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宇案例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黄宇案例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宇案例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最终答应了,但是所有的兑换码用完了,他还要玩并大喊着说:
“刚刚不算,全玩的是一个项目,我说的要玩5个项目,还差3个。
”我这时候拔腿就往外走,情绪也上来了,心里觉得说话不算话,“不是刚刚说好这么兑换码用完就好了嘛,你现在又没有遵守我们的约定”“刚刚说的不算,现在还有3次没有玩,你别走,必须给我玩”开始大发雷霆,拽着我走“那你再找一个项目还玩5次,不是永远不能结束”(说教)“那刚刚明明只玩了3次,加上第一次,只有4次,还差我一次”经过讨价还价,最后又玩了一次才算结束。
这个完全失败的过程,我根本没有聆听,一直在跟孩子对质讨价还价,看不到孩子的需求和我的需求,当孩子纯粹是为了敷衍我时,提出的解决方案根本没有满足他自己,所以会一二再而三提出要求,进入一个恶性循环。
有的妈妈可能会觉得是孩子任性,不讲道理。
我们再想想:
爱玩是孩子天性,孩子只是在想尽办法去满足自己的需求,他已经知道了如何去达到自己的目的。
如果妈妈一开始就看到孩子的需求,尊重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就不会变得“无理取闹”。
这位妈妈能看到自己的问题,直面自己的问题,我看到了她要成长的意愿。
P.E.T.父母效能训练是一场口头禅的革命,在刚刚学习了这套系统的沟通技巧和方法,还会不断犯错,这都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在错误中觉察,在错误中成长,加油P.E.T.妈妈们!
很多妈妈会问我:
小瓜瓜脾气好吗?
我说脾气好与不好都是我们的评判,我只是允许他做自己。
今天早上起床晚了,醒来的时候都八点了,于是匆匆忙忙起床准备刷牙,这个时候瓜瓜也爬起来说:
妈妈,抱抱我,但我在着急刷牙,于是对他说,妈妈要刷牙啊,等一下啊。
小瓜瓜伸出手来,还是说妈妈抱抱我。
于是我放下牙刷,抱着他,小瓜瓜妈妈妈妈的叫个不停,非常开心。
我决定全心全意地陪着他。
五分钟过后,小瓜瓜自己挣脱我的怀抱去玩了。
我出门的时候,很高兴地和我88,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孩子其实没有父母眼中所谓的“难缠”。
我想每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内在是有力量的,自信的,有着稳定的自我价值感的人。
而真正的自信来源于对自我的了解与接纳。
从小在父母严格要求下长大的孩子很难拥有一份真正的自信,因为已经失去了了解自己的机会。
妈妈们:
静待花开,不要磨灭了孩子内心的力量!
“那她玩了玩具后,不自己收拾,你们觉得也没关系吗?
我觉得很有必要让她自己收拾,好的习惯要从小养成,惩罚不是要打骂呀,我可以温和的对她说,你自己的玩具要自己收拾阿?
”“如果不收拾呢?
”我问。
“就和善而坚定的要她收。
”“孩子哭闹尖叫就是不收呢?
”我继续追问。
“拉着她,这件事没做完,不可以做其他的。
我都是这样做的,现在她要收也不闹。
”妈妈坚持要一个两岁孩子收好自己的玩具,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可我真的觉得未必就是一件好事情。
如果父母总是用自己理想中孩子应该表现的样子来评判孩子,符合你的标准了,你就会给到很多赞美,如果不符合心目中理想小孩模样,就会惩罚和批判,一个孩子为了要获得父母的赞美和夸奖,会去做父母要求自己做的事情,却越来越远离本来的自己了。
而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没有能力去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和需求,因为会很害怕当表达出来别人会不再喜欢我。
于是生命中渐渐懂得去迎合讨好别人。
五岁的时候一个冬天的早上该起床上幼儿园了。
“妈妈,我不想起床,外面好冷。
"
“哦,那怎么办呢?
”“我还睡一下。
”“妈妈上班要迟到了,妈妈有些着急。
”“我还要睡觉。
”“那好,妈妈去请假。
”过了半小时,孩子起床了,赶去幼儿园,老师问:
今天怎么迟到半小时了呀。
孩子低下头了。
晚上回到家,妈妈带孩子外出散步。
“宝贝,妈妈今天上班也迟到了半个小时,领导问妈妈为什么迟到,妈妈也蛮不好意思说的。
”“今天我们都挨批评了,那我以后不会睡懒觉了。
”
六岁的时候孩子一本正经地告诉妈妈:
妈妈,我长大了要和XX结婚。
“恩,你喜欢XX什么呀?
