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必备检测试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52627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01.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中考必备检测试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化学中考必备检测试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化学中考必备检测试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化学中考必备检测试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化学中考必备检测试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中考必备检测试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化学中考必备检测试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中考必备检测试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中考必备检测试题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2.D 氢氧化钠俗称火碱、烧碱、苛性钠,其化学式为NaOH;

干冰是固态的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CO2;

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CaO;

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

3.C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如用于食品的防腐,A正确;

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气体,虽除去氧气,而增加了新的气体,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不能用硫代替红磷,B正确;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氧气大约占21%,C不正确;

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能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气体的排放,可以减少空气污染,D正确。

4.C A.为防氢气漏气,玻璃片磨砂面向下,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集气瓶应倒放在桌面上,故操作错误;

B.碳酸钙固体应放于广口瓶内,故操作错误;

C.稀硫酸可放于滴瓶内,滴管专用,故操作正确;

D.氢氧化钠溶液应放于细口瓶内,并用橡胶塞塞紧,故操作错误。

5.C 三氧化二碳(C2O3)的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所以有毒性、可燃性、还原性,由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72>

29,所以密度比空气的大。

6.A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A错误;

一滴水中约有1.67×

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B正确;

切开成熟的菠萝蜜能闻到浓浓的香味,是因为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浓浓的香味,C正确;

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40L的钢瓶,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D正确。

7.C 由题意可知,①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表面产生大量气泡,Y表面无明显现象,说明X在氢前,Y在氢后;

②把Y放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Y表面有Z析出,说明Y排在Z的前边,即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X>

Y>

Z。

8.D 根据元素名称可知,钛元素是金属元素;

钛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

钛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2,故D不正确。

9.D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其中有一种元素为氧元素,丙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故不是氧化物;

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会改变,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三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10.D NaOH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无明显变化,A不符合题意;

CaCO3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没有生成白色沉淀,B不符合题意;

CuSO4与K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钾,C不符合题意;

AgNO3与NaCl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D符合题意。

11.C 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而不是利用降低温度,其他各项的解释都是正确的。

12.D 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pH=7,故A错误;

反应前后的溶液中均有可自由移动的带电的离子,所以反应前后溶液均可导电,故B错误;

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除Na+和Cl-外,还有水分子,故C错误;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均无变化,故D正确。

13.B 由化学式C2H4O3可知,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A正确;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是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其中不含臭氧分子,B错误;

由化学式C2H4O3可知,过氧乙酸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该纯净物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化合物,C正确;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

2)∶(1×

4)∶(16×

3)=6∶1∶12,D正确。

14.C 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乙,若要提纯甲,可采取冷却热饱和溶液结晶法,A正确;

t2℃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是25g,所以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25g∶100g=1∶4,B正确;

将t3℃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到t1℃,饱和溶液的质量不能确定,所以析出固体的质量也不能确定,C错误;

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3℃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D正确。

15.A 氢氧化钠溶液只与二氧化碳反应,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时,二氧化碳被吸收,只剩下一氧化碳气体,A正确;

碳酸钾能与稀盐酸反应,该除杂过程中把需要的物质除去了,杂质没有除去,B不正确;

铝不但能与硫酸铜反应,还能与硫酸亚铁反应,同时又生成了新的杂质硫酸铝,C不正确;

锌和铁均能与稀硫酸反应,D不正确。

16.D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A正确;

硫酸钠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的硫酸钡白色沉淀不会溶于酸,故开始滴入时即有沉淀生成直至硫酸钠消耗完毕,沉淀质量不再增加,B正确;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溶液的pH会变小,恰好反应,pH=7,硫酸过量,溶液的pH<

7,C正确;

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混合溶液中加入镁粉,开始时镁和氯化铜反应,24份质量的镁进入溶液,置换出64份质量的铜,溶液质量减小;

然后镁和氯化亚铁反应,24份质量的镁进入溶液,置换出56份质量的铁,溶液质量继续减小,但减小的幅度变小,D错误。

17.解析:

(1)金刚石的化学式为C。

(2)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中毒的气体是一氧化碳。

(3)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答案:

(1)C 

(2)CO (3)K2

O4

18.解析:

从自来水的生产环节中可以明确,工厂净水的方法主要有沉淀、过滤与吸附;

絮凝剂加入水中形成胶状物,吸附沉降固体杂质;

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与数目不变,可以确定X的化学式;

节约用水主要应从两个方面做起:

一水多用和循环用水。

(1)ABE 

(2)产生胶状物,吸附杂质,使杂质沉降 (3)CaCl2 (4)收集雨水浇灌绿地;

