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38895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68 大小:77.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美学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美学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美学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美学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美学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美学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美学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美学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6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美学史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乙、德国启蒙运动40

II、《拉奥孔》的主要内容41

III、《拉奥孔》第16章42

1、画与诗在题材上的区别42

2、“物体”与“动作”的相互关系43

3、《荷马史诗》中的例子43

IIII、《拉奥孔》第17章44

1、双重责难44

2、诗的图画45

3、散文和诗在语言上的区别45

4、来自诗人的证据46

7、康德:

《判断力批判》第一部分第一章“美的分析”46

I、康德的哲学体系46

1、三大批判46

2、《判断力批判》的结构48

II、《美的分析论》49

第一个契机:

从质的方面看49

第二个契机:

从量的方面看50

第三个契机:

从关系的方面看51

第四个契机:

从模态的方面看52

补充:

53

8、席勒:

《审美教育书简》第12-19封信54

I、背景54

II、《审美教育书简》第12-19封信的主要内容55

12、两种冲动55

13、两种冲动的相互作用55

14、游戏冲动55

15、美56

16、两种美56

17、两种美的作用56

18、解决这个问题:

美作为理性与感性的和谐57

19、从规定性的角度看感性冲动与形式冲动的协调57

总结和补充:

57

9、黑格尔:

《美学》第一卷第一章总论美的概念58

I、背景:

黑格尔的主要理论58

1、哲学方面58

2、美学方面59

II、《第一章总论美的概念》的主要内容61

一、理念61

二、理念的客观存在63

三、美的理念63

10、克罗齐:

《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理论》第一、第二章(直觉与表现、直觉与艺术)64

I、背景64

1、黑格尔主义:

左派和右派65

2、克罗齐的思想体系65

II、《美学理论》第一、二章的主要内容66

一、直觉与表现66

二、直觉与艺术68

11、尼采:

《悲剧的诞生》第1-5节71

I、背景71

1、唯意志主义:

从叔本华到尼采71

2、尼采72

II、《悲剧的诞生》第1-5节的主要内容72

1、阿波罗和狄奥尼索斯73

2、阿波罗与狄奥尼索斯在希腊艺术中的结合73

3、阿波罗神的根基:

对生存的恐惧74

4、梦与现实的关系74

12、本雅明: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75

I、背景75

1、西方马克思主义75

2、本雅明76

II、《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主要内容76

前言76

I、机械复制77

II、本真性77

III、韵味的消失77

IV、礼仪与政治78

V、膜拜价值与展示价值78

VI、摄影78

VII、对摄影的误解79

VIII、演员79

IX、表演79

X、电影与观众的关系79

XI、电影与现实80

XII、观众对艺术作品态度的变化80

XIII、视觉无意识80

XIV、达达和震惊美学80

XV、两种接受方式81

后记81

13、罗兰·

巴特:

《符号学原理》81

符号学81

II、《符号学原理》82

导言83

I、语言与言语83

II、所指和能指85

III、横组合与系统88

IV、直接意指与含蓄意指89

结论:

符号学研究90

14、海德格尔:

《艺术作品的本源》,“作品与真理”90

I、背景90

1、现象学91

2、海德格尔91

II、《艺术作品的本源》,“作品与真理”92

1、《艺术作品的本源》92

2、“物与作品”92

3、“作品与真理”93

III、影响95

阅读材料

《会饮》“第俄提玛的教诲”

《会饮篇——论爱美与哲学修养》,《柏拉图文艺对话集》,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第211-292页。

《柏拉图的〈会饮〉》,刘小枫等译,华夏出版社,2003年。

《诗学》

《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

《诗学》,陈中梅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九章集》卷一第六章“论美”

《九章集》卷一第六章,缪灵珠译,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75-200页。

《九章集》卷一第六章,《美学文献》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4年。

《论趣味的标准》

《论趣味的标准》,马奇主编,《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10-530页。

《论趣味的标准》,《人性的高贵与卑劣:

休谟散文集》,杨适等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88年。

《关于祟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第三部分“论美”

《关于祟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的哲学探讨》,《崇高与美:

伯克美学论文选》,李善庆译,上海三联书店,1990年。

《拉奥孔》第16、17章

《拉奥孔》,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

《判断力批判》第一部分第一章“美的分析”(第1~20节)

《判断力批判》(上卷),宗白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审美教育书简》第十二~二十封信

《审美教育书简》,冯至范大灿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美学》第一卷第一章总论美的概念

《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

《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理论》第一、第二章(直觉与表现、直觉与艺术)

《作为表现科学和一般语言学的美学的理论》,田时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

《美学原理 美学纲要》,朱光潜、韩邦凯、罗芃译,外国文学出版社,1983年。

 

《悲剧的诞生》第1-5节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修订本),周国平译,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年。

《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

《悲剧的诞生》,赵登荣等译,漓江出版社,2000年。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王才勇译,朱更生校,浙江摄影出版社,1996年。

13、罗兰-巴特:

《符号学原理》

《符号学原理》,《符号学文学论文集》,赵毅然编选,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年,第259-329页。

《艺术作品的本源》,“作品与真理”

《艺术作品的本源》,《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第23-41页。

《会饮》——第俄提玛的教诲

I、背景

1、古希腊早期哲学家及其主要美学观点

一般说来,成熟时期古希腊文化的特点是理性,哲学家对真理很感兴趣,提出了“意见”和“真理”的对立,实际上也可以看作现象和本质的对立。

这就是说,流行的观念不见得就是对的,是真理;

真理往往隐藏在事物的背后。

于是需要寻找事物背后永恒不变的规律。

这意味——感性世界和超验世界的对立开始出现。

早期的哲学家被称为“自然哲学家”,他们对自然世界(宇宙)的本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1、毕达哥拉斯

毕达哥拉斯最有影响的主要观点有两个,【一、数是宇宙的本质和基础;

二、宇宙是和谐的。

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2、赫拉克里特“存在者不变化,变化者不存在”

赫拉克里特发现了存在和生成的矛盾,“存在者不变化,变化者不存在”。

【他的另外两个主要观点是:

一、火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因素;

二、模仿说:

“人从燕子学会了筑巢,从鸟儿学会了唱歌”。

3、德谟克里特

德谟克里特最早提出了原子说,认为世界是由非常小的物质——原子——构成的。

4、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没有著述,他把哲学当作一种生活方式。

他整天在街上跟人讨论,指出常识概念的错误,使对手不能自圆其说。

这种谈话方式被称为“反讽”,也叫“助产婆式的”探讨方法。

从这些讨论中我们很难看出他的立场,也可以说他的思想带有一定的怀疑论色彩。

不过黑格尔认为苏格拉底不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他揭露别人的错误是为了引出确定的结论。

苏格拉底跟别人的谈话主要记录在柏拉图的对话录里,所以有时候我们也分不清其中的一些内容到底是苏格拉底还是柏拉图的观点。

2、柏拉图的一些主要美学观点

一般归在柏拉图名下的美学观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模仿说(《理想国》卷十)

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

最著名的例子是三种床:

床的“理念”;

现实的床;

画出来的床。

英文通常把“理念”译为“形”(Form)。

2、艺术的社会作用(《理想国》卷十)

这是从艺术的模仿性质推导出来的。

【艺术模仿的是现实,但理念才是最真实的】;

现实已经离真实远了一层;

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离真实(真理)更远,“与真实隔了三层”。

艺术所表现的是虚幻的东西,并会影响人们对真理的认识。

诗人描写现实,把它当作真实的东西来对待,这就会误导人们。

此外,诗人描写神的缺点,会导致人们对神的不敬重;

诗人描写人生的痛苦,迎合人们的感伤癖和哀怜癖,损害人们坚强勇敢的品质,使他们失去行动能力。

因此,除了描写神的完美无缺和人的高贵品质的诗人,其他诗人都应该赶出“理想国”。

3、灵感说(《伊安篇》)

诗的创作不是凭技巧而是凭灵感。

诗人不需要技巧,例如虽然描写战争,却没有专门的军事知识;

描写鞋匠,也没有鞋匠的专门知识。

士兵、将军和鞋匠都不是诗人;

那么诗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呢?

