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文言文总复习试题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9814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下文言文总复习试题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七下文言文总复习试题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七下文言文总复习试题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七下文言文总复习试题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七下文言文总复习试题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下文言文总复习试题Word格式.docx

《七下文言文总复习试题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下文言文总复习试题Word格式.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下文言文总复习试题Word格式.docx

     

它有哪几层意思?

木兰诗

1、作者(朝代)  ,文章选自,这诗歌是    (朝代)

北方的一首民歌

2、对黑体字翻译: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 )户织,不闻机杼(  )(注音)声,惟( )

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  )(帖:

  )(注音),可汗(  )大点兵(   )。

军书(  )十二(    )卷,卷卷有爷(  )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  )为市( )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  )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注音),南市买辔(  )(注音)头,北市买长鞭。

旦( )辞爷娘去( ),暮(  )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 )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溅:

  )(注音)。

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        )骑鸣啾啾(     )。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 )飞。

朔(  )(注音)气(   )传金柝( )(注音),寒光照铁衣(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    )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

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   )尚书郎。

愿( )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  )相扶将(  )。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   )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 )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

双兔傍地走( ),安(  )能辨我是雄雌?

3、文章出了两个成语,分别是:

    ,意思是:

           

4、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句子是:

描写木兰回家,家人兴高采烈的场面的句子是:

木兰与伙伴喜剧见面的句子是:

用比喻巧妙解答木兰女扮男装奥秘的句子是:

侧面描写木兰功勋卓著的句子是

最能反映木兰艰辛的战场生活的句子是:

最能反映木兰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的句子是:

5、“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一句子你怎么理解?

                            

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一句子你怎么理解?

                   

7、为什么木兰“不用尚书郎”,反而要“还故乡”呢?

8、该文叙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你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概括吗?

      

  这个故事有怎样的特点?

你能用一个双音节词语概括吗?

    

9、该文故事性很强,如果按照情节概括的话,高潮和结局部分是什么呢?

你能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吗?

       

10、你心目中的木兰是个怎样的形象呢?

 你还知道古代其他有名的女性吗?

11、你能说说体现“爱国”思想的诗句吗?

(最起码两句)

孙权劝学

1、作者,字,(朝代)家,家

2、文章选自,这是一部史,记载了从到共年的史事。

3、孙权,字    三国时   的创建者。

曹操在赤壁战败后曾感叹:

生子当如    ,孙权读书治国的才能可见一斑。

4、对黑体字解释:

初(),权谓()吕蒙曰:

“!

”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5、文章与《伤仲永》比较,有何异同?

                                  

6、文章出了两个成语:

,意思是:

7、文章给了你什么启示:

8、文中共出现了3个人物:

孙权、吕蒙、鲁肃,他们分别有什么性格特征:

                                  

9、文中的“经”具体是指:

                      

10、“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    ,作用是: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了吕蒙“学”的    

11、孙权告诉吕蒙的学习方法和学习目标是:

     、     (用原文词语填空)

12、有的同学认为,老师、同学只喜欢成绩好的学生,这是校园里的“势利眼”。

请你联系文中鲁肃与吕蒙结友的失事,谈谈你的看法。

                                  

13、你能说出古今中外有关“劝学”的名言吗?

(至少两句)

                                    

                              

口技

1、作者,字,(朝代)人

2、文章选自(朝代)   编选的笔记小说

3、对黑体字解释:

京中有善  口技者。

会  宾客大宴    ,于厅事    之  东北角,施   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

众宾团坐     。

少顷    ,但  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满坐  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   ,  (注音),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其

夫呓语   。

既而儿醒,大啼。

夫亦醒。

妇抚儿乳   ,儿含乳   啼,妇拍而呜        之。

又一大儿醒,絮絮    不止。

当是时   ,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  (注音)大儿声,一时   齐发,众妙   毕备。

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  妙   绝   。

未几   ,夫齁   , (注音)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微闻有鼠

作作索索         ,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  少   舒,稍稍     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

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  间  ,  (注音)力拉     崩倒之声,火  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又夹百千求救声,曳  ,  (注音)屋许  (注音)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  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

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  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  离席,奋  袖出臂,两股  战战  ,几欲先走   。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  毕  绝  。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

扇、一抚尺而已。

4、口技艺人表演了哪些场景:

  哪个是表演高潮:

5、由一个字统摄了全文:

   

6、文章首尾都交代了“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起到什么作用?

