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7287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翻译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翻译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翻译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翻译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翻译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翻译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

《翻译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翻译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翻译技巧Word文档格式.docx

原文“fourorfivehundred”,可译为“四五百”;

原文“welloversixty”,可译为“六十好几了(年龄)”,原文“50-oddyearsold”,可译为“五十出头”,原文“alittleover30yearsold”,可译为“三十挂零”等等。

对于数字的翻译还可以做出许多规定,但对于翻译(水平)考试而言,掌握以上三点就基本可以了。

对于不规范的数字表述,诸如“6亿5千4百32万1千”之类,阅卷老师都是要酌情扣分的。

二、人名问题

除另有特别规定外,对于原文中的人名一般都是要求翻译的,翻译时可以借助外文词典、人名词典或其他工具。

在考试中,考生应该力争将人名准确地翻译出来,尤其是一些国际上较为著名的人物,例如联合国秘书长、几个主要大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历史上有名的大科学家、大文学家等,还要注意与港澳台地区的译法有所区别。

对于一些一般人不太熟悉的人名,即使翻译得不太准确,考虑到这是限时的考试,阅卷老师一般是可以通融的(各阅卷组会作统一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人名一定要力求准确翻译。

有的考生在译文中将外国人名直接上原文,这是不符合要求的(除非有特殊规定),阅卷老师会相应地扣分。

有的考生在译文中将人名空在那里,这就更不符合翻译的基本要求了,做翻译是不能开天窗的,那就是失职了。

三、国名和机构名

国名一定要准确翻译,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译错绝对要扣分。

国名一般都能在字典中查到,只是要注意简称和全称的问题。

“TheUnitedStatesofAmerica”一定要翻译为“美利坚合众国”;

如原文为“USA”,则可译为“美国”。

孟加拉国的英文全称是“ThePeople'

sRepublicofBangladesh”,翻译为“孟加拉人民共和国”,其简称“Bangladesh”,一定要翻译为“孟加拉国”,不能译为“孟加拉”而省略了“国”字。

机构名称也是一样,例如“UNESCO”是缩写,也就是简称,一般译为“教科文组织(联合国系统译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科文组织本身的译法)”,这两种都可以。

有的考生将“UNESCO”这个简称翻译为全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这是一种过度翻译,有画蛇添足之嫌,在国际组织文件翻译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在考试中也要扣分。

四、地名

除另有特别规定外,对于原文中的地名一般都是要求翻译的,翻译时可以借助外文词典、地名词典或其他工具。

在考试中,考生应该力争将地名按照通用的习惯说法准确地翻译出来,尤其是一些著名的大城市,几个主要大国的州(省)一级名称。

翻译(水平)职称考试允许带字典,因此,只要查一下字典,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无论考生的翻译水平有多高,译文中如将“Geneva(日内瓦)”翻译为“几内瓦”,将“Bern(伯尔尼)”翻译为“波恩”,也会直接导致扣分。

有些小地名字典上查不到,当然可以自译,这时如果在地名译文首次出现时将原文加括号附在词后,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处理方法。

考虑到这是限时的考试,阅卷时,各阅卷组也会对这些小地名的扣分作统一规定,但在实际工作中,地名一定要力求准确翻译。

五、货币符号

在实务考试中经常会出现货币符号的缩写,这些货币符号一般也需要翻译出来。

例如“£”(英镑)、“$”(美元)等等,考生对这些符号要有基本的了解。

原文中明明说的是5000万英镑,你翻译为5000万欧元,实际价值错得离谱,你说阅卷老师能不扣分吗?

