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灯塔市新生村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7847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4.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灯塔市新生村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辽宁省灯塔市新生村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辽宁省灯塔市新生村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辽宁省灯塔市新生村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辽宁省灯塔市新生村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辽宁省灯塔市新生村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辽宁省灯塔市新生村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灯塔市新生村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辽宁省灯塔市新生村规划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畜牧养殖业主要是蛋鸡、肉鸡和生猪饲养,由于受禽流感以及市场价格波动等影响,目前蛋鸡数量3万只左右,肉鸡数量5千只左右,生猪存栏量1000头左右。

在村内投资建设的精细化工、塑料、机械加工、纺织加工等企业,吸纳了本村大批富余劳动力。

新生村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分别为1400人、400人和1130人,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已占本村劳动力总数的52%。

3.公共事业建设情况 

新生村道路总长度为58公里,基本实现了各自然村之间、农户之间通柏油路,主干道和部分巷道安装了路灯,农户全部吃上了自来水,电话普及率为88%。

有一条商业街初具规模,信用社、饭店、集贸市场等集中在商业街。

村委会的二层办公楼建于70年代末,面积910平方米,西侧为大众健身广场,面积为12.45亩。

村民住房大多是砖瓦结构平房,少数为二层楼房。

农户生活燃料夏季以液化气为主,冬季以煤为主。

村内有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有5个小型卫生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参合率达到100%。

本村学生上小学免收学杂费,对60岁以上老人每月发养老金。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新生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还不牢靠,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亟待改善,提高农民素质任重道远。

制约新生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有:

1.农田基础设施薄弱,机械化水平不高 

村内有6000多亩土地需要平整并建立配套灌溉系统,占农林用地总面积的62%;

机耕队的拖拉机大多是80年代的老旧机型,功率小、维修困难,没有玉米收割机械、秸秆还田和深耕机具。

2.组织化水平不高,市场流通渠道不畅 

村内引资建设的大型蔬菜生产园区,未能充分发挥对周边农户的示范带动效应;

缺乏经纪人队伍,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没有组成参与市场能力强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虽然交通便利,蔬菜产量很大,但没有建立较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菜农深更半夜到辽阳市场卖菜的情况较为普遍。

3.农民科技素质低,亟待培训 

农民职业技能培训还有待加强,青年农民在村内企业和外地打工,因缺少一技之长,大都从事劳动强度较大、技术含量较低的工作。

中老年农民从事蔬菜生产和养殖业,缺乏专家指导,获取科技、市场信息的渠道有限。

村图书室的图书极为老旧,并缺少现代化信息设备。

4.公共事业发展滞后,生活条件有待改善 

一是自来水管线严重老化,没有净水设施,跑冒滴漏严重,需要资金添置净水设施、更新管线并解决污水排放问题。

二是卫生所缺医少药少设备,农民急切盼望建立一所小型医院或大型医疗站点。

三是缺少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和场所,村内环境卫生有待进一步改善。

清洁能源使用较少,很多农户冬季仍使用秸秆、煤炭和木材作为生火和取暖的工具,秸秆未能气化或还田。

四是未安装有线电视,只能收看十几个电视频道,广播线路也严重老化。

五是村内道路、供电线路需要改造,农业生产用电和生活用电同网同价等问题亟待解决。

(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求

根据调研组与85名新生村党员和村民代表座谈情况,以及对700户农户进行抽样问卷调查的结果,新生村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产业发展方面,81%的被调查村民认为最急需发展的项目是建设蔬菜批发市场,其次是建设畜牧小区和建设无公害及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85%的被调查村民期望尽早进行土地平整,实现耕地节水灌溉。

同时,做好文体娱乐中心、医疗站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在科技兴农方面,70%的被调查村民最想得到新品种、新技术。

在生态建设方面,90%的被调查村民希望集中建设沼气工程,利用秸秆气化、太阳能,降低能源费用。

增加垃圾处理设施,提高整体环境质量。

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中央关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从解决群众最关心和亟待解决的生产、生活问题入手,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为支撑,以产业富村、科技兴村、生态建村、企业带村、人才强村等五项工作为重点,加强公共事业发展,努力把新生村建成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全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

(二)规划原则

1.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统筹考虑新生村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需要,以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统筹考虑社会和公共事业发展;

种植业、养殖业、工商业区等要合理布局、科学论证;

合法使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的集约化程度。

2.政府引导,农民自愿 

要充分发挥发展规划和各项扶持政策的导向作用,引导农民和社会各方面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

规划必须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表决,一定要符合中央“五要五不”的要求,切实尊重农民意愿,把农民愿意不愿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新农村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3.注重实效,稳步推进 

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和任务,既要积极主动,又不能急于求成,要讲求实效,量力而行,不搞形式主义,不盲目攀比,不搞达标升级。

要从农民群众最迫切而又有条件做的事情办起,以点带面,防止一哄而起、急功近利。

(三)规划目标

稳定发展第一产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在现有基础上,规划建设设施农业区、经济作物生产区、畜牧养殖小区、工业园区、商贸服务区、健身娱乐区和居住区等7个区域。

