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眼动研究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2169554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3.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眼动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眼动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眼动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眼动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眼动研究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眼动研究文档格式.docx

《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眼动研究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眼动研究文档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价值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眼动研究文档格式.docx

但无论难度如何排列,阿拉伯语被试(习惯从右到左阅读)均优先学习右侧项目,英语被试(习惯从左到右阅读)均优先学习左侧项目。

这说明,长期形成的对特殊位置优先注意和加工的习惯性反应对项目选择有着较强影响力。

这种选择不需耗费过多认知资源做权衡,在时间资源充足并以学会所有项目为目标时是一种高效策略(Ariel&

Dunlosky,2013)。

而当时间资源有限、项目分值不同、学习目标为尽可能多得分且高分项目位置和习惯性反应首选位置不一致时,依习惯性反应分配学习时间就不能实现尽可能多得分的目标。

这时,学习者需做出认知适应性反应,分析情境建立议程来选择项目、决定学习顺序、分配学习时间(Ariel,Dunlosky,&

Bailey,2009;

Dunlosky&

Ariel,2011b),据学习效果对学习过程进行动态调节以提高学习效率。

而议程的建立和执行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项目分值特征、难度等。

项目分值可以激发基于议程的学习时间分配(Arieletal.,2009)。

学习者倾向于优先注意高分值项目,并给其分配更多注意资源。

但该机制的有效性可能受到分值梯度(分值的相对差异)而不是分值绝对大小的影响。

这一观点的提出是基于对下列研究结论的分析:

牛勇、邱香和傅小兰(2010)在屏幕上同时呈现1、5、10分3个项目,发现在限定(5、15s)和不限定学习时间的条件下,学习者均优先选择10和5分项目进行学习,并给其分配比1分项目更多的学习时间;

Ariel和Dunlosky(2013)将分值梯度设置为1、3、5分,在每屏学习时间为5s条件下并没有发现分值差异对项目选择和学习时间产生影响。

也就是说,同是5分项目在1、3、5和1、5、10分两种分值梯度中,相较于同样的1分项目,对于议程的激发作用不同。

可见,项目分值对议程的影响,可能不是因分值的绝对高低而是相对高低,即大分值梯度可能比小分值梯度对激发基于议程的学习时间分配更有效。

除项目分值外,难度也影响基于议程的学习时间分配。

但先前研究关于难度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结论并不一致。

有研究表明学习者会优先选择容易项目(Kornell&

Metcalfe,2006),并给其分配更多学习时间(Koriat&

Nussinson,2009);

而有研究却发现个体会优先选择困难项目(Krä

tzig&

Arbuthnott,2009),并给其分配更多学习时间(Koriat&

Ackerman,2010;

Price,Hertzog,&

Dunlosky,2010)。

这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可能是因各研究中项目难度的控制方法不同所致:

有的采用配对项目关联度(牛勇等,2010),有的采用主观难度(Ariel&

Dunlosky,2013),还有的将具体词组成的词对定义为低难度项目、将抽象词组成的词对定义为高难度项目(Arieletal.,2009)。

然而,低关联度或高抽象程度并不一定意味着高难度,主观判断也不一定准确,由此可能造成难度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的研究结论不一致。

在项目价值影响学习时间分配的研究中,应按难度的客观指标(通过率)将其控制在相同水平上,再来考察项目价值的影响,以免难度因素对实验结果造成污染。

此外,已有研究主要关注分值对学习时间分配各指标的影响(Ariel&

Dunlosky,2013),尚未见有研究考察学习时间分配的动态变化特点,而强调学习是一个自主调节的动态过程是基于议程调节的学习时间分配最重要的特点。

眼动追踪技术能够在不影响被试认知加工的前提下,获取反映其认知过程空间和时间特征的数据(Glö

ckner&

Witteman,2010;

Zhouetal.,2016;

魏子晗,李兴珊,2015),是探讨学习时间分配动态过程的有效技术。

在特定时间段内,对学习项目的注视次数或注视比例可以反映被试对该项目的注意偏向(Hristova&

Grinberg,2008;

Kim,Seligman,&

Kable,2012),对某选项的注视总时长则反映了被试对该项目的加工时间或学习时间。

综上,本研究采用眼动追踪技术,在同一难度水平上(中等),探讨习惯性反应和分值激发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及其动态过程。

探索何种分值特征激发的议程能够克服习惯性反应的影响是本研究的重点。

2实验1习惯性反应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

2.1实验目的

考察等分值条件下,汉语为母语被试的学习时间分配是否受习惯性反应影响存在左侧偏向。

2.2方法

2.2.1被试

东北师范大学在校生15名(男4,女11),平均年龄22.2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未参加过类似实验。

