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特殊儿童Word格式.docx
《心理学特殊儿童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特殊儿童Word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在《萨拉曼卡宣言》中,我们可以看到全纳教育思想重申了人所具有的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全纳教育思想提倡普通学校要给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容纳所有的学生。
根据全纳教育的思想,我们的学校、我们的社会应该创造出一种全纳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中,每个人受教育的权利都有充分的保障,学校和社会欢迎每一个人,每一个人都属于集体的一员。
尤其是在普通学校中,要牢固树立接纳所有学生的思想,逐步创造条件,满足学生的各种不同需求。
2.全纳教育的平等观
全纳教育所强调的容纳主要是针对排斥的。
从英语中的容纳和排斥两个词来看,很明显就可以看到这两个词的对应性。
容纳为“inclusion”,其反义词排斥为“exclusion”。
全纳教育主张人人都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即不仅要有平等的入学机会,而且要能做到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
全纳教育强调的平等观,并不是要追求一种绝对平等,而是强调我们的教育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要只关注一部分学生,而歧视或排斥另一部分学生。
3.全纳教育的民主观
按照全纳教育的观点,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和学校生活中的主体,都应积极参与和投入到教学过程和学校生活中去。
全纳教育反对任何学生被排斥在教学过程以及学校生活之外,主张学校要努力促进所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积极参与”反映了全纳教育的民主观。
在学校教育中,全纳教育注重的是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每一个人都是学校生活的主人。
在学校中经受的这种民主体验,对学生以后走上社会以及改造社会具有极大的意义。
他们不再会为了生存刻意改变自己去适应社会,而是以社会中的一分子、人民中的一员积极参与到社会的重建过程中去,是以主人公的身份参与社会发展的决策和实践。
未来的社会就是人人参与的民主社会。
4.全纳教育的价值观
全纳教育主导的价值观之一是倡导集体合作观。
全纳教育的目的是要使人们走向一种全纳的社会,在这种全纳的社会集体中,人人参与,大家合作。
每一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人人都受欢迎(everyonebelongs,allwelcome)。
全纳教育主张普通学校接纳所有的学生,但由于学生的各种需求不同,因此更需要强大集体的合作,依靠集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全纳教育主张在教师与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以及教师与社区之间都应该建立一种合作的关系.共同创建一种全纳的氛围。
5.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
全纳教育倡导教育的人权观、民主观、平等观和价值观,同样.全纳教育也提出了其课程教学观。
全纳教育的课程教学观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兴趣、能力和学习需求。
课程应该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让学生去适应课程的需要。
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特性,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才能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我校目前是全区唯一实行普特结合的特殊教育学校,经过近二十年来的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无论从教师、设备等教育资源的配置,还是从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提高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四、如何理解随班就读?
随班就读的形式在我国早就存在,但是随班就读一词的正式提出
最早见于1988年公布的《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1988年
——1992年)第42条:
“坚持多种形式办学。
办好现有的盲、聋和
弱智学校,新建一批特教学校。
同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推动普
通学校和幼儿园附设特教班,及普通班中吸收肢残、轻度弱智、弱
视和重听(含经过听力语言训练达三级康复标准的聋童)等残疾儿
童随班就读。
”
随班就读是指特殊儿童在普通教育机构中和普通儿童一起
接受教育的一种特有形式,如果残疾儿童不是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
接受教育,不能称之为随班就读。
但是,如果残疾儿童虽然在普通
教育机构里,却没有得到他们需要的特殊教育,也只能是看作肢体
性随班或社会性随班。
五、个别化教育计划(IEP)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教育成就的现实水平
2、年度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
3、教育的进步。
教育安置形式
4、应提供的特殊教育与相关服务
5、调整以及替代性评估
6、参与普通教育的程度
7、服务开始的时间和期限
8、转衔。
六、确定儿童的长期目标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确定儿童的长期目标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可以使用一般性叙述,例如了解数字概念;
学会阅读短文。
2、长期目标可根据儿童的需求,分为各领域长期目标或各学科长期目标,例如对于重度障碍儿童,可以分为认知领域、功能性学科、动作技能沟通等等;
对于随班就读的儿童,可以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等等。
3、需要考虑儿童的个别差异。
即便是相同障碍类型、相同年级的儿童也有不同之处。
4、需要面面俱到,列出所有目标,只需根据儿童的特殊教育需要和相关服务列出有关项目即可。
5、长期目标列出后,应根据其对儿童的影响大小及儿童的需求情况,决定优先教育的顺序。
七、尝试为你校一名特殊儿童制定一份IEP
一份听力障碍个别化教育计划
目标:
声音的有无及声源定向。
内容:
与学生生活环境相关的、熟悉的、有意义的不同频率和振幅的声源。
如:
自然声(公鸡打啼、小鸟啼鸣及猪狗牛羊等的叫声)
玩具声(波浪鼓声、布娃娃声、玩具车行驶声等)
电子设备声(电视机声、手机铃声、喇叭声、音箱声、电子琴声等)
人体声(小孩的哭笑声、小孩学语声、男人声、女人声、老人声等)
音乐(快、慢、悲、欢、强、弱声等)
歌曲(儿童歌曲、校园歌曲、革命歌曲、流行歌曲等)
目标开始时间:
2009年3月1日
目标完成时间:
2009年6月30日
目标对象:
唐梦倩
目标完成情况:
良好。
八、结合你校的情况,懂得如何诊断你校残疾儿童?
