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功滑坡综合项目工程地质调绘说明Word下载.docx
《军功滑坡综合项目工程地质调绘说明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军功滑坡综合项目工程地质调绘说明Word下载.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多雪暴和冰雹,并伴生出雪灾、滑坡等自然灾害。
区内黄河由东向西流过,黄河宽度225m,年泾流量达225亿m3。
军功滑坡(JG1)西侧塔尔隆沟内有一自南向北贯穿全区常年性支流,该支流流域面积较小,水量随大气降水而变化很大,河面宽约3~5m,水深约0.30~0.50m,每年6~9月汛期暴雨时流量增大,冬季完全冻结。
军功滑坡(JG1)南东侧乃木多沟内也有一自南向北东贯穿全区常年性支流,流域面积较小,水量随大气降水而变化,河面宽约2~3m,水深约0.10~0.30m,每年6~9月汛期暴雨时流量增大,冬季完全冻结。
调绘区内植被稀少,常用植物以芨芨草、沙刺为主。
植被覆盖率20~30%,生态环境较差。
调绘区及周边地区均为牧业区,牲口重要为牦牛、山羊、细毛羊等。
黄河西岸种植有少量青稞、土豆等农作物。
军功及拉家镇人口相对密集,重要为藏族,少量汉、回等民族,劳动力缺少。
军功及拉家镇有高压动力线相通,电力充分。
但区内无工矿公司,建设及生活物资均需从西宁市等地调运。
三、区域地质条件
(一)地层线路区地层比较简朴,重要为中生界三叠系下统下岩组(T1a)、新生界第三系上统(N2)及第四系(Q)等。
其中以第三系、第四系地层出露最广(详见军功滑坡外围地质图,青海省果洛州军功滑坡工程地质图)。
按由老到新论述如下:
1、三叠系下统下岩组(T1a):
分布于区域北西及东南角,为一套浅变质砂泥质岩系。
岩性为灰~灰绿色薄~中厚层千枚状板岩,夹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硬砂岩、粉砂岩及细砾岩。
千枚状板岩由粘土矿物及绢云母构成,呈鳞片状变晶构造,薄层板状构造,岩体较破碎,厚度6500m。
与上覆地层呈断层接触。
2、上第三系(N):
重要分布于黄河两岸,依照岩性可分为上、下两个岩组,两者呈整合接触,与三叠系呈断层接触。
⑴、下岩组(N21):
岩性为褐红色~桔红色泥岩加少量粉砂岩夹砂岩,泥质构造,以粘粒为主,次为粉粒,含砂质及少量石膏。
厚度不不大于1167.17m。
⑵、上岩组(N22):
紫红~灰褐色砂砾岩夹紫红色泥岩、粉砂岩,砾状构造,角砾状、块状构造,重要成分为砂岩、板岩、砾岩。
厚度不不大于812.70m。
3、第四系(Q)
区内广泛发育,重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局部有少量更新统。
沉积物类型最多、岩性最复杂。
分述如下:
⑴、中更新统(Q2al+pl):
出露于宁秀西南盆缘山前地带,出露范畴不广,为灰红色冰水砂砾层。
⑵、上更新统(Q3al+pl):
重要分布于宁秀西、黄河两岸阶地,出露范畴不广,为灰~灰黄色冲~洪积相砂砾层。
宁秀东北一带有少量风积砂层(Q3eol),河北乡东、西及军功~拉家黄河两岸分布有黄土,呈土黄色,地表可见落水洞、碟状黄土漏斗及垂直节理,可见厚度6~30m不等,黄土分布区常发育黄土滑坡。
⑶、全新统(Q4):
区内广泛分布,岩性最复杂。
重要有:
冲积、洪积砂砾、碎石层(Q4al+pl);
崩塌堆积(Q4c)、老滑坡堆积(Q41del)、新近滑坡堆积(Q42del)等岩堆、岩块和碎石土、粘土等。
(二)地质构造与地震1、区域构造背景
区域大地构造属昆仑~秦岭纬向构造带之西秦岭印支褶皱带西段。