2.2.2材料与程序

从《现代汉语频率词典》(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年6月第1版)选取600个双字具体名词(感情色彩中性、词频0.00076~0.00997,笔画数7~30,音节数4~6),随机匹配成300个“线索词−目标词”词对。

逐对呈现给30名大学生(男11,女19,平均年龄19.7岁)学习,采用线索回忆任务考察记忆成绩,选出72对通过率在0.43~0.67的中等难度词对为实验材料,其中48对用于实验1。

采用EyelinkⅡ型眼动仪,采样频率500Hz。

实验材料呈现于21英寸CRT彩色纯平显示器上,屏幕刷新频率60Hz,分辨率1024×

768。

被试坐于屏幕前55cm处,戴好头盔,下巴放在下颌托上。

呈现指导语,要求被试完成24个词对练习。

被试熟悉实验流程后,采用Hv9模式校准眼动仪。

实验分3阶段:

学习阶段,屏幕上呈现中央注视点“+”0.5s,接着呈现2个词对(视角为10.40度×

2.17度,分列于左右两侧)3s,共12屏,要求被试尽可能得高分,记录被试右眼眼动轨迹;

干扰任务阶段,连续减3的算数任务3分钟;

线索回忆阶段,被试据答题纸上的线索词写出对应目标词。

2.2.3设计

采用单因素两水平被试内设计。

自变量为项目位置(左;

右);

因变量为:

优先选择项目,前一半注视点在不同项目上的分布比例;

学习时间,不同项目注视时间比例。

实验预期:

汉语为母语被试有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在等分值条件下,会优先学习左侧项目,给其分配更多学习时间。

2.3结果分析

2.3.1优先选择项目

取前一半注视点分析项目选择。

步骤:

(1)分别计算每个被试每个试次的注视点个数;

(2)取被试单个试次注视点个数中位数的一半作为前一半注视点;

(3)对前一半注视点的分布比例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结果发现,左侧项目的注视次数(0.70±

0.10)显著多于右侧(0.21±

0.09),t(14)=11.10,p<

0.001,Cohen’sd=2.87。

表明等分值条件下被试优先学习左侧项目。

2.3.2学习时间

总学习时间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左侧项目总注视时间比例(0.54±

0.08)显著多于右侧项目(0.38±

0.07),t(14)=4.63,p<

0.001,Cohen’sd=1.20。

表明等分值条件下,左侧项目被分配了更多时间。

各阶段学习时间为考察学习时间分配的动态变化特点,将每屏学习时间(3s)平均分为10个时间段,以时间段为自变量对左右侧项目注视时间比例之差d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发现,时间段主效应显著,F(9,126)=20.64,p<

0.001,ηp2=0.60。

对10个时间段的左右侧项目注视时间比例之差d与0进行单样本t检验。

结果发现,0.3~1.8s的5个时间段d显著大于0,ts≥3.13,ps<

0.01,Cohen’sds≥0.81;

2.4~2.7、2.7~3.0s的d显著小于0,ts≥3.49,ps<

0.01,Cohen’sds≥0.90;

0.0~0.3、1.8~2.1、2.1~2.4s的d与0差异不显著,ts≤1.91。

表明等分值条件下学习时间分配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见图1)。

注:

(1)d大于0表明左侧项目注视时间比例大于右侧,小于0

表明右侧项目注视时间比例大于左侧。

(2)误差线为标准误(SEM)。

图1等分值条件d随时程的变化

 

2.4讨论

2.4.1习惯性反应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

对前一半注视点的分析表明学习者优先学习左侧项目,该结论与前人研究一致(Metcalfe&

Kornell,2005;

Price&

说明汉语为母语的被试,其从左到右的阅读习惯会影响学习顺序(Arieletal.,2011)。

在等分值条件下,会按照习惯性反应优先学习左侧项目。

但Ariel和Dunlosky(2013)以及李伟健、谢瑞波、陈海德和黄杰(2014)的研究中项目位置未影响学习时间。

可能是有干扰变量,或学习时间充分(不限时)。

本研究3s学习两个词对,学习时间不充足,而且控制了项目分值和难度,左侧项目在项目选择和学习时间上的优势可以确定是由被试的习惯性反应引起的。

2.4.2习惯性反应影响下学习时间分配的阶段性特点

为进一步分析学习时间分配是否存在项目选择、定向学习和学习调整阶段,依据对10个时间段左右侧项目注视时间比例之差d与0进行单样本t检验的结果,将优先(实验1的左侧项目)与非优先项目学习时间比例之差首次显著大于0的时间段为定向学习的开始,首次不显著大于0的时间段为调整阶段的开始,定向阶段之前为项目选择阶段。

实验1的学习时间分配过程可分为项目选择(0~0.3s)、定向学习(0.3~1.8s,)和学习调整(1.8~3.0s)三个阶段。

项目选择阶段注视点分散,被试浏览不同位置项目以确定优先项目;

