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734570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超市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超市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超市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超市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超市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超市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超市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市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超市库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以超市的库存管理为例,针对企业库存管理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施行合理库存管理的途径,列举了一些实现合理库存的方法。

1.2超市库存管理现状分析

2003年,在美国有着100多年历史的美国第二大超市凯马特这一零售业帝国,申请了破产保护[1]。

而在我国连锁零售业也已成为竞争最激烈、变数最大的业态之一。

我们一方面可以看到连锁超市越开越多,越开越大,扩急速。

另一方面,我们却又不断听到超市关门倒闭的消息。

这一切给予我们强烈的警示:

规模不等于效益。

对于品种繁多、存量巨大的超大规模的现代连锁超市来说,必须建立与其扩规模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否则扩速度将与灭亡速度成正比。

而建立科学高效、反应灵敏的存货管理制度是提升连锁超市核心竞争实力的关键。

而目前在我国许多超市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库存管理方面的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超市的库存管理实现合理化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必须引以足够重视“高库存”与“缺货”,一个是库存过多,一个是无货可售,看似矛盾的主体在有些时候却总是在同一家门店同时存在,似乎有点“一边是海水,一边是火焰”的味道。

这一看似相对的问题往往却总是困扰着零售门店。

大部分的人都会认为缺货只要增加订货数量就可以了,这个与高库存有什么关系?

对于一家门店来说,增加某一种或者某一类商品的订货数量,无疑可能会影响到其他商品的订货数量和存储空间。

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此消彼长的问题,而是存在综合协调的问题。

1.3主要分析容与分析方法

本文先对库存管理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述,再对超市的发展进行分析总结出超市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最后针对超市中的库存管理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通过对问题分析总结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列出对相关的量进行计算地方法,从而是库存更加合理。

2.库存管理的概述

2.1库存管理

2.1.1库存管理的定义

库存管理:

根据外界对库存的要求,企业订购的特点,预计计划和执行一种补充库存的行为,并对这种行为进行控制,重点在于确定如何订货,订购多少,何时定货。

关于库存管理,在美国有些企业库存周期只有8天,但有些中国企业的库存周期长达51天,仅运输成本一项,占销售额的比例就高达20%-30%。

从物流成本构成看,中国物流管理成本占总成本的14%,而美国只有3.8%。

对物流企业进行库存管理,其实就是降低其成本。

物流企业作为供应链的一部分,不管是对库存进行管理还是要降低成本,都要在供应链的角度上来实行。

由于我国物流业发展还处于起步到成熟的阶段,整体的物流规划能力的经验尚不足,并且物流信息化程度不高,许多物流管理还是以人工管理,直接导致了仓储和库存成本居高不下。

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企业信息化的趋势来看,物流企业的库存管理也需趋向于信息化、网络化和高度集成化,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国外大型物流企业的纷纷涌入中国,作为现代企业的物流管理的核心部分——库存管理,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

2.1.2库存管理地基本目标

为了保证企业正常经营活动,库存是必要的,但库存同时也占用了大量的资金[2]。

怎样既能保证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又使流动资金的占用达到最小,即在期望的顾客服务水平和相关的物流成本之间寻找平衡,是库存管理人员关注的问题。

如果对库存不进行控制,可能经营的需要,同时还可能造成库存的积压,占用大量的库存资金。

库存管理涉及库存各个方面的管理,库存管理目标就是防止超出和缺货,在企业现有约束下,以最合理的成本为用户提供所期望水平的服务,即在达到顾客期望的服务水平的前提下,尽量将库存成本减少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对任何一种物品的仓储来说,这两者之间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为了提高服务水平,需要保持相当多的库存以防需求的不确定性,这反过来又需要增加库存成本。

最好的库存管理就是平衡库存成本与库存收益的关系,决定一个合适的库存水平,是库存占用的资金带来的收益比投入其他领域的收益更高。

库存成本是一个财务上的目标,它将随经济和企业状况的变化而变化。

例如,如果企业的现金紧缺,那么企业就可能需要对库存车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

在平衡库存成本与顾客“期望”的服务水平,而在确定“期望”值是多少时,最好的办法是亲自询问顾客。

2.1.3库存管理应考虑的问题

第一,根据销售计划,按计划生产的商品在市场上流通时,要考虑在什么地方,存放多少。

第二,从服务水平和经济效益出发来确定库存量以及如何保证补充的问题。

2.1.4库存管理的意义

对超市来说,由于其库存资产在企业资产总额中所占的比率极为可观,因此库存管理适当与否,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十分明显[3]。