诗人是在失去平常理智的条件下进行创作的。

诗之所以具有感染力,也是因为神力的依附,神灵借诗人表达自己的观念。

4、美的概念分析(《大希庇阿斯》)

【“恰当”、“有用”、“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都不能作为美的定义。

】理由分别是:

一、恰当能使事物看起来更美,但这会导致外在美和本来的、实质的美之间的分别。

仅仅使事物外表显得美的东西,不能当作美的定义或本质,因为它是暂时的、偶然的;

二、有用的不等于美的,这会使美和“善”(好,good)产生概念上的混淆;

三、视觉、听觉不能包括所有的美的类型,例如行为、制度、习俗的美是不诉诸感官的。

苏格拉底最后的总结是:

“美是难的”。

II、《会饮》

1、《会饮》的主要情节

阿伽通的第一部悲剧获奖,在家里举行宴会(symposium)以示庆贺,苏格拉底、斐德若、厄里克希马库斯、泡赛尼阿斯、阿里斯托芬等人在座,一起讨论对爱神(Eros)的看法。

Eros与欲望有密切联系,古希腊没有性(sex)这种观念。

故事是由阿波罗多洛斯讲述的,他讲的是他自己向格劳孔转述的内容,而阿波罗多洛斯本人又是从阿里斯托得莫斯那里听来的。

也就是说,故事从阿里斯托得莫斯——阿波罗多洛斯——格劳孔和《对话录》设想的读者,经过两个人的口,转述了三次。

有些学者认为这种安排是有深意的。

2、【前五篇讲词的主要内容】

1、斐德若

爱神是最古老的、最受敬重的,能使人拥有美德和福气。

2、泡赛尼阿斯

爱(Eros)应该分为两种:

天上的,人间的(或属天的,属民的)。

这二者应该结合起来:

被爱的人要顺从爱的人,爱的人要在知识和品德方面扶助被爱的人。

实际上是为同性恋辩护。

3、厄里克希马库斯

爱就是使对立的东西统一、协调起来,医学、音乐都是如此。

这是把爱推广到一切事物身上去。

4、阿里斯托芬

关于爱的产生原因的荒唐神话。

从前,人分三种:

男人、女人、兼性人。

宙斯把人分开,其中一半渴望与另一半结合。

于是出现同性恋和异性恋(追求男人的女人、追求女人的男人、追求男人的男人、追求女人的女人)。

5、阿伽通

爱神是正义、明智、勇敢、智慧的。

他在爱神身上堆了很多漂亮的词句。

3、【第俄提玛的教诲】

苏格拉底说他关于爱的知识是从第俄提玛那里学会的。

令人惊奇的是,这位曼提尼亚的智者是个女人。

阿伽通对爱神的颂扬非常浮夸。

在进入对第俄提玛观点转述之前,苏格拉底用他惯用的方式对阿伽通进行了追问。

首先,爱有没有对象?

这是肯定的。

其次,爱的对象的性质是:

它是还没有得到的东西。

也就是说,是爱的人想要得到的东西。

1、爱的本质是欲望。

前面之所以要提出爱的对象的问题,是因为爱和爱的对象很容易混淆,而二者具有不同的性质。

爱的对象是美的,但是爱却是美的缺乏。

缺乏是欲望的动力。

阿伽通颂扬的是爱的对象,而不是爱这个行为。

苏格拉底则把二者同时包含在爱这个概念里。

同时从爱与爱的对象(被爱)的角度看,爱神既不美,又不善。

但不等于既丑又恶。

由于他不完美,所以Eros也不是神,而是精灵。

爱神的出身,表明他的两种属性:

既丰富又贫乏,既有知又无知。

这个地方已经跟哲学联系了起来,介于有知无知之间是哲学的特点。

2、爱追求的是美好的东西。

分两层:

爱美(善)是为了追求快乐。

名称的歧义或误用。

制作与诗(poem)的关系。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可以说爱是美好事物的追求。

只不过在很多情况下(如谋钱财、搞哲学)不用“爱”这个词。

3、爱的目的是通过美来生育。

美只是一个中介。

4、爱美和生育是为了追求不朽。

动物也有类似于爱的行为,如哺育后代。

这是为了追求生命不朽。

5、生育分为两种:

身体的生育和灵魂(精神)的生育。

灵魂追求的是智慧,智慧是一种美,并且是最高的美。

爱智慧就是“哲学”(philosophy)。

6、观照最高的美(智慧)的途径。

1)身体的美(kalasomata)。

2)形相的美(eideikalon)

3)习俗的美(nomoiskalon)

4)知识的美

5)美本身

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B.C.)是柏拉图的学生,著作很多,涉及的范围很广,如逻辑学、物理学、心理学、气象学、自然史、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修辞学等等。

比较有名的有:

《形而上学》、《工具论》、《物理学》、《尼各马可伦理学》、《政治学》、《诗学》、《修辞学》等。

他出生于马其顿,曾是马其顿的菲利普即后来的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

年轻时赴雅典,在柏拉图门下学习了20年。

公元前335年,他在吕克昂(Lyceum)创立“廊下学派”(Peripatetikos),也称“逍遥学派”。

亚里士多德以逻辑为基础对研究各门知识,比柏拉图更具有理性化的特点。

《诗学》原名为《论诗》(PeriPoietikes),有佚失。

现存二十六章,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

有人认为失传的第二卷可能是讨论喜剧的。

现存《诗学》的内容可以分为五部分:

I、(序论,1-5章)……………………模仿。

II、(6-22章)…………………………悲剧。

III、(23-24章)………………………史诗。

IV、(25章)……………………………对诗的评价。

V、(26章)……………………………史诗与悲剧的比较。

我们把最后两部分当作一个讨论主题来处理,所以将全文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II、《诗学》的主要内容

1-3)

诗是一种模仿。

各门艺术间的区别也跟模仿有关,具体说,表现在三个方面:

1、模仿的媒介

开头说要讨论诗的艺术的种类,这是用的逻辑、理性、科学的方法。

苏格拉底时期是古希腊理性探讨流行的时期,由文艺时期转向了哲学时期(朱光潜语)。

媒介的类型,我们把它概括为三个方面:

A、颜色、姿势——————画家、雕塑家————(造型艺术)

B、声音(节奏、音调)——演员、歌唱家、管乐、舞蹈(音乐)

C、语言—————————史诗、悲剧—————(叙事文学)

媒介可以交叉使用。

媒介跟人的感觉方式是对应的。

康德也用这个方式来对艺术进行分类。

诗与哲学的区别不在“用韵”。

可以说二者的关系是整个《诗学》的核心之一,也是古希腊思想的一个重要问题。

后面还要遇到。

2、模仿的对象

模仿的对象是“行动中的人”。

但不是一般的人,要么比一般人好(悲剧),要么比一般人坏(喜剧)。

初步涉及艺术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3、模仿的方式

主要涉及史诗和戏剧在叙述形式上的差别。

史诗:

另一人叙述。

戏剧:

人物出场(即表演)。

戏剧(drama)来源于dran,有“动作”的含义。

喜剧(comedy),来源于komai,乡村、郊区。

悲剧(tragedy),来源于τραγωδία[tragodia],山羊之歌。

4、诗的起源

1)模仿的本能

2)音调和节奏感

二者都是人的天性,能引起人的愉悦。

诗分两种,起源不同,形式逐步完整:

讽刺诗(打油诗)——————喜剧

颂神诗、赞美诗——史诗——悲剧

5、史诗和悲剧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

都模仿严肃的行动。

区别:

史诗用韵文,悲剧用散文;

史诗没有时间限制,悲剧有时间限制。

6-22)

6、悲剧的定义和结构

定义: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

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

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

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些情感得到陶冶。

(罗念生译)

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经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形式分别被用于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

(陈中梅译)

这个定义把悲剧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上,涉及四个方面:

对象;

媒介;

方式;

效果。

前三个方面是对前面讨论的总结。

最后一个方面,陶冶,原文是katharsis,朱光潜译为“净化”。

这是亚里士多德悲剧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相关解释很多。

结构

情节(Plot)

性格(Character,人物,行动者)

言词(Diction)

思想(Thought)

形象(Spectacle,戏景,场景)

歌曲(Song)

为什么必然有这六个因素?

