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数学复习教案数的认识北师大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7303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下数学复习教案数的认识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数学复习教案数的认识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数学复习教案数的认识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数学复习教案数的认识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六年级下数学复习教案数的认识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下数学复习教案数的认识北师大版.docx

《六年级下数学复习教案数的认识北师大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下数学复习教案数的认识北师大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下数学复习教案数的认识北师大版.docx

六年级下数学复习教案数的认识北师大版

数的认识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一)整数(第40-4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整数,小数、正负数等概念的意义,沟通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能熟练地读、写数,并进行数的改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整理复习中形成知识网络,学会复习方法,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有关数的意义及多位数的读写法,沟通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联系实际,引入课题

1、谈话激趣。

谈话主题:

日常生活中的整理话题

学生联系实际举例,教师及时渗透整理的意义及整理方法。

迁移导课。

师:

生活中我们很多地方用到了整理,整理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这节课我们共同整理和复习有关数的基础知识。

(板书课题)

二、回忆整理,沟通联系。

1、数的搜集。

师: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数呢?

学生回忆搜集学过的数(随着学生回忆屏幕上显示:

整数、小数、自然数、正数、负数……)

1、分类整理。

2、师:

大家还记得这些数的意义吗?

咱们看着大屏幕,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各小组在班上交流,然后独立完成书38页第1题,集体证正。

3、数的读写和改写。

小组探究,共同参与

学生自己举例,出示多位数,提出问题考考大家。

通过学生之间、组与组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质疑、相互辩论、相互评价,完成知识构建。

二、综合练习,加深理解。

1、填空:

(1)在0、8、-15、10、3.15、-3.7、0.43中(      )是自然数,(      )是小数,(      )是整数,(      )是正数,(      )是负数。

(2)九亿六千万四百三十写作(        ),四舍五入到亿位记作(          )。

(3)二百零七零零四写作(          )

(4)53005300读作(    )

(5)3.92保留一位小数约是(      )

四、总结全课学习情况。

五、作业。

教科书39—40页3、4、5题。

[板书设计]

第2课时

[教学内容]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互化整理和复习(第45-4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更深地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变化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计算,比较和找规律,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通过“整理—交流—总结、梳理—综合练习”,找准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完成知识构建,形成知识网络。

[教学难点]

复习数学方法和思想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对分数、百分数、小数互化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二、复习整理,沟通联系。

1、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

提问:

怎样能很快地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引导学生观察0.25—25%、1.4—140%、0.123—12.3%)

小结:

小数化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就可以了。

2、把27%、124%、0.4%化成小数。

2、让学生自由做,交流自己的意见。

3、归纳:

百分数化小数的方法,去掉百分号,同时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就行了。

3、比较百分数和小数的变化方法,说说它们有什么不同。

4、把3/4、1/6、13/5化成百分数。

学生练习后,归纳方法:

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4、把17%、40%、12.5%化成分数

提问:

①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

②当百分数的分子部分是小数时,怎样将它化成分数?

回答问题后小结。

5、比较百分数和分数互化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

1/2、1/4、0.51、0.304、7/20、21/3、1

2、把下面各数化成分数或整数。

0.4、8%、12.5%、0.36、1.5、0.65、600%

3、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8.5%  0.85  5/6  9/11  0.805

四、总结并质疑问难。

五、作业。

1、教科书40页6、7、8题。

2、教科书51页题1。

[板书设计]

 

第3课时

[教学内容]数的整除整理和复习(第5-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数的整除有关概念,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2.过程与方法

结合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明确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难点]

在整理中构建数的整除的知识网络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结合情境,搜集概念。

师:

今天一共有多少位同学来这里和老师一起学习?

生:

40位同学。

师:

40位同学又分5个学习小组,哪位同学能用数的整除的知识说说40与5的关系?

生:

40能被5整除。

生:

5是40的约数。

生:

40和5的最小公位数是40,最大公约数是5。

……

师:

刚才大家说的很好,说到了整除、倍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同学们再想一想,在数的整除里,除了这几个概念外,我们还学习了哪些知识呢?

生:

整除能被2、3、5整除的特征,倍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约数、公约数、最大公约数、质数、合数、质因数、分解质因数、变质数、奇数、偶数。

二、叙述概念意义,梳理知识网络。

(1)学生在小组内通过相叙述,质疑问难等方式回忆概念的意义。

(2)学习复习完后各组互派代表相查概念的掌握情况,并向老师汇报抽查结果。

2、梳理知识网络。

(1)小组活动。

师:

从同学们反馈情况来看,各小组这些复习概念较好,但数的整除里知识之间存在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请同学们动手整理一下。

对比交流。

抽一小组在黑板上整理,然后各小组表示。

师:

通过展示,你们认为哪种观点有道理呢?