清洁使用的洗脸水、洗脚水可以冲马桶;

养成随手关上水龙头的习惯等

19.解析:

(1)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

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结合题意,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红烧肉、排骨汤、炸鸡腿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

可知食物中维生素含量较少;

故为使营养搭配更加合理,需要补充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2)人体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稀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3)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时,可用水扑灭;

灭火的原理是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达到灭火的目的。

(4)茶氨酸(C7H14O3N2)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12×

7)∶(16×

3)=7∶4。

(1)D 

(2)NaHCO3+HCl

NaCl+H2O+CO2↑ (3)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4)7∶4

20.解析:

从图示可以判断,a是玻璃棒,b是药匙;

配制碳酸钠溶液的步骤依次包括:

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称量时左码右物,砝码减游码是固体的实际质量,所以碳酸钠的实际质量为6.5g;

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相当于把溶液稀释了,所以测得的溶液的碱性减弱,pH偏小;

测定溶液pH的正确方法是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该溶液的pH。

(1)玻璃棒 药匙 

(2)ECADB (3)6.5 (4)偏小

(5)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被测液滴到pH试纸上,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即可得出该溶液的pH

21.解析:

E为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E为铁,能和铁反应的物质有酸、金属盐或者氧气,但是五种物质类别不同,所以A、C为酸和金属盐的一种,而D可以反应生成铁,则D只能是铁的氧化物,能跟铁的氧化物反应的,是酸或者具有还原性的气体,结合上面推导,C为酸,C含有两种元素,则C为盐酸,A由盐酸制得,则A为CuCl2,B能和盐酸、CuCl2反应,则B为碱,B可以为NaOH,则D为Fe2O3。

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物质E是Fe。

(2)A+E的反应是氯化铜和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CuCl2+Fe

FeCl2+Cu;

D→E的反应是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

(3)铁和盐酸、氯化铜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氧化铁和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图中相互关系涉及基本反应类型有2种。

(1)Fe

(2)CuCl2+Fe

FeCl2+Cu Fe2O3+3CO

2Fe+3CO2 (3)2

22.解析: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试管,b的名称是锥形瓶。

(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发生装置的特点属于固体加热型,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大于空气,可以用排水法收集,也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H中铁丝不燃烧,其原因是H中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或氧气的浓度较低);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的药品是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若用装置E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①端进入;

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若要获得干燥的二氧化碳,可将装置B和装置D用胶皮管连接,并在装置D中盛放浓硫酸。

(4)在装置C中,固体药品放在多孔隔板上,液体药品从长颈漏斗中加入。

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

实验室常用装置C代替装置B制取气体,装置C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1)试管 锥形瓶

(2)A 排水(或向上排空气) H中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合理即可) 3Fe+2O2

Fe3O4

(3)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 ① 浓硫酸

(4)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23.解析:

[讨论交流]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所以选择碳酸钠溶液的理由是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反应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还可以选择的两种溶液是氯化钙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

[实验探究]

(2)①氢氧化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②氢氧化钙属于碱,溶液显碱性,pH大于7,所以张云测出乙试管中剩余溶液的pH=7,证实了马凌的结论是错误的。

[反思评价]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除要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虑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讨论交流]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 氯化钙 氢氧化钙

[实验探究]

(2)①Na2CO3+CaCl2

CaCO3↓+2NaCl

②= [反思评价]反应物是否有剩余

24.解析:

(1)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3+1×

7+16×

2+14=89。

(2)丙氨酸中C、H、O、N元素间的质量比为(12×

3)∶(7×

1)∶(16×

2)∶14=36∶7∶32∶14。

(3)根据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公式,则丙氨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15.7%。

(4)8.9gC3H7NO2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8.9g×

100%=0.7g。

(1)89

(2)36∶7∶32∶14

(3)15.7%

(4)0.7

25.解析:

从表格信息可知,共制取氢气为0.08g+0.08g+0.04g=0.2g;

由于第一次实验时,稀硫酸已经完全反应,所以可以根据第一次实验中产生氢气的质量,计算出20g稀硫酸中所含有的硫酸质量,最后再根据溶质质量分数=

100%计算出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1)0.2

(2)解:

设20g稀硫酸中所含有的硫酸质量为x。

Zn+H2SO4

ZnSO4+H2↑

982

x0.08g

=

x=3.92g

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19.6%

答:

实验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9.6%。

二轮复习效果评估卷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易),3(易),6(易)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10(中)

实验基本操作

2(易)

