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71404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docx

《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docx

四川省乐山市中考语文试题及解析

四川省乐山市2018年中考语文题

一、语文基础知识(1-6题,每题3分,共18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簌簌sù驯良xùn颤巍巍chàn参差不齐cēn

B.圆弧hú绽开zhàn口头禅chán锐不可当dāng

C.宽恕shù鬈发quán中轴线zhóu一拍即合jí

D.炽痛zhì臆测yì脂粉奁lián恃才放旷shì

2.(3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气慨里程碑宽宏大量锋芒毕露

B.萧瑟笑吟吟物竟天择随机应变

C.坍塌城隍庙唯唯连声人情练达

D.次第秫秸秆引经据典洗耳躬听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秀丽壮美的山川,神秘繁茂的森林,湛蓝高远的天空,都是大自然给我们的馈赠。

B.羽毛球飞到了树枝上,小明故意逞能,噌噌噌地爬了上去,球没捡到人却下不来了。

C.著名演员王刚把和珅这个老谋深算的角色演得入木三分,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美国特朗普政府实施制裁“中兴通讯”、发动中美贸易战、打击叙利亚政府等举措,其实是他们根深蒂固的霸权主义思想在作祟。

4.(3分)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A.经济利益的驱动使越来越多的食品商贩抛弃了诚信经营的信条,越来越多的问题食品出现在市场。

B.去年,杭州三小伙先盗窃后救人的感人事迹,到底该赏还是该罚,引起了网友热议。

C.今天,“美丽中国”已不是简单的描述性词语,而是中华民族上上下下共同追求的愿景。

D.《战狼Ⅱ》反映出已经足够强大的中国,在拯救境外遇险同胞、捍卫世界和平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5.(3分)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我就是这样过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②当然,人们需要在规则中学习一些基本的生活方式或者基本的生命准则

③一个人能做出一万种姿势,每个人的人生都有无限种可能,姿势的改变就是潜能最大限度的开发

④最重要的是我们还必须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有多大的能量,自己有什么样的需要

⑤然后才能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⑥也能在生命的规则中找到一些让自己过得更好的方法

A.②①③⑤⑥④B.③①②⑥④⑤

C.②⑥④③⑤①D.①③②④⑥⑤

6.(3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是在朱赫来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的。

他身上凝聚了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B.乔纳森·斯威夫特在《格列佛游记》中描写小人国利里浦特的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划分阵营,“高跟党”和“低跟党”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实际上是挖苦英国两个争斗不休的政党。

C.《童年》的整体基调虽然严肃、低沉,但小说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D.小说《简·爱》所述故事主要发生在桑菲尔德庄园,因为简·爱以家庭教师身份为罗切斯特的女儿阿黛勒授课,她的生活在桑菲尔德庄园与罗切斯特产生交集,但最终她与罗切斯特分道扬镳。

二、社科文阅读(7-9题,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7-9题。

拒绝阅读就是拒绝美好

①一个人对文化品的需求程度,实际上是一个人整体素养的反映。

一个拒绝阅读的人,是不可能有很高文化素养的。

②现在,大多数的人都在一门心思追逐财富,每天不肯拿出哪怕一个小时来阅读。

其实,这些人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他们不懂得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

一个只是拥有财富而没有文化的人,不过是财富的管家罢了。

③现在的大学里也在发生着让人痛心的事,很多大学生每天仅仅限于自己专业的学习,而没有在社会文化方面加强自己的阅读。

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道理:

如果仅仅限于专业,自己不过就是一个接受了专业训练的文盲而已,是一个专业工具罢了。

比如两个弹奏钢琴的人,两人同样拥有熟练的演奏技巧,一个是有着丰富文化知识的人,他在用钢琴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追求;一个却仅仅是个熟练的演奏者,他看重的仅仅是钢琴的技法。

他们最后的区别是:

前者成了伟大的钢琴家,后者仅仅是个钢琴演员。

④专业知识可以获得文凭,可以成为硕士、博士,但那不是文化。

一个社会没有这样的文化氛围,没有这样的文化追求,是可怜的,也是不可能和谐发展的。

⑤很多海外的华人,现在最苦闷的事情就是他们的孩子对中华文明的一无所知。

他们的孩子接受了良好的西方教育,过着优裕的生活,说着流利的外语,但是他们的内心却非常空虚。

为什么?

因为,他们没有了文化的归属感。

说自己是华人,对于中华文化一无所知;说自己是外国人,自己又没有外国人的血统。

我们所熟知的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就没有这样的困惑,因为他们都有着深厚的中华文化修养,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文明的渴望和追求。

⑥很多华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开始从国内购买大量的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课。

⑦事实上,身居国内的人,这样的危险同样存在。

很多的富二代、富三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财富管理者,仅仅精于自己家族和企业的业务领域,而对于社会文明则茫然无知。

这样的茫然和无知,导致的后果是他们社会责任的严重缺失,对国家和民族利益的漠视。

⑧中国慈善事业的严重滞后,富人缺少同情、帮助弱者的善良情怀,就是这种缺失的直接后果。

说到底,就是文化的严重缺失。

⑨我们应该这样认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缺失的危机。

放眼我们的社会,有哪些人心怀着巨大而崇高的社会责任心在认真地阅读?

