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II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II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春秋版七年级下学期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II卷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故乡的元宵是并不热闹的。
没有狮子、龙灯,没有高跷,没有跑旱船,没有“大头和尚戏柳翠”,没有花担子、茶担子。
这些都在七月十五“迎会”——赛城隍时才有,元宵是没有的。
很多地方兴“闹元宵”,我们那里的元宵却是静静的。
有几年,有送麒麟的。
上午,三个乡下的汉子,一个举着麒麟,——一张长板凳,外面糊纸扎的麒麟,一个敲小锣,一个打镲,咚咚当当敲一气,齐声唱一些吉利的歌。
每一段开头都是“格炸炸”:
格炸炸,格炸炸,
麒麟送子到你家……
我对这“格炸炸”印象很深。
这是什么意思呢?
这是状声词?
状的什么声呢?
送麒麟的没有表演,没有动作,曲调也很简单。
送麒麟的来了,一点也不叫人兴奋,只听得一连串的“格炸炸”。
“格炸炸”完了,祖母就给他们一点钱。
街上掷骰子“赶老羊”的赌钱的摊子上没有人。
六颗骰子静静地在大碗底卧着。
摆赌摊的坐在小板凳上抱着膝盖发呆。
年快过完了,准备过年输的钱也输得差不多了,明天还有事,大家都没有赌兴。
草巷口有个吹糖人的。
孙猴子舞大刀、老鼠偷油。
北市口有捏面人的。
青蛇、白蛇、老渔翁。
老渔翁的蓑衣是从药店里买来的夏枯草做的。
到天地坛看人拉“天嗡子”——即抖空竹,拉得很响,天嗡子蛮牛似的叫。
到泰山庙看老妈妈烧香。
一个老妈妈鞋底有牛屎,干了。
一天快过去了。
不过元宵要等到晚上,上了灯,才算。
元宵元宵嘛。
我们那里一般不叫元宵,叫灯节。
灯节要过几天,十三上灯,十七落灯。
“正日子”是十五。
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
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
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
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
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
上街去看走马灯。
连万顺家的走马灯很大。
“乡下人不识走马灯,——又来了。
”走马灯不过是来回转动的车、马、人(兵)的影子,但也能看它转几圈。
后来我自己也动手做了一个,点了蜡烛,看着里面的纸轮一样转了起来,外面的纸屏上一样映出了影子,很欣喜。
乾隆和的走马灯并不“走”,只是一个长方的纸箱子,正面白纸上有一些彩色的小人,小人连着一根头发丝,烛火烘热了发丝,小人的手脚会上下动。
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
要不,叫它什么灯呢?
这外面的小人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整个画面表现的是《西游记》唐僧取经。
孩子有自己的灯。
兔子灯、绣球灯、马灯……兔子灯大都是自己动手做的。
下面安四个轱辘,可以拉着走。
兔子灯其实不大像兔子,脸是圆的,眼睛是弯弯的,像人的眼睛,还有两道弯弯的眉毛!
绣球灯、马灯都是买的。
绣球灯是一个多面的纸扎的球,有一个篾制的架子,架子上有一根竹竿,架子下有两个轱辘,手执竹竿,向前推移,球即不停滚动。
马灯是两段,一个马头,一个马屁股,用带子系在身上。
西瓜灯、虾蟆灯、鱼灯,这些手提的灯,是小孩玩的。
有一个习俗可能是外地所没有的:
看围屏。
硬木长方框,约三尺高,尺半宽,镶绢,上画一笔演义小说人物故事,灯节前装好,一堂围屏约三十幅,屏后点蜡烛。
这实际上是照得透亮的连环画。
看围屏有两处,一处在炼阳观的偏殿,一处在附设在城隍庙里的火神庙。
炼阳观画的是《封神榜》,火神庙画的是《三国》。
围屏看了多少年,但还是年年看。
好像不看围屏就不算过灯节似的。
街上有人放花。
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几支,起火升到天上,嗤——灭了。
天上有一盏红灯笼。
竹篾为骨,外糊红纸,一个长方的筒,里面点了蜡烛,放到天上,灯笼是很好放的,连脑线都不用,在一个角上系上线,就能飞上去。
灯笼在天上微微飘动,不知道为什么,看了使人有一点薄薄的凄凉。
年过完了,明天十六,所有店铺就“大开门”了。
我们那里,初一到初五,店铺都不开门。
初六打开两扇排门,卖一点市民必需的东西,叫做“小开门”。
十六把全部排门卸掉,放一挂鞭,几个炮仗,叫做“大开门”,开始正常营业。
年,就这样过去了。
2.作者写元宵灯节一共罗列了哪几类灯?
3.作者为什么单独成段,较为详细地介绍看围屏的习俗?
