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期末考试复习大纲核心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docx
《国际贸易期末考试复习大纲核心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际贸易期末考试复习大纲核心知识点整理Word格式.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四节国际贸易的发展、意义和作用
贸易开放对一国的福利影响
第二章传统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初始形成发展深化
水平分工、垂直分工、混合型、外包、网络分工等;
影响当代国际分工的主要因素:
社会生产力自然条件人口/劳动力规模与市场资本国际化国际生产关系经贸政策
ESNESEEP
第二节重商主义
货币,即金银贵金属(noblemetal)就是财富;
商业尤其是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创造与增殖金银财富的最有效途径;
国家应当对货币流通和商品贸易采取严格的管制。
第三节绝对成本理论(亚当·
斯密)
第四节比较成本理论(大卫·
李嘉图)
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
Ø
PositiveSide:
提出了国家间分工的依据,为落后国家提供了参与国家分工的理论依据。
为以后的国际贸易理论奠定了基础.
Deficiencies:
将各国经济看作静态不变;
未讨论生产方式的约束;
没有解决交换比例的问题.
第五节要素禀赋理论(赫克歇尔—俄林)
H-O理论
各国所生产的同样产品的价格绝对差是国际贸易的直接基础或直接原因
价格的国际绝对差来自成本的国际绝对差
商品的成本差别是因为各国生产诸要素的价格不同和商品的要素密度不同
生产要素的价格主要取决于各国的要素禀赋
结论:
∙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即各个地区间或国家间商品价格不同.
∙每个区域或国家利用它的相对丰富的生产诸要素(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而利用它的相对稀少的生产诸要素从事商品生产,就处于比较不利的地位.
∙因此,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体系中生产和输出前面那些种类的商品,输入后面那些种类的商品。
H—O-S理论
商品贸易一般趋向于(即使是部分地)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人的国际差别,导致国际间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第六节里昂惕夫之谜(要素密度、资本劳动比)
第三章新国际贸易理论
第一节产品生命周期理论(Vernon.R)
新产品的导入期、产品的成熟期、产品高级标准化阶段
贸易国家的分类
v第一类,发明与出口新产品工业发达国,它们是技术、知识与资本充裕型国家;
v第二类,比较小的工业发达国,如西欧、日本,它们是资本与技术充裕型国家;
v第三类,发展中国家,它们是劳动充裕型国家。
第二节需求偏好相似论(B.Linder)
需求结构、收入水平
产品发明与创新首先是为了满足国内需求;
国内市场的支持是生产商发展出口的关键因素;
国内需求强大时,该产品才会具备批量生产的规模经济,进而降低成本,取得出口的国际竞争力。
收入水平是需求结构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资本收益率越高,高品质的消费品需求则越大;
发达国家的收入水平和资本收益率相似,它们的需求偏好与需求结构越接近;
需求结构重叠较大;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贸易机会多;
同种制成品存在着广泛的品质差异性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之间收入水平和资本收益率差异大,它们需求结构重叠较小;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之间贸易机会少。
第三节产业内贸易理论(Intra-industryTradeTheory)
产业内贸易形成的原因,
同类产品的差异性(Productheterogeneity)
消费者偏好多样性(Consumerpreferencediversity)
不同国家产品结构层次和消费结构层次的重叠(overlapofproductstructurelevelandconsumestructureindifferentcountries)
追求规模经济(Themotivationtopursuebenefitsofscaleeconomy)
产业内贸易指数
●产业内贸易指数(IndexofIntra—industryTrade)
IITi=1—|Xi—Mi|/(Xi+Mi)0≤IITi≤1
IIT=1-∑|Xi—Mi|/∑(Xi+Mi)0≤IIT≤1
当IIT接近于1,表明贸易伙伴间产品的替代性强;
当IIT接近于0,表明贸易伙伴间贸易(产业)结构是互补的。
第四节国家竞争优势理论(迈克尔。
波特)
1.要素推动阶段:
该阶段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一国的要素禀赋优势,即拥有廉价的劳动力和丰富的资源。
具有优势的是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产业技术水平较低。
2.投资驱动阶段:
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资本优势,具有优势的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该阶段的相关及支持产业还不够发达。
3.创新驱动阶段:
竞争优势主要来源于研究与开发,具有优势的是技术密集型产业。
4.财富驱动阶段:
产业竞争依赖于已获得的财富,企业创新意识明显下降,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推动力。
第四章世界市场
第二节进入世界市场的途径
进入世界市场的方法:
三阶段
产品出口阶段,
国外生产阶段,
直接投资(FDI)
合资企业(控制权)(jointventure)
独资企业(individualproprietorship)
合作生产(cooperativeproduction)
许可制造(licenseproduction)
通过“许可协议”输出技术给国外技术受方使用。
(专利、专有技术、商标)
收取专利权使用费;
转移本企业已经成熟的工艺、技术和产品,延长企业生产的产品寿命周期。
跨国企业经营阶段
多子公司之间的跨国业务的协调;
通过各种要素在跨国企业内部各子公司间的调动,取得国际分工的更大效益。
国际市场商品销售渠道
有固定组织形态的国际商品市场
有固定组织形态的国际商品市场,是指在固定场所按照事先规定好的原则和规章进行商品交易的市场。
这种市场主要包括商品交易所、拍卖、博览会和展销会等。
没有固定组织形态的国际商品流通渠道
生产者
本国进出口商
国际中间商
外国进出口商
外国零售商、最终用户、消费者
中间环节(交易集中程度、参考价格)
第三节世界市场交易方式:
包销(ExclusiveSales)
代理(Agency)
寄售(Consignment)
拍卖(Auction)
招标与投标(InvitationtoTender,SubmissionofTender)
商品期货交易(Futures)
补偿贸易(CompensationTrade)
加工贸易(ProcessingTrade)
租赁(Leasing)
网络销售(NetworkSale/E-marketing)
第四节国际市场价格
商品国际市场价格
商品的国际价值
世界平均劳动强度和熟练程度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国际市场价格种类
世界“自由市场"
价格,指商品在国际间不受垄断力量干扰的条件下,由独立经营的买者和卖者间进行交易的价格。
商品期货交易所价格
拍卖市场价格
世界主要集散地的价格
世界“封闭市场”价格
-—买卖双方在一定约束关系下形成的价格。
跨国公司在内部交易时采用的调拨价格
垄断企业或组织与外部企业交易时采用的垄断价格
区域性经济贸易集团内的价格
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
国际交换条件:
净贸易条件N=(PX/PM)·
100%商品价格指数
收入贸易条件I=(PX/PM)·
Qx出口数量指数
单项因素贸易条件S=(PX/PM)·
Zx出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双项因素贸易条件D=(PX/PM)·
(Zx/ZM)·
100%进口商品劳动生产率指数
第五章国际贸易政策
第一节国际贸易政策概述
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
制定贸易政策考虑的因素:
本国经济结构与比较优势
本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本国与别国经济和投资方面的合作情况
本国国内物价和就业状况
本国与他国的政治关系
本国在世界经济、贸易组织中享受的权利与承担的义务
各国政府领导人的经济思想与信奉的贸易理论
政治和社会因素
第二节各主要历史阶段的国际贸易政策
重商主义Mercantilism
十九世纪英国的自由贸易政策:
理论依据:
(1)自由贸易可以形成相互有利的国际分工。
(2)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
(3)自由贸易可以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4)自由贸易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
主要措施:
⏹废除《谷物法》
⏹改革关税制度
⏹签订自由通商条约
⏹取消对殖民地的贸易垄断
李斯特幼稚产业保护学说
经济发展阶段论,生产力论,国家干预论,关税保护制度,保护重点是幼稚工业
原始末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
一个国家只有在农工商业时期才适用世界主义经济学
帝国主义时期的超保护贸易政策
超保护贸易的特点,保护的对象
主要是保护国内高度发达或出现衰落的垄断工业。
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
保护的目的
巩固和加强对国内外市场的垄断
保护的措施多样化
对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的扩张
凯恩斯主义的超保护贸易学说
“充分就业”的前提条件已不存在
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平衡不能自动调节
贸易顺差能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就业,而贸易逆差则会减少国民收入,加重失业。
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Y=[△I十(△X—△M)]*K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50年代到70年代初的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
大幅度削减关税
降低或撤销非关税壁垒
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
美国积极主张削减关税,取消数量限制,成为贸易自由化的积极推行者。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和其它国际性贸易组织的积极作用
地区性经济合作促进国际商品贸易的自由化
贸易自由化发展不平衡
70年代中期以后新贸易保护主义(新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
