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课题研究报告doc文档格式.docx
《小学小课题研究报告doc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小课题研究报告doc文档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课题研究原则:
1、主体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体。
而老师则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教材的教学内容及呈现形式都是以学生为中心,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去获得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独立思考及讨论交流的机会,进而获得数学结论,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这是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决定的。
2、实践性
现代数学教学理论认为:
好的数学教学应该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实践活动和交流机会,一旦离开了学习实践,学生就不能成为主体,因此课堂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个体参与和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强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3、开放性
数学课堂生活化,就必须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观察、实验、活动的机会,使新教材的教学更容易体现“提出问题——相互交流——汇报总结——巩固实践”的开放式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和用好开放题,给每个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机会和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发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四、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数学来源于生活。
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数学走进他们的生活,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的具体、生动,诱发学生的内在知识潜能,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想办法来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以达到对自我生活、心理需要的满足,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同时也增强其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再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走进生活、大胆实践,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
课题探究的内容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问题无处不在,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产生数学问题,并激发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欲望。
在平时教学活动中,应十分重视让学生(原文来自:
小草范文网:
小学小课题研究报告)归纳已有生活经验,并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让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如,在教学“角的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认识”时,先用投影片出示学生平时常见的扇子、书、红领巾、皮球等实物,然后抽去实物,留下角、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等几何图形,让学生发现这些图形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无形中产生了自主探究的兴趣。
再如,在教学“商的近似值”时,可以让学生试着做一下如“150÷
44”一类的除法式题,当学生除不尽时,结合学生学习生活实际,数学问题自然产生,再学习“商的近似值”知识,适时地满足了学生解决问题的需求。
2、创设情境、实现课堂教学“生活化”。
新知识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必须要求教师的教学观念的改变,从而探索出“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新模式。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有充分的课前准备,真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摸摸、拼拼、涂涂、量量,在“生活化”的动手操作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知识。
3、走进生活,用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是为了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所以“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不可少的工具”。
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例如,学习“长方形面积”后,可以布置学生回家测量家里客厅的长和宽,求出面积,再测量一下一块地砖的长和宽并计算面积,最后算一算客厅里铺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块?
如果一块地砖28元,一共需要多少元?
这就必然实现了课堂教学的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但更重要的是把课内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4、开展实践活动,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生活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实践与综合运用将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初步接触和逐渐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拓宽数学教学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生活中的认知和行为与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以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水平。
例如:
在教学数学广角烙饼时,我就让他们回家观察妈妈平时是怎样做的,这样既容易学会知识又增长了他们的生活的经验。
这样,让学生养成留心身边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的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使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富有魅力,对于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都十分的重要。
五、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及措施落实
在研究的初级阶段,我发现学生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两者还是有所隔离,学生还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知识,然后又在教师的指引下解决问题,缺乏自主地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而去主动获取知识与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这个问题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我们教师设计的活动是否称得上是真正有效的活动。
因此,本阶段要通过研究,使教师逐步把课题思想贯穿到平时的教学中去,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结合,注重学习活动的设计,使我的课堂有新的起色,无论拿到怎样一个内容都知道从生活中找寻它的模型。
并引导老师在反思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重点解决如何设计有效的学习活动。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谈一下课题的实践探索及措施落实:
首先捕捉“生活现象”,引入新知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如我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引入学生感兴趣的生日时我们切生日蛋糕,怎样分才公平,才分得一样多?
学生讨论,然后自己动手也来分一下,要求分得一样多?
?
最后,得出“人→分→份(得到份)”,分得一样多(每份同样多),这叫“平均
分”。
这样利用人分物品的生活现象,引出“平均分”,不但使学生增加了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使学生对新概念感到新颖、亲切。
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使学生对数学有一个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
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的兴趣。
其次联系“生活画面”,揭示规律
学生的非形式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首先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现实,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教师若能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合于生活中,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以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如我在教学“简单的分数加法”时,创设生活场面,每个学生拿出两个八分之八的圆,先让学生组成小组给圆涂色(涂成不同的几份),然后把两个圆重叠,看一下两个圆的涂色部分加起来是多少?
这样一来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再次设计“生活情景”,开展演练
数学知识应加以演练才得以巩固,数学技能也应加以反复练习才能习得。
数学教学如能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加以演练,会有利于实实在在地提高能力。
如在教学相遇问题的应用题时,在学生对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解法有基本了解时,我布置了这样一个活动:
同桌两个同学合作,将相遇问题的应用题中的情节表演出来,并口头编应用题,解答?
那么,如果没有同桌帮忙,你一个人可以表演吗?
