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x
《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Word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
教育“于其之外无目的”,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组织力量保证儿童成长。
“做中学”。
儿童中心说。
14、(凯洛夫)《教育学》总结了前苏联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教育经验,基本吸收了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把教育学分成总论、教学论、道德论、学校管理论四部分,其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课堂教学在学校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15、教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教育理论异彩纷呈。
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教育过程》,强调学习学科的基本结构,提出了早期学习和发现学习的理论;
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教学与发展》,“高难度学习”、“高速度学习”、“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的五大教学原则;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夫雷什中学》。
第二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现代教育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更是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教育与生产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对教育的发展提出一定的要求,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又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
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③教育再生产新的科学知识。
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决定因素。
4、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在当代的体现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①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对于知识的观念;
②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对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③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自主化、民主化和个性化提供了平台(信息技术能够满足学习者的个别需要;
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
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教育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人力资本理论,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因为它是未来薪水和报酬的源泉;
它是人的资本形态,因为它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学校教育、职业训练、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
舒尔茨推算出了教育水平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是33%。
5、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
④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内容。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②教育为政治培养专门的人才;
③教育对当前的政治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
④教育可以加速民主进程。
6、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与教育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以儒家为中心的伦理型文化);
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教育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教育与文化的特殊关系。
①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
②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7、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的,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一种整合和结晶。
学校文化的特性:
①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②学校文化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③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文化容器”);
④学校文化特别是良好的校风,具有鲜明地教育作用。
学校文化的功能:
导向;
凝聚(“润物细无声”);
规范(硬的约束力,从众行为)。
学校文化的形成:
①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原有文化的传承和改造的过程;
②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对文化构成要素进行整合的过程;
③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学校文化主体积极创建的过程(学校文化建设的关键人物是校长);
④学校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良好行为的改造和积累的过程(“环境”被称为“第二教师队伍”,是一种“隐性课程”)。
8、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质的规定性。
①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
②教育是有意识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教育的基本特点是有意识性);
③培养人是在教与学的对立统一中实现的;
④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特殊社会实践。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①任何教育都具有历史继承性;
②教育要注意继承与发扬本民族的传统。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①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②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9、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①教育是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所在;
②教育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性因素;
③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④教育是实践“三个代表”思想的重要领域(振兴教育,培养人才)。
10、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①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对教育基础性、全局性、先导性战略地位的认识;
②加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加快教育发展;
③进一步动员社会资源,建立多元教育投资机制;
④建立和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大力发展农村义务教育;
⑤加快构建终身教育体系,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11、1982年,中共十二大,第一次把教育列为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之一。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12、约翰·
奈斯比特《大趋势》,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3、(教育现代化)是基于传统教育,积极地吸收国外优秀教育成果,创造适应大工业生产和社会化生活方式的教育的历史变化。
第三章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
1、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人的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皮亚杰,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
柯尔伯格,前世俗水平、世俗水平、后世俗水平)要求教育工作者循序渐进的开展教育工作。
循序渐进并不是消极的迁就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而是要向学生不断的提出高于现有水平又能使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要求,以促进学生的发展。
②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教育工作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分阶段进行。
不能搞“一刀切”,要注意各阶段间的衔接和过渡。
③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教学工作要抓住关键期,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佳的效果。
④人的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教育工作者首先要确立好信心,相信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暂时落后或者是某些方面有缺陷的学生,通过其他方面的补偿性发展,都会达到与一般正常学生一样的发展水平;
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方法,发现学生的优势,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激发学生自我发展的信心和自觉。
⑤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教育工作者充分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的典型观点
遗传决定论(高尔登、霍尔);
环境决定论(华生);
二因素论(吴伟士、施太伦);
3、遗传素质的作用:
①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
②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为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提供最初的可能性;
③遗传素质的成熟机制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格塞尔的“成熟势力说”)④不宜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
4、环境的作用:
①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②环境决定人的身心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
③环境的决定作用是通过人的内部因素实现的(主观能动性、内部发展要素);
5、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②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的;
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的表现:
①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②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最近发展区”);
③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④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第四章教育目的
1、教育目的:
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总要求,它规定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它是结合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或专业的培养要求。
2、教育目的的作用:
激励;
评价
3、关于教育目的制定的两种观点
个体本位论认为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人的本性之需要来确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得到最完善的发展。
孟子、卢梭、裴斯泰洛齐。
社会本位论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都有赖于社会,主张教育目的应当根据社会的要求来确定,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的知识和规范,实现个体社会化,并为社会服务。
荀子、柏拉图、康德。
4、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四有、两爱、两精神”
5、素质教育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的,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
内涵:
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③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时代特征);
6、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7、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提高认识,更新观念。
①要认识到素质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②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人才观、教育质量观、师生观);
建立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①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②加大教育督导力度;
③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
④加强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沟通和衔接;
建立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
①改革内部管理体制②提高校长和教师的素质③完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过程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1、教师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促进个体的社会化:
①搞好教学工作;
②做好思想品德教育工作;
③全面关心学生的健康;
2、教师道德素养:
①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依法执教,严谨治教;
爱岗敬业,廉洁从教);
②热爱学生(全面关心学生;
尊重和信任学生;
理解和宽容学生;
严格要求学生;
解放和放飞学生)③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善于与同事合作;
善于与家长和社会合作)④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加强修炼;
言行一致)
3、教师的专业素养
专业知识素养:
①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
②精深的学科知识;
③宽厚的教育科学、心理科学知识和管理科学知识;
专业能力素养:
①对学生的发展进行分析、预测和指导的能力;
②驾驭教材和组织教学的能力;
③精湛的语言表达能力;
④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的能力;
⑤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
⑥较高的教育机智;
⑦教育科研能力;
4、教师的个性素养:
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诸如热情乐观、有责任心、仁慈友善、耐心周到、幽默风趣、善于交际、乐于助人、团结合作、公平客观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5、学生的本质属性:
①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和发展需要的人;
②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6、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具有特殊性:
①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
③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学习;
7、关于师生关系的两种对立观点
教师中心论
赫尔巴特
学生的成长完全仰仗于教师对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指导,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起主宰作用。
学生中心论
杜威
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的成长,所以教育要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出发,整个教育过程都要围绕着儿童转
8、辩证统一的师生关系
教学上的授受关系。
①从教育内容的角度说,教师是传授者,学生是接受者②学生主体性的形成,既是教育的目的,也是教育成功的条件③对学生指导、引导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人格上的平等关系。
①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②真正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与帮助的关系
社会道德上的相互促进关系。
①师生关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人”关系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第六章课程
1、我国的课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是指学校开设的教学科目的总和以及它们之间的开设顺序和时间比例关系。
还有一种更狭义的理解,课程特指某一门课程。
课程的内涵:
①课程是指学校中所要进行的德、智、体、美等全部教育内容的总和;
②课程不仅包括各门学科、课内教学,也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活动;
③课程不仅规定了各门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各门学科设置的顺序和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
2、根据课程的任务,可分为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3、课程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博比特,课程作为专门研究领域的诞生,“活动分析法”
拉尔夫·
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被公认为课程理论的奠基石,“目标模式”。
课程编制应该考虑的四个问题:
学校应该达到那些目标?