按照“一年有起色、三年见成效、五年上台阶”的目标,2006年起步实施规划,2007—2008年全面推进建设,2009—2010年完善提高。

具体目标如下:

1.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确保全村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持续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到2010年,全村社会总产值达到11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

形成稳定的村集体收入来源,集体收入年增长12%以上,年收入超千万元。

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3万元以上,比2005年翻一番。

(1)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全村90%的农产品实现订单生产,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企业10家左右,进入农业产业化链条内的农户达到80%。

建立蔬菜协会、花卉协会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并进一步扩大农产品销售经纪人队伍。

(2)优化农产品结构。

发展高效蔬菜、花卉、中草药等精品特色农业;

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种植,进一步促进留兰香等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和深加工。

(3)提高农业科技水平。

85%的耕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户率达到95%以上,使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到65%左右。

(4)完善农业基础设施。

平整土地6000亩,使80%的耕地实现节水灌溉,推动标准化畜牧小区建设。

2.生活质量进一步改善 

到2010年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平方米,固定电话、有线电视、宽带网入户率分别达到95%、95%和8%;

提高农机装备动力,90%的耕地实现全程机械化;

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100%。

90%以上的农户使用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使新型能源和新型节能模式的普及率达到95%。

3.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 

实施农业部科技入户工程和阳光工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使95%青年农民至少掌握一项专业技术,90%的富余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网络。

使九年义务教育儿童入学率保持100%,高中阶段普及率达到90%。

积极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改善村文化娱乐设施,引导健康向上型文体活动。

反对封建迷信,杜绝宗派势力和非法宗教活动,引导村民制定完善《村规民约》,自觉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切实加强民风建设,让群众安居乐业。

4.村容村貌进一步改观 

调整现有5个自然屯部分不合理的弯道、岔道,使道路系统方便、顺畅、合理,改造建设道路58公里;

实施村屯绿化工程,使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80%;

提高垃圾处理能力,实现垃圾集中清运处理,规划建设建筑风格统一的居住区,改善人居条件;

实施村内干路太阳能路灯亮化工程,架设路灯1500座;

发展秸秆气化,推动新能源技术应用。

5.民主制度进一步完善 

继续发挥党组织的带头作用,建立适应新农村建设的组织体系。

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实行“一业一会”、“一品一会”,实施辽宁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上网工程,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信息化程度。

规范执行农村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落实农村集体生产公益事业用工“一事一议”制度,使农民的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得到有效保障,进一步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使村民对村级管理的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三、建设重点

(一)产业富村

1.建设经济作物产区 

计划开发无公害蔬菜5500亩,其中:

无公害保护地蔬菜开发2000亩,出口蔬菜1500亩,露地高效蔬菜生产基地2000亩。

配套建设一座工厂化蔬菜育苗中心,并建立一个农产品质量检测站。

积极发展“一村一品”,进一步拓展西兰花等特色蔬菜品种的种植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检验标准和附加值,发展出口型蔬菜基地建设,促进本村及附近地区对韩国等周边国家的农产品出口。

2.建设蔬菜批发市场 

在现有骡马集市的基础上建一座占地40亩的蔬菜、花卉批发市场,辐射西马峰、王家、沈旦等12乡镇,其中:

网点摊床面积5000平方米,装配式气调库5000平方米,配套清洗机、自动化分选及包装机等设备,容量1万吨,用于蔬菜、花卉贮藏。

3.建设畜牧小区 

在村西约1公里规划建设一个综合性的养殖小区,占地面积240亩,其中猪养殖区50亩、蛋鸡养殖区30亩、肉鸡养殖区25亩、肉牛和奶牛养殖区45亩,年出栏生猪1万头、存栏基础母牛500头、存栏蛋鸡10万只,出栏肉鸡20万只。

其余为羊养殖区、特种动物养殖区、办公服务区、道路和绿化区。

4.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 

进一步加强新农村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村委会组织成立蔬菜协会和花卉协会等,统一质量标准,加强市场调研,积极发展订单生产,参与物流和销售,延长农业的产业链,促进本村特色产业的发展。

同时,尝试以“股份合作、盈余返还”为利益联结机制的合作组织运营发展模式,增强合作组织自身的运作能力,不断提高农民收入。

(二)科技兴村

1.大力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 

深入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完善科技指导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机制,大力培育科技示范户,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扩大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实施范围。

不断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实施范围,对7000亩农田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2.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 

加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通过电话、电视、电脑“三电合一”及其他行之有效的模式,开展农业信息服务。

搞好信息服务网络延伸,继续扩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及中介组织、农业生产经营大户和农村经纪人的信息服务覆盖面,发展培养一大批农村信息员。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对涉农信息资源进行梳理,建立涉农信息共享机制。

3.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更新村集体机耕队设备,进一步优化农机装备结构,全村农机综合作业水平达到95%以上,农机总动力达到600千瓦,年均增长24%,机具比为1∶3.5。

推广和应用机械深松、复式整地、精量播种、化肥深施、节水灌溉、秸秆粉碎还田等节本增效的农机化技术。

计划新增机具73台套,其中:

旱田作业动力机械16台,机具21台套;

蔬菜作业机具10台套;

