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3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21700855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22.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3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3Word文档格式.docx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3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3Word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检测 岳麓版选修3Word文档格式.docx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6.下图是关于马歇尔计划的漫画《来吧,小鱼》。

它表明(  )

A.杜鲁门主义出笼,美国开始在全世界扩张

B.“马歇尔计划”对西欧控制的加强

C.北约的组建使欧洲成为美国防御的最前沿

D.“马歇尔计划”稳定了欧洲的社会秩序

7.20世纪50年代,赫鲁晓夫曾经对美国记者表示:

“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

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安静下来。

”这表明(  )

A.苏联为维护世界和平,愿意与美国合作

B.苏联与美国合作,主要是为了防止战争

C.苏联要通过与美国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D.苏联想要成为世界霸主

8.下图“华盛顿的‘和平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宣传漫画,从图中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美苏双方为了实现和平而努力

B.苏联揭露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

C.美苏双方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D.美苏双方积极备战,准备发动新的世界大战

9.美国人布热津斯基在谈到美苏对抗时说:

“苏联的军事力量,以及它在西方人中间引起的恐惧,长期地模糊了这两个争夺者之间根本的不对称性。

”这种“不对称性”主要表现在(  )

A.意识形态的不同

B.经济水平的差距

C.军事力量的失衡

D.国家利益的冲突

10.肯尼迪在1960年参加美国总统竞选时提出“新边疆”的口号,即“今天的新边疆是未知的科学与空间领域,未解决的和平与战争问题,尚未征服的无知与偏见的孤立地带”。

他担任总统后,大力发展空间技术。

“新边疆”主义的目的是(  )

A.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B.确保美国的世界霸权

C.顺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要求

D.扩张美国的领土

11.下列四幅图片最能体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格局特征的是(  )

12.1967年10月,尼克松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越南战争之后的亚洲》一文,表达了尼克松主义的萌芽主张。

尼克松主义与杜鲁门政策的不同是(  )

A.强硬政策B.对苏“缓和”政策

C.全面收缩D.争夺的重点在欧洲

13.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对此有人说:

尼克松改变了世界。

但毛泽东却说:

是世界改变了尼克松。

其中“世界改变了尼克松”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多极化格局出现

B.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C.中国经济实力大幅提高

D.中苏关系缓和

14.观察下图,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表明(  )

苏军入侵阿富汗

A.苏联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

B.苏联采取积极进攻战略同美国争夺霸权

C.苏联强行向外推广社会主义制度

D.美国对苏联的扩张已无力进行任何阻止

15.从美苏对抗到苏联解体,我们可以看到(  )

A.美苏对抗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B.社会主义运动全面失败

C.苏联争霸和美国争霸有着本质区别

D.美苏对抗使苏联解体,也使美国削弱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题12分,第17题16分,第18题12分,共40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1943年夏,由副首相艾德礼主持的一个特别委员会提出了关于划分占领区的方案。

该方案建议:

(1)德国全境由苏、美、英三国占领;

(2)苏联占领德国东部,美国占领西南部,英国占领西北部。

该方案“完全符合英国四百年以来的外交政策,即整个欧洲将不会由一个大国进行统治,而英国的航运利益也将由于占领了德国的北海海岸而有所促进。

材料二 1961年,第二次柏林危机达到高潮。

赫鲁晓夫宣布暂停军队的复员,同时增加苏联的军费。

美国政府毫不退让,肯尼迪总统立刻表示决不允许被赶出西柏林,宣布采取增加国防预算等扩军措施。

这一次危机以修建隔绝东西柏林的柏林墙而暂告结束。

(1)根据材料,概括其反映的重要历史现象。

(4分)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上述历史现象产生的影响。

(8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 俄国人将正式加入国际组织,他们认为在那里有扩张苏联势力或削弱别国权力的机会。

莫斯科对待联合国,并不把它看作是根据各国共同利益和目的而建立的持久稳定的世界组织,而是把它看作有利于苏联追求上述目标的一个舞台。

只要苏联人认为联合国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就会留在联合国内。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

凯南致

国会电报(1946年2月22日)

材料二 1953年,马歇尔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一位评奖委员说,这是诺贝尔和平奖第一次被授予一位职业军人。

这样做,不是奖励他的军事功绩,而是奖励他为和平事业所做的工作。

他在演讲中说:

“对于把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一位军人,有相当多的议论。

这些议论显然很能影响其他人,但对我则恐怕就没有什么影响,经常摆在我面前的是写得清清楚楚的战争费用的分类账目,支撑它的则是墓碑。

这一切激励着我去寻找某种途径或方法,以避免另一场战争灾难。

——李辉《封面中国》

(1)根据材料一,指出乔治·

凯南对苏联加入联合国动机的认识。

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战后初期联合国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马歇尔“为和平事业所做的工作”。

1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材料一 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以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

在对德国和日本作战中,这是一个基本问题。

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杜鲁门总统1947年3月12日致国会的咨文

材料二

材料三 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一直在进行谈判。

我们在谈判中取得了一些进展,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

材料四 叶利钦xx年2月8日在访问意大利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我知道,要摒弃旧的思维模式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的惰性是很强的。

然而个别国家(指美国)总是试图把一个单极世界的模式,也就是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导作用强加给这个世界,这是不现实的,甚至可能是很危险的。

(1)材料一中,杜鲁门所说的“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主要指哪个国家?

美国对其采取了什么政策?

(2分)

(2)材料二的两幅图片再现了两极格局下的某些具体场景。

根据图片简述两极格局对国际关系产生的主要影响。

(3)依据材料三,概括尼克松时代美国对外政策的特征。

(4)依据材料四,概括20世纪90年代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特征。

(5)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格局的演变历程。

参考答案

1.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的“另一场战争”是指美苏“冷战”,美、苏斗争的主要原因在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制度上的冲突加剧。

2.答案:

美苏“冷战”开始于1947年,A项错误;

美苏战时同盟关系破裂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C项错误;

D项与史实不符。

应选B项。

3.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此政策贯穿整个‘冷战’时期”。

“冷战”即用除战争之外的一切手段遏制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所以此题选C项。

4.答案:

A 解析: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

5.答案:

由题干材料可知,该事件既有助于西欧经济恢复,但又造成欧洲分裂,这与马歇尔计划实施的影响相一致,故选A项。

6.答案:

从马歇尔计划实施的根本目的来考虑,B项符合题意。

7.答案:

赫鲁晓夫上台后,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的对外政策,故C项正确。

8.答案:

漫画中美国人将导弹装扮成和平鸽的模样,这体现了其和平政策的虚伪性。

9.答案:

“不对称性”是指美苏之间的差距,这主要表现在经济方面,苏联经济实力弱于美国。

10.答案:

从题干材料可知,美国要通过大力发展空间技术(航天技术)来扩大美国在美苏争霸中的优势地位,其目的是确保美国的世界霸权。

11.答案:

D

12.答案:

A、B两项意思相反,必选其一,根据背景可知B项正确;

美对苏缓和不等于美国放弃争霸,故C项错误,D项是共同点。

13.答案:

20世纪70年代,美国急于改善与中国关系的主要因素在于美国实力下降,它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14.答案:

苏军入侵阿富汗,反映出苏联咄咄逼人的进攻态势,这使苏美关系重新紧张起来。

15.答案:

D 解析:

美苏争霸对抗既拖垮了苏联,也削弱了美国,D项表述准确。

16.参考答案: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先被分区占领,后分裂成两个国家;

欧洲的“冷战”格局形成。

(2)顺应了世界人民清算法西斯的意愿;

德国的分裂加剧了东西方意识形态的冲突;

分区占领德国符合英国传统的欧洲大陆政策;

维护了英国的航海利益。

17.参考答案:

(1)认识:

以苏联的国家利益为出发点,扩张苏联势力,削弱别国权力。

作用:

宣扬了维护世界和平和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缓和紧张局势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当时并未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成为美苏操纵国际事务和争夺世界霸权的工具。

(2)评述:

马歇尔“为和平事业所做的工作”是指他提出并成功实施了马歇尔计划。

该计划帮助战后的西欧恢复了经济,稳定了西欧的资本主义统治秩序;

美国借此成功控制了西欧;

是美国“冷战”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美国由此加强了同苏联的“冷战”对峙。

解析:

(1)问的认识可从乔治·

凯南的阶级立场及材料信息中得出;

初期作用应从正反两方面分析,既要看到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的作用,也要认识到美、苏以此为工具争霸。

(2)问从马歇尔计划对西欧、美国、世界三个方面的影响进行评述。

18.参考答案:

(1)苏联。

“冷战”政策。

(2)德国分裂;

世界动荡不安。

(3)以谈判为主要方式(处于守势)。

(4)建立单极世界;

推行强权政治。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两极格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多极化趋势;

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多极化趋势加强)。

 

2019-2020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单元测试岳麓版选修3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二战后期,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上讨论的问题有(  )

①建立反法西斯同盟 ②《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 ③联合国的建立问题 ④如何处置德国等战败国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二战后的美国当局认为,共产主义“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

在任何地方发生的每一变动中,我们总能看到有‘莫斯科共产主义’在插手”,这种观点从本质上反映出

(  )

A.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制度间的矛盾无法调和

B.美国认为苏联成为其推行世界霸权的障碍

C.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尖锐对立

D.苏联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趋激烈

3.20世纪40年代,乔治·

凯南在致美国国务院电报中说:

“总结起来说,我们对着一个政治力量,它狂热地坚信,它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性地妥协办法。

……如何对付这个力量的问题,无疑是我国外交所面临的最巨大的任务。

……这个问题是我们有能力解决,不必通过一场全面的军事冲突来解决。

”文中的“政治力量”指的是(  )

A.英国B.苏联

C.日本D.德国

4.十月革命后,丘吉尔曾组织帝国主义国家武装干涉苏俄;

苏德战争爆发后,他主张“给俄国和俄国人民一切可能的援助”;

1946年3月,他又发表了“铁幕”演说。

这些现象不能表明的是(  )

A.丘吉尔是资本主义的忠实卫士

B.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结盟

C.国际关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D.英国对苏联的根本立场不断改变

5.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苏联的“冷战”宣传漫画:

华盛顿的和平鸽

6.右图是二战后初期苏联的一幅宣传漫画,从图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古巴导弹危机中美苏双方的激烈对抗

B.苏联揭示了二战后美国和平政策的虚伪性

C.是美国对华约组织的挑战

D.苏联对马歇尔计划的应对

7.1961年,美国总统肯尼迪提出了“和平战略”,这一战略的实质是(  )

A.维护世界的稳定与繁荣

B.放弃美国的全球霸权政策

C.运用文、武两手称霸世界

D.与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共处

8.20世纪70年代美苏在战略核武器问题上达成协议,这说明(  )

①美国拥有战略优势 ②美国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③美苏在战略核武器上的竞争重点发生转移 ④苏联经济已不堪军备竞赛的重负

A.②③B.①④C.②④D.③④

9.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这表明(  )

①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 ②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 ③东欧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经济基础不够成熟 ④社会主义国家应走符合本国实际的道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0.1970年2月,尼克松总统在对外政策报告中说:

“我们朝着改善同北京的实际关系的方面采取我们所能采取的那些步骤,那些肯定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符合亚洲的和平和稳定的利益的。

”尼克松说这番话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综合国力强大

B.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

C.中苏两国友好关系破裂

D.美国开始调整对华政策

11.促使尼克松调整美国全球战略的因素有(  )

①国内经济增长缓慢 ②侵越战争遭受严重挫折

③军事实力被苏联赶上 ④发生古巴导弹危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①③④

12.下列历史事件,与苏联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战略意图不符的是(  )

A.对阿富汗实行军事占领

B.同中国改善关系

C.放松对东欧地区的控制

D.大力裁减军备

二、非选择题(13题17分,14题18分,15题17分,共52分)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8年初,美国总统威尔逊提出“世界和平纲领”和“十四点原则”。

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了对欧洲的经济援助计划,但两者实施的结果却大相径庭。

“十四点原则”遭到了英国、法国的联合反对,美国拒绝加入国联,而马歇尔的“欧洲复兴计划”却使西欧成为美国的势力范围,西欧受制于美国。

材料二 1969年,尼克松任美国总统后声称:

同西欧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的基石”,坚决拒绝了国内一部分人提出的从欧洲撤军的建议,还把越南战争后从亚洲撤出的军队调往欧洲,尼克松还声称“美国继续对西欧施加支配性影响”,就会“自取失败”,美国应调整同西欧国家的关系,同西欧国家“加强磋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

请回答:

(1)“十四点原则”和“欧洲复兴计划”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2)材料一中两种不同结果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二中尼克松为什么要加强在欧洲的军事力量?

