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阱CMOS薄膜工艺.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169157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76.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N阱CMOS薄膜工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N阱CMOS薄膜工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N阱CMOS薄膜工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N阱CMOS薄膜工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N阱CMOS薄膜工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N阱CMOS薄膜工艺.docx

《N阱CMOS薄膜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N阱CMOS薄膜工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N阱CMOS薄膜工艺.docx

N阱CMOS薄膜工艺

 

《微电子技术综合实践》设计报告

 

题目:

N阱CMOS芯片薄膜工艺设计

院系:

自动化学院电子工程系

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姓名:

成绩:

 

题目一:

n阱CMOS芯片制作工艺设计

一.设计指标要求

1.特性指标要求:

n沟多晶硅栅MOSFET:

阈值电压VTn=0.5V,漏极饱和电流IDsat≥1mA,漏源饱和电压VDsat≤3V,漏源击穿电压BVDS=35V,栅源击穿电压BVGS≥20V,跨导gm≥2mS,截止频率fmax≥3GHz(迁移率µn取600cm2/V·s)

p沟多晶硅栅MOSFET:

阈值电压VTp=-1V,漏极饱和电流IDsat≥1mA,漏源饱和电压VDsat≤3V,漏源击穿电压BVDS=35V,栅源击穿电压BVGS≥20V,跨导gm≥0.5mS,截止频率fmax≥1GHz(迁移率µp取220cm2/V·s)

2.结构参数参考值:

p型硅衬底的电阻率为50cm;

n阱CMOS芯片的n阱掺杂后的方块电阻为690/,结深为5~6m;

pMOS管的源、漏区掺杂后的表面浓度11020cm-3,结深为0.3~0.5m;

nMOS管的源、漏区掺杂后的表面浓度11020cm-3,结深为0.3~0.5m;

场氧化层厚度为1m;垫氧化层厚度约为600Å;栅氧化层厚度为400Å;

氮化硅膜厚约为1000Å;多晶硅栅厚度为4000~5000Å。

二.设计内容

1.MOS管的器件特性参数设计计算;

2.n阱CMOS芯片制作的工艺实施方案(包括工艺流程、方法、条件、结果;分析光刻工艺,画出整套光刻版示意图);

3.薄膜加工工艺参数计算:

分析、设计实现场氧化、栅氧化、多晶硅栅层或掩蔽氧化膜等的工艺方法和工艺条件(给出具体温度、时间或流量、速度等),并进行结深或掩蔽有效性的验证。

 

3.MOS管的器件特性设计

1、PMOS管参数设计与计算:

由,其中,6×,

所以Å(为便于计算取400Å)

饱和电流:

≥1mA,式中(VGS-VT)≥VDS(sat),

则IDsat≥1mA故可得宽长比:

由可得宽长比:

取PMOS衬底浓度为查出功函数差与掺杂浓度的关系可知:

取发现当时;=0.23V,,=1.18×10cm,=,符合要求,

又可知,便于计算及工艺对称美观性,

故取,2.5=2.5×26=65(同一CMOS上,所以)

2、NMOS管参数设计与计算:

由得Å(为便于计算取400Å),

又,得

再由,式中(VGS-VT)≥VDS(sat),

阈值电压(取=5×q)

取时,=0.365V,

此时=2.23,6.78×,

发现符合要求,又得

因此便于计算取L=2.则W=

 

四.工艺流程分析

1、衬底制备。

由于NMOS管是直接在衬底上形成,所以为防止表面反型,掺杂浓度一般高于阈值电压所要求的浓度值,其后还要通过磷离子注入来调节。

CMOS器件对界面电荷特别敏感,衬底与二氧化硅的界面态应尽可能低,因此选择晶向为<100>的P型硅做衬底,电阻率约为50Ω•CM。

 

2、初始氧化。

为阱区的选择性刻蚀和随后的阱区深度注入做工艺准备。

阱区掩蔽氧化介质层的厚度取决于注入和退火的掩蔽需要。

这是N阱硅栅CMOS集成电路的制造工艺流程序列的第一次氧化。

SiO2

衬底P-Si

3、阱区光刻。

是该款N阱硅栅CMO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流程序列的第一次光刻。

若采用典型的常规湿法光刻工艺,应该包括:

涂胶,前烘,压板,曝光,显影,定影,坚膜,腐蚀。

去胶等诸工序。

阱区光刻的工艺要求是刻出N阱区注入参杂,完成N型阱区注入的窗口

SiO2

4、N阱注入。

是该N阱硅栅COMS集成电路制造工艺流程序列中的第一次注入参杂。

N阱注入工艺环节的工艺要求是形成N阱区。

5、剥离阱区氧化层。

6、热生长二氧化硅缓冲层:

消除Si-Si3N4界面间的应力,第二次氧化。

7、LPCVD制备Si3N4介质。

综合5.6.7三个步骤如下图

8、有源区光刻:

即第二次光刻

9、N沟MOS管场区光刻。

即第三次光刻,以光刻胶作为掩蔽层,刻蚀出N沟MOS管的场区注入窗口。

10、P沟MOS管场区B+注入:

第二次注入。

P沟MOS管场区B+的注入首要目的是增强阱区上沿位置处的隔离效果。

同时,场区注入还具有以下附加作用:

A场区的重掺杂注入客观上阻断了场区寄生MOS管的工作

B重掺杂场区是横向寄生期间失效而一直了闩锁效应:

