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区水泵措施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31828 上传时间:2023-02-0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8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区水泵措施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采区水泵措施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采区水泵措施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采区水泵措施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采区水泵措施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采区水泵措施Word格式.docx

《采区水泵措施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区水泵措施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采区水泵措施Word格式.docx

1.62:

2.44的比例,掺适量水后进行基础浇灌,要求搅拌均匀,并要捣实;

从小井至水泵安装进水管,进水管要固定牢固,拐弯处要用水泥垛或支架支撑,且三台水泵的进水管都要安装在各自的吸水井内,此外在吸水管的最下端安装水龙头;

10、框型管路的安装:

待三台水泵安装就位后可依次安装泵控阀、压力表短节、等径三通等,然后以每台泵为基准装好闸阀三通;

最后量取每台泵三通之间的实际尺寸,在地面焊接配置管路,核对好后再井下安装;

11、射流系统管路的安装:

待框型管路施工完毕后,按设计要求安装射流管路、喷射泵以及真空表等;

12、在泵房施工的同时可安排人员与电工配合,将变电所内的水泵控制设备就位摆放好,固定电缆挂钩,然后将所有电缆辐射到位,最后按要求压线,将软启动柜的电缆线同泵房内的三台主电机连接;

13、在泵房安装的同时,管子道的管路可以安排安装,在水泵完成出水口及框型管路的前提下,可以安装泵的吸水部分;

14、水泵试运转需在设备与管路均安装完毕,系统形成后进行,试运转前要将现场检查一遍确认无问题后并在水泵厂家人员在场的情况下方可进行;

15、电机空运转前,主电机两端按要求加入适量钙钠基润滑脂,运转时间不得少于1小时,负载试运转时间不得少于8小时,运转中滑动轴承温度不应超过70℃,滚动轴承温度不应超过80℃,机体运行中无异常声音且紧固连接部位无松动,其他附属系统运转正常。

三、设备安装技术要求:

(一)设备安装

1、基座垫铁在基础上垫稳、垫实、放置垫铁的基础面必须进行研磨,垫铁与基础的接触面积应不小于60%,相邻两垫铁组的间距为600-800mm,地脚螺栓两侧及支撑底座下应置有垫铁,垫铁之间断续焊接长度应不小于20mm,每组垫铁不大于三层。

垫铁露出基座边缘10-30mm;

2、螺栓露出螺母不少于2-4个螺距;

(二)电器安装

1、认真分析图纸,以及变电所各电板布置图;

2、按图纸要求摆放电板,并操平找正;

3、按图纸把各电板用线连接好,并穿上线号,线号要准确清晰,整齐有序;

4、根据图纸要求加工制作电板架并安装,安装要平稳、整齐一致。

1、

项目管理体系框图

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2、主要施工管理人员

主要施工管理人员

劳动力安排计划表

工种

人数

工作内容

项目负责人

1

对整个工程的安全、生产质量负责

技术员

负责施工质量的检查及资料整理工作

质量检查员

负责施工质量的检查监督工作

机械安装工

12

机械设备安装

电焊工

4

非标加工及设备安装

电工

3

电气安装及设备维护

合计

22

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在施工过程中予以调整,关键工序组织或集中人力突击施工,以满足生产。

1、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执行MT5010-95《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同时参考《钢结构加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根据文件要求,工程质量全部达到合格标准。

2、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为达到工程质量目标,必须依靠行政,技术和经济管理相结合,严格按施工规范、质量标准和公司质量体系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落实管理职责。

1.认真贯彻“科学管理、顾客至上、持续改进、依优取胜”的质量方针,始终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宗旨,切实贯彻公司质量手册、规程文件和规章制度。

2.组织全体施工人员(包挂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干部)认真学习全面掌握施工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

开展岗位技术培训和练兵,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水平。

3.认真贯彻实施MT5010-95《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严格按其施工。

4.合理选择施工方法和施工机具,组织编制技术先进、经理合理、能够保证施工真与安全施工组织设计、作业规程或技术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5.认真编制项目计划,明确质量控制的各项要求,规定施工质量检验和试验方法。

