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数学存在的问题文档格式.docx
《初中生学习数学存在的问题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学习数学存在的问题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遇到问题不会积极思考,畏难情绪时有发生。
另外,老师和家长对学生的关心一般只限于思想教育和物质满足,对于学生的意志,毅力,情感,耐力等教育都不够,因此孩子在数学学习上遇到一点困难和挫折就不想办法克服,而是放弃数学。
3.大多数学生对数学无兴趣或兴趣低
一部分学生一开始就没有学好数学,导致基础不好,这是恶性循环的结果:
基础不好必然得不到好的成绩;
成绩不好,会导致学习兴趣的丧失;
没有学习兴趣,势必降低学习效率,使基础更加不牢固。
如此循环往复,必然使不感兴趣的学科越来越差,而成绩越差则兴趣越低。
一部分学生还认为“学了没用”。
有些学生感到数学学了没用,既不能解决眼下的问题,又对自己将来的“前途”也没有什么意义,因此打不起精神来,往往以“得过且过”宽慰自己,结果成绩变得连“过得去”也难以维持。
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这也会导致不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求知欲。
4.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①粗心。
学生常常在简单的计算上出错,或把除号看成加号,加号看成除号;
抄错得数;
草稿随意写,桌子上写,书角上也写;
不验算,不检查;
书写不规范,例如将7写得像1;
没有读题习惯,审题不细,这些都是造成错误率高的重要原因。
②边学边玩,注意力不集中,不能专时专用。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常常将孩子锁在家里,不让孩子出去玩。
其实这样不好,如果孩子觉得永远都是学习,永远没有盼头,他的学习积极性肯定不高,甚至厌倦学习,慢慢地就会养成边玩边学的坏习惯,有父母在的时候就装装样子,父母一不注意,他就偷偷地玩。
③不听不记,思维懒惰。
有的学生不愿意记定律公式,例如,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法法则、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公式等都不能熟记。
④思维单一,不能横向思考或纵深思考。
比如2/5表示什么意思呢?
老师给了三个括号,一般同学只知道是将单位“1”平均分成5,表示这样两份的数,用2/5。
有少部分同学能答出第二种含意:
表示2除以5是多少,两个1/5是多少。
只有很少的人能答出第三种含义:
2的1/5是多少,把两个单位平均分成5份,取1份是多少。
5.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关注不够
在同一个大班级下,学生的数学成绩有好,有中等,有差。
那么对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说,老师很难关注到每个学生具体的情况。
一般情况下,班级中等水平的学生占多数,那么老师大多数时间只能关注到中等水平的学生。
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老师也不大愿意放更多的时间在他们身上,在加之他们本来数学成绩又差,自己已经放弃了。
那么最后,只能是永远也不能得到提高。
二.智力性因素
1.思维方式与学习方法不能适应初中数学学习的要求
一个重要原因是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对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要求明显提高,初二阶段更是数学学习分化最明显的阶段。
初二学生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一个关键时期,而且学生个体差异较大,有的发展快一些,有的则慢一些,因此表现出数学学习接受能力的差异。
除了年龄特征因素外,更重要的是老师很难把握好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的的要求,从而很难来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而是把直观形象思维与抽象逻辑思维割裂开来,淡化直观形象思维对抽象逻辑思维的承托作用。
2.阅读能力差
长期以来,阅读能力的培养似乎仅限于语文学科教学。
现在,大多数同学只是认为学习数学只要多做题就行,很少去认真阅读教材。
然而,在数学教学方面,,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是很重要的。
阅读是强化自我识记的重要手段,阅读数学课本的关键是读通、读懂、读会、读通,即阅读后了解某节课文的全貌:
读懂,即阅读后理解有关教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公理、引论、结论等;
读会,即阅读后掌握某类题目的解题方法,学会应用这类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读数学书同样要提倡逐字、逐句读。
并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数学题也越来越贴近生活了,题目的要求对学生的阅读理解的要求也在提高。
那么,同学们要想取得更优异的数学成绩,就必须大量练习自己的阅读能力。
3.提出问题的意识差
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有问题虽然不一定有创造,但没有问题一定没有创造。
对于目前现在的大多学生来说,他们只能够解决现成的数学问题,而对于已经了解的数学知识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欠缺。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思维过程起始于问题的形成和确定,任何思维过程总是指向于某一具体问题的。
没有问题,思维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的一切教学活动,可以说都是围绕着一个“问题”展开的,都是以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和归宿的。
因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诸能力的“问题数学”的将十分必要。
4.联想能力差
培养学生联想能力,大致可分以下几种类型:
①类比联想。
所谓类比是指同类的比较和类似的比较。
要比较,就要联想。
很多学生在做一道数学题时,很难联想到类似的相关的题目。
如代数中的二次三项式、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和二次函数,以二次函数为最基本,二次函数的零点(y=0)、正数值(y>
0)、负数值(y<
0)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紧密联系,可以通过二次函数的深入研究,综合其它相应的主要内容,那么,我们就可以让学生联想比较,既便于记忆,又便于了解它们的相互联系。