学生兴趣很浓,纷纷举手示范。
经过这样的演练,学生对“两地,同时,相向(对),相遇”等有了实实在在的了解。
教师应该善于挖掘数学内容中的生活情景,让数学贴近生活,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身边,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真有趣。
最后返回“生活天地”,广为沟通
在数学生活化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作广泛沟通,会使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个重要道理。
这就要求教师注重“实践第一”的观点,在生活数学的天地中求新、求美。
教师只有把学生真正的带到生活中去,将课堂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和创造的美。
六、课题研究取得的成效。
1、加强了学生数学生活经验的积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
3、降低了教学难度。
4、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5、提高了教师自身的科研能力。
一年来,我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高,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和理论素养的提升这两方面。
。
反思一年多的研究过程,我的体会颇多:
第一,本课题的研究在我的努力下,在“数学知识的呈现方式生活化”方面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我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今后研究还需不断加深,向更深的层次延伸,以期全面提高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第二,对本课题的研究不能仅停留在“教师”的角度,更主要的是要加大力度进行“学生”方面的研究,即对“学生参与”的研究还需更全面、更深入。
第三,课堂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比较好地解决了研究过程中的方法问题,但我感觉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到位,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方面还需加大监控力度,以进一步做好质的研究。
七、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本课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课教师能在平时的实践中,将某些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能上升至理论层面,而在这方面,我觉得自己还远远没有达到。
2、对个案的理解不全面,实践中有应付思想,只求有,不求精,这样的态度需在今后的实验中加以改进。
3、探讨出“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也是一个难点。
4、学生层次不整齐,加上现有的条件有限(如学生家庭条件的限制)使得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5、本课题研究成果主要通过课题总结报告、教学研究论文等形式呈现。
但是,如何使这些成果能够深刻体现设想中“生活化”的教育思想,真正落实到日常具体教学过程中,还也是是一个研究的难点。
八、对今后工作的几点思考
1、如何改变组织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生活化的数学”活动中来,是今后应该改进的地方。
2、通过研究探讨、摸索出“生活——数学——生活”的数学教学模式,并加以推广,用它指导我今后的数学教学工作。
总之,该课题实施一年来,我觉得自己的理论素养提高了。
而且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能够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及时收集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然后再把这些问题移进课堂,通过对现行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合理利用,使数学教学内容源于学生现实生活,教学过程中的方法、手段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学生学习活动应用、验证于日常生活,不断向学生渗透应用数学的意识,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去解释得出的答案或结论,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协同发展,达到提高和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的目的。
“让讲台成为舞台、让教室成为社会、让学生成为演员、让教师成为导演”,将数学与生活、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将学生运用数学的过程趣味化、生活化,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这就是我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篇三:
小课题研究报告范例
在江油市的一些商业旺区、主要街道,细心的人们就会发现,在这些地方的两边街道设置有许多垃圾分类箱————就是一个黄色和一个绿色组合成的垃圾箱(右图),绿色箱内装可回收垃圾,如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等,黄色箱内装不可回收垃圾,如瓜果皮、剩饭菜、灰土等。
但是我们却发现这些垃圾分类箱虽已设置许久了,几乎未起到任何分类作用,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为什么市民不按提示将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呢?
于是我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系列调查研究。
目前,江油市禅城区的一些主要商业区、街道设置的垃圾分类箱已经“名存实亡”。
通过对主要商业街的垃圾分类厢内垃圾投放情况、市民和行人对垃圾分类的认识、以及政府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如环卫处有关领导和环卫工人对这一环保工作是如何实施的)的调查,找出了垃圾分类箱“名存实亡”的主要原因,而环卫工人在清洁时不进行垃圾分类,主要原因是垃圾清洁工具不够完善症结点,并且研究出适于环卫工人的新型垃圾分类手推车。
调查方法:
实地考察网上查询询问居民
1.朱熹公园:
公园大部分场所的卫生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入口出有许多摊点,商贩们随地乱扔垃圾袋,没有及时清理,垃圾积累过多。
公园内的垃圾筒周围脏乱不堪,垃圾筒上虽标有分类回收,但是一些游客把垃圾扔在垃圾筒周围,导致垃圾筒周围弥漫着一股难闻的气味,并滋生了许多蚊虫。
2.小区:
有些居民小区的环境卫生做得很好,他们有把垃圾进行集中处理。
有些则很差。
在西门附近的一个小区里,居民的生活垃圾大多扔在楼底的绿化草坪上,且没有及时清理,同样造成垃圾的积累,污水也经常倒在草坪上腐蚀土壤。
3.餐馆:
尤溪城区的餐馆的环境卫生状况总体较次,特别是学校周边的餐馆,不仅占用了人行道,还把污水直接倒在人行道上,使得人行道变得黑乎乎的。
餐馆内地面积水杂物乱放。
在一家餐馆里发现:
在餐馆的储存室内一片杂乱的景象,一筐废弃的餐具堆在走道上,旁边的几筐青菜和萝卜直接放在地面上。
工作人员的衣服晒在一边,屋子中间还有几把椅子。
4.校园:
校园环境卫生挺不错,美中不足的是垃圾箱周围“污染”严重。
垃圾乱扔,污水横流,一股臭味弥漫在周围,路过的人都捂着鼻子。
5.菜市场:
我们选了南门市场进行调查,发现:
南门市场的环境卫生问题突出。
这种情况一直存在。
市场内部充斥着各种腥味,地下随处是菜贩子扔下的烂菜叶、生活垃圾、污水、家禽粪便、鱼的五脏,使得走道路滑难行,且到处是成群的苍蝇飞来飞去。
这些废弃物往往被扔到河里,进一步污染了水资源。
关于垃圾分类的调查问卷
请在你认为合适的选项后面打上“√”
性别:
男女
年龄20岁以下21~5051~8080以上
1.你是否了解什么东西可回收,什么东西不可回收?