4.请结合下列句子,具体分析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色。
(1)它虽然不“走”,我们还是叫它走马灯。
(2)有人放高升(起火),不多的几支,起火升到天上,嗤——灭了。
5.简析文章结尾“年,就这样过去了”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文言文阅读
(甲)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诸葛亮围祁山,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反应亮。
帝遣真①诸军军郿,遣张郃击亮将马谡,大破之。
安定民杨条等略吏民保月支城,真进军围之,条谓其众曰:
“大将军自来,吾愿早降耳。
”遂自缚出,三郡皆平。
真以亮惩于祁山,后出必从陈仓。
乃使将军郝昭、王生守陈仓,治其城。
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增邑,并前二千九百户。
四年,朝洛阳,迁大司马。
赐剑履上殿,入朝不趋。
真以“蜀连出侵边境,宜遂伐之,数道并入,可大克也”。
帝从其计。
真当发西讨,帝亲临送。
真以八月发长安,从子午道南入。
司马宣王溯汉水,当会南郑。
诸军或从斜谷道,或从武威入。
会大霖雨三十余日,或栈道断绝,诏真还军。
真每征行,与将士同劳苦,军赏不足,辄以家财班赐,士卒皆愿为用。
真病还洛阳,帝自幸其第省疾。
真薨,谥曰元侯。
(节选自《三国志·
魏书》)
注:
①真:
指曹真,三国时魏国名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躬耕于南阳
躬:
____________
②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
___________
③帝遣真诸军军郿
军:
④迁大司马
迁: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咨臣以当世之事
不以物喜
B.以伤先帝之明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C.真以亮惩于祁山
行者休于树
D.帝从其计
其真无马耶
8.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②明年春,亮果围陈仓,已有备而不能克。
9.甲文中诸葛亮说“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为此,他采取了哪些行动?
请依据乙文作答。
10.依据选文,分别概括诸葛亮和曹真的特点。
四、句子默写
1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__。
(韩愈《晚春》)
(2)_____,_________。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3)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
论语>
十二则》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请把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默写完整。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五、诗歌鉴赏
12.阅读王昌龄的《听流人水调子》,完成小题。
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
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
(注)
(1)这首诗大约作于王昌龄晚年赴龙标贬所途中,写听筝乐而引起的感慨。
(2)流人:
流落江湖的乐人。
与当时的王昌龄“同是天涯沦落人”。
(1)找出诗中视觉和听觉相结合,借月光写客心的句子。
(2)首句写了哪些景物,有何作用?
(3)结合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请你体会作者的情感。
六、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严君平不仕
严遵,字君平,蜀人也。
隐居不仕,常卖卜①于成都市,日得百钱以自给。
卜讫,则闭肆下帘,以著书为事。
杨雄少从之游,屡称其德。
杜陵李强,素善雄。
久之,为益州牧,喜谓雄曰:
“吾得君平为从事,足矣。
”雄曰:
“君备礼以待之,彼人可见而不可得诎也。
”强心以为不然。
及至蜀,致礼与相见,卒不敢言以为从事,乃叹曰:
“杨子云诚知人也。
”
蜀有富人罗冲者,问君平曰:
“君何以不仕?
”君平曰:
“无以自发。
②”冲为君平具车马衣粮,君平曰:
“吾病耳,非不足也。
我有余,而子不足,奈何以不足奉有余?
”冲曰:
“吾有万金,子无担石③,乃云有余,不亦谬乎?
“不然。
吾前宿子家,入定④而役未息,昼夜汲汲未尝有足。
今我以卜为业,不下床而钱自至,犹余数百,尘埃厚寸,不知所用,此非我有余而子不足邪?
”冲大惭。
君平叹曰:
“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故不仕也。
”时人服之。
(选自晋•皇甫谧《高士传》)
[注释]①卜:
卜卦算命。
②无以自发:
没什么用来作自身发展的资本。
③担石:
旧时重量单位。
④入定:
半夜时分。
13.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以著书为事(把)
B.杜陵李强,素善雄(善良)
C.昼夜汲汲未尝有足(心情急切的样子)
D.冲为君平具车马衣粮(准备)
14.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我有余,而子不足,奈何以不足奉有余?
(2)益我货者损我神,生我名者杀我身,故不仕也。
15.严君平时一个怎样的人?
请简要概况。
七、名著阅读
16.名著阅读。
(1)艾青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诗人,在监狱中,他写下了长诗
,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他的诗歌的主要意象是
和
(2)读下面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在山神庙里刚坐下,没喝上几口酒,便听见草料场那边必必剥剥地爆响。
他从门逢中朝外一看,只见火焰冲天,草料场燃起了大火。
他提了花枪,正待开门去救火,却听得有人说话:
“……便逃得了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
”又一个道:
“我们回城去罢。
”一个道:
“再看一看,拾得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会干事。
①以上文段出自
写的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
②文段中的主要人物是
,此故事情节是
八、作文
17.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
(一)“阅读”是人生中一种必不可少的生活姿态。
“阅读”父母的点滴细节,体会劳作的艰辛;
“阅读”自然的呻吟,明白要善待自然;
“阅读”社会的美丑,懂得要守住道德的底线,阅读经典佳作,获得心灵的轻盈和洁净……请你以“在阅读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文体自定(诗歌除外),立意自定;
②不少于600字;
③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作、抄袭;
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二)生活中,不经意间,有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丢失了,或许是一段记忆,或许是一种情感,或许是一种精神,或许是一种思想……
请以“重拾
”为题,写一篇文章。
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
③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
④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⑤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参考答案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