8(中),11(中),14(难)

气体的制备与净化

20(中)

科学探究

21(中),22(难),23(易),24(难)

物质的检验、鉴别、提纯

7(中),12(中),15(中),18(易)

物质的推断

19(难)

25(中)

4(易),5(易),9(中),

13(易),16(难),17(易)

1.B A.蜡烛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酒精挥发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食物腐败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塑料降解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B 向试管中装铁钉时,先将试管横放,用镊子把铁钉放在试管口,再慢慢将试管竖立起来,A错误;

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B正确;

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时,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C错误;

熄灭酒精灯时,不能用嘴吹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D错误。

3.B 铁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A不正确;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产生大量的热,不产生火焰,C不正确;

水在通电条件下,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D不正确。

4.B A.饮用工业酒精勾兑的白酒会引起中毒;

B.水果和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吃水果和蔬菜可以补充维生素;

C.油脂是人体六大基本营养物质,不吃油脂减肥,不利于人体健康;

D.霉变大米含有黄曲霉素,食用有毒。

5.C CaCO3能与稀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钙,碘能溶于酒精,洗洁精对植物油具有乳化作用,A、B、D项中的清洗方法均可行;

Fe2O3不能与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故C项中的清洗方法不可行。

6.A Fe+H2SO4

FeSO4+H2↑反应是铁单质置换氢气单质,属于置换反应,初中阶段常见的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有C、H2、CO三种,A正确;

2H2O2

2H2O+O2↑符合“一变多”,所以属于分解反应是对的,但生成的O2没有可燃性,而是有助燃性,B不正确;

2KClO3

2KCl+

3O2↑符合“一变多”,所以属于分解反应而不是化合反应,C不正确;

CaCO3+2HCl

CaCl2+H2O+CO2↑是两种化合物反应生成气体,符合复分解反应,但生成的气体CO2没有酸性,D不正确。

7.A A.第一支试管的铁能与空气、水接触,第二支试管中的铁只能与空气接触,能探究铁生锈是否与水有关;

B.氯化钠溶液与稀硫酸不发生反应,不能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C.铜和铝都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但无法确定铜和铝的活动性强弱;

D.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说明甲烷含有氢元素,但无法证明甲烷中是否含有碳元素。

8.A A.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成沉淀、气体或水,能大量共存;

B.N

与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

C.Cu2+、OH-两种离子能结合成氢氧化铜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D.C

与Ca2+两种离子能结合成碳酸钙沉淀,不能大量共存。

9.C 金刚石和石墨都由碳原子构成,但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物理性质存在明显差异,A正确;

加压使分子之间间隔变小,可使气体体积变小,B正确;

搅拌使分子运动速率变快进而加速溶解,C不正确;

盐酸、稀硫酸都是酸,酸溶液中都含有H+,D正确。

10.C 由题目信息可知,“超临界水”是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流体,故只含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物质不管处于何种状态,构成它的微粒之间都有间隔,1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11.B HCl、Na2CO3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混合后有气体生成,故A不符合题意;

三种物质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故B符合题意;

KCl、AgNO3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氯化银沉淀,故C不符合题意;

NaOH、FeCl3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NaOH、(NH4)2SO4反应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溶液混合后有明显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12.B 用pH试纸可以检测出肥皂水的pH大于7,说明肥皂水呈碱性,A正确;

锌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能把硫酸铜除去,还能继续与FeSO4反应,将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B错误;

在氧气流中灼烧氧化铜和碳的混合物,碳与氧气反应生成气体二氧化碳,从而把碳除去,C正确;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氧气,D正确。

13.A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会变质生成Na2CO3,氧化钙与水及二氧化碳反应变质生成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由于是部分变质的碱石灰,加水后,氧化钙全部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氢氧化钙又可以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所以①当氢氧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反应,溶液中只有NaOH,滤渣中只有CaCO3;

②当碳酸钠过量,溶液中有NaOH和Na2CO3,滤渣中只有CaCO3;

③当氢氧化钙过量,溶液中有NaOH和Ca(OH)2,滤渣中只有CaCO3[或CaCO3和Ca(OH)2,因为Ca(OH)2微溶],故选A。

14.D 若甲是氧气,则乙可以是二氧化碳,丙是葡萄糖,X是水,则Y是氢氧化钙,Z是碳酸钙,可以一步反应实现,故A正确;

若甲是二氧化碳,则乙可以是碳酸钠,丙是碳酸氢钠,X是碳酸钙,Y是氧化钙,Z是氢氧化钙,可以一步反应实现,故B正确;

