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95606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4.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一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一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一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一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高一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街头发现了妻子为家务忙碌的身影,觉得自己应该为家庭尽义务,在这个冷酷的世界上,家庭是惟一值得他信赖的。

长篇小说《无主之家》(1954)以多层次结构和内心独自的手法,平行地描写了一个资产阶级家庭妇女和一个劳动人民家庭妇女的命运。

她们都在战争中失掉了丈夫,战后守着孤儿生活,她们的孩子得到一个有正义感、但衣食无着的知识分子的照料。

作者在描写两个家庭不同遭遇的同时,批判了教会势力的虚伪,揭露了法西斯势力死灰复燃的倾向,并寄希望于两家的儿童和正义的知识分子。

《九点半钟的台球》(1959),围绕建筑师费麦尔一家三代人建造、破坏和重建圣安东修道院的故事,揭示了德国军国主义发展的历史,提醒人们警惕它的复辟活动。

小说结束时,从疯人院回来的老奶奶在阳台上开枪打死了向新法西斯游行队伍致敬的波恩政府部长,这一举动象征性地表明,只要人们采取积极行动,就有可能遥止军国主义在德国复辟。

这部小说集中体现了伯尔在50年代创作活动中形成的美学和伦理观,以及他的批判现实主义倾向。

伯尔在60年代以后的小说中,表现了德国的“小人物”在“自由”、“民主”的幌子下所受到的迫害。

伯尔一改前期作品低沉、压抑的情调,对社会的罪恶表示强烈的愤懑和激进的批判。

《小丑的看法》(1963)运用内心独白的手法,描写滑稽演员汉斯·

施尼尔在教会迫害下,爱情和事业都遭到失败的故事。

这部小说在结构上类似《九点半钟的台球》,把时间局限在一天里,只是在情节上没有那样丰富。

作品抨击了天主教会的蛮横,因而招致教会人士的攻击。

《一次出差的骗局》(1966)甚至提出了“小人物”如何保持并在必要时捍卫自己处境的问题。

小说采取新闻报道手法,描写西德某一个城镇的木匠格鲁尔父子,由于捐税苛重而破产,进而奋起对社会采取报复行动的故事。

作品中“小人物”的精神面貌已经大大不同于50年代的作品,它标志着伯尔创作有了新的转机,作品也更强调事件的客观真实性。

1971年出版的《以一个妇女为中心的群像》,不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手法都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它同《九点半钟的台球》一起,构成伯尔小说创作的两个巅峰。

作品描写一个善良、正直的劳动妇女,由于不愿意按照资本主义社会的处世哲学生活而接连不断遭到迫害的故事。

故事情节的核心带有某种政治色彩,小说的女主人公在二次大战末期曾同一个苏联战俘有过一段爱情经历,后来又留一个土耳其工人在家里住宿。

除此之外,她的其他活动也被认为是有伤风化的。

作品围绕这个人物,描绘了德国自1936年到60年代末期30多年生活的风俗画面,塑造了各种各样的典型人物,从经济、政治和道德观念等方面,对德国的现状进行了剖析。

女主人公的经历是由许多不连贯的证言、关于她的回忆和文献被一位“作者”联缀在一起的,因此女主人公的生活和行为,总是带着提供材料者的判断和评价。

这部小说从艺术上来说,人物众多、情节纷繁,时空概念大幅度变换,小说的语言也随着人物身份、职务的不同而变化。

这部作品相当深刻地反映了作者在阶级社会的人生经验,被誉为伯尔小说创作的皇冠。

《丧失了名誉的卡塔琳娜·

勃鲁姆》(1974)和《监护》(1979),就其题材来说,是两部互相关联的小说,是作者遭到新闻界攻击和警察当局的迫害之后而写的,是对德国的“法制”和“民主”的尖锐批判。

前者描写一个勤劳诚实、不入社会流俗的年轻女佣人,遭到新闻界的诽谤、侮辱后忍无可忍开枪杀人的故事。

后者描写一个软弱而善良的报界富翁,陷入政敌与警察当局的圈套而被迫成为叛逆者的故事。

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沿河区的女人们》(1985)以联邦德国首都波恩政治家聚居地沿河区为背景,描写了一系列政治家的内幕,年老的多与纳粹有瓜葛,年轻的则是些见利忘义之徒。

他们的妻子或者“女友”,本身在政治舞台上扮演着“龙套”角色,但在这部小说的故事中却个个都是主角,充当那些争权夺利的政治家手里的牺牲品,她们有的被逼自杀,有的被关入疯人院,有的被丈夫逼着向别的政治家出卖色相。