7、文章对口技艺人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办法,你能说出文中侧面描写的句子并翻译吗?

8、本人之所以把表演写得这么传神,全在于作者的文字功底,他不但有具体细致的声音模拟,还有对声音的概括介绍。

你能把概括描写的句子找出来并翻译吗?

                              

                                

  这样写作起到了什么作用?

                     

9、表现人们在火场中惊恐万状的句子是:

  表现火势的猛烈和火场的纷乱的句子是:

10、“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11、辨析下列表示时间的词语:

少顷既而是时一时未几忽俄而忽然

表示突然发生:

表示同时发生:

表示相继发生:

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

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12、阅读下面的句子和古诗,体会两者的相同点,积累描写表现的技法: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口技》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相同点:

技法:

夸父逐日

1、文章选自      ,这是一部   著作,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还保存了不少远古的。

2、对黑体字解释:

夸父与日逐走   ,入日;

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     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

3、文章出了一个成语是:

     ,意思是:

            

4、夸父是个怎样的形象?

5、“逐日”的意思是:

          ,

  怎样理解这一行为?

这一行为体现了夸父的英雄气概,反映了             

          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6、我国古代与太阳有关的神话还有           

  你还知道有关太阳的哪些诗句吗?

(写出两句即可)        

7、夸父去世后手杖为什么还要化为邓林?

两小儿辩日

1文章选自      ,旧说该书由  (朝代)    所作

孔子东   游   ,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     故   。

一儿曰:

“我以  日始出时去  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日初出大如车盖,及  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  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  也。

两小儿笑曰:

“孰  为  汝  多知  乎  ?

3、两小儿谈自己的观点,他们各自感受的出发点是什么?

  他们的观点和根据都是不全面的,你能根据科学原理说明正确的看法吗?

4、两小儿的辩斗对你有什么启发?

                 

  他们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5、“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了                     

6、该文反映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1、作者,字,又字 ,号    ,世称    ,  (朝代)人,郭沫若称赞他的写作是                

2、文章选自    ,该书名的意思是: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  ,止  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    

甚  远。

屠惧,投以骨      。

一狼得骨止  ,一狼仍从  。

复  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        并驱    如故  。

屠大窘   ,恐前后受其敌。

顾   野有麦场,场主积薪  其中,苫蔽   ,  (“苫“注音)成丘。

屠乃  奔倚其下,弛  担持  刀。

狼不敢前  ,眈眈   ,  (注音)相向。

少时   ,一狼径去  ,其一犬      坐于  前。

久之     ,目似瞑  ,意  暇   甚。

屠暴  起,以  刀劈狼首,又数刀毙  之。

方  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    其中,意  将隧    入以  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  尾。

屠自后断其股   ,亦毙之。

乃  悟前狼假寐  ,盖   以  诱敌。

狼亦黠  ,  (注音)矣,而顷刻  两毙,禽兽之变诈   几何  哉?

止增笑耳   。

4、“乃悟前狼假寐”中的“假寐”的表现是:

  表现屠户的警觉性高的句子是:

  表现狼阴险狡诈的句子有:

  表现狼贪婪的句子有:

  描写狼“犬坐于前”的神态的句子是:

  描写狼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最能表现屠户勇敢的句子是:

  表现屠户的害怕心理和侥幸心理的句子是:

5、本文按照   、   和杀狼、   的顺序,第三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    ,第四部分属于情节发展中的       。

叙述了两狼与屠户之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最后作者点明故事的主题:

                      (用原文回答)

你能用现代汉语说该主题的意思吗?

6、屠户起先怕狼,后来怎样战胜狼的?

                               ,

  屠户战胜狼的原因是什么?

7、全文以   和   表达方式为主,揭示出          ,

  说明                            

  告诫人们                          

8、你知道有关狼的成语吗?