发达国家加强对贸易的管理,从主张“自由贸易”转变为强调“公平贸易"
;
把外贸政策法律化,以国内立法干预国际贸易;
贸易保护措施多样化,主要是提高非关税壁垒;
被保护的商品不断增加
各国加强了鼓励出口的措施。
第六章关税措施
第一节关税的概念
关税(CustomsDuties,Tariff)
关税的主体、关税的客体;
财政关税、保护关税
第二节关税的种类
进口税、出口税
进口附加税(ImportSurtax)
反贴补税(Counter—vailingDuty)、反倾销税(Anti-dumpingDuty)
特惠关税(PreferentialDuties)
普遍优惠制度(GeneralizedSystemofPreference,GSP)
三项基本的原则普遍非歧视非互惠
普惠制方案(保护措施、原产地规则):
免责条款(EscapeClause)
预定限额(PriorLimitation)
竞争需要标准(CompetitiveNeedCriterion,美国)
原产地标准(origincriterion)
直接运输规则(Directtransportrules)
原产地证书(certificateoforigin)
第三节海关税则和税基分类
海关税则CustomsTariff(单式税则和复式税则)
税基分类(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
第四节关税的作用和影响
名义保护率NPR=(domesticprice-int'
lprice)/int’lpriceX100%
有效保护率E=(V’—V)/V
V:
不征收关税时,国内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中价值增值所形成的附加值
V’:
征收关税后,国内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中价值增值所形成的附加值
关税的福利影响
第七章非关税措施
非关税措施特点:
1.复杂多样性complexity&diversity
2.灵活性flexibility
3.有效性effectiveness
4.隐蔽性elusive
5.歧视性discriminatory
第一节非关税措施的种类
直接数量限制措施
进口配额制
绝对配额(全球配额、国别配额),关税配额(TariffQuotas)
自动出口限制
进口许可证制
其他各种非关税壁垒措施
外汇管制、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
海关估价制度、进口押金或进口存款制、国内税收等
第二节技术性贸易壁垒
特点
❑名义上的合理性
❑提法上的巧妙性
❑形式上的复杂性
❑内涵上的歧视性
❑手段上的隐蔽性
❑发展上的动态性
形式
❑技术法规technicalregulations
❑标准standard
❑合格评定程序conformityassessmentprocedures
❑包装和标签packaging/label
❑绿色壁垒greenbarrier
❑检验程序和检验手续testingprocedure
❑计量单位制measurementsystemofunits
❑信息技术壁垒informationtechnologybarrier
❑SPS措施(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
第八章鼓励出口措施
第一节鼓励出口措施的主要种类
出口补贴(ExportSubsidies)
出口退税
出口信贷
卖方信贷(Supplier’sCredit),买方信贷(Buyer’sCredit)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外汇倾销(ExchangeDumping)
第二节经济特区
自由贸易区(FreeTradeZone)
出口加工区(ExportProcessingZone)
自由贸易区与出口加工区的区别(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
自由贸易区
以发展转口贸易、取得商业方面的收益为主,是面向商业的;
优惠政策主要体现在关税上。
出口加工区
以发展出口加工工业、取得工业方面的收益为主,是面向工业的.优惠政策除了关税优惠外,还有国内税的优惠规定。
第三节出口管制措施
出口管制措施-—出口许可证
贸易制裁——
☐取消贸易合同
☐中止义务
☐限制或禁止贸易往来
☐冻结资产、取消援助项目
多边出口管制
☐几个国家政府为了共同的政治与经济目的,通过一定方式建立国际性的多边出口管制机构,协调彼此的出口管制政策和措施
☐巴黎统筹委员会(ParisCoordinatingCommittee)和瓦塞纳安排(Wassenaar)都是属于多边出口管制机构
第九章服务贸易
第一节服务贸易的构成与发展
服务贸易的定义
服务提供者从一国境内向他国境内通过商业存在或自然人流动向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并获得外汇的过程。
服务贸易的内容:
第一种是以“生产”为核心的划分法:
(1)生产前服务。
如研究与开发、设计、市场和可行性研究等。
(2)生产服务。
指生产过程中的服务,如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软件和人力资源管理等。
(3)生产后服务。
如广告、营销、包装、运输等。
第二种是以服务贸易中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进行划分:
(1)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
如航运、通讯、工程建筑等。
(2)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
如银行、金融、法律、信息服务等。
(3)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
如旅游、维修、建筑等。
世界服务贸易统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1)货物运输;
(2)其他运输服务;
(3)旅游;
(4)其他服务.