”“他对我好。
”“恩,等你长大了,妈妈为你们举办婚礼啊!
”孩子高兴地笑了。
七岁的时候有一天孩子哭丧着脸跑过来:
妈妈,老师不公平。
“哦,这样,妈妈很想知道更多。
”“我同桌丢的垃圾老师以为是我丢的,要我去捡,我告诉他不是我丢的,可老师说不是你丢的你去捡一下也没关系啊。
”“哦,你对老师这样做很不满,觉得没有理由要你捡同学丢的垃圾。
”“是啊,不过这是小事情,我不去计较了。
”孩子坦然地看着妈妈,这一刻,发现孩子长大了。
八岁的时候孩子喜欢在外面和同伴玩,有一次周末玩了两天,晚上孩子突然很心烦,“我这么多作业没做怎么办呀?
”“哦,看到累积的大堆作业,你都不知如何下手.”“我这周末玩得太high了,都忘记还有这么多作业。
”“恩”“妈妈,我是晚上晚点睡呢还是早上起来做呢?
”“你希望妈妈替你做决定。
”“不用,我还是晚上做完再睡,否则明天起不来就麻烦了。
九岁的时候有一天孩子回家说:
妈妈,读书很无聊啊。
“恩,还有呢?
”“哎,这个学期真倒霉,碰到一个语文老师,我们都不喜欢她,”“哦,这样子。
看来真的有些让你失望。
”“是啊,妈妈你以前如果碰到不喜欢的老师怎么办呀?
”“恩,妈妈也有过这样的经验,妈妈也很苦恼的。
妈妈读初中的时候也故意和一个老师作对,在他的课堂看小说,结果被狠狠批评了一顿,那时候成绩也下降了。
后来我想就因为不喜欢他而让自己成绩下滑,好不值得啊。
后来我就不去老想这件事,慢慢成绩好起来,而且第二个学期就换老师了,以后也没看到他了。
“恩,看来我也没必要那么在乎他,反正他又不是教一辈子。
十岁的时候暑假生活开始了,孩子玩游戏玩的很入迷。
“宝贝,你玩的这么起劲,教教妈妈吧,妈妈看了都眼红。
”“恩,妈妈等我打完这一盘,我就教你啊。
”和孩子一起玩了起来,不知不觉已经是十一点了,“妈妈困了,妈妈去睡觉了,你呢?
”“妈妈你还陪我玩一下。
”“妈妈实在很困了,担心明天精神不好,都没办法起来做早餐。
”“那我也睡了。
妈妈的耐心等待孩子成长,只为和孩子相遇。
我们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具有佛陀的神性,是圆满具足的,对任何人事物没有评判,没有好坏对错之分,随着一天天长大,我们的各种各各样的特性显露出来,就有了父母眼中的优点和缺点。
父母觉得这样不好,那样不对时候,于是慢慢地知道自己如果不改变,就不是父母眼中的乖孩子。
而当自己没办法去改变一些“缺点”的时候,自卑就来了。
“我不够好“的声音围绕着自己。
随着年龄增长,开始不断地去追逐,去证明自己是有用的,当然也会带来很多快乐,很多成就感。
可夜深人静的时候内心的恐惧却时不时涌上心头,因为害怕失败,害怕失去“成功”的光环,于是每天都需要更加努力以博得更多的掌声和鲜花,大脑里没有片刻消停,在不断追逐中已经无法享受眼前的一花一草。
如果为人父母的我们意识到了:
孩子的成长不需要催促,不需要和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不需要按照统一的一个标准,只是让ta做自己,活出自己的那份力量,终有一天,孩子会找到自己来到这个世界的使命,找到ta真正热爱且乐意为之奋斗的事业,那么不管有没有鲜花和掌声,内在都有一份自在宁静和淡定。
爸爸妈妈们,只要我们相信,这就是事实。
现在我和小瓜瓜都会经常蹦出的一句话就是:
不着急,慢慢来!
和孩子一起,看看那白云飘过的天空,多美!
