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79329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5.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上册教案.docx

三年级上册教案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复习《摇啊摇》

边唱边表演

三、新歌教学

1、导入:

请小朋友看看谁有小酒窝?

有小酒窝的小朋友笑得怎样?

老师有一首歌,请小朋友听听又是怎样的呢?

2、听录音

学生交流

3、再听录音,你能听出是一二还是一二三吗?

边听录音边按一二击拍。

4、用LU哼唱

重点:

3106│30│5305│60│

5、按节奏朗读歌词

重点读准:

左边0一│个0│右边0一│个0│

读准八分休止处

6、放录音,轻声跟唱。

找一找难唱句,大家一起练唱。

教师范唱AB两句,各4小节。

设问:

A请大家仔细听,老师唱的两句歌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提示:

歌词、节奏、曲调。

设问:

B听我唱曲调,你能听出曲调中出现最多的音是哪几个音吗?

重点练唱:

3106│30│5305│60│

左边一│个│右边一│个│

唱准八分休止处,采用跟唱法。

]

7、连唱

唱到“呀子喂”处与同桌互相拍手,节奏为“ХХХ”

让学生编创其他节奏型

边唱边拍手。

8、用甜美的情绪、稍快的速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9、跟老师轻声唱歌谱。

10、分组排练表演唱。

分组展示

师生评价。

4、小结,师生再见。

 

教学目的

1.学习用听视唱结合学习歌曲《草原上》,引导学生认真仔细地聆听音乐,初步感受内蒙古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民族风格。

2.引导学生创编动作与师生互动的交流,学习以动作来表现体验自己的情感,背唱:

《草原上》,并进行表演。

3.引导学生在游戏中学习二分音符、四分音符。

教学重难点

1、听音乐、编舞蹈、讲故事,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2.唱准音高,进行即兴编曲。

一、组织教学

1:

导入:

(谈话、多媒体出示内蒙古大草原和内蒙古人民的风土人情,并配以《草原上》伴奏音乐)

教师介绍:

在这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蒙古族,他们以放牧为生……老师唱一首给你们听吧。

教师范唱,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听后回答,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2、再听音乐,学生自由随音乐表演,教师可稍做指点。

3、学习歌曲(出示大歌片或投影片)

1)听歌曲录音《草原上》(也可选看光盘影片内容);

2)教师范唱,引导学生小声随唱;学生轻声跟着范唱录音唱。

唱出优美抒情的情绪。

3)结合竖笛进行视奏练习

4)多媒体出示大草原,学生用中速、悠扬的歌声演唱,注意唱出对草原的赞美之情,开展联想与想象,投入到“草原上”的情景中去。

5)边唱边即兴表演。

6)教师出示打击乐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并进行编配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知识

1、学生跟着琴边看谱边唱唱名。

2、师:

歌谱里出现最多的是哪三个音?

misolla

看老师用柯尔文手势边唱表示着“3、5、6”三个音。

(学生唱)

教师弹琴,开火车游戏,教师弹一组,学生按节奏唱一组,一个接着一个。

(唱音高时结合柯尔文手势进行训练,让学生从立体的直觉上理解音的高低。

3、加上时值唱一唱365―625―认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由节奏入)

ⅩⅩⅩ―读一读唱一唱边拍手边读

4、节奏游戏找妈妈

将《草原上》的歌谱分割成卡片,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分别贴在黑板上归类,边听音乐边贴,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看哪一组贴得快,贴得最正确。

小结:

鼓励与表扬,指出不足之处。

 

一组织教学

1、导课:

复习《草原上》边唱边表演

师:

《草原上》这首歌的情绪是优美,抒情的,下面我们再来听一首蒙古族歌曲,听完后告诉老师,他的情绪是怎样的?

2、听音乐,表现了小牧民怎样的心情?

