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中央水泵房工程炮掘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9928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44 大小:67.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矿井中央水泵房工程炮掘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矿井中央水泵房工程炮掘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矿井中央水泵房工程炮掘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矿井中央水泵房工程炮掘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矿井中央水泵房工程炮掘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矿井中央水泵房工程炮掘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

《矿井中央水泵房工程炮掘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矿井中央水泵房工程炮掘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矿井中央水泵房工程炮掘作业规程文档格式.docx

第八节排水------------------------------------------------------------------------------------31

第九节运输------------------------------------------------------------------------------------31

第十节照明、通信和信---------------------------------------------------------------------32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2

第一节劳动组织------------------------------------------------------------------------------32

第二节作业循环------------------------------------------------------------------------------32

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32

第七章主要安全技术措施------------------------------------------------------------------33

第一节一通三防------------------------------------------------------------------------------33

第二节顶板------------------------------------------------------------------------------------36

第三节爆破------------------------------------------------------------------------------------36

第四节防治水---------------------------------------------------------------------------------38

第五节机电管理------------------------------------------------------------------------------39

第六节运输------------------------------------------------------------------------------------40

第七章喷浆------------------------------------------------------------------------------------42

第八节其它------------------------------------------------------------------------------------44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44

第一章编制概况

第一节概况

一、巷道名称

本作业规程掘进的巷道名称为中央水泵房

二、掘进目的及巷道用途

掘进目的:

形成矿井中央水泵房

巷道用途:

是矿井供排水系统的一部分,担负矿井供排水集中控制。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

1、巷道设计长度:

根据晋中市煤炭规划设计院提供的设计图纸,总工程量为82.972m,其中中央水泵房通路13.55m,泵房22.822m,壁龛10.5m,配水巷8.6m,吸水井、配水井27.5m。

2、服务年限:

该巷道服务年限与矿井服务年限相同为17.1年。

四、预计开工、竣工时间

预计本巷道在2012年9月10日开工,竣工时间在2012年10月31日(掘进结束)。

工期50天。

第二节依据

1、中央泵房设计平、断面图S1014(10)-131-01;

2、《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

3、《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修订版

4、矿井批复的初步设计和地质报告

第二章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概况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层开采情况

煤层名称

15号煤层

煤层牌号

贫煤

工作面

名称

中央泵房

地面标高

高1532.8m

低1451m

井下水平标高

1326.95m

工作面位置及相邻关系采掘情况

该工作面与主斜井井筒平行,位于副斜井西13.5m,北为中央泵房管子道,男与中央变电所相接,东为正在新建的水仓。

地面相对位置

该工作面地面为丘陵山区,无建筑物。

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煤层特征情况表

指标

参数

煤层厚度(最小—最大/平均)m

5.00—5.85m/5.5m

煤层倾角(最小—最大/平均)(°

—6°

/5°

煤层硬度

3

煤层结构

比较简单

地温

正常

煤层自然倾向性等级、自然倾向性

Ⅲ、不易自燃

矿井瓦斯绝对涌出量/(m3/min)

0.93

煤层顶底板情况表

顶底板名称

岩石类别

厚度/m

岩性

泥岩

9.1

黑色,泥质成份,断口平坦,呈碎快状

炭质泥岩

1.09

黑色,炭质成份,呈碎块状,污手。

铝质泥岩

0.71

灰白色,成份以泥质、铝质为主,断口呈参差状,有滑感。

泥岩

4.04

黑色,质脆易碎,呈破碎状

5.97

灰色,含植物碎屑化石,局部夹煤线、砂质泥岩、或中砂岩

第三节地质构造

井田地层走向为N14°

E向,倾向为N284°

W向的简单单斜,倾角5-6°

,以探明的F1条正断层,位于井田西边界,与现在水仓施工区域最近距离有140米,根据原天贵巷道揭露的F1断层认定此断层不导水。

另外原轨道上山巷道内未发现有陷落柱,为此可推测施工区域范围内无大的地质构造,对巷道施工无影响。

第四节水文地质

(一)、地表径流

井田地处太行**麓,为地貌起伏较大的中山--黄土(阶地)沟壑侵蚀地貌,井田地面沟谷发育,无水体存在,地表河流不发育,大部分沟谷平时干涸无水,只有雨季时才有洪水沿沟排泄。