六、倍数问题

在阅卷或做质检时,我发现很多人对于倍数问题不敏感。

考生不知道,对这些倍数问题是否处理得当,恰恰是阅卷老师十分关注的要点。

倍数增加问题。

原文“increased3times/folds”,“increasedby3times”,“increaseto3times”以及“increasebyafactorof3”,均应译为“增加到3倍”,或者“增加2倍”,而不应译为“增加3倍”。

原文“Ais3timesasgreat(long,much,…)asB”,“Ais3timesgreater(longer,more,…)thanB”,“Ais3timesthesize(length,amount,…)ofB”,均应译为;

“A的大小(长度,数量,……)是B的3倍”,或者“A比B大(长,多,……)2倍”,而不应译为“A比B大(长,多,……)3倍”。

倍数减少问题。

原文“decrease3times/folds”;

“decreaseby3times”;

“decreasebyafactorof3”均应译为“减少到1/3”,或者“减少2/3”。

原文“Ais3timesassmall(light,slow,…)asB”,“Ais3timessmaller(lighter,slower,…)thanB”,均应译为“A的大小(重量,速度,……)是B的1/3”,或者“A比B小(轻,慢,……)2/3”,而不应译为“A比B小(轻,慢,……)3倍”。

需要注意的是,增加用倍数表示,减少用分数表示。

汉语在倍数的表达上经常使用“翻番”,例如“double”(翻一番);

“quadruple”(翻两番);

但是“triple”不应译为“翻三番”,而应译为“增至三倍”,或者“增加两倍”。

有很多考生在倍数的理解上出现问题,导致扣分,显然对于英语的数字表达方法不够熟悉。

七、字迹要清晰

翻译(水平)考试的实务部分需要考生在试卷上笔答,有的考生字迹潦草,胡涂乱抹,令人难以辨认,甚至间接影响了成绩。

其实,这既增加了阅卷老师的工作难度,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

试卷不仅反映了考生的翻译水平,其实也能反映出考生的工作态度。

作为合格的翻译首先要求严谨,一丝不苟,潦草难认的字迹容易造成笔误和误读,在实际操作时也会造成延误或误解,甚至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

因此,不要以为书写不重要,这也是翻译的基本功之一,必须严肃对待、刻苦训练。

能看到一份没有涂抹,字迹端正、表述清晰的试卷,阅卷老师的心情会是无比舒畅的。

八、错别字

错别字是考试中经常发现的问题。

无论是二级笔译还是三级笔译,译文中出现错别字都是要扣分的。

其实,一名合格的翻译,不仅外语水平要高,具有熟练运用外语的能力,母语水平尤其要高,这样在做翻译时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出神入化。

因此,考生除了注重提高外语水平,更应当打好母语的基础,练好基本功,以期在考试时不致因错别字而丢分。

人事部组织、外文局实施并管理的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是一种选拔性考试,有一定的难度,通过比例并不太高。

我希望准备参加翻译资格(水平)考试的考生在备考时能够重视上面所说的这些问题,也希望高校翻译教学和各级培训工作者对此予以关注。

人事部翻译证书考试已经设立五年了,考试日趋成熟。

目前考试分为两个部分:

实务考试和综合能力考试。

其中综合能力考试中最困难的部分是综述写作,它在100分的总分中占据30分之多。

综述写作的失败必然导致整个综合能力考试的失败。

  所谓综述写作,就是听一段500字左右的文字,对它的大意进行归纳。

它考察的是考生的逻辑归纳能力。

逻辑归纳能力是口译必备的基本能力。

本文将从听入、记录、整理、写作四个环节来提出一些综述写作的应试技巧,重点是听入部分。

  一、听入

  首先我们分析目前考过的试题:

1.  美国虐待儿童致死案(2003年12月)

2.  传媒对美国政治的影响(2004年5月)

3.  电视对美国社会的影响(2004年11月)

4.  雪的危害及预防(2005年5月)

5.  因特网的运用(2006年5月)

  从上述的考题看,在题材上不具有规律性。

出题者的随意性较大。

2004年的两次考题明显是来自于同一本材料。

2004年的填空考试则更为离谱,两次考试的填空题居然出自同一篇有关朝核六方会谈的新闻报道。

但从听力材料的类型看,以完整的议论文为主,均十分完整地陈述了一个事件或一个现象,有着完整的主线。

这也就为我们分析提供了可能性。

  因此,在听入部分,我们首先要理解大意,抓文章的逻辑主线,抓主要信息点。

切勿在听的过程中刻意追求细节,而损失大意。

要勇于放弃一时听不懂的东西,关注后续信息。

综述写作的难点在于分辨信息点:

哪些重要,哪些次要。

考试评判的标准也是看考生是否能抓住主要信息点和次要信息点,

  综述写作的优势听到的材料时间长,可以放弃的信息较多,特别是一些例子。

前面听不懂的可以依据上下文来理解。

缓冲的空间比较大。

  什么是文章的主线?

