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绿色电网.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7765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32.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电站绿色电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变电站绿色电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变电站绿色电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变电站绿色电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变电站绿色电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变电站绿色电网.docx

《变电站绿色电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电站绿色电网.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变电站绿色电网.docx

变电站绿色电网

4.1变电站绿色部分设计分析

根据《3C绿色电网建设评价标准(变电站绿色部分)》,本工程参与评价项共125项,设计文件满足评价标准中控制项52项,一般项32项,优选项15项,合计共满足98项。

满足广西电网公司桂电建函[2013]27号文的要求,本工程已按3C绿色变电站二级设计,具体执行情况如下:

具体评价指标表详见下表4-1。

表4-1变电站评价指标表

项目

条款

评价结果

设计差异

说明

符合

不符合

1

4.1

4.1.1.1变电站配电装置布置在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运行维护方便的前提下紧凑、合理。

同等规模下各电压等级区域的占地面积不超过《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V1.0)》、《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标准设计(V1.0)》相应模块的占地面积。

2

4.1.1.2110kV~50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常规设备敞开式布置时,优先选用母线隔离开关布置在母线下方的分相中型布置,其母线型式选用支持(或悬吊)式管形母线。

35kV户外配电装置选用真空或者SF6气体绝缘的无油设备。

3

4.1.1.3站址及进站道路新建段不占用基本农田。

4

4.1.1.4变电站总体规划与当地城镇规划、工业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或旅游规划区规划相协调。

5

4.1.1.5变电站总体规划按最终规模统筹规划,预留发展用地按最终规模一次性征地,分期建设。

6

4.1.1.6变电站站址不在以下区域:

1)国家及地区的重要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2)国家和地区规定的风景区和重要的供水水源卫生保护区;3)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地、湿地、森林、自然生态保护区。

7

4.1.1.7新建进站道路宽度满足以下要求:

35kV变电站、110kV变电站不超过4.0m,220kV变电站不超过4.5m,500kV变电站不超过6.0m。

8

4.1.2.1500kV开关站选用带抽能线圈的并联铁芯电抗器。

不参评

9

4.1.2.2站址及进站道路新建段未占用耕地。

10

4.1.2.3进站道路利用已有的道路或路基,并做到与沿线企业,商业或居民共同应用,兼顾地方交通运输的要求。

11

4.1.2.4站区土(石)方量达到挖、填方总量基本平衡。

12

4.1.2.5500kV变电站新建进站道路宽度采用4.5m,并按规范要求设置错车道。

不参评

13

4.1.2.6利用市政道路作为城市户内变电站的消防通道。

不参评

14

4.1.2.7利用山地、荒地作为取、弃土场的用地,不占用耕地。

15

4.1.3.1合理选用废弃场地作为变电站站址,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国家标准。

16

4.1.3.2山区、丘陵地区变电站的竖向布置,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采用阶梯式布置。

17

4.1.3.3根据工程条件,合理采用加筋土挡墙等措施节省边坡占地面积。

18

4.1.3.4不设置单独的通信机房,电气二次设备、通信、远动设备整体布置考虑

19

4.1.3.5110kV~50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常规设备敞开式布置,且采用电子式互感器时,应采用电流电压式组合型设备并与隔离开关组合安装。

不参评

20

4.1.3.6110kV~50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组合电器,且采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时,应将电子式电压互感器布置在组合电器内部。

不参评

21

4.1.3.735kV配电装置采用紧凑型布置,保护测控装置采用就地安装。

22

4.2

4.2.1.1变电站主变压器损耗值不高于表4.2.1-1的限值。

23

4.2.1.2变电站并联电抗器的损耗值不高于表4.2.1-2的限值。

不参评

24

4.2.1.3站用变压器应选用11型及以上低损耗、节能型产品。

户内布置的站用变压器采用带金属箱体的干式变压器。

25

4.2.1.4变电站各房间或场所的正常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规范DL/T5390《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中的现行值,详见表4.2.1-3。

26

4.2.1.5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指标符合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要求。

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均不大于0.70;除蓄电池室外,房间窗墙面积比小于0.40时,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小于0.4。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综合遮阳系数限值详见表4.2.1-4及表4.2.1-5。

27

4.2.1.6办公室、休息室等运行人员集中房间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小于窗面积的30%。

28

4.2.1.7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采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机的能效等级不低于2级。