总体构造线呈东西向展布,又由于受到周边各相邻大地构造单元推挤和后期构造运动影响,局部构造线呈北西~南东向。
以中生代、新生代地层构成一系列紧密线状褶皱和压扭性断裂构造。
三叠世形成印支滨海~浅海相碎屑岩沉积建造,印支构造运动后,结束了海相环境,进入陆相地质发展期。
新生代以来,随着青藏高原整体抬升和差别升降运动,发育了第三纪干旱气候条件下内陆湖相碎屑岩沉积建造和第四纪冲积、洪积沉积等各种沉积层。
受区内北东~南西向断层切割和黄河冲刷影响,相伴产生了崩塌、滑坡、碎落等地质灾害。
2、断裂构造
依照区域地质资料区内重要断层有:
①拉家压扭性逆断层(F1):
位于拉加北山,以北东60°
方向延展,断层面产状297°
∠67°
~10°
∠76°
,下三叠统下岩组(T1a)砂板岩逆冲于上第三系砂砾岩之上,为逆冲断层。
断层破碎带宽度10~30m不等。
对拟建公路无影响,
②乃木多南东正断层(F2):
位于乃木多南东,自红土山向北东35°
方向延伸至黄河边,断层面产状300°
∠60°
~330°
∠75°
,断破碎带宽度10~20m,破碎带岩体呈碎裂状。
下三叠统下岩组(T1a)砂板岩与上第三系砂砾岩呈高角度。
因断层距离拟建公路较远,对线路无影响。
3、褶皱
区内褶皱构造不发育。
由三叠系、第三系构成地层均呈向北西倾斜单斜构造,由于断层破坏均出露不全。
三叠系地层产状300°
∠48°
∠65°
,第三系地层产状345°
∠40°
~350°
∠45°
4、地震
拟建项目所经地带是地震密集区,依照国家和青海省地震烈度区划图,拟建线路区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0g,地震动反映谱特性周期为0.40s,相称于基本地震烈度为Ⅶ度。
从历史地震和现今地震活动资料综合分析,将来最大地震级为7级。
四、军功滑坡评价
(一)前人工作状况及社会调绘1、前人工作状况
6月青海公路科研勘测设计院对省道S101线进行了可行性研究,编制了《省道西(宁)久(治)公路贵德至大武段改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月西安三石软件有限责任公司(遥感工程部)对省道S101线进行了遥感勘察,编制了《青海省西久公路贵德至大武段改建工程K330~K380(河北~军工)段工程地质遥感调绘报告》
7月西宁市工程勘察设计院对省道S101线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编制了“省道S101西(宁)久(治)公路贵德至大武段改建《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10月受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委托,我院投入了足够人力和设备,于10~12月对该线路进行了详细工程地质勘察,对沿线工程地质条件、不良地质现象形成与分布及其对桥梁、路基危害影响做了勘察。
编制了《青海省道S101线西久公路同德至大武段改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2、社会调查
依照对本地居民走访调查,军功滑坡体(JG1)产生时代久远,无法考证。
本地居民反映该滑坡在上世纪70~80年代曾发生过两次局部滑动。
第一次滑动是在1975年,形成了(JG1-5)、(JG1-7)、(JG1-8)三个滑坡;
第二次滑动是在1986年,当时设计S101线方案是从当前新滑坡(JG1-2)公路拐弯处不拐弯而向北北东方向延伸至山脚下再拐弯,新建公路开工后不久,连降了数天大雨便发生了新滑坡,即形成了(JG1-2)、(JG1-3)、(JG1-4)三个滑坡,并在新滑坡拖曳和牵引下形成了裂隙(LX1)至今仍处在活动状态。
