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质检生物试题分析word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7064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质检生物试题分析word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建省质检生物试题分析word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福建省质检生物试题分析word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福建省质检生物试题分析word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福建省质检生物试题分析word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福建省质检生物试题分析word版.docx

《福建省质检生物试题分析word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质检生物试题分析word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福建省质检生物试题分析word版.docx

福建省质检生物试题分析word版

2018届福建省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质量检查

第1题:

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蓝藻细胞中含有与有氧呼吸相关的酶

B.下丘脑细胞中含有与生长激素合成相关的基因

C.唾液腺细胞膜上含有转运唾液淀粉酶的载体蛋白

D.二倍体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个染色体组

【答案】C

【分析】本题以不同类型的细胞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

学生应具备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异同、细胞的分化、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数目变异等方面知识,具有理解细胞概念,把握知识内在联系的能力。

蓝藻细胞是原核细胞,没有线粒体,但可进行有氧呼吸,由此得知蓝藻细胞具有有氧呼吸相关的酶,A选项叙述正确;下丘脑细胞含有全套遗传物质,包括与生长激素合成相关的基因,但生长激素的表达只发生在垂体细胞中,B选项叙述正确;唾液淀粉酶是分泌蛋白,不通过载体蛋白运输,而是通过胞吐作用释放,C选项叙述错误,是正选项;二倍体果蝇体细胞有2个染色体组,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具有4个染色体组,D选项叙述正确。

第2题:

在锥形瓶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活化的酵母菌,密闭瓶口,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用传感器分别测定溶解氧和二氧化碳含量。

实验结果如下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酵母菌属于自养兼性厌氧生物

B.100s时,O2的吸收量等于CO2的释放量

C.200s后,丙酮酸分解主要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D.300s后,抽取培养液与重铬酸钾反应呈橙色

【答案】C

【分析】本题以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为背景,要求学生从图中提取有效的信息,结合细胞呼吸和“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酵母菌需利用环境中的葡萄糖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因此属于异养生物;酵母菌既能有氧呼吸,又能无氧呼吸,属于兼性厌氧型,故A选项错误;图中曲线交点处O2与CO2数值是不同的,可知酵母菌O2的吸收量不等于CO2的释放量,故B选项错误;从图中曲线可知,200s后密闭容器中O2的含量基本不再减少,而产生的CO2含量还在上升,表明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第二阶段丙酮酸的分解发生在细胞质基质,故C选项正确,是正选项;300s时,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酒精与重铬酸钾反应呈灰绿色,故D选项错误。

第3题:

3.神经递质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使受体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Cl-通过该蛋白内流。

药物BZ能提高该蛋白对Cl-的通透性。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GABA能提高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B.GABA的受体也具有转运功能

C.BZ会降低肌肉对神经递质的应答反应

D.Cl-内流使突触后膜的两侧电位差增大

【答案】A

【分析】本题以神经递质GABA的作用机理为背景,考查学生理解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与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并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GABA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导致Cl-通过该蛋白内流,使膜两侧静息电位水平增大(即超极化),后膜受到新的刺激时,由“外正内负”转为“外负内正”(即产生动作电位)的难度加大,因而GABA的作用是抑制神经细胞的兴奋性,A选项叙述错误,是正选项;同理可知,C、D选项是正确的;GABA能使其受体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导致Cl-通过该蛋白内流,说明结构改变后的GABA受体也具有转运Cl-的功能,故B选项叙述正确。

第4题

唐代诗人曾用“先春抽出黄金芽”的诗句形容早春茶树发芽的美景。

茶树经过整型修剪,去掉顶芽,侧芽在细胞分裂素作用下发育成枝条。

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

B.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侧芽合成

C.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

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答案】B

【分析】本题以唐诗和生产实践为背景,考查学生运用植物激素调节知识解释生物学现象和解决生产实践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具备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其他植物激素、植物激素的应用等方面的知识,能从提供的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题干情景有机融入中华优秀文化知识,让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得到美的陶冶,感受大自然的美景,体现了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细胞的主动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A选项描述正确;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在幼嫩的芽,细胞分裂素合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B选项描述错误,是正选项;从题干中“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和“去掉顶芽,侧芽在细胞分裂素作用下发育成枝条”的信息,可推知多胺具有解除顶端优势的作用,因而多胺有利于侧芽发育,C选项描述正确;从题干的诗句“先春”的描述,推知茶树发芽与季节变化相关,即与光照、温度有关,而发芽与激素有关,D选项描述正确。

第5题

福建柏是一种优良的园林绿化乔木,也是建筑、家具的良好用材。

科研人员对某地的福建柏天然林与人工林进行群落丰富度的研究,选取不同面积的样方(20m×20m、2m×2m、1m×1m)进行调查。

统计结果如下表:

 

物种数量(种)

面积

(hm2)

福建柏总数量(株)

乔木层

灌木层

草本层

天然林

22

33

27

536

53728

人工林

8

9

9

62

77521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调查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宜选用20m×20m的样方

B.调整人工林能量流动关系的主要目的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灌木层

C.天然林中的福建柏物种丰富度约为100株/hm2

D.人工林中适当引入当地树种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答案】D

【分析】本题以对福建柏天然林与人工林进行群落丰富度的研究为背景,考查群落的结构特征、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应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知识;要求学生能通过对题干提供的表格、文字材料的分析,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释、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也要求学生能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做出理性解释和判断。