再如平面几何中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也可以进行“类似”比较。
②形数联想。
数学中形数之间关系是彼此相依的,要启发学生用“数”来巩固与研究“形”,利用“形”巩固研究“数”。
比如在二次函数的学习时,有些学生就不知道利用函数的图形来联想到它的性质;
对于不等式、方程一类的问题也要强调学生形数联想,利用图解。
③新旧联想。
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新旧知识之间联系,只有温故才能知新。
如讲解用求根公式对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时,很多学生就不知道回忆联想用乘法公式和十字相乘法等对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
像这种平行的新旧知识对比,我们既可以加深了对新知识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复习以前学习过的数学知识。
多媒体教学在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随着21世纪的到来,信息技术发展不断加快,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普及和应用,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已被许多教师引入课堂教学,它通过文本、图象、声音、动画等方式,创设情景,激发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化静为动,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变得有声有色,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数学课堂教学具有了传统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对于青年教师来说,了解和掌握多媒体是必须的。
如何在先进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认识到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的需要,发挥计算机的作用,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引起人们的关注。
但是现实中多数多媒体教学成了观摩课、评优课的专利,课堂教学从传统的“人—人”系统模式到现代的“人—机—人”系统模式;
计算机与其它媒体优化组合不够等现象普遍存在,在教学实践中多媒体数学教学中存在着诸多问题:
一、只注重课件的的形式浮华即“外在美”,而忽略课件的实质即“内在美”。
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只注重课件外在的漂亮、华丽,设计过于花哨,既有异彩纷呈的画面,又有悦耳动听的音乐。
这往往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教学主题,干扰学生的观察,虽然教师多次给予提问引导、提醒点拨,学生依然不能将注意力转移到应该关注的对象上。
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课,由于过于追求视听效果,学生更多的是充满新鲜感、好奇感,而将数学学习任务抛于脑后,不利于看清问题的本质。
二、只注重演示现象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揭示过程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中是用电脑展示现象、传授知识,还是发挥电脑的“静”变“动”、微观变宏观、抽象变形象等功能来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不同教学观的体现。
很多老师只给学生演示了知识结构,习题也只有结果,而没有整个知识形成的过程。
如:
我在听“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时,本该由学生自己通过列表、描点、边线画出图形,归纳总结型的函数性质特征,而整堂课学生没有动手画一个图,全是老师在电脑中制作好的图形,演示给学生看,然后出示这些图形的性质。
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也最终导致在做题中有许多学生对画二次函数的草图无从下手。
三、只注重电脑媒体的运用,而忽略其他媒体的运用。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复杂的交际过程。
教师那些富有人情味的亲切话语、一个微笑、一个手势、一个简单的动作在提高教学效果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绝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动动鼠标、敲敲键盘就能代替了的,而许多教师整节课不断地点击鼠标,不断地向学生“狂轰滥炸”,让学生应接不暇、疲于奔命、穷于应付。
试想如果教师成了单纯地放映员,变原先低效的“人灌”为高速的“机灌”,那电脑就成了“应试教育”的帮凶。
试想,教师泛泛地表演课件使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独立思考,也无须主动地提出问题,最终会导致学生问题意识的丧失和情感的麻木。
故我们在教学中不能忽视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不恰当地夸大机器的作用。
四、只注重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而忽略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能够变静态为动态,变抽象为形象,但如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就会导致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下降,而数学又是一门需要抽象思维能力的学科,抽象思维能力的下降不利于数学的再学习,特别不利于高等数学的学习。
五、只注重教师如何“教”,而忽略学生如何“学”。
课程改革后的现代教育模式就是把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首先应该是教育思想的现代化。
用电脑辅助教学更应该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
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
有利于课堂交流的高效实现;
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
但目前使用的多媒体课件大多只是在改变教师如何“教”,而很少用电脑来帮助学生如何学的,同时也忽视课件的“交互性”,很多老师如遇到学生提到的问题和自己设计的不符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