(智力或听、视情绪等)?
对他们又是如何实施教育安置?
听力测试(聋哑儿童的判断)
1、裸耳能听见以下哪些声音:
打雷声、鞭炮声、汽车喇叭声、背后拍掌声、大声说话声、正常音量说话声;
2、林氏六音评估:
“m、u、a、i、sh、s”(左、右)耳的测试,测试者距离受试
耳30厘米,用中等音量发出,受试者有察觉反应,或复述正确,记录。
3、听觉能力评估的内容:
自然环境声响识别、语音识别(韵母识别、声母识别)、数字识别、声调识别、单音词识别、双音词识别、三音词识别、短句识别、选择性听取等,上述听觉能力评估记录错误走向:
正确、错误、记录、计算最大识别率。
4、言语能力评估的内容:
语音清晰度、词汇量、语法能力(模仿句子)、理解能力(听话识图)、表达能力(看图说话)、交往能力(主题对话)等。
上述言语能力评估、测试结果记录,主要评估受试者的语言年龄。
5、希一学习能力评估(智力评估)
穿珠(手眼协调能力)记颜色(色彩刺激视觉记忆)辨认图画(是绝对差别和比较、细节分辨)图画联想(认识环境、拓展思维)折纸(手眼协调、增强记忆)短视觉注意力(思维集中记忆)摆方木(空间关系及手眼综合能力)完成图画(分析综合知觉和想象能力)记数字(观察记忆数字的能力)进方(实物测量、知觉联系和手眼协调)图画类同(相同事物视觉和概念联想)空间推理(总体和部分、思维和感觉的联系)评估步骤(3-8岁测前八项、9岁以上测后七项)
6、格雷费斯儿童精神发育检查
发育商、运动、社交、听力语言、手眼协调、操作、推理等。
上述内容总计计算智力的发育商。
九、结合本人二年半的专业学习,草拟一份个人成长计划。
一、自我剖析:
1、个人优势:
本人1990年9月参加工作,一直在小学教学点工作;
1999年7月开始筹建本县常青开发区学校,并全面主持乡下工作;
2006年4月,调任我县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开始加入特殊教育教学管理行列。
本人的优势就是具有十分丰富的农村基层教育管理经验和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经验。
曾于2002年6月,在《基础教育研究》上发表过一篇题为《建立完全寄宿制农村小学势在必行》的文章。
2、个人弱势:
半路出家,对特殊教育教学业务不了解,对特殊教育教学管理没有经验。
二、专业成长内容:
1、专业水平的提高
函授期间我一定要加强理论学习,认真研读特殊教育教学及教育管理理论,并虚心学习,多向在这方面取得成功的同行请教,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
2、教学常规的扎实
严格按照特殊教育教学的教学常规和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组织管理好学校的各项教学教研和校本教研活动,使活动有良好的效果,争取让自己所管理的学校办学质量有所提升。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要多走多听多看,多想多学多问,向这些方面做的好的兄弟学校校长学习,取其所长,补我之短。
4、勤于反思完善自我。
对于每一个问题,要认真研究,认真思考,要弄清它的来龙去脉,找根本,找原因,然后对症下药,使问题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
同时,要懂得换位思考,置身处事多为他人着想,从另一个方面来找出问题所在。
三、阶段性安排:
(2009——2010学年)
1、每学期制定个人学期奋斗目标,按质按量完成自己的学业和工作。
2、积极参加各级各类举办的特殊教育学术研讨交流。
每学期写一篇有价值的特殊教育教学论文,上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
把自己在学习期间所学到的东西付诸实践,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有效的结合。
3、积极组织教师搞好学校的教研活动,研发适合于本校特点的校本课程。
每学期联系兄弟学校进行一次交流,组织一次课堂开放日活动,组织一次全校教师课堂联评活动,组织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两次以上。
4、每学期听课15节,并坚持每周上7节课,详细纪录教师参
加活动的情况,重视平时工作的考核。
发展心理学复习题
一、问答题复习题
(一)、简述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幼儿心理发展的趋势是:
1.简单到复杂:
最初的心理活动只是非常简单的反射活动,以后越来越复杂化。
这种发展趋势又表现在两个方面:
(1)从不完备到完备。
