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总复习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24533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38.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总复习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物总复习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物总复习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物总复习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物总复习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总复习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生物总复习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总复习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总复习知识点Word文件下载.docx

第2课 各种各样的生物

一、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外,生物体都由细胞构成)、生长、应激性、繁殖、遗传和变异、适应并影响环境。

2.动物与植物的本质区别:

二、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1.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① ;

②镜筒 ③;

④;

⑤载物台 ⑥通光孔 ⑦遮光器 ⑧压片夹

⑨;

⑩镜座 ⑾;

⑿;

⒀镜臂⒁镜柱

在显微镜的结构中,和是显微镜最重要的部分。

2.显微镜所成的像是像,因此,玻片移动方向与物像移动的方向。

3.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1)安放: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置身体前方略偏左,镜筒向前,镜臂向后。

(2)对光:

转动物镜转换器,使对准通光孔;

然后转动遮光器,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用左眼向

目镜内观察,同时调节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光线弱时用),直到出现明亮的圆形视野。

(3)放片:

把装片放在载物台上,使要观察的部位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夹住。

(4)调焦:

先转动,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要侧面注视物镜;

(防止物镜压碎装片)然后使镜筒慢慢上升,直到看清物像,再来回转动,直到物像清晰。

(5)观察:

看目镜,右眼同时睁开,便于边观察边记录。

4.物体的放大倍数=放大倍数×

放大倍数。

5.换用高倍镜观察时,观察的对象放大倍数增加,观察范围,视野将变,同时看到的细胞数目。

三、生物的分类

1.生物

(1)多细胞生物:

个体由许多细胞构成有明显的结构层次。

(2)单细胞生物:

个体微小,全部生命活动在内完成,一般生活在水中。

2.细菌

结构:

单细胞;

有细胞壁、鞭毛结构;

无核,属于细胞。

按形态可分为、和。

3.真菌:

包括、、

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其结构包括: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壁;

细胞质内有液泡。

真菌没有叶绿体,必须靠吸收现成的有机物获得营养。

4.常见脊椎动物

种类

鱼类

两栖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

呼吸器官

幼体;

成体:

肺和皮肤

体温

不恒定

生殖

卵生

5.种子植物包括和,其中前者种子外面有包被,后者种子外面没有包被

第3课生态系统

一、种群

1.种群:

指生活在的的总和。

种群所生活的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和共同发展的。

二、群落

1.群落:

是指在一定生活环境中的总和。

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物要生活环境,另一方面生物又会通过各自的活动环境。

3.植被:

在群落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植物。

生活在一定自然区域内所有植物的总和称为。

覆盖在地球表面的植物群落称为。

三、生态系统

1.概念:

和它生活的环境中的一起,组成了生态系统。

它与群落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包括非生物因素。

2.生态系统的成分

(1):

太阳能、热量、空气、水、矿物质等;

(2):

制造有机物的绿色植物;

(3):

草食动物、肉食动物;

(4):

细菌、真菌、原生动物、腐生动物

3.功能

(1)各种生物通过关系形成的联系,叫食物链;

(2)由多条食物链彼此交错形成;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和流通的渠道;

食物链中箭头所指的方向为的方向,食物链越短,传递到终极消费者的能量;

食物链一般从开始,不包括,也不包括;

(4)能量流动的特点是、,而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是不断循环的。

4.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了地球上以及它们所生活的全部。

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结构和功能能够通过一定的而,这种调节能力称为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体现在具有自动调节能力。

不同的生态系统其自动调节能力强弱不同,稳定性也存在差异。

生态系统成分越、生物种类越,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一种动态的稳定、相对的稳定。

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一旦外来的干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稳定就会受到破坏。

引起生态系统稳定性破坏的因素主要有

和两个方面。

人为因素可以导致自然因素的和。

第4课 绿色植物的新陈代谢

一、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的能量,把和转化成,同时释放出,这就是植物的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一方面把简单合成复杂的,并放出氧气。

另一方面,利用太阳能,把太阳能变为贮存在有机物里的,进行能量转化。

二、呼吸作用

植物能利用将进行氧化分解,生成和,同时释放的可以供给生命活动所需。

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

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

反应式

场所

条件

有光无光均可

物质变化

无机物→有机物

有机物→无机物

能量变化

意义

是地球上的各种和的主要来源。

自然界中氧和碳循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呼吸作用将贮存在生物体内的进行释放、转移和利用。