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我们可以看出课程编制的四个基本步骤:
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4、现代课程理论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
课程的设置原则是学科知识自身的逻辑体系
布鲁纳、施瓦布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
以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为基础来编制课程
卢梭的自然主义课程论、杜威的儿童经验主义课程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课程论
社会改造课程理论
围绕重大社会问题来组织课程内容
布莱梅尔德、弗莱雷
5、课程设计主要涉及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材三个层面
6、(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课程计划的构成:
培养目标、课时分配、学科顺序、课时安排、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课程计划编制的原则:
①以教育目的与任务为前提,体现课程结构的完整性;
②以科学的课程理论为依据,体现基础性与多样性;
③以学生的发展水平为基础,体现知识的衔接性与学生的可接受性;
④以课堂教学为主,全面安排各项活动;
7、(课程标准),亦即学科课程标准,是国家制定的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2001年开始推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取代“教学大纲”。
课程的功能、内容、实施、管理发生了变化。
课程标准的结构:
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附录
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执行:
①认真研究和把握课程标准;
②全面系统地理解课程标准;
③严格执行课程标准;
④以课程标准作为自己检查教学质量的依据。
8、(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参考书、讲授纲要、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
(教科书)是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教学内容的教学用书。
它以准确的语言和鲜明的图表等,明晰而系统的阐述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教科书的作用:
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教学的主要材料;
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教科书是统筹教学与各种活动的根据;
教科书的编写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
①体现科学性和思想性;
②强调基础性;
③注意适用性;
④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⑤表达确切;
⑥强化联系性;
教科书的使用:
①整体把握教科书;
②重点设计教科书;
③充分利用教科书;
④及时引进新知识;
⑤适当补充乡土材料;
⑥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好教科书;
(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基础,它包括教材以及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一切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各种资源。
教材是从课程资源中提炼出来的、开发出的产品,是课程资源的核心和主要组成部分。
素材性课程资源(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
条件性课程资源(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媒介、设备、环境)
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①进行社会调查;
②审查学生活动;
③开发实施条件;
④研究学生情况;
⑤鉴别校外资源;
⑥建立资源数据库
9、(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
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①课程计划本身的特性(可传播性、可操作性、和谐性、相对优越性);
②交流与合作;
③课程实施的组织和领导;
④教师的培训;
各种外部因素的支持;
(课程评价)是指对课程计划及其实施实际达到教育目的的程度的价值判断活动。
课程评价的内涵:
①课程评价是一个动态过程;
②课程评价的对象应是多元的;
③课程评价必须对实现教育目的做出贡献;
④课程评价的直接意义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
目标评价模式
泰勒
用明确的、具体的行为方式来陈述目标
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斯克利文
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到“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上来
CIPP评价模式
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
CSE评价模式
需要评定、方案计划、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20世纪60年代以来被广泛运用)
课程评价的基本步骤:
①把焦点集中到所要研究的课程现象上;
②搜集信息;
③组织材料;
④分析材料;
⑤报告结果;
10、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
⑥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状,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11、高中课程改革要遵循基础性、时代性、选择性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
初中课程设置符合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12、(综合实践活动)是国家规定、地方指导与学校开发的必修课,在义务教育阶段课时占到6%~8%。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包括指定性内容和非指定性内容。
指定性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和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四大领域。
(初中)
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
高中课程设置了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活动八个学习领域。
研究性学习活动(15学分)体育与健康(11学分)语文、数学、外语(10学分)技术、思想政治(8学分)历史、地理、物理、化学、艺术、社会实践(6学分)
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三个方面的内容。
共23个必修学分,占最低必修学分的20%,占最低毕业学分的16%。
综合性、自主性、实践性、生成性、挑战性。
第七章教学
1、(教学)是在教育目的的规范下,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它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美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的活动。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
①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的活动;
②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
③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教学的意义:
①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途径;
②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③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教学的一般任务:
①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②发展智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③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④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指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的过程。
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模仿、理论、联系”的学习过程理论
系统的教学过程理论
夸美纽斯
“先去运用他们的感觉,然后去运用记忆,再去运用理解,最后才去运用判断”
“明了、联想、系统、方法”教学过程四个阶段,后来由他的学生席勒将“明了”分为“预备”和“提示”,成为五段教学法
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五步教学法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