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一单元第2课多变的价格附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7266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一单元第2课多变的价格附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一单元第2课多变的价格附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一单元第2课多变的价格附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一单元第2课多变的价格附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一单元第2课多变的价格附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一单元第2课多变的价格附解析.docx

《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一单元第2课多变的价格附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一单元第2课多变的价格附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1 第一单元第2课多变的价格附解析.docx

届高考政治大一轮复习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多变的价格附解析

第2课 多变的价格

[最新考纲] 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试判断]

1.价格是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使用价值越大价格越高。

(  )

分析:

错误。

价格是商品价值在量上的反映,价值越大价格越高,使用价值不能决定价格。

2.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增加。

(  )

分析:

错误。

商品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个别劳动时间的变化不改变商品价值量。

3.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可以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价值量。

(  )

分析:

错误。

某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的是个别劳动生产率,但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因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4.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有时供求决定价格,有时价值决定价格。

(  )

分析:

错误。

价值对价格起决定作用,供求对价格有影响。

5.价值规律要求实行等价交换,所以每一次商品交换都是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相符合。

(  )

分析:

错误。

并不是每一次商品交换都是商品的价值与价格相符合,价格与价值相符合只存在于平均数中。

6.水务公司供水价格提高,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度减少。

(  )

分析:

错误。

生活用水是生活必需品,价格提高不会使居民生活用水量大幅度减少。

7.为降低碳排放,某运输公司将动力燃料由汽油改为天然气,这属于互补品战略。

(  )

分析:

错误。

汽油与天然气属于互为替代关系。

8.市场决定价格与价值决定价格是矛盾的。

(  )

分析:

错误。

市场决定价格是就决定价格的主体而言的,价值决定价格是就决定价格的因素来讲的,二者只是角度不同,都是正确的,不矛盾。

9.对于互补商品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商品需求量是同向变化的。

(  )

分析:

错误。

对于互补商品来说,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商品需求量是反向变化的。

10.价格上涨,该商品生产要素投入一定增加。

(  )

分析:

错误。

价格上涨,获利增加,所以生产要素投入增加。

但是,如果生产要素价格也不断上涨,生产要素投入会减少。

核心考点一 影响价格的因素

1.影响价格的因素

(1)供求影响价格

提醒 价值是价格的决定因素,供求关系是价格的影响因素,供求关系不会也不能决定价格。

(2)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②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

使用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总量

社会

不变

个别

不变

不变

提醒 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3)影响价格的其他因素

因素

表现

货币供应量

当货币供应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反之,则会引起通货紧缩,物价下跌

货币的币值

一般与商品价格成反比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稳定物价

生产经营者、消费者

①生产经营者的降价销售等

②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等

市场交易

①国内市场:

市场秩序、市场交易原则的遵守程度

②国际市场:

国际市场上商品的价格、国际经济形势、汇率变动等

2.价值规律

(1)基本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提醒 正确理解等价交换

在物物交换阶段,指商品和商品的价值量相等;在商品流通阶段,指商品价格与价值相符合;等价交换并非指每一次交换都是等价的,而是作为一种趋势在长期的商品交换中实现的。

(2)表现形式: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如下图:

提醒 正确认识价值规律的两种特殊表现形式

(1)文物、名画、邮票等特殊商品的价格也会上下波动,但是总是高于其价值,这是因为它们的价格的变化不能引起该商品的扩大生产。

(2)国际贸易中的“剪刀差”现象违背了等价交换原则,这是因为发达国家利用自己经济、政治上的优势地位,剥削发展中国家,使发达国家的制成品长期高于其国际价值,发展中国家的初级产品长期低于其国际价值。

考点展示

五年考题

考情分析

价值与价格

2015全国Ⅱ·15

2014全国Ⅱ·12

此考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常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商品的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曲线关系图是命题的主要形式。

也可能以主观题的形式综合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

价值决定价格

2018全国Ⅰ·12

2017全国Ⅱ·12

供给与需求

2018全国Ⅰ·14

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

2017全国Ⅲ·13

2016全国乙卷·12

考向1 供求影响价格

典例1 (2017·全国Ⅲ)因钢铁行业复苏,导致对铁矿石需求增加。

在此背景下,占全球70%以上市场份额的四大矿产企业不断增产,引发业界对铁矿石价格战的担忧。

对于这种担忧的产生,若用供求曲线来反映,正确的是(  )

 

答案 A

解析 对铁矿石需求增加,需求曲线由D1向D2右平移,排除C;在此背景下,矿产企业不断增产,供给增加,会使供给曲线由S1向S2右平移,排除B;这样会使均衡价格下降,由P1向P2下移动,引发价格战,排除D。

答案为A。

考向2 价值决定价格

典例2 (2016·海南高考)小倩跟妈妈去农贸市场,发现市场上出售的养鸡场的鸡大约50元/只,农村散养的鸡大约150元/只,价格悬殊。

在下列选项中,与小倩的发现属于同类价格现象的是(  )