库存是任何企业都不能回避的问题。

存货、货品本身不仅不断地在贬值,同时还会消耗企业可观的储存费用,即占用企业的资金,降低企业资金的周转率。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核心的就是现金流。

一旦资金周转不灵往往直接威胁到企业的生存。

尤其是对于商贸物流业主导业态之一的综合超市而言,库存管理甚至关系到整个企业的生死存亡。

提高超市库存管理水平,可以促使企业整体经营和管理水平的进步,推动企业基本素质的提升,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有利于企业的资金周转

存货是企业流动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保存一定的存货,是为了使企业的经营活动不致为存货短缺而中断,但是不合理的存货会占用企业大量的流动资金,使资金周转速度放慢。

存货保存的数量与存货占用资金的投入数量成正比,即企业存货保存数量越多,则存货资金投入也就越多。

如果存货占用资金被释放出来,就可以把这部分占用的资金转为经营其它项目,使企业的经营活动向更新、更高的阶段发展。

(2)促使综合超市库存更为合理

库存管理工作的目标之一就是必需的物资可以在恰当的时间按照需要量来供应。

综合超市库存管理水平低的表现就是急需的商品不能及时供应,而不畅销的商品又有积压。

要从根本上杜绝此类现象,就要认真做好库存管理,并最终消灭三大不良库存。

(3)提高顾客满意度

通过高效的库存管理工作,可以保证综合商品,做到重要商品品种齐全,并减少缺货的几率,从而维持一个较高的顾客满意度。

由此看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库存管理的好坏。

2.2库存中相关相关量的计算

2.2.1经济订货批量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EconomicOrderQuantity,EOQ):

又称整批间隔进货模型EOQ模型,是目前大多数企业最常采用的货物定购方式.该模型适用于整批间隔进货、不允许缺货的存储问题,即某种物资单位时间的需求量为常D,存储量以单位时间消耗数量D的速度逐渐下降,经过时间T后,存储量下降到零,此时开始定货并随即到货,库存量由零上升为最高库存量Q,然后开始下—个存储周期,形成多周期存储模型[4]。

经济订货批量(EconomicOrderQuantity,EOQ)是使订单处理和存货占用总成本达到最小的每次订货数量(按单位数计算)。

订单处理成本包括使用计算机时间、订货表格、人工及新到产品的处置等费用。

占用成本包括仓储、存货投资、保险费、税收、货物变质及失窃等。

订单处理成本随每次订货数量(按单位数平摊的增加而下降,因为只需较少的订单就可买到相保管,且平均保管时间也更长,这两种成本加起来就得到总成本曲线。

用数学公式表示,经济订货批量为:

Q*=SQRT(2*DS/C)

Q*--经济订货批量

D--商品年需求量

S--每次订货成本

C--单位商品年保管费用

例如:

某超市估计每年能销售15000套电动工具。

这些工具每件成本为900元。

损坏、保险费、呆账及失窃等费用等于这些工具成本的30元。

单位订货成本为250元。

经济订货批量为Q*=SQRT(2*DS/C)=SQRT(2*15000*250/30)=500(套)

如果考虑到需求、价格上涨、数量折扣及可变的订货成本和占用成本等方面的变化,必须经常修订EOQ公式,具体可参见相关书籍

2.2.2安全库存

安全库存(又称保险库存)是指为了防止由于不确定因素(如突发性大量订货或供应商延期交货)影响订货需求而准备的缓冲库存,安全库存用于满足提前期需求。

安全库存-影响因素[4]

(1)存货需求量的变化、订货间隔期的变化以及交货延误期的长短。

预期存货需求量变化越大,企业应保持的安全库存量也越大;

同样,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订货间隔期、订货提前期的不确定性越大,或预计订货间隔期越长,则存货的中断风险也就越高,安全库存量也应越高。