我们现在不缺少财富,缺少的是文化素养,是巨大的社会责任心,是善良的人文情怀。

而这些,恰恰是一个人的美德,是一个社会的价值核心,是一个民族的道德良心。

⑩阅读使人丰富文化知识,提升道德品格,涵养崇高情怀。

而一个人只有培植了崇高品格,才会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幸福。

7.(3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谈论的“阅读”不是指对专业教科书的学习,更多的是指对民族传统文化和社会文化的阅读。

B.一门心思追逐财富、缺乏文化阅读容易导致对社会文明的无知和社会责任的缺失。

C.作者拿钢琴家和钢琴演员的事例进行对比,揭示了“文化阅读能够让人发展得更好,挣钱更多”的道理。

D.很多海外华人从中国购买大量国学书籍,让孩子补上国学课,是为了更好地让孩子获得文化归属感。

8.(3分)下面对文章结构层次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开头点明阅读与文化素养的关系,结尾揭示阅读与道德、品格、情怀等人文素养的关系,虽一线贯通,却始终未能点题。

B.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开头指出拒绝阅读的弊端,中间列举三类人因各种原因而缺少文化阅读的事实,证明中心论点,最后总结全文,揭示阅读的重大意义。

C.本文层次分明。

第③④段论述大学生缺少文化阅读的弊端;第⑤⑥段举海外华人因孩子缺乏中华文明而苦恼的事例,论述了文化阅读的重要性;第⑦—⑨段举富人缺少文化素养的事例论述文化缺失的后果。

三个层次,条理分明,井然有序。

D.文章各部分衔接紧密,如第⑦段“事实上,身居国内的人,这样的危险同样存在”这一句就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9.(3分)下列对文章论证思路和论证方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思路严密,如第⑦段中“很多的富二代、富三代已经变成了一个十足的财富管理者”与第②段的画线句形成照应。

B.这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性文章,没有明确的思路和线索,思维跳跃而随意,从大学生到海外华人,又突然跳到富二代、富三代等。

C.第②段用现在大多数人不肯花时间读书这一现象引出后面的论述,第③—⑨段从大学生、海外华人、国内富人的事实展开论证,得出“我们正面临着一场文化缺失的危机”这个结论。

D.第②段中“……财富只是人的躯壳而已,文化和信仰才是一个人的精髓”采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生动贴切地揭示了财富、文化素养与人的关系。

三、文言文阅读(10-12题,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10-12题。

【甲】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

广家世世受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出猎,见草中石,以为虎而射之,中石没镞,视之,石也。

因复更射之,终不能复入矣。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

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乙】(广)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阵。

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广曰:

“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杀我立尽。

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诱之,必不敢击我。

”广令诸骑曰:

“前!

”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

令曰:

“皆下马解鞍!

”其骑曰:

“虏多且近,若有急,奈何?

”广曰:

“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

”于是胡骑遂不敢击。

10.(3分)下列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避之数岁(年)

B.因复更射之(重新)

C.广之将兵(将军)

D.上山阵(布阵)

11.(3分)下列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今如此以百骑走/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B.发即应弦而倒/泉香而酒洌

C.汉之飞将军/杀之以应陈涉

D.以坚其意/其如土石何

12.(3分)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广本领高强,善于带兵,对匈奴震慑很大,因为他镇守右北平,匈奴很多年都不敢来此侵犯。

B.李广力大善射,但眼力不佳,曾把石头当虎,所以作战时要等敌人靠近了才发箭。

C.李广受士兵爱戴的原因:

把自己的封赏分给部下;饮水和食物缺乏时,让士兵先饮用、进食;待人宽厚、不苛刻……

D.一次,与强敌狭路相逢,李广不退反进,下马解鞍,迷惑敌人,保全队伍。

这充分体现了他临危不乱、有勇有谋的品格。

13.翻译下列句子。

①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

②彼虏以我为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以坚其意。

③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四.古代诗歌鉴赏。

(6分)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4.(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的首联和颈联渲染了边塞寒冷凄凉的氛围,描述了边塞生活的单调乏味。

B.“笛中闻折柳”和“此夜曲中闻折柳”有异曲同工之妙,蕴含着戍边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C.该诗意象雄奇壮美,意境开阔。

既言边塞生活的艰苦、思乡怀人的惆怅,又表壮志难酬的抑郁。

D.李白不仅擅长古体诗行,他的《塞下曲》《望天门山》等近体诗也有极高艺术成就。

唐文宗曾下诏:

“以(李)白歌诗,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

可见,李白在盛唐诗坛的地位是多么崇高。

15.(4分)“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一句中,把“抱”换为“枕”好不好?

说说理由。

16.(每空1分,共10分)根据提示,默写古诗文原句。

①感时花溅泪,___________。

(杜甫《春望》)

②___________,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

③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④船头坐三人,___________,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魏学洢《核舟记》)

⑤参差荇菜,___________。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关雎》)

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