熟悉英文写作的人应该会注意到英文写作的模式化,即"

开场-发展-结论"

+"

主题+论证+细节"

听者很好把握这样的思路。

以2005年5月那篇《雪》一文来分析,文章共分为三大部分:

雪这个自然现象的形成和分布,雪的危害和雪的预防。

三部分的逻辑关系十分明确。

如果我们能从宏观上来理解这篇文章,那么写作的时候结构会十分清晰。

  我把英语的不同文体分成以下几种逻辑主线:

*时间顺序逻辑主线。

常见于对事物以时间段发展变化的介绍类文章,有明确的时间点。

每一个时间点代表了一个重要信息,很容易把握。

*归纳介绍逻辑主线。

这类从现象向结论归纳的逻辑容易造成理解上的错误。

*问题分析逻辑主线。

这类从结论向下展开论述分析的文章在英文议论文中最为常见,容易把握。

*新闻模式逻辑主线。

新闻模式常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文章的最前面,即新闻眼。

然后按信息的重要性,由重要向次要逐步展开。

*情节叙述逻辑主线。

这种主线多见于故事类,较好把握。

  有了对文章基本逻辑主线的了解,我们才有可能大胆地去把握篇章。

在听的过程中我们要特别注意一些主要信息点的外形特征,即一些基本逻辑词和短语:

*顺序关系:

1、2、3,letmebegin,letmeclose,one,another,before,after,then,finally,inaddition

*并列关系:

and,while,meanwhile,atthesametime,ononehand,ontheotherhand,

*反义词并列(good&

bad,advantage&

disadvantage)

*转折关系:

but,however,whereas,nevertheless,

*让步关系:

although,despite,inspiteof,

*因果关系:

so,because,thus,for,thanksto

*解释关系:

i.e.,thatistosay,whichmeans,

*条件关系:

if,providedthat,giventhat,incaseof,unless

  

  二、记录

  笔记以记竖线即文章的主线为主,而不追求横线细节之完整,但要记数字。

  三、整理

  在写作前一定要根据笔记和记忆,理出原文的总体结构和逻辑关系,力求要点充实。

要点就是主要得分点,它通常是每一个段落的第一句,即主题句,反映了一个段落的主要思想,段落中的其他文字都是在论述这个主要思想。

但主题句不绝对是第一句,主题句的位置还可能出现在段落的最后。

如果一个段落里还有分论点的话,那么这些分论点就是次要得分点。

主要得分点和次要得分点构成了整个篇章的构架。

  四、写作

  由于笔记只是反映了文章的总体逻辑关系,我们是不可能记住原文的具体句子的,因此放弃原语写作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我们需要做的是根据整理出来的提纲,比较均匀地分配写作,把要点串连起来。

当我们使用复合句写作能力不强的时候,我们用最简洁的主-谓-宾结构来构造每一句话。

避免低级语法错误,如性别、时态、数、介词等。

  综述写作考的是一个口译员把握逻辑要点的归纳能力。

这种归纳能力也是我们一种至关重要的工作能力。

 人事部三级口译实务考试出题规律

  作者:

郭庆淼(新东方翻译课程教师、中央电视台高级口译)

*规律1:

对话部分考社会热点内容,多与中西方文化交流有关。

  近几年真题出现过的内容:

  外国人看中国文化;

伦敦文化和中国春节;

姚明在美国NBA;

中国人和外国人对麦当劳不同的看法;

新一代居民身份证;

上海和上海世博会;

讨论世界地球日

  复习建议:

  这部分考试难度最低,不是考翻译,而是考察的学生的基本听力和口语的能力。

这20分是学生必须要抢的20分。

复习时要紧紧扣住热门词汇和近期热门话题,对于中国和英美一些特有的背景词汇要特别突击一下,比如考试出现的中国"

古钱"

,"

春联"

麦当劳"

  考试根源:

  中西方文化交流和冲突,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是一名外事工作者,在中低层次的口译工作中必然面临的工作内容,这就是以实用为原则的人事部考试出这种题材的原因。

*规律2:

英译汉部分考大会发言,多为大会的基调发言。

  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崛起;

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

全球气候变暖;

亚洲的价值与繁荣;

科学、信息和社会;

介绍艾滋病;

英国王妃戴安娜的新闻

  最早的考试可以忽略不计,戴安娜为新闻体,艾滋病过于专业,因此最近5次考试再也没有重复过这样的题型。

因此,复习时应该紧紧扣住大会英语,背记有关大会英语的词汇和高频句子。

人事部指定教材的英译汉内容基本都是大会的演讲,尤其是外国人来到中国参加各种大会的演讲,以及世界重大会议的基调发言,广大同学应用听译-视译-听译的办法复习,相信指定教材对考试的指向性。

不要过分偏离教材,按照自己的想象复习。

考试时的策略是,这40分拿到一半就是胜利,把标准调低一点,努力坚持,不要被不会的东西吓住,从而产生放弃的心理,或彻底地胡说八道。

  人事部三级口译考试是为社会提供职业的口译员,尤其是在各种会议上从事交替传译工作的口译员,因此其英译汉的题型必然以大会的背景为依托。

但毕竟只是三级,所以内容不可能过于专业和深奥,只能选择相对泛泛的内容,也就是用相对严肃的词汇讲大而空的内容,这正是会议基调发言的特点。

对话部分考题针对一般性外事活动中的听说能力,英译汉部分则是针对具体会议中的口译能力。

口译员基本不会坐在电视边翻译新闻,所以戴安娜那样的题目不会再出了。

换句话说,复习时不可把太多注意力放在新闻听力方面,因为这不是口译的话题和题材。

*规律3:

汉译英部分考外交式的严肃讲话,或介绍中国政策和特色。

  北京市新春致词;

香港和香港经济;

介绍秦始皇兵马俑;

新加坡和新加坡经济;

亚洲经济和中国经济;

中英外交关系;

中美外交关系

  这部分的内容最为稳定,复习时抓住指定教材中大而空的汉译英内容,因为口译书上的汉译英部分都是中国的领导在重大场合或重要时刻对外国人的讲话,以上每一次考试都有教材的影子。

考试时要从这里拿走30分以上,因为汉译英的要求会相对较低,大体说出意思就行,这毕竟是三级考试,不必在语言的细枝末节方面或所谓的"

地道"

方面太计较。

  口译译员在实际工作中的任务就是站在中国的领导旁边,向外国人介绍中国的政策、国情或有中国特色的事物,或在领导发表冠冕堂皇的外事讲话时进行视译或交替传译。

*规律4:

汉译英部分的间隔短于英译汉,因为英译汉只要听懂了就说的出来,中国人说中国话不存在速度问题;

而中国人讲英语时速度会慢下来,所以这部分要快说,关键是熟练,考前也要进行必要的训练。

*规律5:

考试的英文朗读为英国人,学生要有针对性地适应英音。

*规律6:

数字的翻译是口译基础,每一次考试都会涉及,虽然相关内容不多,但对准确性的要求是百分之百。

考前要从英译汉、汉译英两方面有针对性地结合句子、段落进行快速听说练习。

  综上所述,人事部的考试是实用翻译派的代表性考试,其出题的依托都是一名中级的口译员实际会面对的情况,其判定你分数的标准也是社会的标准,实战的标准。

因为大多数学习者都是学生,不了解口译的实战性,在复习时容易偏离正轨,所以大家应该把握住人事部的这个思路,认真结合其真题和指定教材复习,相信你自己,只要复习对路,抓住窍门,这个考试完全可以通过。

根据两年来我们几个老师在笔译班授课的经验、人事部出题专家的建议和同学们参加考试后反馈回来的意见,刚与杨军老师再次确认,参加三级笔译考试的保险字典应为:

  英译汉(以下两本选一本)

*译文出版社的《英汉大词典》,主编陆谷孙,老版148元,新版178元,收词20万,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单本英译汉辞典,尤其录有大量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这对于考试尤其重要。