6.严格事前控制,加强设计图纸等文件与资料的控制,做好图纸会审、技术交底工作,搞好工程资料收集整理及移交工作。

7.落实施工质量挂牌制,坚持以工序质量控制为核心,把握每一工序施工作业质量。

认真实施班组施工者自检、互检和交接检等质量检查,工序质量检验不合格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将质量问题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3、质量控制措施

1.严格按照MT5010-95《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煤矿安全规程》和相关规定执行,成立项目经理为首的质量管理机构,下设技术组负责日常工作,设立质量检察员,班组设质量检验员。

2.建立班组自检、互检和交接班检查制度,班组质量检验员填写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班组原始记录),班长审核该分项工程质量评定表。

进入下道工序前,质量检验员复查核定班组施工工序质量等,发现不合格重新返工。

3.工件在安装前应按设计图纸检查、清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应及时汇报处理,不得凑合安装。

4.隐蔽工程在隐蔽前应有专业人员检查,要有隐蔽工程记录并经过建设单位检查,合格后方可隐蔽。

5.做好移交资料的整理工作。

4、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1.为保证施工进度的顺利进行特制定以下保证措施。

1.实行项目化管理,组织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一流的安装施工队伍,建立工期目标控制体系,实行全员、全过程的目标控制。

2.加强施工准备工作,成立准备工作专项领导小组,搞好准备工作的综合平衡,提前落实人员、材料、设备及非标件加工计划。

3.编制先进、可行、周密的施工组织设计与技术措施,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及我公司处多年形成的成熟的施工方法。

4.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经济技术上合理,工艺上先进,保证工程速度,高速、均衡施工,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和时间,使工期最大限度的满足矿方生产的要求。

5.确保施工质量,杜绝工程返工现象。

6.做好施工机具的维修保养工作,确保设备完好达到90%以上。

搞好安全施工尤为重要,为了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政策,为施工现场营造一个欢快、祥和的安全生产环境,除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中有关规定外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特制定如下施工安全措施:

(一)确保施工安全的管理措施

1.建立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体系,在项目部经理的领导下,由项目生产经理具体负责,各有关管理人员参加的管理保证体系,现场各施工班组班组长兼职安全员,负责监督施工现场和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杜绝各种安全隐患。

2.所有施工人员都必须经过培训后方可参加施工操作,要害工种必须经过劳动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

3.建立班前安全教育制度,由安全员和班长在班前会上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指出当班生产中的安全问题。

4.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管理目标和职责,做到责任明确到具体责任人。

5.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对施工现场每天都应实行检查,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落实人员限期整改。

6.设立安全曝光台,对安全管理不到位的班组或个人,定期曝光。

九、安全注意事项:

1、全体施工人员必须认真学习本措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2、起吊和搬运设备要专人指挥;

3、起吊所有设备必须有6.5倍以上安全系数;

4、严禁约时停送电,必须执行停送电制度,严格遵守一人操作,一人监护;

5、施工中所用氧气瓶乙炔瓶要有5米安全距离,并要具备有效的消防器材;

6、施工过程中,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7、施工人员应相互协调作业,做到分工有序,质量要求道道把关。

本安装工程所需主要施工设备和机具

序号

设备和工具名称

规格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电焊机

2

经纬仪

水准仪

电气试验仪

5

铲车

6

手拉葫芦

5T

7

3T

2T

8

千斤顶

20T

9

角磨机

10

冲击钻

11

平车

气割工具

13

汽车

14

平板车

15

手电钻(带钻头)

16

照明

17

一、安装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MT5010-95

煤矿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估标准(1995-04-14)

二、水泵安装工程包括机械部分和电器部分安装。

三、机械部分资料:

1.1基础螺栓及二次浇灌

(1)保证项目

1.1.1垫铁的材料符合评定标准附录C中第C.1.1条的规定。

1.1.2基座所用的垫铁的表面粗糙度达到6.3。

1.1.3基座下的垫铁在基础上必须稳垫、结实、放置垫铁的基础面经过研磨,垫铁与基础的接触面积大于80%。

1.1.4基础螺栓的材料、规格和数量符合出厂技术文件规定,由生产厂家提供。

1.1.5基座的二次灌浆由我方施工。

(2)基本项目

1.1.6基座下的垫铁组的间距为600-800mm。

1.1.7基座找正后,同组垫铁断续焊接牢固,每段焊接长度大于20mm,焊接间距不大于40mm。

1.1.8基础螺栓安装符合评定标准附录C中第C.2.2、C.2.3、C.2.4、C.2.5、C.2.6的要求,且螺栓露出螺母的长度基本一致,均为2-4个螺距。

江苏省矿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建井工程处

通用焊接工艺规程

1总则 

本通用工艺适用于采用手工电弧焊、埋弧自动焊,钨极氩弧焊及熔化极CO2气体保护焊工艺的各类钢制压力容器的焊接。

2焊工

2.1焊工必须按《锅炉压力容器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并取得焊工合格证,方能在有效期内从事合格项目的焊接工作。

2.2焊接前焊工必须了解所焊焊件的钢种、焊接材料、焊接工艺要点。

3焊接方法

3.1下列焊缝一般采用埋弧焊

3.1.1 

10≤δ≤60的拼接焊缝;

3.1.2 

直径φ≥1000mm且δ≥10mm的A、B缝内、外口;

600mm≤直径φ<1000mm的A、B缝外口。

3.2 

下列焊缝一般采用手工焊:

3.2.1 

直径φ≥1000mm且δ<10mm的A、B缝内、外口;

3.2.2 

600mm≤直径φ<1000mm的A、B缝内口

3.2.3 

直径φ≥89mm接管与法兰B类缝外口;

3.2.4 

C、D类焊缝。

3.3下列焊缝一般采用钨极氩弧焊:

3.3.1 

直径φ≥1000mm且δ≤8mm的A、B类缝打底焊;

3.3.2 

600mm≤直径φ<1000mm的A、B类缝打底焊;

3.3.3 

直径φ≥89mm接管与法兰B类缝打底焊;

3.3.4 

φ<89mm的接管与法兰B缝焊接;

3.3.5 

图样要求采用氩弧焊的C、D类焊缝焊接。

3.4下列焊缝一般采用熔化极CO2气体保护焊:

3.4.1 

塔器的裙座和底座环的焊接;

3.4.2 

容器和换热器等设备的鞍座和支座的焊接。

4焊接材料

4.1 

根据产品图纸或JB/T4709《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的规定选用相应的焊接材料。

4.2 

焊条、焊丝、焊剂必须具有产品质量证明书,并符合相应的标准规定,经验收或复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4.3 

焊条存放处必须干燥,焊条应堆放整齐,分类、分牌号存放,避免混乱。

4.4 

焊条、焊剂使用前应按说明书规定进行烘烤,焊条领用时须用焊条筒存放,随取随用。

连续使用的焊剂应过筛,除去其中的尘土和粉末。

4.5焊丝表面应无铁锈、氧化皮、油污等污物。

4.6焊接用保护气体的纯度必须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有含水量要求的要严格控制其含水量。

5焊缝坡口形式与基本尺寸

5.1 

采用手工焊的坡口形式和基本尺寸规定如下:

5.1.1 

单面V型坡口见图5.1.1。

5.1.2 

不对称X型坡口见图5.1.2。

5.1.3 

当直径≤600mm,采用单面焊双面成形工艺时可采用单面V型外坡口。

5.1.4 

当直径>

600mm选用V型和X型坡口,先焊大坡口侧,背面清根,再焊小坡口侧。

5.2 

采用埋弧自动焊工艺时,焊缝坡口型式和基本尺寸规定如下:

5.2.1 

I型坡口见图5.2.1(适用于ä

=10-14mm钢板)。

5.2.2 

单面V型坡口见图5.2.2

5.2.3 

不对称X型坡口见图5.2.3。

5.3 

采用氩弧焊工艺时,一般采用单面V型外坡口见图5.3。

5.4 

除5.1条、5.2条、5.3条规定外,可根据产品图纸和相关标准选择焊缝坡口形式和基本尺寸。

6焊前准备

6.1 

全面检查电源、焊机、焊枪、供气系统、工装等设备是否正常。

6.2 

确认焊条、焊剂、焊丝牌号、规格及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6.3 

检查焊件的装配质量和坡口情况。

6.3.1 

焊接的坡口形式和基本尺寸以及装配公差必须符合产品图纸要求及技术工艺文件的规定,坡口应保持平整,不得有裂纹、分层、夹渣等缺陷。

6.3.2 

坡口表面及两侧20mm范围内的水分、铁锈、油污等有害杂质应清理干净。

6.4 

不锈钢及其复合钢板复层坡口两侧各100mm范围涂白垩粉,以防止沾附焊接飞溅。

6.5 

采用埋弧自动焊焊平板拼缝、筒体纵缝时,必须有引弧板和熄弧板各一块,长150mm,宽100mm,厚度、材质与筒体相同。

6.6 

氩气的纯度不低于99.99%(体积比),含水量不超过20×

10-6,当瓶内气体压力低于1Mpa时应停止使用。

6.7 

按工艺文件要求实施预热,要保持预热的均匀性,确认达到预热温度后才能施焊。

7焊接要求

7.1 

焊接环境出现下列任一情况时,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否则禁止施焊。

7.1.1 

风速大于10m/s;

7.1.2 

相对湿度大于90%;

7.1.3 

雨、雪环境;

7.1.4 

焊件温度低于-20℃。

7.2 

 

不锈钢、有色金属容器应有与钢制产品隔离的专用的焊接场地,地面应铺设橡胶等软垫,保持环境清洁。

7.3 

焊接环境必须符合安全卫生要求。

7.4 

焊工的工作环境应有足够的光线。

7.5 

当焊件温度为0℃时,应在施焊处100mm范围内预热到15℃左右。

有预热要求时,应不低于预热温度。

7.6 

应在引弧板或坡口内引弧,禁止在非焊接部位引弧。

应防止地线、电缆线、焊钳与焊件打弧。

7.7 

定位缝若存在裂纹必须清除定位焊重焊;

如存在气孔、夹渣时应去除气孔、夹渣。

7.8 

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两端应修磨至便于接弧。

7.9 

受压元件的角焊缝根部应保证焊透。

7.10 

双面焊需清理焊根,显露出正面打底的焊缝金属,接弧处应保证焊透与熔合。

7.11 

每条焊缝应尽可能一次焊完,当中断焊接时,对冷裂纹敏感的焊件应及时采取后热、缓冷措施,重新施焊时,仍需按规定进行预热。

7.12 

按焊接工艺卡执行焊接规范,并注意及时调整电流、电压和焊速,以确保焊接质量。

7.13 

采用控制线能量,选择合理焊接次序等措施,防止和减少焊接变形。

7.14 

当焊缝出现大量气孔、裂纹及成型不良时,应立即停止焊接,分析原因,进行修补和调整后方可继续施焊。

8焊接工艺参数的选择

8.1手工电弧焊工艺

8.1.1一般根据焊件厚度选择焊条直径,见表8.1.1。

表8.1.1焊条直径的选择

材料厚度(mm)

<4

4-12

焊条直径(mm)