原文有一些论述和分析。

情节是基础,比性格重要。

这里有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情节是内容,其余都可以看作是表现形式。

7、悲剧的布局

完整:

有头,有身,有尾

有机:

大小比例合适

适当:

有一定长度

跟前面悲剧的定义一样,这里也有一种形式化的倾向。

不注重悲剧的内容,只讨论其形式。

即使在研究内容的时候,也是从形式的角度着眼的(例如好人、坏人)。

这种观念对古典主义有重要影响。

8、整一性

情节是行动的模仿,行动应该完整。

完整是指行为(所做的事)完整,而不是指写一个完整的人。

9、诗和历史的区别

这是从情节的整一性推导出来的。

历史——————描写已经发生的事,特殊性。

诗———————描写可能发生的事,普遍性。

因此诗比历史更具有哲学意味。

这是以哲学作为判断标准。

10、情节的简单与复杂

复杂的行动是有“发现”和“突转”的。

11、情节的三个成分

突转、发现、苦难。

12、悲剧表演的组成

开场、退场、合唱等。

13、情节的过程和结局

(1)、情节安排的原则:

复杂;

引起怜悯和恐惧。

(2)、组合模式:

实际上有四种组合,但亚里士多德只提到后面三种。

好人——走运

好人——遭殃

坏人——走运

坏人——遭殃

这些组合都不能引起怜悯和恐惧,所以,只能描写不好不坏的人遭殃。

结局有两种:

单一结局和双重结局,前者较好。

14、引起怜悯和恐惧的事的性质

(1)、事情应该发生在亲属之间

组合因素:

已遂——未遂

知情——不知情

可能的组合:

【知情+未遂】

【知情+已遂】

【不知情+未遂】

【不知情+已遂】

第三种没有提及。

最后一种是最好的处理。

15、性格

要求:

1)、善良

2)、适合

3)、相似

4)、一致

不能用“机械降神”(DeusexMachina)的办法。

16、“发现”的种类

标记引起的;

拼凑的;

回忆引起的;

推断而来的;

等等。

17、言词和大纲

18、“结”和“解”;

四种悲剧

复杂剧;

苦难剧;

性格剧;

穿插剧。

8-18都是在讨论情节。

情节是诗(悲剧和史诗)的基础、灵魂。

19-22、言词、思想

主要是修辞方面的问题。

“风格的美在于明晰而不流于平淡。

23-24)

23、史诗的结构

跟悲剧相似。

24、史诗的种类、格律、情节的合理性

简单史诗;

复杂史诗;

性格史诗;

苦难史诗。

25-26)

25、对诗的指责及其反驳

对诗的指责可以概括为五个主要方面:

1、虚构(描写不可能发生的事);

2、不近情理(不符合实际情况);

3、有害(描写不道德的行为);

4、有矛盾(使用修辞手法而导致词语上的歧义);

5、技术处理不当。

辩护:

诗和实际行为的衡量标准不一样,艺术有自己的标准,不能把二者混同起来。

技术处理不当是诗本身的问题,其余都不是。

26、史诗和悲剧的优劣

悲剧比史诗优越,理由是:

结构上更完整;

艺术效果更鲜明、直接。

总结:

1、亚里士多德肯定了艺术(诗)与真实的关联,即诗比历史更真实,这是对柏拉图的纠正和发展。

(柏拉图把诗与哲学对立起来,认为后者通向真实,前者是虚幻的。

亚里士多德用必然性和实然性取代了这种对立,诗所描写的东西具有普遍性,因此跟哲学是相通的。

这个问题既涉及模仿论,也涉及诗与哲学的关系。

2、亚里士多德以一种逻辑、科学、形式化的方法研究诗,使理性居于支配地位,而情感、想象等非理性因素则成为附属的东西,对古典主义有重要影响。

《九章集》卷一第六章

亚里士多德之后,比较有名的美学著作是:

贺拉斯(QuintusHoratiusFlaccus,前65-公元8)的《诗艺》(ArsPoetica)

是写给罗马一贵族的书信,用诗体写成。

内容较零乱,大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国外设计风格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