我们知道,人的各种心理过程和个性,在出生的时候并非已经完备,而是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形成。
比如,1岁半以前,儿童还没有想象活动,也谈不到人类特有的思维。
各种心理过程出现和形成的秩序,服从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规律。
待各种心理过程都己完备,并形成个性时,儿童的心理就比最初复杂得多。
(2)从笼统到分化。
儿童最初的心理活动是笼统而不分化的。
无论是认知活动或情绪态度,发展的趋势都是从混沌或笼统到分化和明确。
也可以说,最初是简单和单一的,后来逐渐复杂和多样化。
比如,新生儿不但对碰到他嘴唇的东西发出吸吮反应,对一切碰到他嘴附近
脸颊的东西也作出吸吮反应;
后来,婴儿逐渐不作出这种笼统的反应,只在东西碰到嘴唇时才动嘴吸吮了。
又如,最初孩子的情感只有愉快和不愉快之分,后来,逐渐分化为喜爱、高兴、快乐和痛苦、嫉妒、畏惧等等复杂而多样的情感。
2.从具体到抽象: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非常具体的,以后越来越概括化。
从认识过程看,从最初的感觉,到以后出现较为概括化的知觉和表象,再发展到产生思维。
思维过程本身的发展趋势也是如此。
从非常具体发展到略有抽象,最后形成人类典型的抽象逻辑思维。
从情绪发展过程看,最初引起情绪活动的,也是非常具体的事物,以后才是越来越抽象的事物。
3.从被动到主动:
儿童的心理活动最初是被动的。
心理活动的主动性逐渐发展起来。
这种趋势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无意向有意发展。
儿童心理最初是无意的,或称不随意的心理活动,即直接受外来影响所支配。
新生儿的原始反射是本能活动,即对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
(最初各种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后来发展到以有意性为主,即由自己的意识控制的心理活动为主;
最初没有意志活动,后来逐渐形成意志,心理活动的自觉性也不断提高。
(2)从主要受生理制约发展到自己主动调节。
幼小儿童的心理活动,很大程度受生理的制约和局限。
比如,几个月以内的孩子,其快乐和不安,主要决定于生理上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三岁儿童的注意不集中,坚持性不强,主要是由生理上不成熟所致。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较好的教育环境下,3岁幼儿的注意可连续集中3-5分钟,4岁幼儿可集中十分钟左右,5、6岁幼儿可以集中15分钟左右。
如果活动方式适宜,教育得法,6岁幼儿可以保持20分钟的稳定注意。
随着儿童生理的成熟,它对心理活动的制约和局限作用渐渐减少,心理活动的主动性渐渐增长,四五岁儿童有时(比如在某些作业中)注意力非常不集中,有时(比如在他自发的游戏中)又能长时间坚持集中注意。
在生理发育达到足够成熟的时候,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甚至包括心理发展的速度,都和儿童心理活动本身的主动性有密切关系。
4.从零乱到成体系:
儿童心理活动最初是零散混乱的。
心理活动之间缺乏有机联系,而且非常容易变化。
比如,七八个月的婴儿离开妈妈时,哭得很伤心,当妈妈的身影刚刚消失,阿姨和他玩一个诱人的玩具,他立即会破涕为笑。
儿童心理发展的方向是心理活动逐渐组织起来,形成整体,有了系统性,有了稳定的倾向,出现了各人特有的个性。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汽车,不论在何时何地,他的兴趣都首先集中在汽车上。
幼儿心理发展始终遵循着上述趋势和路线进行。
心理活动从笼统到开始分化;
从具体到出现抽象概括的萌芽;
从被动到出现最初的主动性;
从非常零乱到出现系统性的萌芽。
这种发展趋势贯穿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
(二)、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各起什么作用?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二大因素“遗传“和“环境“的论争一直是心理学一个古老的话题.回顾心理学史上一些著名流派对该问题的阐述,并把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归结为遗传因素群、环境因素群和个体因素群,并动态地分析他们的作用,有利于我们掌握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也有利于儿童的心理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有遗传、大脑损害等生物学因素,也有父母受教育程度、养育特征、家庭功能等社会心理学因素,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个体心理的发展水平。
