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17班 含答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75673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489.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17班 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17班 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17班 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17班 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17班 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17班 含答案.docx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17班 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17班 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17班 含答案.docx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17班含答案

2021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17班)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0小题,每题仅有一个选项,每小题2分,共60分)

1.阿兹海默症是因β-AP(p-淀粉样蛋白)沉积导致。

β-AP是由其前体蛋白APP(一种含695个氨基酸的跨膜蛋白)在病理状态下异常加工而成。

APP形成β-AP的过程如图所示。

根据上述信息所作的推论错误的是

A.用双缩脲试剂检测β-AP,有紫色反应B.β-AP的效果可能是引起大脑功能异常

C.一个β-AP分子中至少含有39个肽键D.β-分泌酶很可能是突变基因表达的产物

2.糖类和脂质是细胞中两种重要的有机物,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膜上的脂质包括磷脂、胆固醇等

B.人体细胞分泌物中含有蔗糖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不出现砖红色沉淀

C.淀粉和脂肪氧化分解的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D.质量相同的糖类和脂肪被彻底分解时,糖类耗氧少

3.渗透作用实验装置起始状态如右图。

甲、乙两管的口径相同,半透膜只允许葡萄糖分子通过,蔗糖分子无法通过。

当达到扩散平衡时,下列有关甲、乙两管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管中液面高度低于乙管

B.甲管中的葡萄糖浓度低于乙管

C.甲管中的淀粉浓度高于乙管

D.半透膜两边溶液渗透压相等

4..以下甲、乙两图都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A点

B.甲图中氧浓度为b时的情况对应的是乙图中的D点

C.甲图的a、b、c、d四种浓度中c是最适合贮藏的

D.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没有酒精产生

5.当内质网不能满足细胞对蛋白质的加工和分泌时,内质网会处于应激状态。

人体中下列哪类细胞最容易发生内质网应激

A.唾液腺细胞B.汗腺细胞C.性腺细胞D.脂肪细胞

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有几项

用甲基绿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染色后,可看到蓝绿色的线粒体

②细胞内进行多种化学反应,合成代谢分解ATP,是放能反应,分解代谢合成ATP,是吸能反应

③线粒体为细胞内的生命活动提供ATP,包括光合作用的暗反应

④细胞器膜中与细胞膜成分最接近的是高尔基体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7.初冬霜冻之后,植物叶片中的细胞液浓度会增高以防止结冰。

细胞中物质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①淀粉分解成葡萄糖②葡萄糖合成淀粉

③自由水与结合水比例增大④自由水与结合水比例减小

A.③B.②③C.④D.②④

8.右图是研究物质A和物质B对某种酶活性影响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质A能提高该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B.物质B能提高该种酶的催化活性

C.减小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A对该种酶的影响

D.增大底物浓度可以消除物质B对该种酶的影响

9.某生物兴趣小组完成对新鲜菠菜叶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各组操作不同,出现了如右图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

该兴趣小组分析如下

 

甲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SiO2②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CaCO3

③丙可能误用H2O做提取液和层析液④丁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

上述分析正确的有

A.0项B.一项C.两项D.三项

10.下图为某同学构建的在晴朗白天植物进行有氧呼吸过程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6来自叶绿体B.3全部释放到大气中

C.4和7属于同一种物质,产生的8大多用于合成ATP

D.催化2→3的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11.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

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少量的能量,合成少量ATP

②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③无氧呼吸不需要氧气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④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12.如图为一个由池塘及周围陆地构成的生态系统。

若取其中各种植物的成熟叶片置于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先后顺序是

A.W、M、Bs、C、D

B.W、M、Bs、D、C

C.D、C、Bs、M、W

D.M、W、Bs、C、D

13.昆虫学者AlainRobichon最近发现蚜虫体内的类胡萝卜素能吸收光能,并把它传送给负责能量生产的组织细胞。

阳光下,蚜虫的ATP生成将会增加,黑暗时,其ATP含量便会下降。

下列关于蚜虫产生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A.ADP合成ATP时需要的能量只能来自光能

B.黑暗中大量产生ATP时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

C.类胡萝卜素吸收光能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D.相同情况下黄光照射比蓝紫光照射ATP含量上升快

A.一项B.两项C.三项D.四项

14.如图表示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与植物周围空气中CO2含量的关系。

图示中,ce段是增大了光照强度后测得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体鲜重增加量是光合作用强度重要指标

B.出现bc段的限制因素主要是温度

C.叶绿体内的三碳化合物含量,c点时大于b点

D.在e点后再次增大光照强度,曲线有可能为eg

15.下面甲、乙二图中,甲图表示光合作用过程,乙图表示夏季白天X、Y两种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三碳化合物被NADPH还原

B.甲图CO2供应突然停止,使得B物质产生量减小

C.乙图X叶片气孔无法关闭

D.乙图X植物a点开始光合作用,Y植物d点有机物积累最多

16.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层粘连蛋白结构示意图如上图,若该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有