由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常用样方法可迁移出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调查也要采用样方法,因此宜选用1m×1m的样方,A选项描述错误;根据题干信息,调整人工林能量流动关系的目的是使能量更多地流向乔木层,B选项描述错误;100株/hm2表示的是福建柏天然林中福建柏的种群密度,C选项描述错误;当地树种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人工林中适当引入当地树种可增加物种丰富度,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D选项描述正确,是正选项。

第6题:

赤鹿体色由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和表现型如下表:

基因型

A_____

aabbE_

aabbee

aaBB__

aaBbE_

aaBbee

表现型

赤褐色无斑

赤褐色无斑

赤褐色有斑

白色

(胚胎致死)

白色无斑

白色有斑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当A基因不存在且B基因存在时,赤鹿才会表现出白色

B.让多对AaBbee雌雄个体交配产生出足够多F1,其中白色有斑比例为1/8

C.选用白色无斑雌雄个体交配,可能产生赤褐色有斑的子一代

D.赤鹿种群中赤褐色无斑的基因型有20种

【答案】A

【分析】本题以3对独立遗传等位基因对赤鹿体色控制为背景,考查学生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等知识。

要求学生获取图表信息的能力,运用遗传基本定律等方面知识,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进行科学思维,对遗传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

由aaBB__、aaBbE_、aaBbee表现出白色可知:

aa基因存在且B基因存在时表现出白色,故A选项正确;AaBbee雌雄个体交配,F1中aaBbee的白色有斑个体占2/16,由于aaBBee(胚胎致死)占1/16,因此白色有斑aaBbee实际比例为2/15,B选项错误,为正选项;白色无斑个体中有基因型为aaBbEe的个体,相互交配可产生aabbee的赤褐色有斑个体,C选项正确;赤褐色无斑的基因型包括A_____和aabbE两大类,分别含有18种和2种基因型,共20种,D选项正确。

第29题(9分)

在光合作用中NADP+与NADPH可相互转化(如图1)。

为探究外界因素对NADP+含量的影响,取某双子叶植物小圆叶片等量分为3组,进行以下实验:

组别处理

甲组25℃,光照1h黑暗5min重新光照

乙组25℃,光照1h黑暗5min不再光照

丙组42℃,光照1h黑暗5min重新光照

各组均在黑暗处理5min后开始测定NADP+含量,结果如图2。

回答下列问题:

(1)NADPH转化为NADP+发生在叶绿体的中(填场所)。

(2)图2中(填“a与d”或“d与e”或“c与f”)NADP+含量的差异,反映出高温(42℃)抑制该植物的暗反应。

(3)ab段NADP+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4)资料显示:

抗霉素A能够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导致NADP+含量减少。

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实验加以验证(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即可)。

【答案】

(1)基质

(2)a与d

(3)重新光照时,光反应迅速将水分解,生成O2和NADPH,消耗NADP+,暗反应中C3还原消耗的NADPH较少,导致NADP+含量显著下降

(4)增设1组实验,加入抗霉素A、其他条件与甲组相同,测定NADP+含量,与甲组进行比较。

【分析】本题以探究外界因素对NADP+含量影响的实验为背景,考查了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等相关知识。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光合作用过程的主要内容,理解光合作用两个过程间的物质转化关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图表的分析,获取信息,并能用光合作用的实质解释坐标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要求学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以及初步设计实验的能力。

(1)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据图1可知NADPH转化为NADP+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2)据题干信息可知,甲组和丙组始终以温度作为唯一自变量。

光照1h内,甲、丙两组NADPH和NADP+相互转化,含量保持动态平衡。

黑暗5min,甲、丙两组植物仍然在相应温度下进行了一小段时间的暗反应,产生NADP+。

在高温条件下(丙组)C3的还原减弱,消耗的NADPH减少,产生的NADP+比25℃条件下(甲组)少。

因此图2中d点比a点的NADP+含量低,可以反映高温(42℃)抑制该植物暗反应的进行。

d点和e点反映的是在42℃条件下重新光照NADP+含量的变化。

c点和f点的比较反映的是在25℃条件下有无光照对NADP+含量的影响。

(3)重新光照时,光反应迅速将水分解,生成O2和NADPH,消耗NADP+,暗反应中C3还原消耗的NADPH较少,导致NADP+含量显著下降,所以ab段下降。

保持在光照条件下,b点到c点,NADPH转化NADP+的速率逐渐升高,c点后二者的含量达到新的平衡。

(4)若要验证抗霉素A能够影响该植物光合作用,导致NADP+含量减少。

必须以有、无抗霉素A为自变量,NADP+的含量变化为因变量设计实验组。

根据单一变量原则,对照组不能选择乙组;丙组42℃条件下生成的NADP+含量少,也不宜作为对照组。

相对丙组而言,甲组的条件较适宜,应选择甲组为对照。

因此实验思路为:

增设1组实验,加入抗霉素A、其他条件与甲组相同,测定NADP+含量,与甲组进行比较。

第30题(9分)

1981年,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酵母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