(二)水文地质条件军功滑坡体(JG1)北东侧冲沟内有泉水出露,依照调绘沿滑坡后缘裂隙也有泉水少量分布,泉水流经处形成沼泽地、盐霜或盐壳等。
水量随大气降水而变化很大,北东侧冲沟内泾流量约1.0~3.0m3/h,每年汛期暴雨时流量增大,夏季有常年流水,冬季基本冻结,地下水由大气降水补给。
滑坡体自身岩性为粘性土,透水性较差。
控制着滑坡体渗入性重要因素为节理裂隙和滑动面裂隙。
滑坡体(JG1)下滑高差达40~70m,后缘平移距离达100~160m,构成滑坡体岩土体原岩构造、构造基本遭到破坏,因而岩土体处在解体状态,沿裂隙较易渗入地表水,从而在滑坡体裂隙中易存储地下水。
在滑坡体(JG1)北东侧冲沟存在,使沿滑坡后缘裂隙渗入地表水以泉形式得于顺利排泄于地表,对滑坡稳定起到了较大作用。
在滑坡体(JG1)南西侧、滑坡体(JG1-1)范畴内地表和滑坡体前缘当前尚未发现泉水露头,滑坡体内滑动面裂隙处在封闭状态,因而在滑坡体中沿滑动面裂隙赋存有裂隙潜水,并具备承压水性质。
(三)地层岩性
依照地质调绘滑坡区地层重要为:
第三系泥岩(N21)和第四系全新统滑坡堆积粘土(Q41del)、(Q42del)、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其岩性和岩土体工程地质特性准时代由新至老论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Q4)
①填筑土(Q42me):
重要分布在公路沿线、军功镇建筑物区,重要为路基填筑土、宅地基填筑土等,褐红~杂色,成分以粘性土为主,含碎石及圆砾等,稍湿,稍松~中密。
厚度0.30~2.00m,
②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
重要分布于黄河河谷两岸阶地,岩性为卵石土、砂砾土,中密~密实,某些有胶结。
厚1.0~20.00m,
7
③新近滑坡堆积碎石质粘土(Q42del):
褐红~桔红色,稍湿,松散~中密,成分以粘粒、粉粒为主,含少量碎屑、石膏等,近表层混杂有卵石、砂砾。
厚度0.50~30.00m。
③老滑坡堆积碎石质粘土(Q41del):
厚度0.50~42.00m。
2、上第三系下岩组泥岩(N21):
重要分布在军功镇东山脊一带、老滑坡堆积碎石质粘土(Q41del)之下,埋深32.00~50.50m。
以泥岩为主,夹有少量砂岩,呈褐红~桔红色,成分以粘粒为主,次为粉粒,含少量岩屑、砂质及石膏。
泥质构造,中厚层构造。
风化后岩石多呈碎粒状、泥块状、泥状。
属极软岩石,厚度>
270m。
(四)滑坡体形态特性
(1)JG1滑坡(见照片1)(前人资料):
位于军功东山,滑坡后壁破裂缘位于山脊处,前缘位于黄河东岸,属牵引式深层切层滑坡,滑体规模为大型。
地貌为向西倾斜单面坡,后壁坡面约35~70°
,坡向315~320°
,主滑方向与坡向基本一致约320°
,滑体和滑床均由上第三系下岩组(N21)褐红~桔红色泥岩、粘土岩构成,为泥质构造,中厚层构造。
滑体长1935m,宽度645~935m,普通厚度10~45m,最大厚度50.50m,滑坡面积15060504m2。
滑坡后壁呈弓形,后壁高50~75m,坡度37~61°
滑体沿坡面发育阶梯状台阶4级,台阶高15~50m左右,宽80~200m间,长度300~1300m左右,滑体上见半环状分布拉张(牵引)裂隙带,某些现已发育成冲沟,滑体东侧切割深度达1~8m,切割宽度达0.5~15m。
滑体台阶后壁上有马刀树分布(重要为沙刺),每级台阶上有积水洼地,面积达700~1000平方m,局部与冲沟相连,冲沟中部有泉眼出露,泉水流经处形成沼泽地、盐霜或盐壳。
滑坡前缘覆盖在黄河Ⅰ级阶地上,为1座老滑坡,该滑坡体上派生发育有次一级滑坡(JG1-1),当前均处在相对稳定期。
