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题D卷 附解析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8432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题D卷 附解析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题D卷 附解析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题D卷 附解析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题D卷 附解析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题D卷 附解析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题D卷 附解析Word下载.docx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题D卷 附解析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题D卷 附解析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能力提升试题D卷 附解析Word下载.docx

D.创造了文字

4、当你注视面前这个棱台框架时,一会儿觉得小方框平面的前方,一会儿又觉得位于大方框平面的后方。

这种反复变化的现象属于()。

A.注重分数

B.注重起伏

C.注重分配

D.注重转移

5、在教学活动计划实施过程中,对教学计划、方案执行的情况进行的评价属于()。

A.配置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6、孙斌经常想:

“人为什么是两条腿”,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以致影响学习和生活,他的心理问题属于()。

A.强迫症

B.焦虑症

C.抑郁症

D.恐怖症

7、悦耳美妙的轻音乐能使人产生春风拂面之感。

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直觉

B.错觉

C.幻觉

D.联觉

8、为了保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对做错的题目暂不打“x"

,做对后再打“V“,这种评价属于()。

A.延迟评价

B.絶对评价

C.相对评价

D.个体内差异评价

9、小学生在课外开展的气象观察、标本制作等活动属于()。

A.社会活动

B.技能活动

C.科技活动

D.学科活动

10、一个儿童能辨别自己的左右手,但不能辨別他人的左右手。

按照皮亚杰的认识发展理论,这个儿童的认知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形成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前运算阶段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出自()。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师说》

1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职权影响力;

二是()。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13、芳芳学习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就会主动向老师请教。

她采用的学习策略是()。

A.精细加工策略

B.认知策略

C.元认知策略

D.资源管理策略

14、把一系列有关信息组成特定序列,通过学习并下意识地吸收,达到激发内在潜力,促成个体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这种方法是()。

A.行为惩罚法

B.心理暗示法

C.谈话法

D.激励法

15、在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结构中,地方课程与国家课程在地位上具有()。

A.平等性

B.层次性

C.辅助性

D.从属性

16、某班学生以建立融洽的同学关系为行为取向,以“如何才能让同学喜欢或接纳”为行为准则,该班处于课堂纪律发展的哪个阶段?

()

A.自我服务行为

B.人际纪律

C.自我约束

D.反抗行为

17、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顺序编排课程的内容。

这种组织方式属于()。

A、横向组织

B、水平组织

C、纵向结构

D、综合组织

18、为了便于因材施教,学校对报名参加英语课外小组的学生进行水平测试,并据此成绩进行编班。

这种评价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安置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19、委托任务和组织活动属于()。

A.说服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践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20、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2,6-12岁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获得()。

A勤奋感

B主动感

C自主感

D自我同一感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2、什么是启发性教学原则?

谈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启发性原则。

3、简述在教学中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一

(2)班的林老师上完《要下雨了》一课之后,设计了两项作业:

(1)请你回家后把小白兔碰到的有趣的故事讲给你最喜欢的人听;

(2)你还想知道下雨前其他动物的表现吗?

可以跟家里人交流一下。

第二天,林老师刚走进教室,学生就纷纷围住他,迫不及待的汇报作业的完成情况,还抢着说:

“我好喜欢这个作业哦!

问题:

(1)结合材料,评析林老师的作业设计。

(2)谈谈教师布置作业的基本要求。

2、杨老师在讲《分数的基本性质》。

采用的导入方式是“猴子分饼”。

猴山上的猴子最喜欢吃猴王做的饼了。

有一天,猴王做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小猴们吃,它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三块,分给猴A一块。

猴B见到说:

“太少了,我要两块。

”猴王就把第二块饼平均切成六块,分给猴B两块。

猴C更贪,它抢着说:

“我要三块,我要三块。

”于是,猴王又把饼平均切成9块,分给猴C三块。

那么同学们,这个猴子这么贪心,你觉得他能吃完吗?

