异的目光,甚至憎恨别人对自己的同情和怜悯,对自我的形象相对的敏感和关注。

3、思维方式相对封闭和简单。

贫困大学生因经济困难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在思维方式和人际关系上更趋于封闭,并产生了种种心理障碍。

有的贫困大学生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处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着师生善意的同情;

他们不愿积极主动地与人交往,生活封闭,还有些贫困大学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思维方式相对封闭和简单,影响了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问题是贫困大学生最为关注也最感困惑的问题之一。

人际关系的好坏往往影响到贫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等各个方面,也影响到贫困大学生对自我的正确认知,进而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贫困大学生一旦遇到挫折和不幸时,易产生偏离而出现逆转,走向对立面,产生自卑情绪,自我评价过低,不能客观、正确地认识自己。

(三)资助体系和心理支持工作还不完善是重要原因

1、目前的资助体系尚不完善。

近年来,政府和学校一直致力于建立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目前较为普遍的一种模式是:

以“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费、困难补助”和“绿色通道”为主要内容的助学体系。

各高校依据自身条件相应地组织实施“奖、贷、助、减、免、补、勤”等助学手段,社会各界也以多种方式资助贫困大学生。

贫困大学生助学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

一方面,“减、勤、助、补”,力不从心。

获得减免学杂费和专门困难补助的高小贫困大学生比例很小,多数学校仅限于特困生,这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贫困大学生的需要。

各级各类奖、助学金只能满足少数贫困大学生的需要。

此外,高校勤工助学岗位少、稳定性差、基金短缺等问题也很突出。

学校只能提供极有限的固定或临时岗位来满足少数学生的需要。

大多数贫困大学生为维持在校期间的最基本生活不得不整天四处奔波,忙于各种打工,这不仅加重了贫困大学生的生活压力,而且占用了大量学习和休息时间,造成沉重的身心和血液负担,严重影响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身心健康发展。

2、高校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关注存在薄弱环节。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仍存在许多薄弱环节。

第一,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关注程度不够。

贫困大学生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受到了来自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但这种关注更多表现为物质上的,忽视了心理问题对他们的影响。

第二,助困与育人相脱节。

近年来政府实行对贫困大学生的一系列助学措施,如奖学金、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杂费等解决了部分学生的经济困难。

但此举也使部分贫困大学生形成了依赖心理,没能从根本上激发他们自立自强的能力。

第三,教育与管理相脱节。

由于日前高校学生自主性、分散性大大增加,出现统一管理相对削弱的现象,对贫困大学生中出现的心理问题也不能及时反馈给主管部门,与贫困大学生的沟通与联系也因此形成断层,不能快速及时解决好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四)社会环境因素是外部原因

1、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

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含义,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指个人收入大大超出其劳动付出,体现其收入与实际劳动报酬的差距悬殊;

二是指不反映社会主义劳动者作为社会生产资料共同所有者而应该利益分享的收入过分悬殊。

特别是在法制不完善的情况下,看到有的人靠非法手段大肆敛财,迅速暴富而一掷千金,而贫困大学生却在为每天几元钱的生计发愁时,不平衡的心态很快形成,出现“仇富心理”,导致对社会认知出现偏差,甚至发展成反社会的偏执人格。

2、金钱至上等亚文化的冲击。

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社会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被演化成一种以金钱为唯一目标的亚文化,人际关系变得势利和冷漠。

这种现象使贫困大学生感到,在现实生活中金钱具有重要作用,金钱决定人的地位,与身边的同学相比较,有时候感觉自己就低人一等,处处被别人看不起,甚至排斥自己。

自己没有金钱,也就没有地位。

由此导致心理失衡,总认为自己经济不宽裕、穿戴不时髦、被人看不起,因而很容易产生自卑感和抑郁感。

3、大学毕业后就业和创业的压力。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

在新旧体制转型期,由于社会机制还不够完善,人才市场的择业竞争还存在一些不公正的现象。

贫困大学生既没有父母可以依赖,也没有金钱作为后盾,加之自身在风度、言谈、气质等方面还有不足之处,自己在竞争中没有什么优势,因而面临的就业压力更大,心理上便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神经质等问题。

五、建立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

高校要将“经济资助工程”作为建立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的首要任务。

笔者认为要完善“经济资助工程”要从四方面着手。

 

(1)做好贫困生资格认定工作,建立贫困生档案。

高校必须建立科学的贫困生认定标准,建立和细化贫困生档案,并对贫困生建立监督机制。

 

(2)做好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定工作。

在评定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保证每一笔钱发到表现优异且最需要的贫困生手里。

 (3)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

高校要本着“热情、细致、高效”的工作原则,帮助他们完成生源地贷款的申请工作。

 (4)借助社会资源,拓宽资助渠道。

高校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个人的联系,积极开辟各类资助渠道,以缓解补助供不应求的局面。

 以“学习解困工程”助学。

可以从三个方面建立“学习解困工程”,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

 

(1)建立导师制。

建立导师制可以帮助贫困生提高专业能力。

具体做法是由一名资深教师带几名学习贫困生,定期给他们布置学习任务,定期进行专业辅导,并且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小组学习等多种活动。

 

(2)建立一帮一助学制度。

 (3)组织优秀学子宣讲团。

  以“道德教育工程”立德。

“道德教育工程”是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实施这项工程可从五方面入手。

 

(1)开展诚信教育。

  

(2)评选“自强不息之星”,树立优秀典型。

 (3)建立爱心回馈制度。

高校可制作《受助学生爱心回馈服务手册》,要求受助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一定时数或次数的义务劳动,并记录在手册上,作为第二年评定奖助学金的依据。

 (4)开展“爱心家教”活动。

 (5)设立“爱心超市”。

爱心超市的物品是由学生们捐赠的,贫困生只需凭借“爱心超市”免费卡领取衣物和旧的书籍。

  “心理援助工程”健全健康心理。

建立“心理援助工程”,以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

  

(1)建立贫困生心理档案。

高校在每年新生入学时均要对贫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并在此基础上专门建立完整的、有指导价值的贫困生心理档案,对贫困生实施跟踪管理。

 

(2)设立心理咨询室。

 (3)开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4)成立以贫困生为主体的社团。

  以“素质拓展工程”促进个体发展。

 

(1)组织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2)组织大学生科技活动。

 (3)结合贫困生特点,构筑全程化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高校在低年级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辅导;

在高年级则要着重进行择业心理、求职面试技巧、简历制作、就业政策等方面的指导。

 (4)开设就业门诊。

为贫困生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排忧解难,提供理性指导。

 (5)举办贫困生专场招聘会。

参考文献:

[1]颜新娟.浅析高校贫困生的人际交往障碍与改善的途径[J].安康师专学报,2004,16:

99-101.

[2]何纯正.高等学校应着力提高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

120-123.

[3]周天一.高校贫困生帮扶体系设计的新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

[4]褚必海,高晓琴.高校贫困生的就业竞争力研究[J].科技资讯,2010,(13):

232.

[5]夏阳,赖志华,张玉霞.多维度构建高校资助育人体系探析[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4):

84-87.

[6]周茹.加强高校贫困生教育管理的有效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1,(28):

61-6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