(2)存货的短缺成本和储存成本。

一般地,存货短缺成本的发生概率或可能的发生额越高,企业需要保持的安全库存量就越大。

增加安全库存量,尽管能减少存货短缺成本,但会给企业带来储存成本的额外负担。

在理想条件下,最优的订货和储存模式可以求得,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反向变化,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使得这个自出现商品流通以来就出现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

(3)一般地,厂商要处理两种流:

物流和信息流。

公司部间的隔阂影响了信息的有效流通,信息的成批处理使得公司“加速原理”生效,需求信息经常被扭曲或延迟,从而引起采购人员和生产计划制定者的典型反应——“前置时间或安全库存综合症”。

该效应继续加强,直到增加过量,相应的成本同时随之上升。

过剩的生产能力不断蔓延至整条供应链,扭曲的需求数据开始引起第二种效应——“存货削减综合症”,厂商不得不选择永久降低产品的销售价格,侵蚀企业的盈利。

前一种效应引起过量的存货,公司为了求出路又导致后一种结果,不进行流程改变,这两种效应将持续存在并互相推动。

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udong\editsectionauth\%E6%8C%81%E7%BB%AD%E4%BE%9B%E8%B4%A7%E8%A1%A5%E5%85%85%E7%AE%A1%E7%90%86%E6%A8%A1%E5%BC%8F\9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udong\wiki\%E6%8C%81%E7%BB%AD%E4%BE%9B%E8%B4%A7%E8%A1%A5%E5%85%85%E7%AE%A1%E7%90%86%E6%A8%A1%E5%BC%8F-catalog#catalog安全库存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udong\editsectionauth\%E5%AE%89%E5%85%A8%E5%BA%93%E5%AD%98\11c:

\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hudong\wiki\%E5%AE%89%E5%85%A8%E5%BA%93%E5%AD%98-catalog#catalog计算公式[5]

安全库存=(预计最大消耗量-平均消耗量)*采购提前期

如果用统计学的观点可以变更为:

安全库存=日平均消耗量*一定服务水平下的前置期标准差

计算方法

安全库存量的大小,主要由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来决定。

所谓顾客服务水平,就是指对顾客需求情况的满足程度,公式表示如下:

顾客服务水平(5%)=1-年缺货次数/年订货次数

顾客服务水平(或订货满足率)越高,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越少,从而缺货成本就较小,但因增加了安全库存量,导致库存的持有成本上升;

而顾客服务水平较低,说明缺货发生的情况较多,缺货成本较高,安全库存量水平较低,库存持有成本较小。

因而必须综合考虑顾客服务水平、缺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三者之间的关系,最后确定一个合理的安全库存量。

2.3超市库存管理

2.3.1超市的产生

超级市场一词来源于英文supermarket,常简称超市,是指以顾客自选方式经营食品、家庭日用品为主的大型综合性零售商场,是许多国家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主要的商业零售组织形式。

超级市场最早产生于1930年的美国纽约。

1930年8月,美国人迈克尔·

库仑(MichaelCullen)在美国纽约州开设了第一家超级市场——金库仑联合商店。

当时,美国正处在经济大危机时期,迈克尔·

库仑根据他几十年食品经营经验精确设计了低价策略,并首创商品品种别定价方法。

它的超级市场平均毛利率只有9%,这和当时美国一般商店25-40%的毛利率相比是令人吃惊的。

为了保证售价的低廉,必须做到进货价格的低廉,只有大量进货才能压低进价,迈克尔·

库仑就以连锁的方式开设分号,建立起保证大量进货的销售系统。

它首创了自助式销售方式,采取一次性集中结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50、60年代,超级市场在世界围得到较快的发展。

在超级市场中最初经营的主要是各种食品,以后经营围日益广泛,逐渐扩展到销售服装、家庭日用杂品、家用电器、玩具、家具以及医药用品等。

超级市场一般在入口处备有手提篮或手推车供顾客使用,顾客将挑选好的商品放在篮或车里,到出口处收款台统一结算。

2.3.2超市在生活中的作用

(1)1998年,家乐福(Carrefour)古北店开业[6]。

这里货架很高,灯光明亮,商品丰富,尤其以进口商品居多。

尽管人满为患,但丝毫没有影响人们前来参观的热情;

尽管售价较贵,但不影响人们在收银机前排起长队;