大棚作业动力机械16台,机具10台套。

计划新修农机配套油库(加油站)1个,占地1400平方米机具库房一座。

(三)生态建村

一是新建“四位一体”蔬菜大棚100个,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

对400个养殖户进行“一池三改”。

二是新建秸秆气化站两处,各供650户居民用能;

以养殖小区粪便为原料,建大中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600立方米,解决200户大棚户炊事用能及发电。

三是加大太阳能技术的利用。

在农业培训中心建800平方米的被动式太阳能房,新建居民房全部建设被动式太阳能房,推广太阳能热水器利用,解决村民生活用热水;

在村内干路设置太阳能路灯1500盏。

四是全村1400户居民全部改建高效预制组装架空炕连灶。

(四)企业带村

1.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 

进一步做强做大辽阳新特现代农业园区,发挥“波特”绿色无公害蔬菜的品牌效应,通过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民参与农产品市场竞争,扶持建设新特农业园区留兰香深加工项目,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升值。

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吸引更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新生村农业产业化经营。

2.规划建设工业园区 

根据已批准的规划,新生村工业园区位于新生村村西,202线西侧,辽官线南侧。

园区先期规划占地面积500亩,以辽阳华兴化学品有限公司、金喜来床上用品有限公司为龙头,发展高科技精细化工、床上用品和塑料产品等产业。

园区同时建设绿色景观带,形成合理的绿化空间网络。

规划园区由水厂延主干道铺设给水管线,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体系,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经南侧规划污水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入太子河。

电力供应由灯二变和热电厂解决电力资源问题。

电讯由电讯站按规划把通讯管线引入园区。

热力规划由热电厂供热、供气。

既达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热电厂的热力资源,又可减少设施配套环节,使周边环境得到较好的保护。

(五)人才强村

1.开展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围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以农业科技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用5年时间对全村务农农民进行分批培训,计划培养100名农业生产技术骨干,协助村民解决生产中的各项技术问题。

2.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加强培训基地建设,建设800平方米的科技培训中心,加大培训经费投入,用5年的时间培养2300名具有中专学历以上的种养能手和经营能人。

3.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依托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实施范围,健全培训机制,丰富培训课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

4.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负责人培养 

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负责人进行培训,通过考察、交流、讲座等多种形式,增强他们带领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能力。

四、发展公共设施,改善村容村貌

(一)积极发展文体卫生事业

改善村文化和体育设施条件,在现有学校的基础上,新建200平方米教室,增建电教室、图书室和阅览室,并配备相应设施、设备,同时,新建一个露天体育场和一个综合性文体娱乐区,为村民提供文体活动场所;

建立一所综合性医院,解决农民看病难问题。

(二)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1.村庄基础设施建设 

对现有5个自然屯的部分不合理道路进行修整,改造建设道路58公里、11.6万平方米,主干道路面宽度为7米,干路路面宽度为5~7米;

改建1400户水洗厕所,铺设排污管道90公里;

改造自来水管网和水处理设备,建立2座水处理厂,进一步提高居民饮水质量。

在现有商业一条街的基础上规划商贸服务区,建立批发、零售等各种商贸场所,以及邮政所、电信所、信用社网点和饭店等。

2.村容村貌整治 

对村民原有住房改造,并进行新居建设;

建立一座垃圾处理厂,提高村内垃圾处理能力,改善人畜居住环境;

在村西侧2公里处的荒地集中建一座占地100亩的公墓,减少乱建坟墓现象;

实施村屯绿化工程,公共绿化面积达到3.5万平方米,使全村绿化覆盖率达到80%。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按照“省部共建、主抓靠县、行动在村、实惠到户”的工作格局,农业部和辽宁省加强合作、共同推进。

所在市县组织专门力量,加强规划实施指导和公共服务,帮助解决具体问题。

规划项目实施和村民动员等,由村党总支和村委会组织,各级政府不包办代替。

(二)完善建设机制,多方增加投入

进一步完善“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多方参与”的建设机制,各级农业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将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向示范村倾斜。

当地政府抓住机遇,将现有各渠道项目、资金、技术等资源进行全面整合,支持和引导示范村建设。

村集体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加大市场化运作步伐,广泛吸收社会资金投入新生村的现代农业建设。

(三)加强帮扶指导

与省内农业科研院所等建立长期协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技术指导活动。

县乡农技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示范村的技术培训服务工作。

农业部对口联系单位加强政策指导,提供相关帮助和支持。

(四)完善组织机制,加强民主建设

进一步加大村民自治力度,使示范村建设真正得民心、顺民意。

一是加强班子建设,优化村班子人员结构,选拔优秀党员和致富带头人进入村委会和村支部,切实担当起服务群众、服务生产、服务大局、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的重任。

二是完善村民议事规则,坚持“一事一议”,强化村党总支的领导权、村民代表大会的决策权、村民委员会的执行权、村民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权,确保各项工作符合农民意愿。

三是把村民当前最关心最急迫的事项作为近两年的建设重点,不搞花架子,不大拆大建,通过真心实意办好事、尽心竭力办实事,进一步激发和调动村民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灯塔市新生村规划图见附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