众多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经验对其发展有重要影响,特别是儿童养育的质量或许是决定个体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在婴幼儿早期开展旨在提高养育者敏感性、反应性、参与性的早期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家庭养育环境,促进儿童智力、行为和情绪的发展。
(三)、小学儿童想象发展的一般特点是什么?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里过程。
世界上凡是具有创造性的活动,都是想象的结晶。
没有想象,人类就没有预见,就没有发明创造,就没有艺术创作。
儿童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好奇,总是瞪大眼睛怀着一种要发现世界奥秘的愿望,去观察、去想象、去发问。
我们一定要珍惜儿童的好奇心,并设法进一步激发这种好奇心,使孩子的想象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游戏是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最好方法,儿童通过游戏对现实生活实行创造性的反映。
在游戏活动中,特别是角色游戏和造型游戏,随着扮演角色和游戏情节的发展变化,游戏内容越丰富,想象也就越活跃。
父母、老师应该积极组织、引导儿童参加游戏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想象发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和锻炼儿童的想象力。
2~3岁儿童的想象活动完全没有目的,内容简单贫乏,完全依靠感知动作。
这个年龄的儿童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生活印象,游戏的内容也随之丰富,不再是简单地摆弄玩具,而开始进行角色游戏。
这个时期的角色游戏往往局限于对角色的一两个动作的模仿,可以带领他们做具有最简单的主题和主角的游戏活动。
例如,把布娃娃当作主角,给它穿衣、洗脸、喂饭等等,大人给予适当的引导,逐渐地丰富角色游戏的内容。
在这种游戏中,想象也就开始形成和发展起来。
3~4岁的儿童想象活动仍是无意的,内容零碎,没有前后一贯的主题,数量少而单调。
这个年龄的儿童渐渐学会在角色游戏中做主角,儿童利用游戏模仿家庭中发生的事,如请客人吃饭,哄宝宝睡觉,这时大人应该带动儿童一起游戏,并分配给他一定的任务,让他自己去找玩具,找替代物,找玩的角色和玩偶。
随着儿童游戏水平的提高,他们对玩具与实物之间相似程度的要求越来越低,模仿的动作也越来越简练,他会用想象力弥补玩具的不足。
4~5岁的儿童,随着他们语言的发展丰富,经验的积累,想象已经开始具有初步的目的性,想象的内容也比以前丰富,但仍然零碎。
这个年龄的儿童在游戏中不再单纯重复成人或年长的儿童提出的主题,而是通过自己的构思来加以补充。
这时可以通过让孩子填充故事的剧情,完成缺少局部的画面构图等,来锻炼孩子的想象。
5~6岁儿童随着知识经验的积累,能从他受局限的日常生活中突破出去,展开丰富的联想,想象力的目的性更明确,想象内容逐渐变得丰富、完整和系统,能够从不同中找出非常规律性的相似来。
想象逐渐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心理过程,并能服从于一定的目的。
这时可以通过编故事来训练孩子的创造想象力,在自编故事的基础上,也可编歌曲或诗词。
猜谜语也是这个年龄感兴趣的事,可以通过猜谜语来培养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儿童的想象力是智力的重要成分,聪明的孩子具有丰富地想象力。
儿童如果缺乏想象力,就不能很好地掌握知识,也缺乏创造力。
因此,我们要注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和提高,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从而把孩子培养成为富有想象力,富有创造力的人
(四)、2-7岁儿童思维发展特点有哪些?