小瓜瓜快两岁了,每天都是在无忧无虑地经验着一切,在我眼里他所有行为没有好坏对错。
当我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我会尽量满足小瓜瓜探索的欲望,当然也有拒绝的时候,但无论何时我都会保持平和的心态,从来不会对小瓜瓜发脾气。
而当我越接纳越允许的时候,我发现小瓜瓜很少无理取闹,即使不愉快了也能很快平息自己的情绪。
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瓜瓜突然说要ipad听歌。
我平静地拒绝了。
”先吃饭。
“小瓜瓜不肯,开始哭闹,妈妈还是平和地看着他,他知道妈妈还不答应,转而躺在地板上了,我伸手去抱,瓜瓜不肯起来,于是我继续吃饭,允许他躺着,并且告诉他:
妈妈先吃饭了,妈妈饿了,你想躺就躺一下啊。
不到一分钟,小瓜瓜自己爬了起来,要妈妈抱抱,我赶紧放下碗筷,把他抱起来。
小瓜瓜看着妈妈,
我亲了他一下,小瓜瓜平静下来,开始吃饭了。
吃完饭洗完澡,我们一起在床上听歌,小瓜瓜非常高兴,时不时过来亲妈妈。
”听完这一首,妈妈来讲故事啦!
”“妈妈讲故事。
”小瓜瓜重复着。
于是就主动关掉iPad,开始听妈妈讲故事。
有碰到很多妈妈,说一旦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孩子就哭闹尖叫通过各种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真的没有办法。
于是给孩子贴上“任性”的标签。
我觉得孩子的表现不重要,妈妈们的心态是最重要的,面对孩子的哭闹,你是否依然内心平静,没有波澜。
如果你开始面部表情凝重,说话开始提高声调,极力想去制止,孩子的情绪越没有被接纳,ta就会不停息的哭闹,是想让你“真正看到”。
而当妈妈不接纳孩子的情绪,最后受不了,于是不情愿地无可奈何地满足了孩子,孩子知道了下次我有方法应对妈妈了,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妈妈滋生了越来越多的不满。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做什么事情都是有耐心的,那从自己做起,做一个有耐心的妈妈。
我是被大家公认的“急性子”的人,但自从有了小瓜瓜,我决定改变自己,因为我深知妈妈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
当我越来越有耐心时候,小瓜瓜的表现真是让我吃惊。
昨晚半夜,小瓜瓜说:
妈妈,我要喝水。
“好,等一下。
“我睡眼朦胧地回答着,”不着急,慢慢来!
”哇塞,我的小瓜瓜这句话可彻底把我弄清醒了。
曾经在他着急的时候,我说过两次,没想到小家伙一下就记住了。
以前带小瓜瓜在超市买完菜,小瓜瓜就要往外冲,我对小瓜瓜说:
瓜瓜等一下,我们要排队,买单。
多说了两次,小瓜瓜现很自觉地就说出来:
妈妈排队,买单。
我无法决定孩子以后的人生路,我能做的是注重提升自己内在的品质,做一个心态平和,有耐心,积极上进的妈妈,同时运用P.E.T.的沟通技巧和方法,和孩子有效沟通,成为他的好朋友。
让孩子活出only
1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去追求第一,追求number1,记得读书的时候我特别羡慕考试成绩全校第一的同学,年级第一将获得老师的赞赏和重视,在全校总结大会上获得鲜花和掌声。
而对于那些考试成绩不好的同学,经常会被老师冷嘲热讽。
”不会读书,那就只能种田养猪。
“在读小学的时候,我会经常听到这句话。
这些话语深深刻在潜意识里,有一股巨大的负面能量隐藏在体内,当在高中成绩下降时候那种担忧与焦虑渐渐显露出来。
”我好没用”内在这个声音让我无处可逃,却又无法面对。
现在回想起来,不是我没有能力学习好,而是这种恐惧笼罩心头,何谈发挥出自己潜能。
十多年过去了,在踏上自我身心成长的旅程后,我渐渐彻底明白了一个简单的道理:
天底下就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这个世上没有两个相同的人,当我们每个人都要去追求一个统一的优秀的标准,去追求number1,失去的是only1——作为独一无二存在的价值。
我的导师COCO说:
整个社会欣赏优秀的孩子,却忽略孩子活出only1的美的特质,而一个人活出自我的价值,绽放自我,找到自己的兴趣与热爱,然后享受这份乐趣,对社会,对家庭都是一份贡献。
是啊,一个获得父母无条件的爱与支持的孩子,一个活出自己的孩子,一个有稳定价值感的孩子,以后也能把ta最高品质的爱给到ta以后的孩子。
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啊!