A.是B.否C.有点了解D.不感兴趣
2.家里有对垃圾进行分类的习惯吗?
A.有B.没有
3.你对以下哪些物品会特别分类处理?
(多选)
A.废电池B.塑料C.玻璃D.纸类E.金属
4.你觉得分类垃圾桶的设置对改善环境有帮助吗?
A.有B.没有C.没感觉
5.你对现在的垃圾桶分布是否满意?
A.满意B.一般C.没注意D.不满意
6.分类垃圾桶和传统垃圾桶,比较喜欢哪一个?
A.分类垃圾桶B.传统垃圾桶C.都不喜欢
7.你想扔垃圾时,刚好附近又一个分类垃圾桶,你会
A.随手扔地上B.随意扔在其中一个垃圾桶里C.将垃圾扔在相应的垃圾桶里
8.所在小区是否有设分类垃圾桶?
9.你有经常接受垃圾分类的教育或在社区看到宣传报吗?
10.你认为垃圾回收后,垃圾会怎么处理?
A.将可回收的和不可回收的到在一起,进行处理
B.会进行更系统的分类
C.不会进行更系统的分类,直接处理
风景区应该是供人们休息
与放松的场所,但是这些地方却存在着许多垃圾乱扔废水乱排的问题,再美的风景也无法勾起人们的欣赏欲望。
公园是人较多的地方,却因人们不懂爱护,变得垃圾遍地,令人痛心。
风景区尚且如此,街道、菜市场的环境卫生更是惨不忍睹,甚至连一些学校——为莘莘学子提供学习场所的环境有不尽如人意。
可见尤溪城区的环境卫生问题还是有待解决的。
1.居民的环保意识不够强。
人们的环保意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环境,在那大地区范围内,经常可以看到焚烧垃圾,大量丢弃的废电池等等。
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
1.1、文化素质低。
缺少文化素养的人不能正确地对待环境问题,没有很好的判断能力,见识浅薄,又不会主动去学习一些有关环保的知识,这样就会造成无意识地破坏环境。
2.2、道德素质低。
有些人文化素质虽高,对环境认识的很全面,但由于道德素质低,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
例如,许多化工厂为降低成本,不按国家规定安装污水净化设施,随意排放污水。
2.环保局的垃圾运转体系不够完善。
3.环境卫生工作制度不健全,管理不到位等。
3.1、环保教育的宣传力度不够。
环保局很学校等有关部门也没有开设或举办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宣传。
3.2、由于我国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不够完善,打击力度不强,让一些犯罪分子有机可乘。
环境污染除了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外,污染物的积累和迁移转化还会引起多种衍生的环境效应,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的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
这种由环境污染衍生的环境效应具有滞后性,往往在污染发生的当时不易被察觉或预料到,然而一旦发生就表示环境污染已经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
1.环境问题与人体健康。
城区垃圾遍地,不仅影响了市容市貌,而且影响的人民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
这些“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往往含有多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如果不及时加以利用,长期堆放,越积越多,就会污染生态环境,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垃圾的乱堆乱放易滋生许多蚊虫,而细菌、病毒则通过这些蚊虫把一些传染病传播给人类。
给人类造成威胁。
2.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
目前,我县经济正处于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同时也是我县经济高速增长的时期,这个阶段正是生态环境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因而我县在这一时期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会更为沉重。
环境问题恶化势必导致经济发展的缓慢,若扣除治理环境污染的费用,那么GDP的增长值必定将是一个负数。
届时不但经济的发展没有什么气色,同时又破坏了环境。
真是得不偿失!
!
3.环境问题与社会发展
我县人口众多,环境的资源压力大,环境问题与人口有着密切的互为因果的联系。
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一定地理环境和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人口增长应有一个适当比例,人口问题与环境问题是当代中国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庞大的人口数量及快的增长,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而环境的恶化势必导致一系列更为严重的后果。
相关链接:
/retype/zoom/8f03c67f52d380eb62946dd3?
pn=5&
x=0&
y=1268&
raww=106&
rawh=73&
o=png_6_0_0_0_0_0_0_892.979_1262.879&
type=pic&
aimh=73&
md5sum=69957bb0674fad5a6ba3db5f4af19b19&
sign=e1d28ed34b&
zoom=&
png=76158-83073&
jpg=4811-4811"
target="
_blank"
>
点此查看
基于尤溪城区的环境问题突出及环境污染所带来的一系列不
良的后果,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对于居民而言,要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