若甲是铁,则乙可以是硫酸亚铁,丙可以是氯化亚铁,X是四氧化三铁,Y可以是水,Z是氧气,可以一步反应实现,故C正确;

若甲是氢氧化钠,X是硝酸钠,硝酸钠不能转化生成氢氧化钠,故D错误。

15.C A.杂质HCl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的同时生成HNO3,引入新的杂质,故错误;

B.CO中含O2通过加热CuO粉末,会把原物质CO反应掉,故错误;

C.银粉中含有铜粉加过量的AgNO3溶液,因为铜比银的金属活泼性强,能充分反应并置换AgNO3溶液的固体银,过滤、洗涤、干燥后固体物质则只有Ag粉,故正确;

D.NH3的干燥若加入浓硫酸不仅会除掉水分,由于NH3是碱性气体也会与浓硫酸反应,故错误。

16.D 逐渐滴加碳酸钾溶液至过量时,碳酸钾先和盐酸反应,随着反应进行,溶液酸性减弱,pH升高,随后和氯化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氯化钾,反应过程中溶液pH不变,完全反应后继续加入碳酸钾溶液时,碳酸钾溶液显碱性,pH继续升高,故A不正确;

加热等质量的两份氯酸钾,一份加二氧化锰,一份不加二氧化锰,只是反应速率不同,但是最终生成氧气质量相等,故B不正确;

一定量的硫粉与过量的氧气在密闭容器内点燃并充分反应,硫完全反应,剩余硫粉质量为零,故C不正确;

向一定量的氯化亚铁和氯化铜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镁粉至过量时,镁先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铜,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减小,随后和氯化亚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铁,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减小,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不变,故D正确。

(1)2个臭氧分子可以表示为2O3。

(2)硫酸根离子可以表示为S

(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碳酸氢钠的化学式为NaHCO3。

(4)高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是+7,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

(1)2O3 

(2)S

 (3)NaHCO3 (4)

(1)步骤②的操作是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漏斗。

(2)步骤③中,产生气泡,是因为稀盐酸和碳酸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说明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碳酸钙。

(3)由上述实验现象推断可知,加入二氧化碳时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时,则溶液中一定不含有碳酸钠和碳酸钾,因此滤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钾。

(1)漏斗 

(2)碳酸钙 (3)氢氧化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A~F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俗名为生石灰,所以A是氧化钙,C为常见的溶剂,C与E元素组成相同,所以C是水,E是过氧化氢溶液;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F是氧气;

氧化钙生成的B会转化成水。

所以B是氢氧化钙,D会生成氧化钙和水,所以D是碳酸钙,经过验证,推导正确。

(1)F的化学式为O2。

(2)氢氧化钙在农业上的用途是改良酸性土壤。

(3)过氧化氢生成水和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水通电生成氧气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转化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置换反应。

(1)O2 

(2)改良酸性土壤 (3)置换反应

(1)①是长颈漏斗;

②是集气瓶。

(2)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故选D;

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验满的方法是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集满。

(3)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4)实验室用无水醋酸钠固体和碱石灰共热制取甲烷,条件是加热,应选用A作发生装置;

能用E装置收集甲烷,说明甲烷具有的性质是难溶于水;

为了防止收集到的甲烷不纯,要等到导管口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

(1)长颈漏斗 集气瓶 

(2)CaCO3+2HCl

CaCl2+H2O+CO2↑ D 把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则集满 (3)CO2+H2O

H2CO3

(4)A 难溶于水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1)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内,如果不变色,证明二氧化硫不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

(2)根据题示的信息,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与氧气反应生成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O

H2SO3,2H2SO3+O2

2H2SO4。

(3)以上两个反应都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其他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可知亚硫酸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4)亚硫酸、硫酸、盐酸和碳酸都能使石蕊溶液变红,是由于溶液中存在共同的阳离子——H+。

(5)氯化钠与浓盐酸都不能与二氧化硫反应,②③不正确;

氢氧化钙、氢氧化钠等可溶性碱都能与二氧化硫反应,由于氢氧化钙的溶解度较小,只吸收少量的二氧化硫,所以最合适的是饱和氢氧化钠溶液,故选④。

(1)将用石蕊溶液染成的紫色干燥纸花放入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内 

(2)①SO2+H2O

H2SO3

②2H2SO3+O2

2H2SO4 (3)化合 +4

(4)溶液中含有氢离子 

(5)④

[问题分析]

(1)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2)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

(3)氢氧化钙、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所以澄清液显红色,说明该澄清液显碱性,其中溶质除一定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