A.在老字号裁缝铺定制的旗袍价格是某成衣公司旗袍价格的3倍

B.3月份北京市场上的草莓价格是海南三亚草莓价格的5倍

C.中国销售的进口汽车价格是国外同款汽车价格的2倍

D.广州的租车价格大约是合肥租车价格的1.5倍

答案 A

解析 市场上出售的养鸡场的鸡与农村散养的鸡价格不同,是因为散养的鸡的养殖成本高于养鸡场的鸡,故材料体现了价值决定价格;A项体现了价值决定价格,正确;B、C、D三项均是各种因素通过对供求关系的影响进而影响价格,不选。

考向3 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典例3 (2018·全国Ⅰ)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生产该商品相关的判断如下表所示。

序号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单位商品价值量

商品数量

商品价

值总量

缩短

降低

增加

不变

缩短

降低

增加

增加

不变

增加

降低

不变

不变

降低

增加

增加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答案 A

解析 ①判断正确: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呈反比关系,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呈正比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数量呈正比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该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变。

②③④判断均存在错误,排除。

考向4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

典例4 假设2017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为6.25,美国某品牌手机在中国的售价为6250元。

2018年,生产该品牌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同期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25%,人民币对内贬值20%。

其他条件不变,该品牌手机在中国的销售价应为(  )

A.4500元B.4000元

C.3600元D.5000元

答案 D

解析 依据题意可知,2017年该品牌手机的价格是1000美元;2018年,生产该品牌手机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该品牌手机的价格是1000÷(1+25%)=800美元;由于同期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25%,故现在的汇率是1∶6.25÷(1+25%),即1∶5;该品牌手机价格为800×5=4000元;但人民币对内贬值20%,故该品牌手机在中国的销售价应为4000÷(1-20%)=5000元。

商品价值量的计算方法

(1)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二者成反比)。

原单位商品价值量为N元,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m%,变化后的单位商品价值量=N÷(1±m%)。

(2)个别劳动生产率与价值总量(二者成正比)。

原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N元,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或降低m%,变化后的商品价值总量=N×(1±m%)。

(3)商品价格与货币的升值、贬值(二者成反比)。

原商品价格为N元,货币升值或贬值m%,变化后的商品价格=N÷(1±m%)。

综上,可以概括为:

正比用乘,反比用除;增加用加,减少用减。

考向5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典例5 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读下图,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E点为均衡价格,供求相等,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商品价格处于P1点时,供不应求,市场价格趋于上升

C.若该商品是农产品稻米,则P2为政府制定的支持价格

D.商品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促使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

答案 D

解析 A错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B错误,当价格处于P1时,供给大于需求,而不是供不应求。

C错误,政府支持价格会在均衡价格以上。

商品供给和需求相互作用促使市场价格趋向于均衡价格,故D入选。

1.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变化会引起商品房价格的变化。

如图所示,商品房的均衡价格由P0变化为P1(图中D、D′为需求曲线,S、S′为供给曲线)。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可能会导致此变化的是(  )

A.增加保障性住房供应;提高二套房贷款利率

B.建材行业进一步去产能;取消房产契税补贴政策

C.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住房贷款首付比例提高

D.打击“捂盘惜售”行为;落实“租购并举”政策

答案 D

解析 图中显示的是商品房的供给增加,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只有D符合图意。

A中的两项措施都会导致商品房需求减少,但没有涉及商品房的供给。

B前句措施会导致商品房供给减少。

C前句导致商品房需求增加,后句导致商品房需求减少。

2.租售并举是2018年楼市调控的基调之一,而租售并举关键在于租购同权,要逐步使租房居民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待遇。

近日,多地试行租购同权,下列产生的影响推导较为合理的有(  )

①租房量上升——购房者大幅减少——彻底解决住房难题

②公共服务需求增加——带动政府投入——促进财政收支平衡

③外来人口生活成本下降——吸引并留住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④租房者平等享有公共资源——购房需求减少——商品房价格下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D

解析 租购同权可以使租房量上升,但购房者大幅减少和彻底解决住房难题的说法欠妥,①排除;租购同权没有促进财政收支平衡的作用,②排除。

核心考点二 价格变动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

(1)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

需求量变动趋势

需求量变动曲线

同一商品(需求法则):

一般情况下,当某种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

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

需求曲线

不同商品(需求弹性论):

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小(需求弹性小),对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影响较大(需求弹性大)

需求弹性曲线

(D1为生活必需品,D2为高档耐用品)

相关商品(需求相关论):

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会减少,二者负相关;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其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增加,二者正相关

互补品、替代品需求曲线

(D1为互补品曲线,D2为替代品曲线)

(2)其他因素对需求的影响

需求变动趋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