六、只注重功能开发上的单一化,而忽略多功能的应用。
现代多媒体技术具有强大的功能。
如图文色彩处理功能、闪烁运动功能、绘制功能、交互功能、数据分析功能、模拟工具功能、符号运算功能、观察规律功能、快速运作功能、直观显示功能,等等。
从目前的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看,运用最多的是直观显示,虽像图文色彩处理功能,闪烁运动功能、绘制功能等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中也有所涉及,但如数据分析功能、符号运算功能、快速运作功能等则难寻其踪影。
由此可见,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开发还不全面,尤其是综合、和谐、交互地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强大功能以及创造积极和谐的数学学习情景,提供合作、交流、发现、实践的学习机会,构建师生互动的学习平台等方面仍然存在明显的不足。
以上这些多媒体教学误区的存在确实影响着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要走出误区,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观念,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
那么如何走出误区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使多媒体教学发挥其实效性,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多媒体教学进入初中课堂,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以多媒体技术为标志的最新教育技术又将使教学步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但要真正促进教学现代化,更关键的因素是人。
因此,我们应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教学的手段,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过程,是以教材为媒介的师生双方的共同认知的活动,这一认识活动的主体既是教师,也是学生.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性。
我们更要加强现代教育理论的学习,真正树立现代教学理念,教师要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教学内容特点,恰当地组合好各种媒体,使各种媒体功能得到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长处。
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要使多媒体教学发挥其实效性,教师要合理使用多媒体。
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数学课而言,教师在黑板上的作图、证明、推理的过程是必不可少的,有些是通过教师的眼神、动作、语调等表现出来的,是任何机器都代替不了的。
媒体的选择应实事求是,哪种媒体方便、直观、有效,我们就用哪种媒体。
因此我们应该:
1、把多媒体教学应用到日常教学中
在平常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习惯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书“打天下”,认为传统的教学来得更直接、更实用、更省时省力,平日课堂教学难以问津多媒体技术,只有在观摩课、评优课时才忙于甚至请人代劳制作课件,这样所谓的多媒体教学成了观摩课、评优课的专利,成了用多媒体技术“作秀”,成了课堂教学的“花瓶”。
然而,在现代信息化和学习化社会发展中,谁能把握住多媒体技术这一“制高点”,谁就能在新世纪的教育中处于优胜地位。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为此应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教改的需要。
故作为身处课改第一线的我们,应迅速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勇于创新,积极地接受挑战,努力学习多媒体软件设计和制作,把它作为我们备课、教学改革的工具,使电脑、网络、光盘等现代媒体成为像黑板、粉笔一样的得心应手的工具,恰如其分地应用于日常课堂教学中,真正为教学服务。
2、把多媒体展示变为情境创设
在现实教学中如何借助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
这其中“动”是关键,教师所创设的各种情境能否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动交流是检验其有效性的标准。
因此,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应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挖掘教材中的情景要素,创设学生乐于接受,富有挑战性且贴切生活的问题情境,去引导学生对所要探讨的内容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从而主动地学习新知识。
如在教学“图形的旋转”时,利用多媒体展示飞机的螺旋桨转动,钟表的转动,风扇的转动,车轮的转动等,一幅幅的动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探索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境下探讨“图形的旋转”的特征。
再如在讲解“小车下滑的时间”的导入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小车从不高度下滑过程中,时间的变化情况,通过下滑时形象直观的感知得出高度变化从而时间也在变化的结论,找出了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及相应规律。
这样的教学,化静为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构建开放性,激发兴趣性,体现了辅助性。
3、把多媒体教学中主辅不分变为优化组合
为了体现现代化教学,许多教师认为多媒体用得越多,就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就大量使用课件中已经输入好的内容,造成课堂教学节奏进行过快,使多数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将课堂教学演变为一种“满堂电灌”。
我曾经听过一堂“刹车距离与二次函数”的优质课,整堂课老师马不停蹄的点击鼠标出示各种图形以及相应图形的各种性质,一节课老师给学生展示了八种类型的二次函数的图形,同时也就有八种有关性质,学生根本就没有时间消化,也没有了解应该如何作图。