各小组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后,都说出了道理。

下面看到老师这里也有一个网络图。

师:

通过网络图更清楚地知道,在整除的前提下产生了一对概念—倍数、约数、倍数下面又产生了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的概念,约数下面又产生了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概念;从分析自然数的个数又引入了质数合数的概念;能被2、3、5整除的数一定是2、3、5的倍数,从能被2整除的这个角度,出现了奇数偶数概念。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所以互质数与公约数有联系。

二、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在56□的□里填上一个数字,使它能被3整除,又能被2整除。

2、填空。

(1)在1~20中是偶数的有(    )是奇数的有(    ),是质数的有(  ),合数的有(    )

(2)如果a、b两数互质,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3)18和24的最大公约数是(    ),最小公倍数是(    )。

四、全课总结,交流收获。

1、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哪些概念?

2、这节课你最感兴趣的是什么?

五、布置作业。

北师大版总复习P41,第11题、第12题P52、9题。

第4课时

[教学内容]常见的量(第5-7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在经历自主梳理常用计量单位的过程中,进一步弄清各种量的计量单位及进率,明确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自主复习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在生活化的复习应用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选择一些典型的复习题材,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领略数学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明确常用的计量单位及进率。

[教学难点]

进一步建立计量单位的正确表象。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谈话: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由“小马虎”王明同学写的数学日记。

请看大屏幕。

(请一名同学读日记)

 今天是2009年2月29日。

早晨6:

30我被急促的闹钟铃声惊醒,便从长20厘米宽12厘米的床上爬起来,马上穿衣、洗脸、刷牙,不知不觉中已经过了20小时。

想起不能迟到,我赶紧端起一杯300L的牛奶一饮而尽,又吃了一个200千克的面包。

然后就背起了2000千克重的书包,走了300千米的路程,来到了56平方分米的教室,开始了20小时早读,上午上了三节课,体育课上老师带来了一只200千克重的足球,我一脚踢出了10厘米,踢得真过瘾!

           

师:

你们笑什么?

师:

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我们学习数学就应该细心、认真、一丝不苟。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经常要接触到各种量,并且进行各种量的计量。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复习小学里面学习的一些常见的量。

(板书课题:

常见的量)

师:

那请同学们找找这则日记中有哪些常见的量呢?

(时间、长度、质量、体积)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师:

大家说了那么多的计量单位,如果我们把这些计量单位全搁在一块,想一想会有什么感觉?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分类、有序、系统地进行整理)

师:

对了,如果我们把这些计量单位分类,并有序地进行整理,使它们系统化,那就便于我们记忆和运用了。

你们预习的时候是不是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了整理呢?

现在请你拿出预习时做的整理图,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互相补充、完善。

(一)小组合作(学生自主讨论、复习)

(1)你整理了什么单位,是计量什么用的?

(2)常用单位有哪些?

进率各是多少?

(3)特别要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地方?

(二)汇报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充当小老师,讲解计量单位的进率和意义。

并适当板书,老师作点拨处理,强调各单位间的进率和意义,并鼓励学生对发言同学提出建议或者意见。

(每个小组汇报一种量)

 1、长度。

 

(1)什么是长度?

长度:

两点之间的距离。

 

(2)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用字母如何表示?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3)1厘米有多长?

1分米有多长?

1米呢?

(用手比划比划)

 (4)它们之间的进率是什么?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2、面积。

(1)什么是面积?

面积:

物体表面(图形)的大小。

(2)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平方毫米)

(3)我们的教室面积大约是多少?

用什么单位最合适?

(4)它们之间的进率。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3、体积、容积。

  1)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容积:

容器所能容纳的物体的体积。

(2)体积计量单位:

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3)1立方厘米有多大?

1立方分米有多大?

1立方米呢?

(4)进率。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升=1000毫升 1升=1立方分米 1立方厘米=1毫升)

 4、质量。

(1)常见单位:

克(g)  千克(kg)  吨(t)

 

(2)进率: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3)估一估。

老师的体重大约是多少?

 5、时间单位。

 

(1)常见单位:

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2)进率:

1世纪=100年  1年=12个月  1年=365天(闰年366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