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家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5673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家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我国家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我国家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家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Word格式.docx

《我国家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家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Word格式.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家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及对策Word格式.docx

按照美国着名企业史学家钱德勒的定义,家族企业是指企业创始者及其亲密的合伙人(和家族)一直掌有大部分股权的企业。

他们与经理人员维持紧密的私人关系,且保留高阶层管理的主要决策权,特别是在有关财务政策、资源分配和高阶层人员的选拔方面。

我国家族企业的显着特征为:

⑴家族企业是以血缘为纽带的;

⑵公司和家族的整体价值合而为一;

⑶个人或家族拥有或控制企业。

(二)家族企业的融资特点

通常企业融资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两类。

不同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是企业在一定的融资环境下理性选择的结果。

内源融资是企业自有资金的资本化;

外源融资是从企业外部筹资,包括通过在证券市场上发行股票或公司债券的方法募集资金的直接融资和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的间接融资。

家族企业融资偏好内源融资,融资顺序大致为企业积累、亲戚朋友筹款、民间借贷、银行或信用社贷款和其他途径。

与非家族企业相比,家族企业基本上靠自有资金经营。

当需要从外部融资时,家族企业往往通过负债融资,其负债程度也远小于非家族企业,而不愿采取股权融资方式。

在我国无论是创业初期还是成长期,家族企业投资来源都严重依赖内部资金。

二、我国家族企业融资现状和存在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但是,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大部分仍然实行的是家族制管理。

少数家族企业抓住机遇,经营有方,克服了初创期的种种困难,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多数家族企业经营状况不理想,有待于在竞争中壮大和发展。

甚至还有不少家族企业成立后不久就夭折了。

导致家族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的原因很多,其中非常重要的是,外部政策环境的局限和家族企业的自身弱点两方面相互作用,阻碍了它们的生存和发展。

所有这些因素中,对家族企业经营状况影响最大的“瓶颈”就是企业的融资问题。

融资渠道不畅已经成为家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具体来说,家族企业在融资方面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外源融资渠道狭窄

在我国无论是银行还是资本市场,都没有在家族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一方面,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垄断了近70%的金融资源,但这些金融资源大多贷给了国有企业。

虽然政府已经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商业银行增加对私营企业的贷款,然而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存在着对民营企业的“歧视”现象,在贷款发放要求、贷款审批程序和效率、不良贷款处理、信贷人员责任承担等方面对民营企业的要求极为苛刻,远远超过国有企业。

而其他城市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非国有金融机构由于自身的局限,也很少为民营企业贷款。

2005年民营企业在全国短期贷款中的比例大约为11%,2006年下降到9%,2008年下半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民营企业贷款更加困难,作为民营企业主要组成部分的家族企业也深受其害,大量企业经营困难甚至破产。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不多,主要表现为股市融资门槛高和进入债券市场难。

我国于2004年推出了中小板,于2009年推出创业板,目的是为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然而严格的上市条件和审核程序使得绝大多数家族企业被排斥于证券市场融资的行列之外。

作为企业直接融资的一种形式,债券融资与股票融资相比具有“税收抵扣”作用、财务杠杆效应、不分散企业控制权以及更能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优点。

然而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一直很冷清,主要原因在于企业债券市场发行管理的计划色彩过浓,债券信用评估级的可信度较差,以及利率管制混淆了企业债券风险的区别。

家族企业治理结构的四大特征:

单一的产权结构;

集权化的管理模式;

家长专断的决策机制;

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

这种治理结构在企业开创初期可以帮助企业增强凝聚力,同时,家长制权威也有利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减少内耗,降低管理控制难度和成本。

但在企业进一步发展时,这种治理结构却显现出许多弊端:

1.家族企业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和家长专断的决策机制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给企业带来不稳定性。

这无疑加大了资金提供者的风险。

2.由于家族企业具有天然的独占性、保守性和封闭性,它们不能容忍家族以外的人介入。

这种单一的产权结构将社会公众排斥在企业之外,限制了企业对社会公众资金的吸纳,使得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

3.资本市场对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充分性要求相当高,大多数家族企业至少在目前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不愿将内部的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公布于众,所以很难进入资本市场。