(二)、含水层

井田内地层含有5层含水层,具体分述如下

1、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水层

奥陶岩岩性主要为灰-浅灰色石灰岩,下部裂隙较发育,局部有溶蚀现象,奥灰水位东南高,西北低,奥灰水位向西北径流,推测井田内奥灰水位835-836m。

井田内15号煤层底板标高为1230m-1400m,煤层高于奥灰水位,奥灰水对15号煤层没有影响。

2、上石炭统太原组灰岩裂隙含水层

本井田范围内,太原组中下部普遍含有三层石灰岩,即K2、K3和K4灰岩,厚度分别为2.00-9.88m,0.50-6.00m和1.80-12.55m,K2、K3灰岩质纯,K4灰岩局部含泥质节理发育,并有溶蚀现象,据上元井田314号钻孔对该组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q=3.37×

10-4L/s·

m,渗透系数为0.00148m/d,富水性弱,

3、下二叠统**组砂岩裂隙含水层

**组平均厚度53.82m,包括顶界K8砂岩,一般含中粗粒砂岩2-4层,据钻孔岩芯鉴定可知:

砂岩少,裂隙发育,其中K8砂岩粒度较粗,厚度最大,为该段主要砂体,底界K7砂岩为中细粒砂岩,局部裂隙发育,据上元井田对该组砂岩进行抽水试验,单位涌水量0.0013L/s·

m,渗透系数0.0113m/d,富水性弱,

4、基岩风化裂隙含水层

井田西北部下石盒子组大面积出露,经长期风化剥蚀,风化裂隙发育,直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含水性强。

5、第四系砂砾含水层

主要为较大沟谷中的河床沙砾层,通过河流的下渗及大气降水直接补给,含水性比较丰富,大多民用水井取此水。

(三)、主要隔水层

1、中石炭统本溪组隔水层组;

2、上石炭统太原组底部泥质岩隔水层组;

3、二叠系**组、下石盒子组层间隔水层;

三层隔水层均质地致密,发育普遍,隔水性好。

(四)、矿井采空区积水

本井田内3号煤层采空区内虽存有大量积水,但3号煤层采空区与现设计水仓的层间距为108.米,在没有遇到大的地质构造和导水裂隙带时,3号煤采空区积水一般不会对巷道施工构成威胁。

(五)、矿井水文地质类型

根据已批准的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确定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中等。

但根据实际煤岩层的观测,此区域的水文地质比较简单。

(六)、矿井涌水量

现在矿井正在处在基建期间,矿井涌水量不大,现在实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4m³

/h,最大涌水量6m³

/h。

预计在此水仓开掘时,矿井涌水量会有稍微增加。

矿井水增加主要水源为K2灰岩裂隙水和顶部砂岩裂隙水。

.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第一节巷道布置

中央水泵房沿15#煤层地板掘进,施工为水平巷,水平标高1326.95m,断面设计为半圆拱,工程量方位N52°

36′49″,开口自中央变电所由南向北方向进行施工,总工程量为82.972m,其中中央水泵房通路13.55m,中央水泵房22.822m,壁龛10.5m,配水巷8.6m,吸水井、配水井27.5m。

中央水泵房设计断面为半圆拱,净宽4.2m,净高4m,净断面14.86㎡。

具体布置详见中央泵房巷道平、断面图S1014(10)—131—01。

第二节 矿压观测

一、观测对象:

中央泵房顶板(包括交叉口、变向段、特殊地质构造段)

二、观测内容:

日常观测包括三部分内容:

锚杆、锚索的锚固力、扭矩抽查、顶板离层监测。

三、观测方法:

(一)锚固力抽检:

在施工中,每300根锚杆抽查一组,每组3根,顶板1根,两帮各1根,进行抽检。

(二)预紧力抽检:

在施工中,安排专人按不小于30%的比例,和不大于2天的时间间隔,用力矩扳手对锚杆螺母预紧力进行抽检。

(三)离层仪观测方法:

离层仪深基点8m,浅基点2m,根据深浅基点显示的刻度,直接读取数据。

四、数据处理

抽检时只做非破坏性拉拔(拉至设计锚固力的90%),顶锚杆设计锚固力不小于80KN,帮锚杆设计锚固力不小于60KN,达到设计要求的90%后,停止拉拔,若发现不合格锚杆,要在附近及时补打。

(二)扭矩抽检:

用扭矩扳手对锚杆螺母扭矩进行抽检,顶锚杆螺母扭紧力矩达到150N.m,帮锚杆螺母扭紧力矩达到100N.m,即为合格。

(三)锚杆、锚索的锚固力及锚杆扭矩的抽检,由施工队验收员负责并做好数据记录,数据记录由施工队技术员进行分析处理。

第二节支护设计

一、巷道断面:

中央水泵房通路、中央水泵房布置于岩石巷道,断面设计为半圆拱。

(1)中央水泵房通路(1-1断面)掘进宽度3300mm、掘高2950mm,墙高1300mm,拱高1650mm;

巷道净宽3000mm、净高2800mm,墙高1300mm、拱高1500mm,S掘=8.54m2,S净=7.41m2。

(2)中央水泵房(2-2断面)掘进宽度5000mm、掘高4400mm,墙高1900mm,拱高2500mm;

巷道净宽4200mm、净高4000mm,墙高1900mm、拱高2100mm,S掘=19.25m2,S净=14.86m2。

二、支护方式

(一)、永久支护

1、中央水泵房通道(1-1断面)采用锚网喷支护;

喷射C20砼,厚度150mm;

采用树脂锚杆,顶锚杆杆体采用Ф20mm20mnsi左旋高强度螺纹钢制成,长度2000mm,帮锚杆采用Ф18mm圆钢制成,长度1800mm,间排距800mm,交错排列,底锚杆与水平夹角为30°

顶锚杆锚固剂采用K2360、Z2360各一支,帮锚杆锚固剂采用K2360型一支;

钢筋网采用Ф6mm钢筋焊接而成,规格1700×

900mm,网孔规格为100×

100mm,搭接长度100mm,搭接处每隔300mm用12#铁丝绑扎一道。

设计喷浆厚度150mm,初喷厚度必须达到50mm,喷浆允许滞后工作面30m。

2、中央水泵房(2-2断面)采用二次支护,首先采用锚网喷支护,喷射C20砼,厚度50mm,锚杆长度2400mm,其他参数同(1-1断面);

然后浇注C25砼350mm,总壁厚为400mm。

混凝土碹支护;

浇注C30砼,壁厚300mm。

泵房采用C20砼铺底,厚100mm;

泵房硐室铺底等基础施工后再进行。

栅栏门:

规格为1.5m×

1.8m(宽×

高),采用普通砖砌筑;

密闭门:

高),采用C20砼浇注。

(二)、临时支护方式

金属前探梁临时支护

1、材料:

前探梁用10#槽钢制成,每根长4.0m;

吊环使用φ20mm的圆钢制成,和锚杆螺丝焊接牢固。

2、使用:

使用3根前探梁,每根前探梁使用3个吊环。

施工方法与工艺

1、每掘够一片网,敲帮问顶彻底后,人员站在锚杆支护顶网下,进行前探梁超前支护。

2、装前探梁时,先将金属网置于前探梁上,然后将前探梁的前端顶到工作面迎头,操作时至少两人进行,一人站在前端卡子位置扶着前探梁,一人在前探梁后端头向前窜移动前探梁,当前探梁到位后,移动前探梁的人员再将前探梁三个卡环从后向前固定在锚杆外露端头上。

3、安装完毕后,将前探梁与金属网间用1500×

200×

50mm的柳木背板背紧刹牢接顶,确保前探梁、金属网与顶板贴实。

4、在整个的操作过程中,必须有专人观察巷道顶板的变化情况,操作人员必须站在有锚杆支护的顶板下进行操作,严禁空顶作业。

质量标准和要求

1、前探梁临时支护最大控顶距1800mm,临时支护要紧跟迎头,严禁空顶作业。

2、控顶距离大于一排锚杆的距离(>

800mm)时,必须使用前探梁进行临时支护。

3、临时支护使用的前探梁根数不少于3根,每根前探梁使用的前探梁固定吊环数量不少于3个。

4、临时支护前探梁使用必须规范。

严禁少用前探梁或前探梁吊环,前探梁吊环必须挂在锚杆外露端头上,并用螺母上紧,螺母上好之后,锚杆头露出螺母丝扣不得小于3扣,严禁直接挂在金属网上或锚杆上。

5、锚网支护紧跟迎头时,如需爆破时,将前探梁取下,放置到后巷已经形成永久支护的安全地点,以防崩坏前探梁。

附图:

1-1断面支护图、2-2断面支护图、3-3断面支护图、A-A断面图、B-B断面图;

第三节支护工艺

一、施工工艺流程

(一)中央泵房通路施工工艺流程

交接班→安全检查→打眼放炮→敲帮问顶→前探梁临时支护→锚网索永久支护→出渣→喷浆。

(二)中央泵房施工工艺流程

交接班→安全检查→打眼放炮→敲帮问顶→前探梁临时支护→锚网索永久支护→出渣→喷浆(挖基础→支架、立模→混凝土浇注→养护)。

二、支护材料规格及参数

1、锚杆及锚固剂:

顶锚杆采用直径为20mm的左旋高强度螺纹钢锚杆,长度为2000mm,帮锚杆采用直径为18mm的圆钢制成,长度为1800mm,间排距为800mm×

800mm。

每根顶锚杆使用2卷树脂锚固剂,树脂锚固剂型号为K2360型和Z2360型,每根帮锚杆使用1卷树脂锚固剂,树脂锚固剂型号为K2360型,锚杆的外露长度小于50mm;

顶锚杆托盘采用长×

宽×

厚=120mm×

120mm×

8mm球面铁托盘制成,帮锚杆托盘采用长×

8mm普通铁托盘制成。

2、钢筋网片采用ø

6mm钢筋焊接规格1700mm×

900mm的金属网片,网孔100mm×

100mm,网片要压茬连接。

搭接长度100mm,搭接处每隔300mm用12号铅丝2股对折绑扎一道。

3、特殊地质构造带加设锚索支护,锚索采用ø

17.8(1×

7丝钢绞线),长6300mm,托板规格长×

厚=300×

300×

10mm的钢托盘,每根锚索使用1支K2360和2支Z2360树脂药卷,锚索间排距1600×

1600mm。

4、初喷砼标号不得低于C20,全断面喷厚为30mm,水泥为425#硅酸盐水泥,水泥与砂子、石子的重量比为1:

2.07:

2.07;

5、混凝土浇注砼标号为C30。

水泥为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与砂子、石子的重量比为1:

2:

2;

6、速凝剂型号为JG2型,掺入量为水泥的4%。

7、水泥、速凝剂、砂子、石子要分类存放在地面库房,水泥和速凝剂存放分别控制在10t和2t左右,不得大量存放,以防长时间存放受潮失效。

三、锚杆、锚索安装工艺

1、打锚杆眼

(1)首先必须进行敲帮问顶,用长柄工具及时将工作面迎头的危岩悬矸处理掉,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打眼支护,打眼必须站在临时支护下面。

(2)打眼前,要根据中腰线检查巷道断面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时必须用风镐扩帮进行处理。

(3)打顶锚杆眼深度为2.4m,帮锚杆眼深度为1.8m,锚杆外露长度不应超过50mm,眼孔与岩壁尽量保持垂直,夹角不小于75°

,打完眼后应将眼内的积水,岩粉清理干净后再进行锚固。

2、锚杆安装

(1)装树脂药卷前,先用锚杆插入孔内试探锚杆眼的深度,看孔深是否符合要求,孔深不够时应及时重新打眼达到要求为止。

(2)安装锚杆时,先把快凝树脂药卷按规定的数量装入眼内,再装入中凝树脂药卷,随后插入锚杆。

此时安好连接套,插入锚杆机启动锚杆机使之旋转,慢慢推进到眼底,搅拌20s停钻,待5min后方可卸下连接套。

上好托板,螺母用扭矩扳手拧紧或用锚杆机直接拧紧。

(3)锚杆的托板要紧贴岩壁面,在安装锚杆,锚杆的锚固力不低于80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