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7153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

《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docx

中职德育第二版第一册配套练习册参考答案

中职德育第一册《道德法律与人生》习题册

参考答案

职业伴随人生

一.名词解释:

1.职业技能:

员工完成岗位任务所需要的实际工作能力。

2.职业教育:

以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增强岗位适应性为目标的教育。

3.技能人才:

掌握并能熟练应用专业知识与技术的人员。

二.单选题:

1-5:

ABBDA6-10:

BDACD11-15题:

ABACB

释疑:

职业:

人们从事的比较稳定、有合法收入的工作。

(另指行业总称)。

就业:

人们寻找到工作的过程,即入行入职的过程即就业。

立业:

成就某种事业,即建功树业。

基业:

事业的基础——多指国家政权;家产、产业(创业)。

三:

辨析题:

1.对企业而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是人才,技术工人同样也是人才。

正确:

技术工作同样掌握了专业技术,所以也是人才;职业不分贵贱,只是分工不同而已。

2.有人称:

“只要关系化,啥事都不怕”,所以说社会关系是从业资本。

错误:

社会关系虽然具备了优先权,但真正要立足,还是看你的职业技能(即你的能力与业绩)。

3.技能人才主要通过实践达到锻炼的目的,成才与是否参加职业教育无关。

错误:

现代科技发展,职业要求大幅提高,如未参加入职业教育很难胜任现代职业要求(未经职教无法入职:

许多职业建立的职业资格制度即是明证)

4.一个人的社会价值主要通过其拥有的金钱数量体现。

错误:

衡量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他对社会的贡献;衡量的尺度有许多,金钱只是其中的低端标准之一。

(此论犯了“金钱至上主义”的错误)

四.问答题:

1.谈谈技能人才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答:

社会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只要掌握的岗位技能,就能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就有了坚实的保障;支撑企业的科技基础、推动国家科技进步。

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战阶段,将更需要大量的技能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大军。

2.请结合实际,谈谈人为什么要从事一定的职业。

提示:

生存需要,只有通过正当职业才能获得合法收入,以换取必要的生存物资;

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唯有通过职业活动展现自己的才华及成果,实现人生目标并进而贡献社会,才能体现人生价值及其社会价值。

3.请结合实际,谈谈对职业教育的认识:

提示:

①职教是现代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职业教育是提升国民素质、完善教育体系的必要组成。

②西方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发达的现代职业教育。

③我国职教起步晚,更须奋起直追。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国家巨资投入职教,我们要不负所托。

⑤我们进入职校应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为自己的美好人生、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努力拼搏。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1:

背景分析:

国家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

答案提示:

①认清形势:

选择职校是正确选择,故不必为中考失利灰心;

②转变观念:

技能人才也为社会所需所重,不为传统的“学而优而仕”论所困。

③安心职校,认真学习,努力准备着——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贡献社会,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献身。

案例2:

背景分析:

校企合作,推动职教发展。

1学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重实训,学技术——提升专业技能;

3提升职业素养——树立职业理想。

4重体验:

体验企业要求,提升实战能力。

5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争分夺秒,充实与提高自己。

学习改变命运

一.名词解释:

1.职业兴趣:

一个人积极地认识、接触与掌握某种职业的心理倾向。

2.职业理想:

人们对未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二.单选题:

1-5题:

ABDCA6-10题:

BDBBA11-15题:

ACD*D

释疑:

14题命题错误。

四个选项中没有符合题意的(“世界观”是个母概念,包含了其它三个选项)

三.解析题:

1.职业理想是自然形成的,不需要培养与树立。

错:

兴趣是可以改变的,理想也是在人生成长进程中逐渐形成的。

职业理想是可以后天培养的。

2.职业兴趣并非天生就有,是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正确:

在成长的过程中,小孩的兴趣是多方面的,兴趣、观念也在不断的变化中。

所以,职业兴趣是在成长过程中伴随着对职业的了解与认识,而逐步形成的。

3.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主要是掌握一技之长,职业素养并不重要。

错:

无才无德是小人;有才无德是蠢材;有德无才是庸才;有德有才是君子;超常才德是圣人。

因此,德才兼备才是正理,缺一不可。

5.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是培养动手能力,所以用脑思考并不重要。

错:

伴随着技术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现代职业呈现出了专业化、智能化和复合型、创新型的发展趋势,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不断提高,用脑思考是创新型的前提。

四.问答题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规划好自己的在校生活。

1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根据摸高规则制定),争分夺秒,充实与提高自己。

2学文化——提升人文素养,开阔眼界思路;

3重实训,学技术——提升专业技能;

4提升职业素养——树立职业理想。

5重体验:

体验企业要求,提升实战能力。

(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更细致的计划与措施)

2.结合你所在学校实际,谈谈职业技术学校的学习与普通中学的学习有哪些区别。

(参考课本第一课第二节第17页)

3.设计个人成长规划的步骤有哪些

①析自己②定目标③分阶段④订措施⑤关键在行动(落实)(详见课本23页)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1:

背景归纳:

态度不同,结果迥异。

职业兴趣的作用:

兴趣是职业成功的动力源泉。

增加工作满意度、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成就感,并能自觉提高工作能力。

职业理想的三大作用:

选择中的导向作用(确定前进的方向、职业的类型);

工作中的推动作用(持久稳定的动力);

逆境中的支撑作用(屡败屡战、百折不回、攻坚克难,直到最后成功)。

案例2:

参考张志林的成功案例,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参照问答题3)

热忱拥抱生活

一.名词解释:

1.自信心:

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性,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

