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类联想的组织变革.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6942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类联想的组织变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管理类联想的组织变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管理类联想的组织变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管理类联想的组织变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管理类联想的组织变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管理类联想的组织变革.docx

《管理类联想的组织变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类联想的组织变革.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类联想的组织变革.docx

管理类联想的组织变革

陆联想也有实力以自己为主整合两地联想。

1996年以前大陆联想规模一直小于香港联想(1995年大陆、香港的收入分别为11.5亿元和37亿港元),1994年以后大陆联想PC机事业成功成长,1996年度超过IBM,位居大陆第一,收入达25亿元,已和香港联想24.8亿港元的收入持平,并呈继续高速增长的势头。

大陆香港联想的整合,使联想集团真正成为一体化的集团,有可能在整个集团范围内,在中国和全球市场进行统一运作。

三、公司组织结构:

从简单结构到事业部体制

公司组织结构的变化主要受制于公司经营事业结构、经营战略的变化及公司资源特点。

短短的15年,联想从一家11人的小企业变成有8000多人、产品线很宽的大公司,其组织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创建期(1984-1987)的简单结构。

1985-1987年,公司组织结构比较简单,总经理领导下设技术开发部、工程部、办公室、财务室、业务部。

业务部包括:

宣传培训、维修、门市和技术实体。

公司内设IBM代理北京中心和集体所有制的商店各一个。

这种没有权力等级的简单结构,联想称其为“平底快船”结构。

总经理直接指挥,权力集中,没有层次,能维持组织的灵活性和快速决策。

当时人员少(职工数1985年51人,1987年182人);部门少;业务以贸易、技术服务为主,除联想汉卡有一定规模,多数项目业务量不大,能保证彼此之间的沟通;资金紧张,需要集中使用;领导人也有必要对为数不多的下级实行监督和控制。

实践证明,当时的组织结构与当时联想的情况基本适当,其结构是:

(1)初步形成了联想的面向市场、同时内部相对集中的组织思路。

(2)总体看企业组织结构比较合理高效、统一,为企业早期的资本积累和产品开发提供了组织保证。

(3)培养了一批管理和业务骨干。

2、成长期的组织结构:

直线职能制。

1988—1993年,联想的组织结构开始逐步转为直线职能制体制。

联想称这种体制为“大船结构”模式。

这种组织结构强调明确岗位责任、权力等级和职能分工,强调交流和沟通正式化,强调“统一指挥,专业化分工”。

组织结构的主要内容及特点如下:

(1)统一协调。

公司设置一个决策系统,一套服务系统,一个供货渠道,一个财务部门;人员统一调动,资金统一管理;内部实行目标管理和指令性工作方式。

(2)各业务部门,即“船舱”实行经济承包合同制。

1988年起,公司按工作性质划分各专业部,任务明确,流水作业,实行“船舱式”管理。

(3)公司实行集团领导,董事会下设总裁(经理)室。

(4)逐步实现制度化管理。

(5)思想政治工作与奖罚严明的组织纪律结合。

联想实行直线职有制的主要原因如下:

(1)规模变大。

1987年,联想实现销售收入7000万元,职工人数达182人,已完成了初步创业,开始收入成长期。

随着规模的扩大,继续实行高度集权,一抓到底的“平底快船”管理模式,使高层管理者捉襟见肘,结果是降低决策效率,因而需要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和分级管理及分工。

(2)实现公司发展战略的需要。

1988年初,公司提出6个战略目标:

抢占市场,营业额1.3亿元;开辟海外市场,向海外进军;在计算机领导内形成技工贸的产业结构;在全国设点办分公司,筹建生产基地;抓好研究室建设,争取推出2—3个有效益的产品;在非计算机领域做试探;进行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对业务部、技术部、工程部、电源部进行试点,实行承包合同制。

为实现这些战略目标,必须调整组织结构,发挥各方面的作用,使领导工作集中于基本决策上,有效利用企业资源。

(3)防止资源分散。

联想的大船结构有对下的承包授权,但仍是直线制以利集中资源,防止过度分权。

1987年底1988年初,中关村街刚刚发展起来的几百家公司,许多都提出要分散经营。

有人提出联想应该像科海那样——总公司下面设大堆小公司,虽每个公司都做重复的事,但是都赚钱。

柳传志为首的大多数同志认为,兵力分散,是我国科研、企业管理上的一大弊端,没有一支组织严密、战斗力强的队伍,企业成不了气候,形不成产业,也无从谈起进军海外市场及PC机业。