定向学习阶段注视点集中,出现明显的左侧偏向;

当被试左侧项目学习已达预期时(Dunlosky&

Ariel,2011b),就将认知资源调整到右侧项目上。

3实验2小分值梯度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

3.1实验目的

考察小分值梯度激发的议程能否克服习惯性反应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

3.2方法

3.2.1被试

东北师范大学在校生14名(男5,女9),平均年龄20.2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未参加过类似实验。

3.2.2材料与程序

材料和程序同实验1。

但词对上方标出分值,一致条件左5右1;

不一致条件左1右5。

一半被试先完成一致条件的试次,再完成不一致条件的试次,另外一半被试相反。

3.2.3设计

设置分值激发的议程与习惯性反应对学习时间分配影响一致和不一致条件。

一致:

高分(5)项目在左,是议程和习惯性反应一致的优先选择项目,低分

(1)项目在右,是议程和习惯性反应一致的非优先选择项目;

不一致:

高分(5)项目在右,是议程而非习惯性反应的优先选择项目,低分

(1)项目在左,是习惯性反应而非议程的优先选择项目。

和实验1等分值条件相比,实验2分值梯度(1、5)激发的议程能够克服习惯性反应影响,被试会优先选择高分值项目,并给其分配更多学习时间。

3.3结果分析

小分值梯度下,前一半注视点比例和总注视时间比例见表1。

表1小分值梯度下,前一半注视点比例和总注视时间比例(M±

SD)

分值

5-1

不一致:

1-5

前一半注视点比例

总注视时间比例

1分

0.14±

0.07

0.20±

0.11

0.51±

0.26

0.31±

0.16

5分

0.83±

0.62±

0.12

0.44±

0.48±

前一半注视点比例指每屏前一半注视点中各项目所占比例,

3.3.1优先选择项目

将实验2的两个条件(5-1和1-5)分别与实验1(1-1)比较以揭示分值梯度的作用。

自变量为分值梯度(实验2:

小梯度;

实验1:

无梯度)和项目位置(左;

右),因变量为优先选择项目(指标为前一半注视点比例)。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如下:

在5-1和1-1条件的比较中,分值梯度主效应显著,F(1,27)=7.60,p<

0.05,ηp2=0.22;

项目位置主效应显著,F(1,27)=424.57,p<

0.001,ηp2=0.94;

两者交互作用显著,F(1,27)=12.75,p<

0.01,ηp2=0.32。

简单效应分析发现,5-1条件前一半注视点分布在左侧项目的比例显著高于1-1条件,t(27)=4.19,p<

0.001,Cohen’sd=1.61;

而分布在右侧项目的比例显著低于1-1条件,t(27)=2.25,p<

0.05,Cohen’sd=0.87。

可见,5-1分值梯度激发的议程与习惯性反应一致,增强了学习时间分配的左侧偏向。

在1-5和1-1条件的比较中,分值梯度主效应不显著,F(1,27)=2.90,p>

0.05;

项目位置主效应显著,F(1,27)=8.44,p<

0.01,ηp2=0.24;

两者交互作用显著,F(1,27)=15.94,p<

0.001,ηp2=0.37。

简单效应分析发现,1-5条件前一半注视点分布在左侧项目的比例显著低于1-1条件,t(27)=3.59,p<

0.01,Cohen’sd=1.38;

分布在右侧项目的比例显著高于1-1条件,t(27)=4.23,p<

0.001,Cohen’sd=1.63。

该结果表明,1-5的分值梯度激发了基于议程的学习时间分配。

但1-5条件前一半注视点在左、右侧项目上的比例无显著差异,t(13)=0.55,p>

0.05,表明1-5条件分值激发的议程虽然克服了习惯性反应的影响,但还不能达到优先学习右侧高价值项目的程度。

3.3.2学习时间

总学习时间把实验2的两个条件(5-1和1-5)分别与实验1(1-1)比较以揭示分值梯度的作用。

右),因变量为总学习时间(指总注视时间比例)。

在5-1和1-1条件的比较中,分值梯度主效应显著,F(1,27)=14.97,p<

0.001,ηp2=0.36;

项目位置主效应显著,F(1,27)=74.95,p<

0.001,ηp2=0.74;

交互作用显著,F(1,27)=15.85,p<

简单效应分析发现,5-1条件左侧项目总注视时间比例显著高于1-1条件,t(27)=2.10,p<

0.05,Cohen’sd=0.81;

右侧项目总注视时间比例显著低于1-1条件,t(27)=5.36,p<

0.001,Cohen’sd=2.06。

可见,5-1的分值梯度激发了基于议程的学习时间分配,并增强了左侧偏向。

在1-5和1-1条件的比较中,分值梯度主效应显著,F(1,27)=19.49,p<

0.001,ηp2=0.42;