(5分)

(4)材料二中美国与西欧建立伙伴关系的本质目的是什么?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要忘记以下情况,德国人入侵苏联,是经过芬兰、波兰、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匈牙利的。

德国人所以能够经过这些国家侵入苏联,是因为在这些国家中,当时存在着敌视苏联的政策。

……苏联为了保证自己将来的安全,力求在这些国家内能有对于苏联抱着善意态度的政府。

——斯大林《关于丘吉尔先生的演说和〈真理报〉记者的谈话》

材料二 赫鲁晓夫说:

“和平共处是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政策的总路线。

”他同时强调:

“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苏联和美国之间建立持久的友好关系,对巩固和平有重大意义。

材料三 1973年勃列日涅夫曾在捷克斯洛伐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东欧各国共产党领导人秘密会议上阐述了苏联的“缓和战略”。

他认为,“缓和”为的是“使苏联赢得时间来加强我们的军事和经济实力,以便在1985年以前使力量对比发生决定性的变化,从而使我们能够在任何需要实现我们意愿的地方实现我们的意愿。

——周尚文、叶书宗、王斯德著《苏联兴亡史》

(1)斯大林认为苏联扩充势力范围的理由是什么?

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6分)

(2)赫鲁晓夫是怎样调整对外政策的?

在当时有什么冲突的现象?

(3)材料三中苏联“缓和”的根本意图是什么?

最终结果如何?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81年秋,以美国前国防情报局局长格雷厄姆和美国氢弹之父泰勒为首的数十名科学家向里根提出了《高边疆:

国家生存的战略》的研究报告,认为:

利用现有的和潜在的技术可在21世纪建立确保美国安全的战略防御系统,从而夺取对苏冷战的全面优势。

“星战”计划出笼后首先是加速国防科技发展、夺取军事优势的计划。

材料二 “星战”计划的另一目的,是激化竞争,将苏联拖入更高层次的军备竞赛,最终将其拖垮。

经过多年的冷战和美苏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前苏联的经济结构严重失衡。

……但是,美国的“星战”计划出笼后,苏联被迫大幅度增加军费。

材料三 70年代……美国科技界一批很有潜力的技术尚未得到充分开发,为加速高科技的产业化进程,并以此作为新的发展动力,推动处于“滞胀”中的美国摆脱困境……实验证明,“星战”计划在美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领域,如航天、能源和计算机等领域的应用极大地刺激了美国经济的好转。

(1)结合材料分析星球大战计划得以实施的最基本条件。

(2)结合材料一、二分析,美国进行“星球大战”计划还有哪些目的?

(3)美国这一政策的实施对当时美苏两国有何影响?

(4)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有关历史知识分析“星球大战”计划提出的历史背景。

(5)结合“星球大战”计划对美苏争霸结果的影响,谈谈它们对当前中美关系的启示。

(3分)

答案

1.D 2.B 3.B 4.D 5.C 6.B 7.C 8.A 9.C 10.B 11.B 12.A 

13.

(1)利用经济优势控制西欧。

(2)原因:

“一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增强,但军事实力还不足以控制西欧,英法也不甘心受制于人失去其传统的大国中心地位,反对美国的控制。

“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西欧国家则普遍衰落,为争取美国经济援助抵制苏联和共产主义的影响,不得不依赖美国。

(3)欧洲是美苏争霸的重点,随着西欧崛起,逐步要求摆脱美国控制必然危及美国在欧洲的争霸。

(4)笼络西欧国家的同时加紧对西欧国家的控制,美国称霸欧洲的本质没变。

14.

(1)吸取“二战”的教训,扶植对苏友好政府,保证自身安全。

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经互会、华约。

(2)力图实现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

第二次柏林危机,军备竞赛酿成古巴导弹危机。

(3)增强苏联的经济军事实力,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苏联经济陷入困境,戈尔巴乔夫进行经济改革仍未摆脱困境。

15.

(1)第三次科技革命。

(2)推动美国经济发展,拖垮苏联经济。

(3)带动了美国经济的发展;

长期以来给苏联经济造成沉重负担。

(4)20世纪70年代以来,苏联已在战略核武器方面赶上美国;

里根政府提出所谓的新“遏制”战略,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

(5)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

坚持和平崛起,不称霸;

坚持科教兴国战略,抢抓科技的制高点,努力发展高科技;

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其它课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