3、学生随音乐自由编创动作表演,老师适时指导。

(师生一起随音乐表演)

4、学生跟着范唱录音轻声演唱。

(唱准八分休止符和倚音)

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边唱边用动作表演,表现出小牧民自豪、欢快的情绪。

 课堂小结:

鼓励与表扬,并指出不足之处。

 

一、组织教学

二、编创与活动ABA

1、复习《草原上》(要求:

边唱边表演)

2、复习《我是草原小牧民》(要求:

边唱边表演)

3、分组活动(把全班分成两大组,每组再分成三小组,让学生自报图示中的任何一部分。

三小组的同学各自讨论如何表演好自己这组的一部分,教师适时指导,可加入打击乐器伴奏。

4、分组排练。

(分组按ABA的顺序表演)

第一大组表演完后,第二大组表演,相互交流,相互评价。

三、聆听《草原放牧》

1、导入:

师:

小牧民们生活在草原上可真快乐……(讲解《草原小姐妹》的故事,介绍《草原小姐妹》音乐创作的背景)

1)听音乐第一段,说说音乐情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欢快、活泼的放牧情景)

2)听音乐第二段,说说音乐情绪,你又仿佛看到了什么情景?

学生讨论回答(小姐妹俩对美丽家乡和幸福生活发自内心的赞美)

3)听全曲,启发学生根据乐曲标题名称及琵琶弹奏的音色,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情景,并用图形来表示。

4)再次复听全曲:

要求学生即兴编舞进行表演。

四、编自己的歌

1、出示“356”三个音符

2、以小组为单位,用已经掌握的356三音即兴编自己的歌比一比,看哪一组编得多,编得好听。

3、师把学生编的曲在黑板上记下来一一展示,将好听的曲子大家一起唱一唱或用竖笛吹一吹。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1、聆听《同伴进行曲》

(1)导:

秋天,秋高气爽,秋色怡人,真是郊游的好时光,我们结伴去郊游好吗?

在郊游前,先听音乐,进行列队表演,但得听出这段音乐是齐步走还是跑着走?

(2)初听,听后交流

(3)介绍创作背景

(4)复听A、B段,边听边看图形谱,听后说说两段情绪是否相同?

分组讨论:

用不同手段进行描述

提示:

可以表演、画图、语言

(5)初听C段音乐

导:

这段音乐与前面两段音乐中的哪一段相似?

(6)复听C段音乐,画图形谱

(7)导:

队列开始,请小朋友们进行队列变化表演。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表演《噢!

苏珊娜》

(1)导:

队形表演很精彩,全体出发。

放《郊游》,学生边唱边表演。

出示牛仔图。

导:

小朋友们,这是什么打扮?

你知道是哪里的吗?

(2)放音乐,教师边唱边表演。

(3)朗读歌词

(4)放录音,学生轻唱

导:

你最喜欢哪一句?

你能唱一唱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

一起唱一唱。

重点:

弱拍的附点节奏

方法:

采用教师范唱对比法,让学生听辨练唱、跟唱、连唱

导:

歌中说他们去探望朋友们,说明他们跟朋友的友谊非常深厚,该用什么心情来唱?

(6)再唱歌曲

 

第三课时

一、组织教学

1、复习《噢!

表演苏珊娜》

完整地唱一边。

2、新歌教学

(1)导入:

上次我们碰到了美国人,并学了一首美国歌曲,知道他们很珍惜友谊,看到他们很珍惜友谊,有一个小朋友不禁唱了一首歌曲,我们来听听他唱了什么?

(2)听录音

学生交流

(3)师:

这个学派有肯承认自己的

放录音轻唱错,说明他怎样?

学生自由回答

师:

你能听出刚才这个学派有唱的歌是几拍子的吗?

放录音学生试拍。

放录音学生打三拍子

提示:

第一拍不打

用“LU”哼唱。

(4)学唱歌词

再放录音,轻唱

找一找难唱处

重点:

前三句强拍上的八分音符。

歌中是谁向朋友倾诉“一点错”

所以“我”应唱得重一点,稍长一点。

练唱

处理:

歌中讲讲我向朋友倾诉自己的“一点错”,如果是你有了一点错,你怎么做?

学生讨论:

怎样唱?

(带着内疚的情绪,向朋友倾诉自己的“一点错”,表达对同伴的信任,希望得到同伴的“原谅”使伙伴的友谊更进一层。

连起来流畅地唱一边。

5)学唱歌谱

出示歌谱

师:

第一、二锯的曲调有哪几个音是相同的?