的确,多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集文字、声音、图像、图形、视野、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于一体,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向学生传递信息,但无论是多么优越的教学手段都应为教学服务,即在一堂课中,学生应永远是主体,教师则是主导者,而多媒体只能是辅助教学的一种手段,而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手段。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生动、形象的语言及恰当的体态动作都比屏幕更具亲和力,师生间的交流比学生与屏幕间交流更为融洽、更有感染力。
另外,教师在板书的同时不仅可以给学生一个视觉上的刺激,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得到一个短暂的思考、回味、休息的时间。
所以一节课的多媒体课件制作过于完整、详细不一定是最好的,而应留出充足的时间、空间发挥其他教学方法的优势。
只有在教师的主导下,各种教学方法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才能真正得以发挥。
因此,应注意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在数学教学的感性阶段,宜采用非言语媒体;
而进行到教学的抽象阶段,则应更多地使用言语媒体。
如对大多数的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的呈现还是在黑板上边说边写边改要比直接用屏幕展示要好得多。
4、把多媒体教学中的人机对话变为情感交流
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是人,课堂中的动态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流动,还有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凭借教材,依据教学目标,用情感启发诱导学生,甚至用自己的声音、语调等体态去感染学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自如地进行交流互动,从而深入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有了较好的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可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增强课堂学习的氛围,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充分考虑到课件的交互性和主动性,要使课件既富有展示功能,又富有交流功能,不仅让学生看到多媒体的教学材料,还应该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如可以请部分学生上黑板演算,或是借助展示台展示一些学生的随堂练习解答的过程,教师甚至还可以考虑让学生上台进行简单的演示操作,而不能让课堂教学中教师注意的仅仅是监视器屏幕上的图像,学生注意的仅仅是接受屏幕上的图像,师生之间情感的双向交流,变成了师与机,生与机的单向传送和接受,从而削弱了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让现代媒体变成教学的机器,教师只是一个劲地点击鼠标,而不与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同时也局限于课件事先设计的既定性,缺乏课堂实际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所带来的及时性,互动性特点,使用起来较为呆板,无法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参与的意识,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看似活泼,实则冰冷死板,极不利于学生完善人格、发展个性等人文素养的培养。
因此,我们应把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从当前的以演示型为主向互动型转化,真正实现学生对自己知识的构建,使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要使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其实效性,必须要重视思维过程。
思维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我们要帮助学生从抽象的高度去对直观的图形作出适当的理解和必要的推广。
在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时,要让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有自主思维的空间,同时构建知识,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思维,而不能一味地用鼠标点击代替学生活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效益。
四、要使数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其实效性,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
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能过分强调课件的作用,否则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和推理的单一化、静止化。
因此,我们要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的全过程,在教师的点拨下,学习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立足点应是“辅助”,而不能是替代,更不能赶时髦,摆花架子,只可巧用,不可滥用。
许多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仍然必不可少,恰当地使用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能锦上添花,扬其所长,避其所短,若过分地强调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的作用,则会导致平庸、单调的操作,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而且会造成学生思维和推理的单一化,以致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包括直观思维、创造性思维以及想象能力等数学思维品质造成不利的影响。
同时我们数学教师只有吃透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才能让多媒体尽显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