儿童思维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动作感知阶段(0~2岁)主要靠动作靠感知觉思维;
前运算阶段(2~7岁)主要靠表象来进行思维,还不能进行逻辑推导,也既具体形象思维阶段;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可依据具体的事物进行逻辑推导;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能够用假设进行推理的阶段。
(五)、简述依恋的变化发展阶段。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
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
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
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0——3岁儿童依恋行为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
(一)依恋的萌芽——对人不分化的反应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
最初,婴儿对任何人的反应都没有区别,是无选择地以十分相同的方式,如抓握、微笑等对大多数人作出类似的反应。
在新生儿的脸上,你能看到一种奇妙的笑。
这是一种具有一定节奏的运动,它是神经兴奋周期的反映,是身体内部状态引起的一种反射,与外界刺激无关。
在新生儿心情满意的时候,对印入眼帘的任何刺激物都会报以微笑。
因此,称这种微笑为非社会性微笑(即生理微笑)。
也有人称之为“自发性微笑”。
在儿童出生后第5周左右,最强烈的社会性微笑出现了,儿童开始专心致志地注视人的面孔,然后突然开颜而笑。
但这种笑只能保持3个月左右。
在此之前,婴儿的笑并非表示个人的偏爱,他对所有的面孔,甚至一个纸面具也会产生微笑。
婴儿的哭也是如此,不光是由于注视着的人离开了视野而哭,而主要是由于生理上的不适。
只要生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婴儿就会表现出安宁并渐渐安然入睡。
由此可见,婴儿从出生到3个月左右,他们的笑与哭只能是满足其生理需要的手段,而不能说是真正的依恋行为,最多也只能说是依恋的萌芽状态,真正的依恋行为的产生是以认生现象的出现为标志的。
尽管如此,我们对婴儿这种生理性的笑与哭作用仍不能低估。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婴儿微笑引起成人微笑的可能性是46%——88%。
婴儿微笑的次数是存在着个性差异的,但对婴儿对别人的影响以及随后对他们的反应来说,这些微笑次数的差别又是相当重要的。
母子关系是可逆的,婴儿的良好情绪会引起母亲的积极反应;
同样,母亲的态度、情绪也会造成婴儿的不同的反应。
研究人员发现那些非常焦虑的母亲所生的孩子,在出生后第二、三、四天内哭得比别的孩子多。
这就再次告诉我们,胎教不是可有可无的,是非常重要的和必要的。
(二)依恋的发生——对人分化的反应阶段(从几个月到7、8个月)?
大约在3个月左右,婴儿的行为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反过去对任何人都友好的态度,其表示微笑的对象仅限于几个熟悉的人,而当他看见陌生人时,它是注视着,如果陌生人对他微笑或抱起时,他才作出一些反应;
但是,对悉心照料他的母亲却产生了依恋行为,诸如依附、要求接近或吮吸、咿呀喊叫等。
到了七八个月,婴儿的行为变化更大,当陌生人靠近他就哇哇大叫甚至哭闹不安,并转而寻求母亲的所在,而当他接近母亲时,一般是伸手臂作出欲抱的姿势。
这说明此时的婴儿已能敏锐地辩别熟人和生人了,这样,婴儿真正的依恋行为便产生了。
自婴儿的依恋产生后,家人应当十分珍惜这种关系,尤其是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且接触频繁的亲人更重视。
因为这种依恋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
心理学家们还专门研究了人类婴儿的早期行为,发现如果家人(特别是母亲)对婴儿的态度十分冷淡,缺少交往,使孩子不能产生对父母的依恋,则孩子会变得呆板,不信任父母,以后也不会信任他人。
另外,中外的一些研究人员一致认为,在正常情况下,母养优于寄养,因为母乳历来被称为是最有利于儿童健康的养料,它能给婴儿带来许多生理上的好处。
同时,由于喂奶时大量的身体接触和密切的母子联系,可以给婴儿带来不少心理上的安慰。
所以,母子之间关系的质量比数量更为重要。
(三)依恋的初级发展——对特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