有哪几个音是不同的?

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

比一比谁的记忆和模仿最快?

教师范唱

学生跟唱

学生跟琴唱连唱

3、编创与活动

(1)刚才小朋友进行了比赛,下面我们来放松一下做一个游戏,找自己的好伙伴编段新歌,看哪些学派有编得新颖、有趣。

(2)展示

师生评价。

 

第四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复习歌曲《原谅我》

(1)完整地唱一边。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分组自由选择打击乐器试敲,讨论每样乐器用了什么节奏进行伴奏

出示节奏谱,逐条边唱边徒手拍

加上乐器敲一敲,三条合起来(方法同上)

(3)交换敲击,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编创与活动

(1)师:

玩得愉快吗?

下面老师考考学派有,看哪些学派有聪明。

出示节奏

2/4ⅩⅩ∣ⅩⅩ∣Ⅹ―∣Ⅹ―‖

师:

你会用“356”三个音按节奏编自己的歌唱一唱吗?

听听老师的歌怎样?

教师示范

学生同座试编

学生展示

师生评价

3、聆听《船歌》

(1)导入:

听,远处传来了歌声,你能听出他们在唱什么吗?

放录音,学生聆听

(2)施舍功能交流讨论歌曲所表达的情景(伙伴们真诚的友谊之情和欢快的气氛)

(3)幻灯出示歌词,复听全曲。

师:

当很多人歌唱时,他们唱的是同一个曲调吗?

学生交流

(4)再复听全曲

出示合唱谱,要求学生画出合唱的二声部图形谱

指导学生看书上是怎样画图形谱的,然后听音乐试画

5、师:

请学派有用好艘随音乐划动,表达伙伴们轻松活泼地在船上划行的情景。

复听音乐,学生随音乐划动。

弱起节奏和符点音符掌握要加强

节奏训练做得很好,学生可以掌握三组的节奏训练。

6、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音乐知识ladore及八分音符时值

1、在复习巩固“misolla”的基础上,讲解“6、1、2”的音高位置。

2、游戏:

师把“612356”做成卡片,随便拿出一张,看谁唱得最快。

3、在复习四分音符、二分音符时值的基础上学习八分音符时值—X“跑”

二分音符X-

四分音符X

八分音符X

4、即兴自编两小节节奏

三、聆听《小放牛》

1、先介绍河北民歌《小放牛》

《小放牛》是一首载歌载舞的男女队唱,描写村姑向牧童问路,牧童故意考问她时的风趣情景。

旋律质朴流畅,活泼轻快。

(1媒体播放《小放牛》音乐和歌篇

(2学生随琴声哼唱曲调,对该歌有一个初步的熟悉

2、初听有乐曲:

多媒体播放

问:

这段乐曲是有民族乐队还是西洋乐队演奏的?

乐曲中主要的曲调是有哪一件乐器演奏的?

3、听第一段音乐:

问:

这段音乐与河北民歌《小放牛》有什么关系?

4、听第二段音乐:

问:

这段音乐旋律与第一段有什么关系?

在速度上有什么变化?

你能听出二人一问一答的情景吗?

5、复听第一、二段后,师生交流听后感

6、完整地聆听全曲

四、编创与活动:

书上练习

这一活动要求是即兴创作,把已学到的知识:

六个唱名,三种节奏组合起来进行口头即兴创作,多引导,多鼓励。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再次聆听河北民歌《小放牛》

三、复习“612356”和三种音符

1、唱出学过的这几个音,师随时纠正

2、写出几种音符,学生说出是几分音符?

读什么?

四、学习歌曲:

1、听范唱:

多媒体播放

2、歌曲介绍:

这是一首以农村题材为内容的四川民歌,2/4拍,音乐素材简练、朴实,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曲调欢乐、活泼,表现了农村的牧童娃娃愉快劳动生活的欢乐情绪

3、学习曲谱:

要求学生读谱视唱

学生用“la”随琴跟唱旋律

4、随琴心中填词

5、分乐句填词,注意衬词部分

6、完整演唱全曲:

要以自己参加劳动而获得丰收的喜悦心情来演唱。

7、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