2.成就感:

因成功与成就引发的自豪感。

是愿望与现实达到平衡产生的一种心理感受。

二.单选题:

1-5题:

DCDDB6-10题:

BBABC11-15题:

ABCAB

三.解析题:

1.心理健康是指没有疾病的状态。

错:

许多人处于亚健康(既无疾病也不健康)状态。

2.职业技术学校没有升学压力,所以可以不用太在乎成绩。

错:

检测及其成绩,是检验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

所以学生虽然没有升学压力,但也有就业压力;只有认真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取得良好的成绩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得到相应的工作及待遇,才能为国家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3.心理健康是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成才的基础。

错:

心理健康虽然很重要,但学生成才与否主要还是看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4.“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错:

这是一种合理利己主义的观点,是消极的人生观。

因为人是社会性动物,一个人能否得到、得到多大的回报都要取决于社会对他的认可程度——先有付出再有回报。

正确的观念是: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为人民服务)

四.问答题:

1.面对技校的学习与生活,你打算如何培养自信、自强的积极心态

提示:

01.培养独立生活能力(首先是生活自理能力);

02.增强职业技能:

这是立身之本。

0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团队精神):

真诚付出终有收获。

04.提升心理调适力:

胜不骄、败不馁,冷静面对现实,寻求取胜之道。

2.人生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请谈谈应如何正确面对挫折。

提示:

01.平常心:

社会不像家庭,以孩子为中心。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

人生就是一场挑战:

须不断地从麻烦、困难、挫折中学会坚强(培养坚韧意志),学会独立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提升处事能力)。

从不断地挑战中不断地强大自己。

02.冷静反思,找到病因,再对症下药:

(可与家人、朋友、同学分享成功与喜悦、共渡难关与挫折在减轻心理压力的同时,集思广益、群策群力)总结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更高效地前行。

03.缓释心理压力:

自我暗示法、替代转移法、橡皮人法、深呼吸法、喊叫法、音乐疗法等等。

3.摆脱空虚感的方法有哪些

空虚感是一种消极情绪。

在生活中,空虚往往会在不经意间侵袭人的心头。

空虚没有味道,没有颜色,就像空气一样永远存在,一深呼吸就充溢整个胸腔,使人的内心会隐隐的痛,虽不锥心刺骨,却如同菟丝花慢慢地让你越来越心神不定,无论被外界怎么刺激也无关痛痒。

(1)调整需求目标:

空虚心态往往是在两种情况下出现的。

一是胸无大志;二是好高骛远,使自己因难以实现目标而失去动力。

因此,要调整目标,调动自己的潜力,充实生活内容。

(2)求得社会支持:

当一个人失意或徘徊时,特别需要有人给以力量和支持,予以同情和理解。

只有获得社会支持,才不会感到空虚和寂寞。

(3)博览群书:

读书是填补空虚的良方。

读书让人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使人从寂寞而空虚中解脱出来。

(4)忘我工作:

劳动是摆脱空虚极好的措施。

(5)多种兴趣与爱好,转移目标:

艺术给人美感、予人灵感!

当某一种目标受到阻碍难以实现时,不妨进行目标转移,使心情平静下来。

当一个人有了新的乐趣之后,就会产生新的追求,有了新的追求就会渐渐完成生活内容的调整,并从空虚状态中摆脱出来。

五.案例分析题:

案例1:

病症:

丧失信心,陷入彷徨。

原因:

①兴趣被压制;②不适应新环境新目标(职校更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③竞选失利;④因多疑而陷入自卑。

办法:

①主动接触与关心她:

让她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克服多疑;

②了解她的生活与思想:

发现好的特长(如生活处理能力等),帮助她克服自卑,重拾生活的信心。

③与她共同畅想人生,直面职校选择及其前途,调整学习目标——成为技能人才。

④家庭无法选择,但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

自古英雄多磨难,穷家孩子早间当家(困境可磨炼人的意志)。

所以更应该努力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经济状况;

6与她共同学习:

发现她的进步与成绩,逐步坚定她的自信心。

案例2:

小A坦承其弱点,充分展示其才干,应聘成功。

自我悦纳是指个体能正确评价自己、接受自己,并在此基础上使自我得到良好的发展。

自我悦纳不仅指接纳自己人格中的优点、长处,更要接受自己的缺点与不足。

在接受不足这个情况的基础上,努力改进自己、完善自己,而不是妄自菲薄,失去信心。

悦纳自我:

第一,接受自己的全部,无论优点还是缺点,无论成功还是失败。

第二,无条件的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程度不以自己是否做错事有所改变。

第三,喜欢自己,肯定自己的价值,有愉快感和满足感。

只有能够真正的做到如此,我们才能真正的悦纳,认识自我。

1应该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足或缺陷。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每天给自己一个完美的笑脸。

2每天想一次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并发扬这些优点和长处。

3把握自己做人准则,不断克服缺点,注意自我形象的重塑,不断完善自己,更加自信的面对生活,走向成功(这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品质)。

4当取得成功的时候,尽情体验自己的喜悦,并与他人分享。

5悦纳自我,就是欣然接受自我。

6客观的评价自己。

增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始终保持开阔的心胸,提高对心理冲突和挫折的忍受能力,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2)充分认识自己,正确估价自己,有自知之明,不自卑不自负。

(3)积极交友,宽容待人,善于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相互帮助,相互学习。

(4)积极培养自己的各种兴趣爱好,如琴棋书画,参加有益的娱乐活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

(5)多读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如《爱的教育》、《钢铁是怎样烧成的》等,陶冶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