2.5-3.2

3.2-4

≥4

8.1.2 

碱性焊条采用直流电源且反极性焊接,酸性焊条采用交流或直流电源,正或反极性焊接。

8.1.3 

焊接电流的选择一般根据焊条直径来确定。

在采用同样直径的焊条焊接时,当焊件较厚,可选择电流上限,立、横、仰焊一般应比平焊时小10%左右。

焊接奥氏不锈钢时,电流应比焊接碳钢、低合金钢等材料的电流小。

8.1.4 

应尽量采用低电压短弧焊,焊接速度应保证焊缝成型良好。

8.1.5 

焊接电流、电压匹配关系见表8.1.5。

表8.1.5焊接电流、电压匹配关系

2.5

3.2

4.0

5.0

电流(A)

50-80

100-130

160-200

200-250

电压(V)

16-18

18-20

21-23

23-25

8.2埋弧自动焊工艺

8.2.1 

酸性焊剂适用于交流或直流电源焊接,碱性焊剂适用于直流电源用反极性焊接。

8.2.2 

焊接中、厚板压力容器纵、环缝时,焊丝直径一般为4mm、5mm。

8.2.3 

焊接电流与电压的匹配关系见表8.2.3。

表8.2.3焊接电流与电压的匹配关系

焊条电流(A)

600-700

650-750

700-800

750-850

焊接电压(V)

34-36

35-38

36-40

38-42

8.3 

手工钨极氩弧焊工艺

8.3.1 

电源种类与极性应根据焊件材料进行选择,一般选用直流正接。

8.3.2 

焊丝直径:

碳钢和低合金钢及铬钼耐热钢一般为2.5mm,奥氏体不锈钢及其他高合金钢一般为2.0mm。

钨极直径一般为2.5-4mm,端部形状为90°

锥形,通常情况下,氩气流量为8-12L/min,当采用双面通氩保护时,背面氩气流量小于正面氩气流量,一般为4-8L/min。

8.3.3 

焊接电流一般为70-110A,电弧电压为9-13V。

8.4 

熔化极气体保护焊工艺。

8.4.1 

此工艺一般仅适用于焊接碳钢和低合金钢,选用直流反接。

8.4.2 

焊丝直径一般为1.2mm,通常情况下CO2流量为5-15L/min。

8.4.3 

焊接电流一般为180-220A,电弧电压为18-22V。

焊缝表面的形状尺寸及外观要求

9.1 

焊缝内、外表面的外观应符合以下规定。

9.1.1 

焊缝和热影响区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未溶合、未焊透、弧坑和焊瘤等缺陷。

9.1.2 

焊缝上的溶渣和两侧的飞溅必须清除干净。

9.1.3 

对接焊缝区应平滑过渡,无突变,角接焊缝区应圆滑过渡到母材。

9.2 

A、B类接头焊缝的余高e1、e2及宽度,按表9.2、图9.2的规定。

表9.2焊缝余高及焊缝宽度允许偏差

e1

e2

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σb≤540MPa的

钢材以及Cr-Mo低合金钢材

其他钢材

单面坡口

双面坡口

0-10%

δs

且≤3

≤1.5

δ1

δ2

0-15%

且≤4

宽度

不大于坡口外沿宽度

同条接头宽度差

同类型宽度接头差

+8

≤4

≤8

9.3 

C、D类焊缝的焊脚高度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当图样无规定时,取焊件中较薄件厚度。

补强圈的焊脚高度:

当补强圈厚度≤8mm时,其焊脚高等于补强圈厚度;

当补强圈厚度>8mm时,其焊脚高等于补强圈厚度的70%,且不小于8mm。

9.4 

使用标准抗拉强度下限值σb>540Mpa的钢材及Cr-Mo低合金钢材和不锈钢材料制造的容器以及焊缝系数取1的容器、低温压力容器,其焊缝表面不得有咬边,其他容器焊缝表面的咬边深度不得大于0.5mm,咬边连续长度不得大于100mm,焊缝两侧咬边总长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

9.5 

筒节施焊后,应检查焊缝棱角度,其值不得大于(σs/10+2mm),且不大于5mm,同时检查筒节的椭圆度e,应不大于设计内径Di的1%,否则应校圆。

10焊后工作

10.1对焊缝外观质量进行自检。

10.2对按规定进行焊缝标识。

焊缝外观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