实践证明,实行大船结构体制,对联想集中资金、人力和进口渠道,确保公司形成拳头、快速成长起了重要作用。

它的另一个意义是为共同发展的信念和价值观创造了条件。

联想的企业文化是在大船结构的组织形态下逐渐形成的。

3、大公司时期的组织结构:

事业部制。

随着环境变化,企业规模和范围的扩大,直线制的“大船结构”已难以适应企业发展的要求。

1992年初,公司总裁室提出了事业部的概念,北京和香港分别建立了事业部,特别是香港全面实行了事业部。

随之产生的“大船”变“舰队”的指导思想,提出了旗舰领导,计划管理,独立核算的体制调整原则,为公司的改革提供了指导思想。

1992年下半年开始,在汉字系统事业部、小型机事业部实行事业部制。

汉字系统事业部针对发时汉卡开发、生产、销售服务脱节的情况,由公司总裁室决定于1992年秋季成立的。

1993年,该部全面实行事业部制,从开发、生产、销售到售后服务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使汉卡业务有较大发展。

公司给小型事业部充分的自主权,目标是明确的:

那就是完成利润上缴数。

小型机事业部采取一系列措施调动员工的积极度性,在供应、技术支持、对外合作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在1993年市场形势萎缩的情况下,他们打破了多年来小型机营业额在几百万美元徘徊的局面,跃过千万美元,形成了北京、上海、深圳三足鼎立的系统集成开发基地和销售服务体系。

1993年,联想集团第一次没有完成计划指标,微机计划销售3万台,实际只销售了2万台。

在这种背景下,引发了联想管理思想大讨论,1994年工作会议总结事业部经验,决定全面实行从“大船结构”向以事业部为基本组织形式的体制,即向所谓舰队结构体制转变。

公司原有经营部门按产品划分为14个事业部。

在公司总体战略部署和统一经营计划指导下,事业部对产供销各环节实行统一管理,享有经营决策权、财务支配权和人事管理权。

公司设立销售总监、财务总监、成立审计部,健全人事、财务和审计等方面的制度,对事业部进行“目标管理”及过程监控。

1994年3月19日,联想集团微机事业部正式成立。

杨元庆出任微机事业部总经理,曹之江、袁保玑任事业部副总经理,事业部总经理被赋予经营决策、财务、人事三项权力,微机的供应生产、销售、质控、技术服务、软件支持等全部放在事业部,形成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一体化的新的微机产业体系。

联想决定调整大船结构实行事业部制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大船结构在企业规模扩大后,决策速度慢、市场应变能力差的弊端日益显露;大船结构将权力集中在总部,包括研发营销在内的决策层不能贴近的市场,适应不了激烈的竞争;高层管理者因精力和能力所限,妨碍企业制定合适的战略;不利于调动下属的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干部,特别是培养领军人物。

联想全面实行事业部意义重大,也极为成功。

这是联想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在此过程中,联想“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的管理三要素思想逐步形成。

联想微机事业部成立后,联想的主要业务,特别是PC机业务迅速成长。

事业部以微机销售为龙头,统一指挥,消除“内耗”,全方位降低成本,当时就完成了4.5万台的销量,取得较好的成果,开始建立全国性的分销体系;1996年微机事业部率先在中国市场上掀起降价“狂潮”,联想台式电脑当年的销量跃居中国市场第一,从此确立了联想电脑在中国市场的优势地位。

4、大陆香港联想整合,建立事业部加强地区平台的建设:

1997-1998年度大陆香港联想的整合,为联想事业部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重要的条件。