每个人内在都有一座巨大的宝藏,可作为父母常常想迫不及待地去教育孩子,告诉ta什么是最好的,应该如何做,却没有意识到我们的价值观和信念未必就是正确的,在一个框框外面还有更多更大的可能性。
生命本身就是一种体验,放下去教导的心,和孩子一起重新去感受生命的种种乐趣和可能性真是让我们的人生更丰富。
昨天晚上我带着小瓜瓜在小公园玩,那里的桌子上有一副象棋,棋子只能在桌子上移动,不能拿。
小瓜瓜很好奇,就专心研究起来,把棋子推来推去。
忽然下雨了,我对瓜瓜说:
下雨了,我们回家吧。
小瓜瓜都没有搭理我,我知道他真的非常感兴趣,于是决定陪他,为他撑着伞。
看着专心致志的小瓜瓜,听着滴答的雨声,感受着夏日的清凉,那一刻,我真的很感动,感谢自己多年的成长,让我有能力给出这份爱,而不是对孩子的评判和指责。
雨越来越大了,小瓜瓜好像没有被影响,只是偶尔瞧妈妈笑笑,后来小瓜瓜衣服有些湿了,“我们回家吧。
“”回家“,小瓜瓜伸出手要妈妈抱,我把伞交给他,抱起他赶紧赶回去换衣服。
今天有一个妈妈告诉我他孩子很喜欢拆各种东西重组,而她却很担心那些重金属对他身体有影响。
说了很多次还是阻止不了孩子。
我开玩笑说:
你是在阻止一个发明家的诞生啊。
作为妈妈,我们能做的就是去支持到他,让他成为他自己,至于安全问题,应该是有办法去解决的。
让孩子活出only1吧,不再去比较,不再去要求!
这句"
为你好"
也是我们常常在嘴边挂起的一句话,这其实也是要命的一句话。
它会带给当事人什么样的感觉?
哦,这是为我好,我怎么能拒绝,接受了,自己却是压抑着,或有委屈、或有挫败、或有沮丧......而当奋力反抗的时候,冲突产生了,自己又有内疚、怨恨......
生活中我们常常打着"
为了你好"
的旗号,对身边的人施压却浑然不知。
昨天周六我和瓜瓜爸爸都加班,瓜瓜奶奶还得一个人照顾瓜瓜,晚上她吃完晚饭后就出门了,直到晚十一点了还没有回家。
瓜瓜爸爸非常恼怒:
都这么大个人了,还那么喜欢在外面跑。
我感受到了瓜瓜爸爸是有担心。
"瓜瓜奶奶好不容易晚上可以自由,和别的奶奶在楼下乘凉聊天,如果我们连她这个需求都要反对,那她会很郁闷。
""睡得太晚对她身体不好。
瓜瓜爸爸反驳到。
可是,如果我们不满足到她,她心情糟糕,那比晚睡更影响身体啊。
瓜瓜爸爸没有吭声。
瓜瓜奶奶回来后他也没有表现任何情绪。
想想看,如果瓜瓜奶奶高兴地回到家,却被儿子质问一通,心情肯定会低落。
还会在心里抱怨真是没有一点自由。
那瓜瓜爸爸这个"为你好"带来的是让家中气氛凝重。
联想到很多妈妈非常担心和焦虑,为孩子种种行为困扰。
孩子晚睡觉,担心的是ta身体;
孩子出去和同学玩,担心ta的安全;
孩子玩电脑时间长,担心的是ta的眼睛;
孩子不爱学习,担心ta的前途。
孩子和同学打架了,担心ta以后不懂得与人相处......总之,妈妈们会有各种各样的担心,因此通过各种方法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而且冠冕堂皇地告诉孩子:
我是为你好。
真的是这样吗?
孩子真的成为你眼中的孩子了,给你带来什么样的感觉?
你会心安,你会有面子,你会觉得以后自己年老的时候有依靠,这才是真正的需求吧。
你愿意承认吗?