服务贸易总协定中的的4种形式(过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
过境交付(cross—bordersupply),是指一国向另一国提供服务,没有人员和物资的流动,而且是通过电讯、邮电、计算机联网实现的。
例如,视听和国际金融中的清算与支付.
境外消费(consumptionabroad),是指一国消费者到另一国消费,而受到服务提供者提供的服务.
例如,本国病人到外国就医、外国人到本国旅游、本国学生到外国留学等.
商业存在(commercialpresence).它是指允许外国的企业和经济实体到本国开业,提供服务,包括投资设立合资、合作或独资企业.
例如,外国公司到中国来开酒店,建零售商店和办律师事务所等。
自然人流动(movementofpersonnel),是指允许单独的个人入境来本国提供服务。
例如,外国教授、高级工程师或医生来本国从事个体服务。
第二节服务贸易主要类型
一、国际技术贸易
二、国际承包劳务合作
三、国际旅游业
四、国际运输服务
五、国际金融服务
六、国际信息服务
国际技术贸易与国际商品贸易的区别):
标的物内容(content)不同
标的物的使用权(righttouse)和所有权(ownership)不同
双方当事人关系(Relationship)存在差异
标的物作价原则(Pricingprinciples)存在差异
所涉及的法律(Legislation)存在差异
方式:
许可证贸易,咨询服务和技术服务,合作生产
第三节知识产权保护
定义,特征:
1、广义的知识产权
包括了一切人类智力创作的成果:
著作权及其邻接权(相关权)、商标权、商号权(企业名称权)、商业秘密权(未公开信息权)、产地标记权(地理标志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等各种权利。
2、狭义的知识产权
著作权(Copyright)
专利权(Patentright)
商标权(Trademarkright)
客体的无形性(objectinvisibility)
主体的专有性(subjectexclusiveness)
有效期的时间性(timeliness)
专有权的地域性(regionalism)
国家机构的认可性(acception)
(P.269—270)
第十章区域经济一体化
第一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及其组织形式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组织形式(基本内容)
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
•指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所组成的经济贸易集团。
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成员国间的商品可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自己对非成员国的贸易壁垒。
关税同盟(CustomsUnion)
•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并对非同盟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制度
•旨在使同盟国商品在统一关税内的市场上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排除非同盟国家商品的竞争
•如1826年成立的北德意志关税同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比荷卢经济联盟、欧洲经济共同体、AndeanPact等。
•它是比自由贸易区更高层次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其特点是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建立起对非同盟国统一的关税制度。
共同市场(CommonMarket)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在完全取消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统一关税,实现商品自由流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要素自由移动的一体化形式
•如欧洲共同市场(1980年)、MERCOSUR
经济联盟(EconomicUnion)
•实行经济同盟的国家不仅实现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共同对外的关税制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减少政策差异,使一体化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体
•如欧洲共同体和1991年解散的经济互助委员会
完全经济一体化(CompleteEconomicIntegration)
•是经济一体化的最高阶段。
在这一阶段,域内各国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方面均完全统一,在成员国之间完全取消商品、资本、劳动力、服务等自由流动的人为障碍
•进一步扩展至社会和政治领域(如外交、防务等)
主要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EU
由欧洲共同体(EuropeanCommunity,又称欧洲共同市场)发展而来
NAFTA
•1989年1月1日《美加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
APEC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
东盟(10+1,10+3,)
TPP,TTIP
第二节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
静态经济效应
贸易创造效应(TradeCreationEffect)
贸易创造效应是指关税同盟内部取消关税,实行自由贸易后,关税同盟国国内成本高的产品被同盟内其他成员国成本低的产品所替代,从成员国进口产品,从而创造出过去所不可能发生的新的贸易.
贸易转移效应(TradeDiversionEffect)
贸易转移效应是指由于关税同盟对内取消关税,对外实行统一的保护关税,关税同盟国把原来从同盟外非成员国低成本生产的产品进口,转换为从同盟内成员国高成本生产的产品进口,从而发生了贸易转移。
第十一章国际要素流动与跨国公司
第一节劳动力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