野外调绘在公路第二回头拐弯处发既有三个小滑坡体,编号为(JG1-2)、(JG1-3)、(JG1-4)(详见军功滑坡外围地质图、青海省果洛州军功滑坡工程地质图),当前均处在活动期。
中间滑坡体(JG1-3)叠加在两侧滑体(JG1-2)、(JG1-4)上并将此切割,当前均处在滑动阶段,滑体上弧形拉张裂隙发育,滑体(JG1-2)上拉张裂隙有新近滑动迹象,其稳定性极差,抗工程扰动能力弱,导致修筑公路开挖边坡时破坏岸坡稳定性,引起新滑坡、崩塌等地质病害,对公路危害较大。
(LX4)2、JG1-1滑坡(见照片1)(前人资料):
位于公路第二回头弯处起向南西方向1030m地段,地貌为向西倾斜单面坡。
是在老滑坡体(JG1)滑坡裂缝上发育而成次级滑坡,后壁破裂缘位于老滑坡体(JG1)东南山坡上,呈不规则弓形,高度约10~35m,坡面约35~58°
滑体呈扇形,坡面约10~30°
,沿坡面发育有3条较大拉张裂隙,裂隙宽0.5~2.0m不等,裂隙面不新鲜,处在非活动期。
前缘位于黄河东岸阶地上,总体呈直线状。
主滑方向与坡向基本一致,属牵引式中~浅层滑坡,滑体规模为大型。
主滑方向宽500~670m,滑体长1000~1200m,厚度2~30m,滑距约10~150m,分布面积约64658290m2。
坡面植被不发育,以芨芨草为主,尚有少量沙刺,植物根系浅,固坡能力较差。
滑体物质成分为老滑坡体(JG1)产生褐红~桔红色碎石质粘土(Q41del),滑床物质成分为由上第三系下岩组(N21)褐红~桔红色泥岩、粘土岩构成,为泥质构造,中厚层构造。
该滑坡体当前处在非活动期,但对公路有一定影响。
3、JG1-2滑坡(见照片2):
位于公路第二回头拐弯处。
是在老滑坡体JG1-1滑坡北东裂缝上发育而成次级活动性滑坡,是在近期修建公路时人工扰动影响下诱发产生。
地貌为向西倾斜单面坡。
滑坡后壁破裂缘位于老滑坡体(JG1-1)北东角山坡上,呈不规则圆弧形,高度约2~5m,坡面约60~75°
滑体呈扇形,坡面约10~20°
,坡向320°
,沿坡面发育有数条拉张裂隙,裂隙宽0.2~1.0m不等,裂隙面较新鲜,处在活动期。
前缘位于公路边,呈不规则状。
主滑方向与坡向基本一致,属牵引式浅层滑坡,滑体规模为中型。
主滑方向长260m,滑体宽120~140m,厚度2~20m,滑距约2~5m,分布面积约344678m2。
坡面植被不发育,以芨芨草为主,植物根系浅,固坡能力较差。
滑床及滑体物质成分均为老滑坡体(JG1-1)产生褐红~桔红色碎石质粘土(Q42del)。
该滑坡体当前处在活动期,对公路有较大影响。
4、JG1-3滑坡(见照片2):
位于公路第二回头拐弯处JG1-2滑坡北侧。
是在老滑坡体JG1裂缝上发育而成次级活动性滑坡,是在近期修建公路时人工扰动影响下诱发产生。
滑坡后壁破裂缘位于老滑坡体(JG1-1)牵引诱发活动裂缝LX1上,呈不规则弧形,高度约3~5m,坡面约60~80°
,前缘位于公路边,呈不规则状。
主滑方向长260m,滑体宽120~140m,厚度2~20m,滑距约2~5m,分布面积约246679m2。
滑滑体大某些滑出剪出口外,分布在山坡上,滑床及滑体物质成分均为老滑坡体(JG1)产生褐红~桔红色碎石质粘土(Q42del)。
该滑坡体当前仍处在活动期,对公路有一定影响。
5、JG1-4滑坡(见照片2):
位于公路第二回头拐弯处JG1-3滑坡北侧。
是在老滑坡体JG1裂缝LX1上发育而成次级活动性滑坡,是在近期修建公路时人工扰动影响下诱发产生。
滑坡后壁破裂缘位于老滑坡体(JG1-1)牵引诱发活动裂缝LX1上,呈不规则弧形,高度约2~3m,坡面约60~80°
,前缘位于公路东山坡上,呈不规则状。
主滑方向宽140m,滑体长130~170m,厚度2~20m,滑距约2~5m,分布面积约186375m2。
滑坡体大某些滑出剪出口外,分布在山坡上,滑床及滑体物质成分均为老滑坡体(JG1)产生褐红~桔红色碎石质粘土(Q42del)。
8
6、LX1活动裂隙(见照片2、青海省果洛州军功滑坡工程地质图):