如果我们放下"
这个念头,不管我做什么,我只是为自己,那么自己的生活和孩子的就不会纠缠在一起。
我活出我的精彩,我爱我的孩子,同时我允许孩子做ta自己,不管他呈现哪方面的特质,都没有对错,我都无条件地接纳,没有期待,因为我知道ta的人生需要ta自己去经历和感受。
那么,爱是流动的,一切都是在爱中......
在孩子面前说真话
今天一个妈妈说孩子经常耍赖皮,我说我们先不要给孩子贴这个标签吧。
这个妈妈说那说个事实,女儿和哥哥一起学习游泳,哥哥自己在房间练习游泳动作,做了300次动作,女儿没看到,她就说哥哥骗人,没做,还有哥哥不小心碰到她,她非说是故意,她不是一次两次啊,只要是她没看见的,或者跟她开玩笑的,她都说人家骗人。
凭直觉,我觉得这一定和妈妈平时的教育方式有关。
于是我问:
其实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你觉得孩子这样说的原因是什么?
“难道是她被骗太多?
”“你继续说说。
”我很想知道妈妈说的被骗太多是指什么。
“举个例子,就是我出差,她一定要我半夜回来,要不就大哭不让我走,我就骗他一定回来……类似这种.她老跟爸爸说:
妈妈又骗我……其实这个妈妈已经找到了原因,孩子觉得很多时候妈妈说的不是真话,自然也不会轻易相信别人。
我个人认为,如果做父母的我们希望获得孩子的信任,同时希望自己的孩子遵守承诺,不希望孩子有一天对自己撒谎,那么不管孩子多大,任何时候父母都要和孩子说真话,而且为自己言行负责,言出必行。
小瓜瓜快两岁了,我在家里杜绝自己和家人骗孩子。
几个月前,我出门的时候小瓜瓜也会大声哭,奶奶立马就说:
妈妈待会就回来了;
后来我告诉奶奶,一定要告诉孩子真相:
妈妈是下班后回来陪瓜瓜。
今天我们对孩子撒谎,孩子明天也会对我们撒谎。
小瓜瓜爸爸和奶奶慢慢也非常注意自己言行。
有的时候小瓜瓜要出去玩,我说等妈妈吃完饭,等我吃完饭后,小瓜瓜在玩玩具。
那这个时候我也要去提醒他:
妈妈刚才答应你出去玩,你还要去吗?
小瓜瓜高兴地说:
去玩。
也许我不和他提这个事情,他也忘记了;
如果大一点的孩子,睡觉前突然记起,妈妈你不是说带我出去玩吗?
妈妈有理由:
因为我忘记了,你当时也忘记了啊。
这个也许可以搪塞孩子,但孩子肯定会很失落。
所以坚持要说出来,是提醒自己在孩子面前一定要遵守承诺,一次又一次,孩子就会有这样的信念:
“妈妈是值得信任的,妈妈从来不会对我撒谎。
在孩子面前说真话,同时也意味着不对孩子虚假的接纳或者虚假的不接纳。
有的时候,我们学习了很多育儿理念,觉得自己要做一个“宽容”的父母,不应过多的干涉,因此对孩子表现出来的行为没有说什么,可心里却不舒服的,孩子非常敏感,从你的语音语调,肢体动作面部表情都透露出来你对她的行为不接纳。
“我妈妈很虚伪,有时候看似没有说什么,其实她很反感的。
”一个14岁的女儿谈及她周末晚上外出的时候,妈妈只说了一句:
要出去啊。
她明显感受妈妈是不高兴的,但并没有说什么。
虚假的接受会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孩子可能对父母的真诚和诚实产生怀疑。
妈妈说的和想的不一样,会失去对妈妈的信任。
P.E.T,父母效能训练与其他的育儿教育最大的区别就是P.E.T.里没有标准答案,不是说这个事情发生了你应该怎么做,那个事情发生了你又该怎么做,P.E.T.的理念是做真实的父母,每个人接纳度不一样,处理问题的方式自然是有区别,但父母们掌握了技巧和方法,就知道了如何去听和说。
当我们越有能力做真实的自己,孩子也有能力做真实的自己,那么爱是流动的!