项目位置主效应不显著,F(1,27)=0.01,p>

交互作用显著,F(1,27)=12.65,p<

简单效应分析显示,1-5条件左侧项目总注视时间比例显著低于1-1条件,t(27)=4.71,p<

0.001,Cohen’sd=1.81;

右侧项目总注视时间比例与1-1条件差异边缘显著,t(27)=1.98,p=0.06,Cohen’sd=0.76。

表明,1-5的分值梯度激发了基于议程的学习时间分配,削弱了左侧偏向。

1-5条件左右侧项目总注视时间比例无显著差异,t(13)=1.91,p>

0.05,表明1-5条件分值激发的议程虽然克服了习惯性反应的影响,但还不能使被试给右侧高分项目分配更多学习时间。

各阶段学习时间对左右项目注视时间比例之差d进行2(高分值与习惯性反应的一致性:

一致,即5-1条件;

不一致,即1-5条件)×

10(时间段)重复测量方差分析。

结果发现,一致性主效应显著,F(1,13)=27.16,p<

0.001,ηp2=0.68;

时间段主效应显著,F(9,117)=8.75,p<

0.001,ηp2=0.40;

交互作用显著,F(9,117)=4.25,p<

0.001,ηp2=0.25。

简单效应分析发现,5-1条件下,10个时间段的d间存在显著差异,F(9,117)=14.90,p<

0.001,ηp2=0.54;

而1-5条件下,不存在显著差异,F(9,117)=1.61,p>

0.05。

在0.0~2.4s的8个时间段5-1条件的d显著大于1-5条件,ts≥2.75,ps<

0.05,Cohen’sds≥0.73。

在2.4~2.7、2.7~3.0s时间段,两个条件间d值无显著差异,ts≤1.18。

分别对5-1和1-5条件下10个阶段的左右侧项目注视时间比例之差d与0的单样本t检验。

结果发现,5-1条件下,0.0~1.8s的6个时间段,d显著大于0,ts≥3.71,ps<

0.01,Cohen’sds≥0.99;

1.8~3.0s的4个时间段d与0差异不显著,ts≤1.56。

1-5条件下,0.0~1.8s的6个时间段d与0差异不显著,ts≤1.89;

1.8~3.0s的4个时间段d显著小于0,ts≥2.74,ps<

表明小分值梯度下,学习时间分配是一个动态的情境特异性过程(见图2)。

图2小分值梯度d随时程的变化

3.4讨论

3.4.1小分值梯度激发的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

实验2通过操控分值激发的议程与习惯性反应作用的一致性和项目分值,考察小分值梯度激发的议程能否克服习惯性反应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

结果发现,无论习惯性反应与议程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一致(5-1)与否(1-5),分值梯度均激发了基于议程的学习时间分配,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Arieletal.,2009;

Ariel,2011a;

牛勇等,2010)。

一致条件下,习惯性反应和议程协同作用,使被试优先学习左侧高分项目,并给其分配更多的时间资源;

不一致条件下,分值梯度激发的议程能够克服习惯性反应的影响,使被试不再优先注意和学习左侧项目,但还不能使被试建立起优先学习右侧高价值项目的学习议程。

Ariel和Dunlosky(2013)认为,只有建构和执行议程的收益大于投入时,才会激发基于议程的学习时间分配过程。

3.4.2小分值梯度下学习时间分配过程的阶段性特点

从5-1和1-5条件下10个阶段的左右侧项目注视时间比例之差d与0的单样本t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5-1条件下学习时间分配分为定向学习(0~1.8s)和学习调整(1.8~3.0s)两个阶段。

习惯性反应和议程协同作用时,不经项目选择直接进入定向学习阶段。

而1-5条件下,学习时间分配分为项目选择(0~1.8s)和定向学习(1.8~3.0s)两个阶段。

习惯性反应与议程互为拮抗作用时项目选择时间较长。

学习时间分配的阶段在1、5分值梯度的一致、不一致条件间出现了情境特异性。

4实验3大分值梯度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

4.1实验目的

考察大分值梯度激发的议程能否克服习惯性反应对学习时间分配的影响,并在不一致条件下建立起优先学习高分项目的议程。

4.2方法

4.2.1被试

东北师范大学在校生16名(男5,女11),平均年龄19.9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均未参加过类似实验。

4.2.2材料与程序

同实验2,但高分值变为10。

4.2.3设计

同实验2,但将高分值由5提高到10分。

分值梯度激发的议程会克服习惯性反应的影响,并使被试优先学习高分值项目。

4.3结果分析

大分值梯度下,前一半注视点比例和总注视时间比例见表2。

表2大分值梯度下,前一半注视点比例和总注视时间比例(M±

10-1

1-10

0.13±

0.10

0.15±

0.09

0.23±

0.14

0.21±

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