尽管这并不是家乐福在开出的第一家门店,但也从不曾影响古北店在未来的10年里成为家乐福单店销售最高的门店。

人们总是忍不住将古北店和其他家乐福门店比较,这里的商品更齐全,这里的进口食品更多,这里更洋气,因此总有很多人愿意横穿城市,坐几个小时公车到这里来。

那一年,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逛超市就像参观一样新奇的物事,上万平方米的卖场和上万种商品带来的视觉冲击,前所未有。

人们在货架中流连,体验从货架上取下从未见过的新鲜商品的惊喜,最后心满意足地带着一、两样东西离去。

甚至有一些东西,人们是在这里接受扫盲的,比如家乐福的法式长棍面包,虽然不是很多人都喜欢这个口味,但大家都开始知道法式长棍原来是这么硬的;

再比如开架销售图书,尽管损耗偏高但让人备感惬意,到后来连新华书店也采用开架销售的方式。

在像古北家乐福这样的超市里,人们常常能看到老外推着巨大的购物车,车里装满商品——那个时候很多人都开始知道,老外的购物习惯是每周上一到两次超市,购买整周需要的日常用品;

但如果那个时候,有人告诉你说,很快你也会养成每周来一次超市,囤积一周需要的日常用品,你一定不肯相信。

那一年,国家颁布《零售业态分类规意见》,而针对外商投资商业的试点办法要在一年后出台。

因此根据当时政策来看,家乐福在中国开店有违规嫌疑,但家乐福扩的脚步匆匆——那一年,家乐福开出了7家门店,除、、、XX以外,首次进入、和,将中国门店数量改写成12家。

那一年,比家乐福循规蹈矩的沃尔玛(Wal-mart)也共开出了3家门店,偏安华南;

那一年,本地零售商联华超市和红筹公司华润超市都已经成立7年,此二者在未来的日子里,积蓄下与外资分庭抗礼的底气。

(2)2004年,沃尔玛新街口店开业。

那一年,中国入世第三个年头,超市已不再新奇。

麦德龙、家乐福、欧尚以及活跃在大街小巷的果超市,已经锻炼出人去超市购物的消费习惯——推着满满一车商品排队收银几乎是每个月甚至是每周必要的活动之一,提着若干个印有超市Logo塑料袋的普通市民更是随处可见。

超市就是一个传统副食店、百货店、五金店、文具店、杂货店等等的集合体,将无数小商店逼上了绝境,加速了中国小商业经济的衰落,而“一站式购物”的习惯逐渐深入人心。

这个时候沃尔玛来了。

由于在中国循规蹈矩的性格,沃尔玛彼时才在江浙沪三省开出第一家门店,不仅被竞争对手家乐福远远抛在身后,更远远落后于华东当地的超市零售商。

不过,沃尔玛带来的冲击,并非早它5年而来的家乐福可比。

它将超市开到了城市最繁华的市中心——那几年,沃尔玛习惯于做这样的尝试,将门店开在中心城市的中心商业区,收益斐然——并将其“天天平价”的口号做到极致。

鸡蛋和大米,成为沃尔玛这三个字最初的代名词。

因为沃尔玛“一天卖便宜大米,一天卖便宜鸡蛋”,比如鸡蛋只卖2.5元一斤,甚至比菜场还要便宜5毛钱。

这个举措为沃尔玛带来充沛的人流,甚至从早上6点开始。

那些习惯一早去菜市场的市民开始习惯于去沃尔玛排队,去晚了就买不到便宜货——当然排队也耽误了去菜场的时间,很多人顺便就在沃尔玛把当天的蔬菜和生鲜食品买好了。

这是沃尔玛的策略,“通过便宜商品带动人流,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

沃尔玛此举,几乎逼得500米开外的羊皮巷菜场里几乎所有的个体户撤柜改行,由于身处市中心,这里原本是全市最贵的菜场之一,现在唯一的好消息只剩下“沃尔玛的有些蔬菜不及菜场新鲜和便宜”。

那些年,超市只服务于中产阶级的高姿态已经荡然无存,并逐渐渗透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如果说有人一早去超市,是为了购买当天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的话,那么晚上8点以后超市的人流,大多是奔着面包、烤鸡或者是生肉去的,每天此时当天生产的这些产品就开始打折出售。