位于公路第二回头拐弯处JG1-1滑坡北东~JG1滑坡北东大冲沟西侧。
长约980m,南端宽1~2m,裂隙槽深0.50~2m,活动性明显,向北宽度变窄,并逐渐成为隐形裂隙。
是由老滑坡体JG1-1后壁破裂缘牵引诱发活动性裂缝,呈直线状,在该裂隙影响下,依次派生形成了JG1-1、JG1-2、JG1-3、JG1-4滑坡,并有继续沿裂隙(LX4)、裂隙(LX5)形成新滑坡也许性。
因而该活动裂隙对既有公路和拟建公路均有较大影响。
7、LX2裂隙、LX3裂隙(见照片2、青海省果洛州军功滑坡工程地质图):
该两裂隙均呈弧状,后缘高0.20~0.50m,为JG1滑坡同期产生裂隙,向西方向延伸至滑坡前缘,裂隙西侧形成圆弧形台地,活动性不明显,但若破坏滑坡前缘支撑,将有也许沿裂隙产生新滑坡。
因而该两裂隙对拟建公路均有较大影响。
8、LX4裂隙、LX5裂隙(见照片2、青海省果洛州军功滑坡工程地质图):
该两裂隙基本平行,均由活动裂隙LX1诱发产生,呈直线状,自活动裂隙LX1向北西方向延伸至滑坡前缘,宽0.20~0.50m,活动性不明显,但若破坏滑坡前缘支撑,将有也许沿裂隙产生新滑坡。
(五)滑坡体危害性评价及防治依照调绘,JG1、JG1-1、滑坡规模属大型,滑坡前缘位于黄河边和黄河南岸阶地,基本处在稳定期,对原公路破坏性不大;
JG1-2、JG1-3、JG1-4滑坡规模属中型,滑坡前缘位于公路边及其附近,并沿活动裂隙LX1分布,一旦破坏了滑坡前缘支撑,将有也许沿裂隙产生新滑坡。
建议采用“排、挡”综合治理办法。
1、做好地表排水设施,在JG1-2、JG1-3、JG1-4滑坡体周边作截水沟,滑坡范畴内沿冲沟修筑排水沟,将地表水排出滑坡体以外;
并加强沟渠防渗办法,防止沟渠水渗漏和外溢;
夯实滑坡体上裂缝,减少地表水下渗。
2、整平夯实裂隙(LX1)在地表裂缝;
卸载裂隙(LX4)、裂隙(LX5)前缘不稳固某些滑体,使其趋于稳定。
3、禁止修路时向右侧添加人工堆积物,防止产生泥石流。
4、建议拟建公路DK354+500~DK354+800段沿JG1滑坡体前缘陡坎及临空面较大地方进行压脚解决。
5、建议拟建公路DK354+500~DK354+800段尽量抬高路面高度,并以填筑路基方式修建该路段。
6、建议拟建公路DK354+700~DK354+770段采用深抗滑桩挡墙,防止沿裂隙(LX2)、裂隙(LX3)产生新滑坡或塌方。
7、建议拟建公路DK354+500~DK354+800段向右侧偏移3~5m,尽量避免深挖滑坡体产生高边坡。
9
8、在边坡面种植草、树,防止泥土流失。
(六)对滑坡体进一步勘查建议依照地质调绘,JG1滑坡体当前虽处在相对稳定期,但沿活动裂隙(LX1)和裂隙(LX2)、裂隙(LX3)、裂隙(LX4)、裂隙(LX5)产生新滑坡也许性依然存在,因而对上述裂隙滑动面尚需做步查明,并作进一步定性评价,为拟建公路提供充分工程地质根据。
对下一步勘察布置了4条勘探线,钻孔12个,预测设计深度183m;
探井5个,预测设计深度27m。
现将对工程布置目论述如下:
1、QJ101、QJ201、QJ402、ZK303各工程布置在活动裂隙(LX1)沿线,预测设计深度4~8m,共计20m。
2、ZK102、ZK103、ZK203、ZK204、ZK302、ZK402各工程布置在裂隙(LX1)和裂隙(LX2)、裂隙(LX3)、裂隙(LX4)、裂隙(LX5)前缘,以查明裂隙面或潜在滑动面,预测设计深度15~20m,共计115m。
3、ZK101、ZK201、ZK202、ZK301、ZK401、QJ301、QJ401各工程布置在各裂隙及滑坡体前缘,以查明滑动面和理解下伏上更新统冲~洪积层(Q3al+pl)埋深状况及裂隙带排水状况,预测设计深度5~15m,共计7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