相互联系

既互相矛盾又互相依赖。

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了物质(和),呼吸作用为光合作用提供了和部分原料。

四、绿色植物根、茎、叶的结构

1.根;

根尖由、、、组成。

根冠具有作用,分生区细胞能不断进行分裂,伸长区细胞能较快伸长,是植物吸水的最主要部位。

2.茎:

茎由、、、等组成。

树皮具有作用,其韧皮部中有输导有机物的;

中有输送水分和无机盐的。

3.叶:

叶片由、、等组成。

叶表皮上有半月形的,之间的小孔是。

根吸收的水,大部分以气体状态从气孔中散发出去,叫,小部分参与光合作用等。

五、植物对水的吸收、利用和散失

1.吸收:

(1)吸收条件:

根毛细胞液中的细胞液浓度土壤溶液浓度。

(2)吸收部位:

器官——,主要区域——根尖的,主要细胞——。

2.运输:

木质部的导管。

3.散失:

约99%用于。

4.蒸腾作用——植物体中的水变为水蒸气通过叶表皮的气孔散发到大气中的现象。

意义:

①是植物吸收、运输的主要动力;

②促进向上运输;

③降低叶片的。

④参与水循环

六、无机盐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无机盐

对植物生长的作用

缺乏时的影响

 

组成叶绿素的重要元素,能促使农作物的茎、叶茂盛

植株矮小,叶色发黄

促使农作物根系发达,穗数增多,籽粒饱满

生长缓慢,植株暗绿带红,籽粒不饱满

使茎杆粗壮,促成糖和淀粉的生成

茎杆细弱、易倒伏,植株矮小,叶片带褐斑

第六课 人体和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

一、消化系统

1.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组成主要功能:

、,并把食物残渣排出体外。

2.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1)消化:

①消化:

牙齿——切、撕、磨(咀嚼);

舌——搅拌;

胃、小肠——蠕动。

②消化:

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的作用。

(2)蛋白质、糖类、脂肪的消化产物

①淀粉→→;

②脂肪→脂肪微粒→+;

③蛋白质→。

(3)七大营养素在消化道被吸收的情况

①胃:

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

②小肠:

吸收、、甘油、脂肪酸、大部分水、无机盐、维生素;

③大肠:

吸收少量的、、部分。

3.酶——是生物催化剂

(1)特点:

、、。

(2)影响酶的活性的因素:

、等。

(3)与人消化有关的消化酶:

(见下表)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胰腺

肝脏

肠腺

流入的部位

口腔

小肠

消化液

唾液

胃液

胆汁

所含消化酶

多种消化酶

无消化酶

二、呼吸系统

1.呼吸的全过程

2.细胞呼吸:

指细胞利用氧将体内的氧化成和,同时释放的过程。

3.呼吸作用的意义: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是生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

4.有氧呼吸的反应式: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

三、循环系统

1.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血液的功能:

运输、防御保护和调节体温。

(2)血红蛋白的特点:

在氧浓度的地方,容易结合氧;

在氧浓度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3)担负血细胞的再生任务。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1)心脏的结构:

心脏分心房和心室,共四个腔。

(2)心室出入口处都有瓣膜,在心室的入口处为,出口处

为。

瓣膜的作用就是使血液只能向固定的方向流动,

防止血液的。

(如图)

(3)心脏的功能:

将血液泵入血管流向全身,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

力器官。

3.血管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主要功能

动脉

厚,弹性大

静脉

较薄,弹性小

大,内有防止血液回流的瓣膜

毛细血管

仅由一层构成

最小,一般只允许红细胞通过

进行物质交换

4.血液种类

动脉血:

含氧,颜色   的血

血液

静脉血:

含氧,颜色   的血

5.血液循环途径(体循环和肺循环同时进行)

(1)肺循环:

右心室——肺中的毛细血管

——。

(2)体循环:

左心室——

6.人体内的ABO血型系统和输血

(1)ABO血型是由红细胞上的    决定的。

血型

红细胞上的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

A型

B型

AB型

O型

(2)输血原则

供血者血型

受血者血型

A

B

O

A、B、AB

①原则:

     。

②异型输血:

异型之间输血,主要考虑供血者的红细胞中的凝集原是否会

和受血者血清中的凝集素发生凝集反应。

异型间可行的输血:

(见左表)

温馨提示:

AB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因此被称作万能受血者,O型可以输出给任何血型的人,因此被称作万能供血者。

四、尿的生成和排出

1.营养物质(糖、蛋白质、脂肪)代谢后产生的废物有:

水、二氧化碳、尿酸、尿素等。

这些废物是通过     、        

      和皮肤排出体外,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

2.排尿的意义。

①排除废物;

②调节(主要通过肾脏调节),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五、其他生物的新陈代谢

1.新陈代谢指:

   不断地与     进行  和  的交换,同时生物体内不断进行   和   的转变。

2.意义:

是一切生物生存的基础,如一旦停止,生命就告结束。

3.新陈代谢和同化作用、异化作用、物质代谢、能量代谢的关系:

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新陈代谢的两个方面,是同时进行的,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了人体新旧物质更替的过程。

第7课 神经和激素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

指人体通过对各种刺激做出的的过程。

2.种类:

反射(是低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脊髓);

反射(是高级的反射活动,神经中枢—大脑)。

3.冲动传导方向:

→→→→。

反射弧是产生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任何反射活动都要通过反射弧才能实现。

二、激素对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作用

1.激素:

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直接进入腺体内的中,在血液内含量极少,但对人体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生殖、对外界刺激的反应等生命活动起重要的调节作用。

2.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及功能

内分泌腺

分泌主要激素

主要作用

缺乏或过多时的病症

脑垂体

控制生长发育

幼年时分泌不足:

幼年时分泌过多:

巨人症

成年时分泌过多:

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

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分泌过多:

胰岛

加速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元

分泌过少:

性腺

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激发并维持第二性征

/

3.胰岛素

(1)血液中的葡萄糖叫做,人体的血糖含量基本上维持在90毫克/100毫升左右(0.9毫克/毫升)。

(2)胰岛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和控制:

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以促进血糖含量下降;

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低于正常水平时,胰岛素分泌,使血糖含量上升,从而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

五、体温的控制

1.恒定的体温

(1)类、类都是恒温动物,可以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中保持相对稳定的体温。

(2)正常人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温度范围。

(3)保持正常的体温是动物正常进行的基本条件。

2.产热和散热的平衡

(1)产热:

主要器官是和,安静时以为主,运动时以为主。

(2)散热:

90%热量通过散发出去,它的方式有散热和散热。

3.体温受脑控制

(1)人体体温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而实现,调节体温的中枢在。

(2)低温环境下:

皮肤冷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战栗、

血管收缩→增加产热、减少散热→回到正常体温。

(3)高温环境下:

皮肤热觉感受器感受刺激→传入神经→脑干的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液分泌、

血管舒张→减少产热、增加散热→回到正常体温。

(4)在和的调节下,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六、植物的感应性

1.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1)环境因素中的阳光、温度、气压、食物、水分、土壤对生物的分布、生存和行为都有一定的影响。

(2)自然界中的许多节律性的变化,如昼夜节律、四季变化等都对生物行为产生影响。

(3)植物常见的感应性有、、、、、等。

2.生长素

(1)实验说明在的照射下,胚芽的尖端可能会产生某种物质,这种物质会对胚芽生长产生影响;

实验说明胚芽的尖端确实产生了某种物质,能够控制胚芽的生长。

荷兰科学家等人从植物中分离出了这种物质,因为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所以命名为生长素。

(2)生长素最明显的作用是促进生长,但对茎、芽、根生长的促进作用因浓度而异。

浓度时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促进扦插枝条生根、促进果实发育,防止落花落果。

浓度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使植物死亡。

(3)向光性实质:

植物受照射,生长素分布。

背光侧生长素分布,植物生长,所以植物的茎会向有光照的方向生长。

第8课植物的生殖与发育

一、绿色植物的生殖方式

1.生殖类型:

(1)    是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    是指由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营养生殖包括:

   、  、  、  等,被广泛应用于花卉和果树的栽培,

其应用意义在于保持亲本     ,并能快速繁殖。

 

3.营养生殖和有性生殖的优点和缺点

营养生殖

有性生殖

优点

保持亲本的性状

具备多个亲本的遗传特性,具有较大的生活力和变异性

缺点

生物的变异性弱,对环境的适应力差

不能完全保持亲本的性状

二、绿色植物的发育

1.花的发育和种子果实的形成

精子在花粉管中产生。

一个子房中如果有多个胚珠且都有受精,那么发育成的果实中

将有个种子,如西瓜、苹果等的果实。

2.种子的萌发

(1)种子萌发的条件:

①被子植物的生长从种子的萌发开始,种子里的是新植物的幼体,

所以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是有。

②适宜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充足的、和适宜的。

(2)种子萌发的过程:

①种子要吸足水分;

②或中的营养转运给胚根、胚芽、胚轴;

③胚根发育成,胚芽逐渐长成。

第9课 人类和动物的生殖与发育

一、人的生殖和发育

1.人的生命周期:

→婴儿期→→儿童期→→中年期→老年期→衰老、死亡。

(其中和是人一生中生长发育最快的两个阶段)。

3.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1)体形向成人化发展

(2)内脏功能的日渐健全

⑶生殖器官成熟

男:

睾丸迅速发育,出现遗精,雄性激素分泌增加

标志女:

卵巢迅速发育,出现月经,雌性激素分泌增加

⑷出现第二性征

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动物的生殖方式

克隆:

主要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产生与被克隆动物基因完全相同的新个体。

如克隆羊多利。

第10课 遗传与进化

1.近亲结婚遗传病发病率高。

婚姻法规定:

禁止结婚。

近亲:

是指直系血亲和三代之内的旁系血亲。

遗传病:

由人体内的(如:

染色体或DNA或基因)发生变化而引起的疾病叫遗传病,常见遗传病有先天愚型病和白化病。

二、遗传物质

1.细胞核、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1)染色体存在于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2)和组成染色体。

(3)基因是分子上的一些片段。

一个DNA分子上有大量的基因。

控制性状。

2.基因的作用

含遗传信息,控制——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

如:

瞳孔的颜色、肤色、卷发等。

三、生物的进化

1.生物进化的历程

生物进化是从到,从到,从到。

2.植物的进化顺序: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3.脊椎动物的进化顺序:

五、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1.达尔文认为,现存于地球上的生物,都是的结果,并且都是由一个的祖先进化而来的,因此生物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关系。

2.自然选择是一个漫长渐变的过程,有四个要点:

、、、。

3.变异是的,自然选择是的。

第11课 人、健康、环境

一、健康:

包括、、三要素。

2.平衡膳食:

指膳食中食物种类齐全,数量适当,营养物质之间比例合理,

并且与身体消耗的营养物质保持相对平衡。

3.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1)水:

构成细胞、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体内的养分和废物都必须溶解于水中才能进行运输。

(2)糖类:

人体细胞的一种组成成分,是人体提供的主要物质。

(3)蛋白质:

、的主要原料,也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还是人体代谢过程的酶物质等

(4)脂肪:

人体细胞的结构成分,生物体的物质。

(5)无机盐:

构成组织和维护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物质。

如缺锌会导致儿童味蕾功能下降,缺会引起甲状腺肿,缺会引起贫血等。

(6)维生素:

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化合物,种类多。

(7)粗纤维:

来源于植物性食物,虽然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但能辅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其作用有刺激消化腺分泌;

促进肠道蠕动,减少大肠癌的发生率;

减少肠道对脂肪的吸收;

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等。

4.健康的生活方式

(1)吸烟:

香烟中含有、、等多种有害物质,其中有40多种致癌物。

(2)吸毒:

具有很强的性;

破坏各个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

价格昂贵,倾家荡产,危害社会。

常见毒品有大麻、鸦片、海洛因、吗啡、可卡因、冰毒和摇头丸。

(3)酗酒:

酒中含有一定量的酒精,过量饮酒会使人急性酒精中毒,严重损害人的、和。

二、传染病:

由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

1.特点:

、、。

2.流行三环节

(1):

能够传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

包括病人、病原体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2):

离开传染源后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空气、饮用水、食物、接触等)。

(3)。

3.预防的三个措施

对传染病人要尽可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加强包含卫生、水源和粪便的管理,对生活用具进行必要的消毒,消灭媒介动物和设

置防虫设备等。

(3):

避免接触,预防接种,锻炼身体。

4.常见的传染病

传染病类型

病例

途径

道传染病

肺结核、流感、腮腺炎、麻疹、百日咳、SARS等

、等

肝炎、菌痢、伤寒、蛔虫等

传染病

疟疾、流行性乙脑、丝虫等

狂犬病、破伤风、沙眼、血吸虫病等

、体表黏膜接触等

疾病

艾滋病、梅毒、淋病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