培养内在的力量
一些妈妈在参加P.E.T.父母效能训练后有一个困惑:
我自己成长了,可我的家人都还是以往的方式对待孩子,我看了着急,但我又没有办法改变他们,说他们也不听,非常苦恼。
妈妈们为孩子不断学习成长自己,而改变又是一个过程,不是一两天就能看出效果,而家人在使用“绊脚石”却是很容易看到,俗话说:
旁观者清,但如果妈妈们为此纠结不快,开始抱怨,消耗自己的能量,那真的是不明智的做法。
之所以有这样的体会,是因为我也曾经为此郁闷,不接受家人的育儿方式,我深知那种无奈的感觉,可试图去改变他们的想法却是徒劳,反而造成家中气氛紧张。
于是我决定去改变,首先完全放下要去改变他们的想法,然后再把焦点放在自己的身上,我可以去做些什么。
我始终相信:
妈妈一定是带给孩子影响最大的人。
我要培养自己内在的一种力量:
接纳家人同时有自己坚定的方向而不被影响。
小瓜瓜有时候的“调皮捣蛋”会惹怒奶奶。
一次瓜瓜喝了一口水然后吐在椅子上,奶奶说不要吐,小瓜瓜更起劲,又喝了一口,吐在另外一把椅子上,这个时候小瓜瓜奶奶非常生气:
我去拿棍子了,无法无天了。
如果在以前,我会和奶奶去讲道理:
没关系,他这个时候是在体验不同的感觉,看看自己做的事情大人的反应,如果我们很生气,他觉得更好玩。
这个时候奶奶一定会来一句:
就你说的有理,内心仍然不快。
而现在我会这样去说:
哦,瓜瓜惹奶奶生气了,来,我们一起擦干净吧。
于是我去拿了抹布,握着小瓜瓜的手一起去擦。
小瓜瓜也很开心和妈妈一起把水擦掉,然后去玩别的了。
这个时候奶奶也消气了。
我发现,当我越镇定,也越体谅奶奶白天一个人帮我照顾瓜瓜的不容易,奶奶发火的次数也越来越少了。
小瓜瓜快两岁了,是发展自己个性的时候了。
最常说的一句话:
不要,也会执意的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通常情况下,我都会去支持他。
每天晚上小瓜瓜洗澡是最开心的时候,因为可以玩水,小瓜瓜在洗澡的时候一定要有自己的空间,让爸爸妈妈都走开。
二十分钟过去了,水都凉了,“瓜瓜好了吗?
”“还要玩水。
”小瓜瓜很肯定的大声回答。
于是我再加热水让他继续玩。
“你这是在溺爱孩子。
”小瓜瓜爸爸看到我的做法不高兴了。
“没事的,你去忙你的吧,我待会就抱他起来。
”我笑了一下,很平静地回应。
小瓜瓜爸爸也就走开了。
我知道这个阶段去满足到小瓜瓜的需求,对他以后的自尊自信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这些教育理念我只能在平时一点一滴地去渗透,不能在当下时刻去给他讲道理,让他觉得在孩子面前没有权威。
在成长过程中,这是我领悟到的做妈妈的又一必修功课——培养自己内在的力量。
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条件的地方
今天在腾讯新闻上看到一则新闻:
8岁孩子与家长交易上网时间:
刷碗可玩15分钟。
“我现在陷入死循环了,现在要他干什么,他都要求我给他增加上网时间,孩子每天玩游戏的时间还是很长。
”蔡女士无奈地说。
很多妈妈们都有这样的困惑,生怕孩子多玩了一会电脑游戏,孩子就会沉迷网络。
于是想出很多怪招,结果孩子应对也有很多办法。
爸爸妈妈们担心焦虑,孩子诚惶诚恐地玩着,不仅家中增加了紧张气氛,而且直接影响了亲子之间关系的亲密和谐。
家长经常担心孩子沉溺网游,觉得今天不管他,将来他就会沉溺其中一事无成。
曾经看到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我们只是活在由自己的感官经验所塑造出来的主观世界。
父母常常活在自己的恐惧焦虑当中,因此制造出来了种种问题。
暑假的时候孩子们好不容易有了放松自己的机会,如果父母没有主动想出很有意思的活动或者外出计划,那么在家玩游戏真是不错啊,痛痛快快地玩,疯狂地玩,不会玩的父母趁机可以请教孩子,当你和他的频道是一致的时候,而且无条件接纳的时候,孩子才会真正放松,也会向你敞开,而且绝对不会对这个东西长期上瘾。
回想自己读小学的时候,迷上了《青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