(写出5个)

参考答案:

《伤仲永》

1、王安石介甫半山临川先生宋政治文学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临川先生文集》

2、见书本注释

3、四五岁,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能指物作诗立就

十二三,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泯然众人

4、受于人者不至也父利其然,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5、议论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成才的重要性

6、仲永家既非书香门第,也非官宦世家,不可能受到诗礼熏陶,突出了仲永的天赋

7、天才出于勤奋天才就是99%的汗水+1%的灵感后天没有接受教育;

自己不够勤奋

8、哀伤、叹息叹息仲永的不自觉努力;

叹息仲永父亲的利益熏心;

叹息一个人才的流失

《木兰诗》

1、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南北朝

2、见课文注释

3、扑朔迷离: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清磨刀霍霍:

多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出门看伙伴,伙伴皆惊惶。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5、写出了木兰心情的急切,军情的紧急,路途的遥远以及思亲之情

6、写出了木兰回家之后能恢复女儿身的喜悦心情

7、暗示了木兰上战场并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国家安宁,也体现了木兰的孝心和责任心

8、代父从军传奇

9、辞官还乡

10、勇敢坚强、热爱和平、孝顺父母、不贪慕荣华富贵梁红玉(聪明勇敢)

11、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岳阳楼记

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

——《管子•牧民》

《孙权劝学》

1、司马迁君实北宋政治史学

2、资治通鉴编年体通史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3、仲谋吴孙仲谋

4、见课文注释

5、①《伤仲永》和《孙权劝学》的含义正好是一个对比,《伤仲永》里说的是天才少年仲永最后没落的故事,说明的是先天的天赋再好,如果没有后天的努力,最终还是“泯然众人矣”;

而《孙权劝学》则通过昔日一介武夫的吕蒙最终通过学习成为吴国首席谋士的故事告诉我们,先天的不足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弥补

②前文以记叙和议论综合行文,后文是对话形式行文

6、刮目相待:

另眼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

吴下阿蒙:

指学识浅薄的人

7、学无止境;

活到老,学到老;

少年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后天学习的重要(天性再好,不接受教育就会变成普通人;

天性不好,只要努力学习,就会有收获)

8、孙:

善劝,关心属下

鲁:

敬才爱才

吕:

善于听取意见、好学

9、《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10、侧面描写体现了吕蒙的惊人长进必要性

11、涉猎见往事

12、答案不唯一,说出理由即可

13、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口技》

1、林嗣环铁崖清

2、清涨潮《虞初新志》

3、见课文注释

4、梦中惊醒渐人梦乡火场百象火场百象

5、善

6、从侧面表现表演者口技的不凡,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艺,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7、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翻译:

全场的宾客,没有一个不伸长脖子,斜眼旁视,微露笑容,默默赞叹,认为好极了。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翻译:

客人们心情稍微放松了些,渐渐坐端正了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翻译:

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失色,离开座位,捋起袖子,露出手臂,两条腿哆嗦发抖,几乎想要抢先逃跑了。

8、一时齐发,众妙毕备翻译:

时候一齐发出,各种声音都摹仿得极像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翻译:

凡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的声音,没有一样没有

更加生动地体现了口技表演者的技艺高超

9、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

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10、渲染气氛,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

11、见课后习题

12、寂静的夜晚衬托动景以动衬静

《夸父逐日》

1、《山海经》地理地理知识神话传说

2、见课文注释

3、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4、昂扬奋进、无私奉献

5、追逐太阳

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不已、甘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的魅力。

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6、后羿射日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7、体现了夸父的无私奉献精神

《两小儿辩日》

1、《列子》周列御寇

3、太阳的大小温度的高低

这是视觉的差误、错觉,其实没有远近之分

4、两小儿喜欢探索,精神可嘉;

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结果就不一样

5、孔子没有“强不知以为知”,而是本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宇宙之大,知识之广,上下纵横,虽智者也不能事事尽知

6、说明古人为了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而敢于独立思考、大胆质疑的精神;

也说明宇宙无限,知识无穷,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学习是无止境的

《狼》

1、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

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聊斋志异在书房里记述奇异的故事

3、见课文注释

4、目似瞑,意暇甚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骨已尽矣,而两浪之并驱如故

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屠惧,投以骨复投之

5、遇狼惧狼御狼杀狼发展高潮和结局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止增笑耳翻译:

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

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7、放弃了妥协的思想,认清了狼的贪婪的本质;

能抓住最佳时机

凭借自己的勇敢智慧

8、记叙和议论

狼贪婪,凶残,狡猾的本质

狼再怎样狡诈,都敌不过人的智慧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9、狼心狗肺狼吞虎咽狼狈为奸杯盘狼藉狼烟四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