缺点是单解,但对考试影响不大。

*商务印书馆的《朗文当代英语大辞典》,大字本129元,小字本98元,这是英汉双解的唯一一本百科全书式的字典,单词量10万,但收有一些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比同类字典较多。

同类双解字典基本没有人名地名的译文,个别附录少量收入。

  汉译英(以下两本选一本)

*外研社出版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收词14万,同类字典收词最多,大字本188元,小字本99元,尤其收入大量新词,正对考试胃口。

*商务印书馆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收词12万,新词多,比上一本稍差,但比外研社传统的《汉英词典》好,因为有大量紧扣时代的新词汇。

>

  另外:

  考试不许带电子字典。

另外,电子字典本身对考试没有帮助,是自寻死路,上课时结合具体考题一比大家就知道了。

  拿对字典,会用字典,三级笔译考试就有了成功的保证,因此这已经成为了我们这期课的一个重要内容,白给的分数坚决不丢。

  坚决不用英英字典,因为翻译靠的是双语转换,要的是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最明确的对应语意思。

比如sparrow,英汉字典解释为麻雀,英英字典解释为asmallbrownandgreybird,commoninmanypartsoftheworld.考试时候急死你,你也不知道这是麻雀的意思。

  以上内容并不意味着其他大家喜闻乐见的字典(牛津、朗文、韦氏、科林斯、剑桥等)不好,只是这类英英或英汉双解字典对于笔译考试不对胃口,容易吃亏。

中国人在口译中常遇到的困难还有数字以及一些带有中国特色表达法的翻译,这些需要着重训练。

1.数字口译

迅速地翻译数字对中国人来说不容易。

这是因为汉语和英语表达数字的方式不同。

汉语是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也就是以“十”的倍数来表达;

而英语则是在数字超过千以后,以“千”(thousand)的倍数来表达的。

如“一万”是“十千”,即tenthousand;

“十万”是“百千”,即hundredthousand,直至“百万”(million)。

百万以上的数字则用“百万”的倍数表达;

如“千万”是“十百万”,即tenmillion;

“亿”是“百百万”,即hundredmillion,直至“十亿”(billion)。

因此,凡遇到“万”和“十万”时,都要变成“十千”、“百千”。

口译必然会遇到数字,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往往会出错,而数字译错很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应始终把数字口译作为一个重点训练项目。

2.意译能力、应变能力

培养意译能力实际上就是教给学生如何摆脱困境。

没有经验的译员在遇到难点时,往往生硬地逐字直译,而不会采用意译的办法,其结果是尽管对方听到了英语,却不知所云,译员没有能够传达任何信息。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的迅速发展,几乎每天都有新的词汇和表达法出现,同时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许多新词和提法(如“超生游击队”、“铿锵玫瑰”等)都没有相应的英语表达法,这就要求译员灵活地运用意译以适应客观形势的需要。

因此,有必要设计出培养灵活意译能力的应变练习供师生课堂讨论,大家通过集思广益可以总结出一些灵活口译的方法,将来遇到类似困难时不至于紧张得不知所措。

3.学会使用普通的小词、常见词、概括性强的词

写作教学通常强调用词确切、具体,但口译教学却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运用一些根据性强以及搭配能力强的词,因为译员一时想不起来合适的词时,这类词能解决问题。

比如,不会说pediatrician(儿科医生)或gynecologist(妇科医生),可以用概括性强的doctor加上whospecializesintreatingsickchildren以及whospecializesintreatingwomen’sdiseases等普通词来代替。

小词、常见词不但易懂,而且灵活、用处多。

我们翻阅短语动词的词典,就知道像be、do、have、give、take、make、get、go、come等最常用的单音节词和in、on、out、for、at、by、to等介词或副词搭配连用,可以构成上千个不同的意思。

用短语动词是口语体的特点。

此外,还应注意学习掌握像achieve、expand、practice等搭配能力强的词,如achieve可以和success、equality、modernization以及sustainabledevelopment等许多名词连用,expand可以和relation、trade、population、contact、market和cooperation等名词连用。

4.注意词的搭配

由于受母语的影响,中国人常在词的搭配上出问题,比如大雨、大雾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