作者称这是一部“对话和独白式的小说”,以描写事件为主,而着力刻画人物。

它是作者晚年在艺术上所做的新探索。

伯尔小说创作遵循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真实地反映了西德战后发展各阶段的重要现象。

在艺术上他广泛吸收20世纪以来现代小说的许多新手法,如内心独白、蒙太奇、象征、怪诞的联想等等,60年代以后,又强调小说事件的客观真实性和新闻纪实手法。

他一生还创作了大量杂文、随笔和广播剧,并翻译外国作品。

(选自《外国名作家大词典》,漓江出版社1989年版)

【阅读指导】

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巧妙地把一名德国伤兵安排在临时改为战地医院的他的母校,让受重伤的他在昏昏沉沉中看到先前读书时军国主义教育的种种痕迹,从而暗示了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

通过这个伤兵的遭遇,作者真实地概括了那个时代的生活,从而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反映了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被战争败坏了的整个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

作品对战争的原因有所揭露,含意深刻。

在对小说进行分析时,宜先弄清这个故事的基本要素。

时间:

盟军已经攻入德国,一个夜晚。

地点:

战地医院。

 

场景:

火光冲天,炮声不绝。

情节:

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现在的德国伤兵,他始终想知道自己究竟在什么地方。

按小说的情节,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开头到“我吸了一口,说了声:

‘谢谢!

’”)写“我”负伤到了伤兵医院后,被抬进美术教室。

这一部分是情节的开端。

小说传达了这样的信息:

战争惨烈,城市成了一片火海;

运送伤兵的汽车上有的人已经死了;

这所战地医院是所学校;

“我”受了重伤;

“我”在迷糊中看到了学校的环境布置。

此时的“我“是什么样的状态?

“我在发高烧,浑身上下到处都疼。

头疼,胳膊疼,腿疼,我的心脏也发狂似地乱跳”,因为注射了麻醉药,受了重伤的“我”并不知道自己的伤情。

他从战场上被抬到这儿,并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

这一部分突出描写学校过道的陈设:

墙上的一幅幅画像,人种脸谱,复制的恺撤等人的胸像,多哥的大幅风景画……为什么要详写这些内容?

我们从这些描述中知道这是一所学校,可是美术教室成了什么样呢?

“散发着碘酒、粪便、垃圾和烟草的气味,而且喧闹得很”。

传播人类文化艺术的美术学校和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形成了巨大的反差,17岁的学生却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这种荒悖的结果正是作者着意想要展示的。

第二部分(“这一切都不是证据”到“烟草的气味……”)写“我”怀疑伤兵医院是三个月前自己就读的学校改建的。

在美术教室里,“我”开始疑心伤兵医院就是自己的学校,努力地回忆自己所见到的一切。

“我”在学校里生活了八年,而上战场才三个月。

根据“我”听到的叫喊,根据“我”看到的画像和胸像,“我”判断出自己是在故乡的一所文科中学。

炮声轰鸣,大火在吞噬城市:

“透过遮光窗帷,我看见了熊熊大火。

黑色的窗帷外,夜空里红光和黑烟交织,就像添上新煤的炉子。

我看见了:

是的,城市在燃烧。

”——在这样的时刻,“我”在想些什么呢?

“我”的精神状态如何呢?

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坚持认为炮声是“令人惬意”、“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

他甚至还有点“壮烈”的想法,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青史留名。

——然而,伤疼使他回到现实。

这个年轻的伤兵不知道自己的伤势,疼痛让他大喊大叫。

人物幼稚单纯的性格在这里展现出来。

在疼痛和胡思乱想中,“我”想搞清的是两个问题:

到底受了什么伤?

现在是不是在自己的母校?

他始终弄不清楚。

这是因为他受了重伤,发高烧,思维昏乱;

而环境混乱错杂,他这样的小人物的生命简直无足轻重,没有人来关心他的苦痛。

第三部分(“抬担架的终于又进来了”到结尾)“我”终于认出手术室就是自己读书的教室。

这部分是小说的高潮。

“我”被抬进木板后的手术室,在看到十字架印痕时,短短的一秒钟内,“我突然回忆起了这一切”,因为这是无可替代的印象。

而更让“我”震撼、“惊骇万状”的,是看到了黑板上自己留下的笔迹!

(“我认出了我的笔迹,这比照镜子还要清晰,还要令人不安,我不用再怀疑了,这是我自己的手迹!