猴子分饼

(1)评析杨老师所设计的教学导入环节

(2)课堂中常用的导入方式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1、回答问题:

白居易《草》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1)描写该诗的意境并分析主题。

(2)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

(3)设计针对生字”枯“的写字指导过程。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答案]B

[解析]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

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戈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表现在:

(1)不利于因材施教;

(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

(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

故正确答案为B。

2、C

3、C

4、B

5、【答案】B。

解析:

从教学评价的时间和作用来看,教学评价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题干为形成性评价的定义。

6、A

7、D

8、A

9、C

10、D

11、【解析】B。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出自《论语》为政的第15句。

12、C

13、D

14、【答案】D。

15、A

16、B

17、C

18、B

19、【答案】C。

专家解析:

实践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20、A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答案如下:

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以下几条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辅导。

2、答案如下: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启发学生将知识创造性地用于实际;

(4)发扬教学民主。

3、答案如下:

练习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在教学中,练习法被各科教学广泛采用。

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包括: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掌握练习的原理和方法。

这样能防止练习中可能产生的盲目性,从而提高练习的自觉性。

(2)精选练习材料,适当分配分量、次数和时间,练习的方式要多样化,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3)严格要求。

无论是口头练习、书面练习还是操作练习,都要严肃认真。

要求学生一丝不苟、刻苦训练、精益求精,达到最高的水平,具有创造性。

四、材料分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林老师的作业无疑是成功的,既实现了教学目的,又受到学生一致好评,效果显著。

首先,作业的内容具有代表性,作业形式不拘泥于传统,既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又容易让学生接受,积极参与。

林老师让学生将课文关键内容,课后以讲趣事的方式转述给他人,形式简单,参与度高,无形之中还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作业具有一定得开放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林老师以一道开放性的题目,鼓励学生课下积极探索,与家人一起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遵守以下基本要求: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学校应通过班主任来调节学生各科作业的总量,防止学生负担过重。

凡能在课内完成的作业,就不应当布置到课外去做。

③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对比较复杂的作业,教师也可以适当地提示,但这种提示应是启发性的,不能代替学生的独立思考。

④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检查的目的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巩固的程度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以便发现教和学两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

(1)杨老师的导入值得学习。

第一,导入要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相适应,即针对性;

杨老师讲分数的基本性质,每个猴子分的块数不一样但是都是三分之一,并且能结合学生的特点和生活情境设置导入。

第二,导入要有启发性,通过这个情境,并且设问,能够引起学生思考;

第三,导入要有趣味性,猴王分饼的故事能够激发学生上课的热情;

第四,导入要考虑语言的艺术性。

教师的导入注重了语言的抑扬顿挫。

(2)导入方法主要有:

直观导入、问题导入、情境导入、活动游戏导入、故事导入等.

五、教学设计(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1.本诗选自《赋得古原草送别》,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成名作。

此诗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它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

全诗章法谨严,用语自然流畅,对仗工整,写景抒情水乳交融,意境浑成,读时琅琅上口,诗句真切而清晰的再现了一年中野草的繁茂与枯败,一枯一荣、一青一黄之间,看似柔弱的小草的顽强生命力已然彰显,而熊熊大火之后的顽强再生更体现作者对待生命自强不息的态度。

2.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离、岁、枯”等6个生字,理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含义,有感情朗读课文并背诵。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在集体讨论的方式中感受小草生长的过程,体会诗人观察分析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能感受小草蓬勃生长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顽强向上的意志。

3.1.看图片,对比茂盛与枯萎,感受“枯”

2.以学生为主,通过观察田字格的“枯”字,分析“枯”的结构: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呈现“枯”字诀:

体型窄,左边站,横向短,捺笔收,右边宽,要舒展

笔画穿插不分家,左右谦让才美观

4.教师示范学生练习:

教师边板书田字格,边讲解,学生跟随在田字格中练习

5.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运用投影仪进行评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