同时,隐秘的财务制度使得外界无法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在这样信息不对等的状况下银行也难免要对家族企业进行区别对待。

(三)信用缺失

我国家族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一般认为企业规模与企业信用能力成正比,这决定了社会对家族企业的信用能力认可度不高。

在借贷资金时家族企业由于自身的这种“先天不足”而处于“弱势群体”。

另外,家族企业“后天”信用缺失严重,使家族企业丧失了取得银行融资的良好机会。

在目前我国信用体制还不健全的环境下,有不少企业不讲信用,欠账不还,不履行合同,制假、造假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极大地降低了家族企业的信用度。

而正是家族企业自身发生的信用问题,使得银行普遍对家族企业缺乏足够的信心,不愿冒险向家族企业发放贷款。

  (四)非正规渠道融资存在较大风险

由于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难度很大,家族企业往往寻求以非正规渠道进行融资。

目前,主要有以下方式:

其一,企业自身融资。

这是利用企业经营利润来积累发展资金,或者以内部职工筹资的方式筹集资金。

其二,依靠民间借贷。

凭借种种私人关系,从亲戚或各种“地下钱庄”以较高的利率获得借款。

目前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家族企业贷款更加困难,因而更加依赖民间借贷,而“地下钱庄”虽然提供的短期贷款利息很高,但是对企业信用以及经营状况的要求十分宽松,各地“地下钱庄”由此得以蓬勃发展。

其三,企业相互担保。

近几年来,在向银行贷款时,民营企业之间盛行相互担保。

但是由于存在风险,绩优企业大多不愿意为他人承担连带责任。

随之,企业相互担保又出现了债转股形式,即被担保方将企业的股权抵押给担保方,一旦担保方为其承担经济责任时,所承担的款额便作为出资额,从而将对被担保方的债权转变为股权。

由于以上非正规渠道融资存在较大风险,给家族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多消极影响。

三、家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企业自身建设

家族企业要想摆脱融资难的困境,必须从自身做起,增强信用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为融资创造有利条件。

1.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转变经营机制,建立明晰的法人治理结构,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注重诚信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

要着力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切实做到有借有还、按期还贷,杜绝不良信用记录。

3.建立规范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按照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保持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为申请贷款提供基础依据。

4.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

顺应国家宏观调控,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实行转型升级,使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政策,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赢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5.积极主动地与银行、担保公司建立日常的信息沟通机制,为银行了解企业情况创造有利条件。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1.建立和完善征信体系。

中小企业中大部分为家族企业,目前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多、规模小,需求信息及风险信息收集难度大。

因此,政府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组织相关部门构建统一的中小企业社会征信系统和运行机制,扩大征信系统的覆盖面和信用信息的采集面,尽可能详细地提供企业营业执照年审情况、纳税情况、企业及法定代表人个人银行信用记录、对外担保、法律诉讼、履约情况等信息,方便金融机构查询,提高市场透明度,这样既便于银行全面了解情况,防范信贷风险,也对企业自觉履约形成约束,有利于增强企业诚信意识。

2.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制度。

家族企业银行贷款难的最根本原因和最大障碍是企业缺乏抵押物和信用。

因此,建立完善的信用担保制度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

这里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

美国中小企业管理局(SBA)的主要任务是以担保的方式促使银行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其资金是由联邦政府出资,国会预算拨款。

(三)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家族企业融资难的现象背后,缺少与家族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中小金融机构。

家族企业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金融伙伴是融资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外经验证明,中小金融机构是家族企业间接融资的主要支持者。

各地方政府应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大力发展地方性金融机构,改善我国家族企业的融资环境。

应发展多种形式的专门为家族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这些中小金融机构是我国家族企业融资的重要来源。

中小金融机构以强大的创新能力,适时、准确、充分地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家族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是从根本上解决家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键一步。

参考文献:

[1]程美秀.中国家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山东经济,2004,

(2).

杨淑娥,马春爱,魏明.国内外家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回顾与借鉴[J].经济体制改革,2005,(3).

栾绍香.家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

理论版,2007,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