”)一切无可置疑,“我”就在自己的学校、就是在自己学习的教室,而黑板上留着三个月前自己用六种字体写下的同一句话!

教师命令学生学写这句话的用意是什么?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个典故原指古希腊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在这里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教育青少年盲从、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我”能死死地记住这句话,并凭借这一句话肯定这就是自己的母校,实在是莫大的讽刺!

令他“惊骇万状”的事还没有完结,又一个悬念结束了:

上了手术台,在打开包扎之后,发现“我失去了双臂,右腿也没有了!

”——也就是说,四肢仅存一肢,一个八年级学生的战争经历结束了,一个八年级学生的英雄梦完结了。

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再也不能摆出潇洒的模样,他“猛地仰面躺了下来”、“失声呼叫”,等待他的是对死亡与残废见惯不怪的医生的冷漠,高潮出现的同时,也就是结局。

同时,“我”也认出了门房比尔格勒。

“我”真正地回到母校了。

这篇小说构思巧妙。

作品的主题是反战,作品的视角独特:

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学生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罪恶本质。

伯尔善于用内心独白和回忆来展示故事情节的发展:

是不是回到了母校?

自己到底伤在何处?

小说自始至终,都在描写“我”的内心活动,无尽的痛苦和困惑也一直感染着读者。

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

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来表现,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人物个性鲜明。

虽然是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但是我们从人物自述的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

“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

懵懂甚至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

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他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

这就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精神状况。

【思考与探究】

1、文中的“我”一般处于什么样的精神状态?

文中“我”的叙述给人造成怎样的悬念?

悬念的设置在小说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

“我”负重伤后被注射了麻醉药。

一直处在半昏迷状态。

给人造成的悬念是——到底受了什么样的伤?

是不是就在自己的母校?

悬念抓住了读者的心:

传播人类文明的美术学校怎么成了充满血腥的伤兵医院?

17岁的学生怎么会作为伤兵进了“简易外科手术室”?

而这间“手术室”是不是以前的教室?

“我”到底受的什么伤?

为什么有点神志不清?

作者想要表现的主题在“我”的叙述中得到体现,而小说的结尾,悬念落实,真相大白,命运的捉弄,人的悲惨,产生强烈的震撼,作品的主题也在这里得到最全面的昭示。

2、找出有关学校环境布置的描写,说明作者为什么反复描写学校的环境布置?

学校环境描写见教材。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可是“我”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3、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主人公对于战争的认识是什么?

作者通过塑造这个人物表达了对战争怎样的看法?

请结合文中的具体描写说说你的理解。

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中的“我”虽然因伤回到临时的战地医院接受手术,但并未表现出对战争的憎恶,相反,在轰鸣的炮声中,他想的是“多出色的炮队啊”,他甚至想到自己的名字有可能镌刻在阵亡战士纪念碑上,认为自己是为国捐躯,青史留名。

通过这个人物作者揭露和批判了军国主义战争。

4、从人物的叙述中,你能感受到“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从人物的自述话语中,还是可以感受到人物的独特性格。

“我”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一个可怜的小人物。

在战争环境中早熟,有点玩世不恭,他不满的是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他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不知道为什么打仗,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

这可能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相关资料】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评析

谢芳

伯尔早期的短篇小说主要取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它们在形式和风格上受到海明威和德国“废墟文学”的先驱作家博尔歇特的影响。

短篇小说《流浪人,你若到斯巴……》选自同名短篇小说集,是伯尔早期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

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伤兵的故事。

伤兵躺在担架上,被抬到一个由一所文科中学改成的临时战地医院。

伤兵在做手术前认出了留在美术教室黑板上的自己的字迹,原来这里就是他三个月前才离开的母校。

小说以伤兵被锯掉双臂和右腿而结束。

首先需要对小说的标题稍加解释。

公元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抵抗强大的波斯军队,最后全部牺牲。

希腊人为纪念这些阵亡战士在温泉关立碑纪念,碑上的铭文如下:

“流浪人,你若到故乡,请报告斯巴达公民,我们在此地阵亡,至死忠于他们的命令。

”小说的标题是这段铭文的起句,伤兵在上美术课时曾按美术老师的要求用六种字体将这段铭文写到黑板上。

斯巴达战士抛洒鲜血是为了保卫祖固,向伤兵则充当了纳粹德国侵略战争的炮灰,最终变成了残废人。

小说的标题令人深思,暗含着对纳粹德国军国主义教育的嘲讽和抨击。

小说的主人公入伍前是个中学生,在学校就被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他从中学被送上战场,在战争中失去双臂和右腿,成为战争无辜的牺牲品。