3.超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1信息传递不透明

商品信息反馈不及时,预测不精确,导致存货结构、周期不够合理,给企业造成了大量多余的物流成本。

商品信息反馈包括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指商品的销售信息另一方面是指供应商提供商品的信息。

现代超市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尚不够协调,信息传递尚不够透明。

超市与供应商关系协调的目的是使满足一定服务质量要求的信息可以流畅地在供应链中传递,从而使整个供应链能够根据用户的要求步调一致,形成更为合理的供需关系,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

但是,超市与供应商之间,组织关系的协调涉及到更多的利益,相互之间的信息透明度往往不高,在这样的情况下,超市不得不维持一个较高的安全库存,并为此付出了较高的代价。

超市的库存管理向来就是一个难题,无论是超市还是供货商都花了不少的人力和物力。

我这儿也只能谈一下我的经验。

我们要先了解超市的订单状况,我们要让超市的订单合理化,就是先要明确超市的销量通过销量合理预测及控制存量。

门店的销售情况是千变万化的。

因此,在制作订单时需考虑商品的特价情况、销售的淡旺季、是否有调价等因素的发生。

另外,供应商对订单的履行也是我们关注的容,如果供应商不能及时完整地履行订单,必然造成门店的缺货,造成脱销,最终影响的是公司的销售,所以订单科室也需要对供应商予以有效的管控,并与其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从而促进供应商对订单的履行。

3.2库存管理系统不够完善

库存管理随意性太大,大多数超市的库存管理的技术水平低下,人员素质较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明确的岗位职责[7]。

目前许多超市的库存管理系统还不具备专业性,功能也并不强大,各个区域系统相互独立,口径不统一,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有些超市的库房还不是现代化的立体仓库,里面既没有铝货架,也没有负责搬卸、移动货物的升降式叉车,这样使库房的空间不能够充分得到利用,使单位储藏成本居高不下,而且货物的装卸搬运多依靠工人手工完成,这样势必增加货物破损、遗失的可能性。

同时由于库房管理人员的素质较低、工作随意性强,对货物码放的专无序的状态,缺乏明显的分类。

以上这些管理方法上的疏漏必然会造成库存管理中额外的费用。

3.3库存控制过于简单

企业库存控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供应链运行的连续性和应付不确定的需求。

目前尚有许多超市对其所有的物品均采用统一的库存控制策略,物品的分类没有反映供应与需求中的不确定性。

在这种传统的库存控制策略中,多数超市采用的信息基本上来自企业部,不能根据不同的供应商制定不同的措施,其库存控制没有体现供应链管理的思想。

因此,如何选择有效的库存控制方法以体现供应链管理的思想,是众多超市库存管理的重要容。

3.4对库存管理职能认识不够全面。

在许多人眼中库房就是一个存货的地方,只要把所需的产品存够,他就完成了它的所有职能[8]。

其实,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当中—个企业要想生存,它的每一寸资源都应该得到优化配置,所以库房就不只是只有存货的功能了。

比如说:

每一个库房在他靠近出货口的地方都应该有一块专供备货的区域,这一区域除了备货以外,还应该是商品改配和重新包装的场所。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地利用库房货源,使平均仓储成本降低。

3.5应销未订

商品状态为0Y,即该商品可销售可订货,属正常商品,但是库存数量为零或小于等于日均销量的三倍[9]。

简单来说就是超市应该正常销售的商品出现了本该订货但没订的现象。

该类单品大多数为超市的结构性商品,属于提高超市服务率、提升公司商品丰富形象的商品,销售情况一般。

但由于订货人员的工作失误也有可能使某些畅销商品出现在应销未订的报表上。

3.6超市高库存与缺货现象

在一家门店中,可能畅销商品总是缺货,而非畅销品却总是占用了大量的资金和库存空间,这些商品数量庞大,严重影响着门店的库存周转率和资金周转率[10]。

然而,当面临真正想要淘汰一些商品的时候,又往往不知所措,感觉好像每一个商品都能销售一点,删除谁都不合适,保留谁都有理由。

此时怎么办呢?

是应当将这些看似有销售额的商品保留在货架上,还是删除呢?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名词叫做“劣币驱逐良币”,这个理论讲述的是当货币市场上如果同时存在两种货币能够购买商品,则制作成本高、做工精美的货币有可能被人们收集起来,而花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农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