整合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资产业务的重整,“同类项归并”。

联想的事业部在集团内部得到真正的统一。

联想形成6大事业部(或公司),其中电脑、代理分销、系统集成、板卡制造销售是基本的经营事业部或者说是基本的战略经营单位(SBU)。

(2)进一步完善公司总部和事业部的集权/授权体系。

第一,基本事业部对产供销各环节实行统一管理,享有经营决策权、财务支配权和人事管理权。

第二,在财务方面,贯彻大财务的管理思想,总部实行统一财务,对外只有一个帐户,事业部财务部门由总部实行统一管理。

总部有投资管理办法和预算制度,有统一的财务管理及接口制度。

大的投资由总部决定,总部要参与各部门的预算并最终审批,修改和高速预算由总部决定。

第三,在人力资源方面,事业部总经理、副总经理由总部任命;部门经理、副经理由事业部内部决定任命,总部备案。

高级干部培训由总部负责,一般管理干部和技术培训由事业部负责。

薪酬制度由总部统一制定,浮动工资部分由事业部负责。

招聘由总部和事业部共同负责,由事业部决定聘用,但员工档案在总部。

第四,在经营方面,事业部有经营自主权,但大的业务变化、大的经营举措要请示总部,如科技发展公司要做新的业务——代理网络产品,必须通过总部;又如原只代理惠普一家的激光打印机,现要代理第二家产品,也要请示总部;如已同意代理第二家产品,再代理第三家产品就可以自己做主,各子公司领导人非常明白,什么事应该请示,什么事自己可以决定。

第五,总部对各子公司实行责任利润考核。

责任利润=毛利-费用-(应收款、存货)准备金。

应收款、存货时间长自行贬值,半年贬值50%,超过一年全部减掉。

(3)建立地区平台。

地区平台是联想公司对联想地区公司(如上海公司)的称呼。

整合以后,各地业务都逐渐集中到各地公司,通过地区公司的渠道和支持展开业务。

各地公司都是一个账号,统一运筹或支持联想在各地的共同业务。

地区公司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是费用中心,承担与基本产品事业部配合开拓地区业务的重要任务。

地区平台的建立,使联想逐渐形成了以产品事业部为基础,以地区平台为全国性网络基础的经营组织体制。

四、基本事业的内部结构及变化

1994年以来,联想业务迅速扩张,规模也扩大很快。

京港联想整合后,联想主要事业部的内部组织结构更加复杂。

总的看,事业部内部体制是直线职能体制。

事业部(或专业公司,如电脑公司)的职能部分为两类,一类是管理部门,主要职能是企划部下的有关部门如规划、调查等部;另一类是职能服务或运作部门,主要对基本业务提供职能服务或支持,如研发、采购、制造、物控、质控等部门。

1994年以后,各事业部内部组织都是根据业务扩展和经验的积累不断完善的,以至各单位都视内部组织每年的内部调整为正常之事。

联想电脑公司内部体制的变化可作为代表。

1994年刚成立电脑事业部时,总经理下的主要部门有:

销售部、市场部、技术部,供应部、综合部、软件中心。

1995年随着业务扩大,调整了内部组织,主要变化:

(1)为形成高质量的规模生产和采购能力,增设了独立的负责质量的质控部和管理采购及物流运作的物控部。

(2)从销售部门中分离出负责购销结算的商务部,这样,业务更专业化,还能解决过去销售人员既做单又开票、效率低且无人监督的问题。

1996年组织体制大变化:

(1)销售部和市场部合并,但为整个电脑公司造势和研究的工作上均由公司总经理直接掌管。

(2)成立研发部(研发中心)和技术服务中心,研发部承担研究、开发的职责,并入软件中心的职责,而将培训、维修等职能都交给专门技术服务中心。

(3)供应部更名为制造部,强化快速制造能力。

(4)由于电脑外购零件量大、占用资金多,成立专管采购的部门,物控部不负责采购只负责购销物流运作。

(5)成立产品部(实际上成立于1995年底)。

(6)成立信息管理部。

1997年管理体制调整的重点是:

(1)加强产品部,设立商用机、家用机、笔记本机、服务器4个产品总经理,研发部门和产品部都可以提出产品开发建议,但由产品部全面抓产品立项和指导开发工作。

(2)强化总部对大区销售的领导,大区销售办公室由北京放到地方,以因应各地日益激烈的销售竞争,又有保证在全国范围内的统一协调。

1998年,根据业务部增加、产品线拉宽细化等情况,电脑公司以产品和市场事业部为中心再次整合管理体制。

整个电脑公司分为四大系统:

(1)产品事业部门有台式机、服务器、笔记本、软件、OEM产品等部,各部通过电脑公司的职能部门统一管理有关产品的研发、产品、资料、质控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