小说通过主人公的遭遇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反映了被迫充当炮灰的德国青年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小说同时也对纳粹德国对青年一代的欺骗教育进行了批判,从而揭示出民族灾难和个人不幸的根源所在。

作者截取了战争中一个短小的瞬间加以描绘,即从伤兵被从汽车上抬下到做手术这段时间,小说的空间局限在一所改为临时战地医院的文科中学。

作者用寥寥几笔勾勒出故事的战争背景:

大量的伤亡士兵被运往战地医院,城市在燃烧,远处不时传来重炮的轰鸣声。

主人公所处的具体环境——用作手术室的美术教室则肮脏、嘈杂、混乱。

小说用第一人称写成,周围的环境和所发生的事件均从主人公“我”的角度来观察和叙述。

这篇小说不以塑造人物性格为主,它重在表现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和内心感受,内心独白、回忆和联想是作者采用的主要艺术手法。

小说一开始,作者就交代出“我”要被抬到美术教室。

接下来,在被抬往用作简易外科手术室的九年级美术教室途中,“我”在楼梯上低年级教室门前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画像和雕刻:

《美狄亚》、《挑刺少年》、古希腊神庙圆柱、普鲁士国王画像、人种脸谱像、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恺撤、西塞罗的胸像等等。

“我”对这一切有似曾相识之感,但因为在发高烧,“我”认为这些也许只是幻觉。

多哥的风景画也如期而至地出现了,“我”想起自己曾在上面恶作剧地涂过几个字,它们现在还在上面,而“我”还在说服自己:

这些图画和雕刻别的文科中学也会有。

之后“我”两次询问,得知这儿就是本多夫,即“我”的故乡。

至此“我”断定自己是在故乡三所文科中学当中的一所中。

“我”躺在宽大的九年级美术教室,教室里的图画被取下来了,故“我”仍对自己是否就在母校没有把握。

在被抬去做手术经过教室门口时,“我”看到了教室门口上方的十字架印痕,突然清晰地回想起它的来龙去脉。

最后,在做手术之前,“我”看到了自己三个月前上美术课时写在黑板上的铭文“流浪人,你若到斯巴……”。

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自始至终围绕着“现在是不是就在母校里”而展开,这一点也是小说结构上的悬念所在。

其问“我”虽然看到了许多证据,但都一一将它们推翻,“我”留在美术教室黑板上的字迹最终证实了“我”现在的确在自己的母校。

在主人公的猜测中穿插着一些对于以往学校生活的联想和回忆,如对美术课的厌恶,在黑板上写下铭文时的情景,在门房比尔格勒那儿喝牛奶、偷偷抽烟等。

对于主人公内心的痛苦作者并未作正面描述,而是让它体现在“我”的三次叫喊中。

第一次是在被抬进文科中学,“我”的猜测刚刚开始时,“我啐掉烟头,开始叫喊。

叫喊几声总觉得好受些,不过得大喊大叫;

叫喊叫喊真好,我发了狂似的叫着喊着”。

第二次喊叫是在消防队员正在给“我”喂水时,突然把炊具从我身边拿走,因为城市严重缺水。

第三次喊叫是在动完手术后,“我”发现自己失去了双臂和右腿。

“我猛地仰面躺了下来,因为我不能支撑自己。

我失声呼叫……”主人公所遭受的痛苦既是肉体上的,更是精神上的,它无可名状,只有通过叫喊来表达和宣泄。

战争使周围的世界变得冷漠无情,运送者提起死去的士兵就像提起一些货物,抬担架的人“面容疲倦、冷漠”,就在“我”被截去双臂和右腿而失声呼叫时,医生“只耸了耸肩膀,继续推他的注射器”。

面对这样一个世界,主人公产生了一种强烈的陌生感:

“我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如此冷漠、如此无情,仿佛他们抬着我穿过一座死城博物馆,穿过一个与我无关的、我所陌生的世界……”在看到美术教室黑板上自己所写的铭文时,“我”感到极为震惊:

“我的目光扫过他的肩膀投向木板上了油漆的背面。

就在这上面我看见了什么,自我来到这个停尸间之后,它第一次触动了我的心灵,震撼了我内心某个隐秘的角落,使我惊骇万状,我的心开始剧烈地跳动:

黑板上有我的笔迹。

”昔日所受的军国主义教育痕迹犹在,而“我”已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我”所感到的震惊是一个受欺骗被损害而最终醒悟者的震惊。

作者通过对主人公内心种种感受的细致刻画概括了从学校走上战场的一代青年在战争中所经历的深刻的心理创痛。

讽刺是这篇小说所采用的另一个重要艺术手法。

它首先体现在小说的标题中,奠定了整篇小说的批判和反思基调。

小说中有关炮声以及阵亡将士纪念碑一段讽刺色彩尤为鲜明。

让我们先来看主人公对远处传来的炮声所发表的感想:

“炮声均匀而有节奏。

我在想:

多出色的炮队啊!