该层粘连蛋白含有肽键数为m-3

②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③癌细胞膜表面层粘连蛋白减少

④该物质的合成只需核糖体即可完成

A.0项B.一项C.两项D.三项

17.如图是测定发芽种子的细胞呼吸类型所用的装置(假设呼吸底物只有葡萄糖),装置一、二中分别放入等量的发芽种子,装置三中为等量的煮熟种子.若装置一左移10cm,装置二右移12cm,装置三右移2cm,则需氧呼吸消耗葡萄糖与厌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相对比值为

A.6:

5B.5:

6C.5:

2D.2:

5

18.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卢云峰做出一个纳米级小笼子,可把分解酒精的酶装入其中,有了这身“护身服”,酶就不怕被消化酶分解,可安心分解酒精分子。

下列推测合理的是

A.该成果中用于分解酒精的酶可能是脂质B.纳米级小笼子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进入血液

C.该酶进入人体能分解人体内无氧呼吸的产物

D.“防护服”的主要功能是阻碍消化道内蛋白酶的作用

19.“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对此句话合理的解释为

A.糖类是细胞内含量最多的能源物质

B.糖类比其他能源物质更易彻底分解二氧化碳和水

C.细胞内的能量主要储存在糖类物质中

D.细胞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直接来自于糖类

20.某种细菌的一种名为InIC的蛋白质可通过阻碍人类细胞中的Tuba蛋白的活性,使细胞膜更易变形而有利于细菌的转移,使人患脑膜炎。

该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uba蛋白和InIC蛋白的合成均需要内质网的加工

B.该菌使人体细胞发生变形,说明细胞具有选择透过性

C.该菌进入人体细胞的方式是需要消耗能量的胞吞作用

D.与酵母菌一样,该菌是没有核膜的原核细胞

21..某一生物有四对染色体。

假设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在产生精细胞的过程中,其中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后期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移向了同一极,则这个初级精母细胞产生正常精细胞和异常精细胞的比例为()

A.1∶1B.1∶2C.1∶3D.0∶4

22.甲、乙、丙为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密闭装置)图,图中能代表图1的点是

 

A.B、C、DB.A、B、CC.A、B、DD.A、B、C、D

23.甲、乙两图均表示氧浓度对呼吸作用(底物为葡萄糖)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氧浓度为a时只进行无氧呼吸,呼吸产物中有乳酸或酒精

B.甲图中,氧浓度为d时只进行有氧呼吸

C.乙图中,储存种子或水果时,A点对应的氧浓度最适宜

D.根据乙图可知,氧浓度较低时抑制有氧呼吸,氧浓度较高时促进有氧呼吸

24.图甲表示水稻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量和O2产生总量的变化。

图乙表示25℃(最适温度)水稻CO2吸收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光照强度为b时,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B.图甲中,光照强度为d时,单位时间内细胞从周围吸收2个单位的CO2

C.图甲中的c点和图乙中的h点对应

D.图乙中,温度由25℃升高到30℃时,f点右移

25.细胞周期可分为间期和分裂期(M期),间期又分为G1期、S期和G2期。

下表为体外培养的某种细胞的细胞周期各阶段时间(单位:

小时),若在细胞的培养液中加入过量的DNA合成抑制剂,则

细胞周期

G1

S

G2

M

合计

时长(h)

10

7

3.5

1.5

22

A.M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B.G2期细胞至少需要11.5小时后才能到达G1期和S期的交界处

C.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15小时后

D.所有细胞都被抑制在G1期和S期的交界处都需22小时后

26.下列对细胞分化不同水平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从细胞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

B.从细胞器水平分析,细胞分化是细胞器的种类、数目改变的结果

C.从核酸分子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从蛋白质角度分析,细胞分化是由于蛋白质种类,数量,功能改变的结果,这是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

27.如图1和图2表示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和核DNA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最佳时期处于图1的C→D段

B.图1中D→E段的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但核DNA含量不变

C.图2中a对应图1中的A→B段,c对应图1中的E→F段

D.有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图2中d所示的情况

28.在“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三位实验人员制作洋葱根尖装片的操作步骤(“+”表示操作,“-”表示未操作)如下表所示:

则甲、乙、丙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实验人员

操作

取材

解离

漂洗

染色

压片

根尖1~3mm处

根尖1~3mm处

根尖5~7mm处

A.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B.细胞分散但看不到染色体、染色体着色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C.细胞重叠、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着色清楚但看不到染色体

D.染色体着色很浅不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细胞分散染色体清楚

29.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的实验中,用NaOH溶液浸泡不同边长的含酚酞的琼脂立方块一定时间后,取出立方块切成两半。

其剖面如图所示,其中x为NaOH扩散的深度,y为立方块的边长,阴影代表红色。

A.该实验的自变量为x,因变量为y 

B.x的值随y值的增大而增大

C.NaOH扩散的体积为(y-x)3  

D.y值越小,扩散体积的比例越大

30.a、b、c分别是一些生物细胞某个分裂时期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a图表示可以看到赤道板

B.b图表示原核细胞分裂的某个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