29

4.2.1.8采用房间空调器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器的能效等级不低于2级。

30

4.2.1.9电气设备房间根据设备发热量和对温度的要求,合理组织室内气流,使气流从温度要求高到温度要求低的方向或发热量低的设备到发热量高的设备流动。

31

4.2.1.10通风机的能效等级不低于2级。

能源效率等级指标详见《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2009)。

32

4.2.1.11使用空调器的房间,设置有闭门锁。

33

4.2.1.12施工现场搅拌站、仓库、加工厂、作业棚、材料堆场等布置靠近已有交通线路或即将修建的正式或临时交通线路,考虑最大限度地缩短运输距离。

34

4.2.1.13高压电气设备安装后导电元件接触良好,金具表面光滑,无毛刺。

35

4.2.2.1变电站主变压器损耗值不高于表4.2.2-1的限值。

36

4.2.2.2在运输等条件受到限制时,选用分解运输式三相变压器或三相组合式电力变压器,其损耗值不高于表5.2.2-2的限值。

不参评

37

4.2.2.3220kV变压器采用自冷的冷却方式。

38

4.2.2.4变电站并联电抗器的损耗值不高于表4.2.2-3的限值。

不参评

39

4.2.2.5并联电容器装置的串联电抗器电抗率选择根据电网条件与电容器参数经相关计算分析确定。

仅用于限制涌流时,电抗率取0.1%~1%;用于抑制谐波,当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处的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取4.5%~5%,当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采用4.5%~5%与12%两种电抗率混装。

40

4.2.2.6电力变压器、500kV并联电抗器的冷却器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控制方式,根据负荷大小、油温高低进行最优化判断,自动投入或退出冷却器运行。

不参评

41

4.2.2.7除配电装置的汇流母线外,较长导体的截面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

42

4.2.2.8选用高效节能灯具,如T5型荧光灯、LED灯等。

各房间或场所的正常照明功率密度值不高于规范DL/T5390《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中的目标值。

43

4.2.2.9照明方式采用直接照明方式。

在满足灯具最低允许安装高度及美观要求的前提下,降低灯具安装高度。

44

4.2.2.10户外照明采用自动节能控制,道路照明分组布置。

对经常无人使用的场所、通道、出入口处的照明,设单独开关分散控制。

户内建筑的通道照明设感应控制。

45

4.2.2.11气体放电灯附加与光源相匹配的高效节能电器附件,包括无功补偿器、镇流器等。

46

4.2.2.12局部采用太阳能灯照明。

47

4.2.2.13主控通信楼等运行人员集中的建筑物朝向迎向当地夏季主导风向,偏转角度大于45°。

48

4.2.2.14制冷负荷大的建筑,外窗设置外遮阳,外遮阳的遮阳系数按6.1.5条确定,外遮阳系数计算方法按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附录A确定。

49

4.2.2.15在冬季,夏热冬冷地区的外墙与屋面热桥部位的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

低于露点温度时,在热桥部位有相应的保温措施。

不参评

50

4.2.2.16建筑外门窗的气密性不低于GB/T7106《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规定的6级标准。

即在10Pa压差下,每小时每米缝隙的空气渗透量在1.0~1.5m³之间以及每小时每平方米面积的空气渗透量在3.0~4.5m³之间。

51

4.2.2.17生活热水采用太阳能热水器供应。

52

4.2.2.18施工现场公共区域照明,采用节能照明灯具的比率大于80%。

53

4.2.3.1变电站主变压器损耗值不高于表4.2.3-1的限值。

54

4.2.3.2变电站并联电抗器的损耗值不高于表4.2.3-2的限值。

不参评

55

4.2.3.3采用光伏发电、风能接入站用电系统,为照明等生产辅助性负荷提供电能。

56

4.2.3.4在有人值守变电站,站前区的照明采用风光储一体的照明灯具。

不参评

57

4.2.3.5主控通信楼、巡检楼等运行人员集中的建筑物采用可调节外遮阳。

58

4.2.3.6名义制冷量大于7100W、采用电机驱动压缩机的单元式空气调节机、风管送风式和屋顶式空调机组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机的能效等级不低于1级。

59

4.2.3.7采用房间空调器时,在名义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空调器的能效等级不低于1级。

60

4.2.3.8配电装置室排风系统设置温度自动控制装置,根据配电装置室温度自动启停风机。

61

4.2.3.9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后,10kV及20kV大电流回路选用绝缘铜管母线。

不参评

62

4.2.3.10站用变压器采用非晶合金型变压器。

不参评

63

4.2.3.11有人值班变电站的长期使用场所及频繁启动场所的正常照明采用LED灯,如主控室、高压设备室、走廊、楼梯间、卫生间等。

64

4.2.3.12施工现场根据当地气候和自然资源条件,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65

4.3

4.3.1.1理选用用水定额,按GB50015《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及DL/T5143《变电所给水排水设计规程》选用给水用水定额,不超过最高值,缺水地区采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