我知道,炮声通常都是这样的,但我还是这么想。

我的上帝,多么令人宽慰,令人惬意的炮声,深沉而又粗犷,如同柔和而近于优雅的管风琴声。

它无论如何也是高雅的。

我觉得大炮即使在轰鸣时,也是高雅的。

炮声听起来也是那么高雅,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即便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也可以想像,大炮的轰鸣声震耳欲聋,并不具有美感,而且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毁灭,是成千上万人的丧生。

因而炮声听起来本应血腥、残酷,令人感到恐惧,“令人宽慰,令人惬意”,“柔和而近于优雅”皆为言此而意彼的反语,“确实是图画书里打仗的模样”一句则追根溯源,暗讽人们从小所受的战争教育。

主人公的心理活动继续进行。

在被抬往美术教室途中,“我”曾在楼梯上看到过一个小型阵亡将士纪念碑,所以“我”想,如果在母校建一个带有更大的十字架和月桂花环的阵亡将士纪念碑,“我”的名字将会刻上去,在校史上,“我”的名字后面将写着:

“由学校上战场,为……而阵亡。

”紧接着有这样一段:

“可是我还不知道为什么,也不知道是否当真回到了母校。

我现在无论如何要把这一点弄清楚。

阵亡将士纪念碑并无特色,也毫不引人注目,到处都一样,都是按一种格式成批生产的,是的,需要时,随便从哪个中心点都可以领到……”“我”不知道为什么而阵亡,是因为战争本身荒诞无稽,毫无意义,而按批量生产的、随便从哪个中心都可以领到的阵亡将士纪念碑并不能使死者不被忘却,相反,它们的存在仅仅证实着生命的毫无价值,牺牲的毫无价值。

作者借主人公之口用貌似漠然的语气谈到阵亡以及阵亡将士纪念碑,在这种漠然之后却隐含着对于战争痛定思痛的反思和批判。

在此,不动声色的叙述比直接的控诉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这也正是反讽的力量所在。

在作者笔下,学校楼梯上的希腊武士塑像“头上插着羽毛,看上去像只大公鸡”,显得滑稽可笑;

留在美术教室墙上的十字架印痕则是干涉学校教育的纳粹分子专横而又无能的一个明证。

纳粹德国的欺骗教育就这样在小说中被一再给予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抨击。

小说的结尾有三处出人意料:

一是“我”发现自己写在黑板上的铭文,二是“我”被锯掉双臂和右腿,三是“我”认出给过“我”水喝的消防队员是我所熟识的门房比尔格勒。

比尔格勒是“我”昔日学校生活和今日悲惨处境的见证人。

小说匠心独运的结尾深刻有力地揭示了主题,使读者在震惊之余不禁要对主人公的遭遇进行深思并且作出自己的评判。

小说的语言采用日常口语,简洁,流畅,易懂,体现了伯尔小说创作的一贯特色。

(选自《世界短篇小说名篇导读》,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关于伯尔作品的评论

姚汝今

伯尔的一生都在与人类的缺点进行斗争,他声讨战争,批评国家与社会,也批评大众传媒和教会。

在他身上体现了正气和德意志精神,正因为这一点,他被称为“德国的良心”。

1985年伯尔谢世时,联邦总统亲自抬棺为他送行。

伯尔去了,但他留下了无尽的精神遗产,他不但属于他的故乡,他也是属于世界的。

如果把伯尔和二战以后德国的文化思潮和我国“文革”后诸多形态放在一起相比照,不难看出有一番文化意趣蕴含其中,这应当是我们今天重新打量伯尔时所不应忽视的。

一部世界史,就是人类的传记,记述了世界的命运。

文学、历史,把人类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变成了经验。

经验是智慧的开端,从经验上升到智慧,再把历史智慧转化为人生启迪。

然而遗憾的是人类是健忘的,人类往往不能从经验中汲取教训。

德国文化在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也产生了希特勒。

希特勒上台后,一夜之间德国变了样。

1933年4月前后,德国进行了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