C场区重掺杂将是局部的阱区电极接触表面的金—半接触特性有所改善。

综合9,10两个步骤如图

11、局部氧化:

第三次氧化,生长场区氧化层。

12、剥离Si3N4层及SiO2缓冲层。

综合11,,12两个步骤如图

13、热氧化生长栅氧化层:

第四次氧化。

14、N沟MOS管沟道区光刻:

第四次光刻,以光刻胶做掩蔽层。

15、N沟MOS管沟道区注入:

第四次注入,该过程要求调解N沟MOS管的开启电压。

综合13,14,15三个步骤如图

16、生长多晶硅。

17、刻蚀多晶硅栅:

第五次光刻,形成N

沟MOS管和P沟MOS管的多晶硅栅欧姆接触层及电路中所需要的多晶硅电阻区。

综合16,17两个步骤如图

18、涂覆光刻胶。

19、刻蚀P沟MOS管区域的胶膜:

第六次光刻

20、注入参杂P沟MOS管区域:

第五次注入,形成CMOS管的源区和漏区。

综合18.19.20三个步骤如图

21、涂覆光刻胶。

22、刻蚀N沟MOS管区域的胶膜:

第七次光刻

23、注入参杂N沟MOS管区域:

第六次注入,形成N沟MOS管的源区和漏区。

24、生长磷硅玻璃PSG。

综合21.22.23.24四个步骤如图

25、引线孔光刻:

第八次光刻,如图

B+

B+

N--

N-

N-

N-

N-

26、真空蒸铝。

27、铝电极反刻:

第九次光刻

综合26.27两个步骤如图

N阱

B+

B+

P+

P+

至此典型的N阱硅栅CMOS反相器单元的管芯制造工艺流程就完成了。

五.薄膜加工工艺参数计算

(1)场氧化层

【结构要求】场氧化层厚度为1

制备条件:

水汽氧化,晶向(111),常压,1094℃

注:

标准单位:

得出:

t=119.14min≈1.98h比湿氧287.5min(参某计算结果)明显较快。

氧化层质量有待实验验证!

 

(2)多晶硅栅层

【结构要求】多晶硅栅厚度为4000~5000Å

选择淀积:

5000Å

制备条件:

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PCVD),630°C,100Pa,淀积时间t。

计算:

=5000Å/(120Å/min)=41.67min

即淀积时间为41.67min。

(3)栅氧化层

【结构要求】栅氧化层厚度为400Å

制备条件:

干氧,1200°C,常压,晶向(111)

注:

标准单位:

得出:

t=2.65min<<干氧,1000°C下的19.85min

故采用本制备条件更优

 

(4)氮化硅膜层

【结构要求】氮化硅膜厚约为1000Å

制备条件:

常压化学气相淀积(APCVD),高频感应炉炉温800°C,氢气流量5L/min,硅烷流量3mL/min,氨气流量100ml/min,淀积速度500Å/min。

所以,淀积时间=1000Å/500=2min

(5)垫氧化层

【结构要求】垫氧化层厚度约为600Å

制备条件:

干氧,1200°C,常压,晶向(111)

求得t=6.38min.符合工业生产实际。

 

(6)掩蔽膜

(1)假设掺杂离子(磷,n阱)注入能量为60KeV,则生长厚度为200nm(大于最小掩蔽厚度)的掩蔽膜即可达到掩蔽:

(2)验证:

由曲线得:

对于P+离子(形成N阱),E=60KeV时,=72.9min,

当掩蔽效果达到99.999%时,掩蔽膜的最小厚度为:

所以生长200.28nm厚度的掩蔽膜合适。

(3)制备条件:

干氧(1000°C,8min)

湿氧(1000°C,22min)

干氧(1000°C,12min)

干氧(1000°C,6min,(100)面)查表得A=0.165μm,A=A/α=0.165/0.595=0.277μm,

B等于

=22.2min

湿氧(1000°C,15min),A=0.05/0.595=0.084μm,B=,

=1.65min

干氧(1000°C,9min),A=A/α=0.165/0.595=0.277μm,B等于,

=478.20min

六.N阱光刻板

[见附录坐标纸]

七.工艺实施方案

工艺

步骤

设计目标

结构参数

工艺条件

1

衬底选择

得到衬底

电阻率50cm

晶向<100>

2

一次氧化

(外延)

为形成p阱提供掩蔽膜

厚度:

197nm厚度的掩蔽膜

干氧-湿氧-干氧

干氧(1000°C,8min)

湿氧(1000°C,22min)

干氧(1000°C,12min)

3

一次光刻

为硼提供扩散窗口

电子束曝光

正胶

4

一次离子注入

注入形成P阱

离子注入

5

一次扩散

热驱入达到P阱所需深度

结深5mm

有限表面源扩散

6

二次氧化

作为氮化硅膜的缓冲层

膜厚600Å

常压干氧氧化

7

氮化硅膜淀积

作为光刻有源区的掩蔽膜

膜厚1000Å

APCVD

2min

8

二次光刻

为磷扩散提供窗口

电子束曝光

正胶

9

场氧一

利用氮化硅的掩蔽,在没有氮化硅、经离子注入的区域生成一层场区氧化层

厚度1000Å

湿氧氧化

95℃水温。

10

三次光刻

除去P阱中有源区的氮化硅和二氧化硅层

电子束曝光

正胶

11

场氧二

生长场氧化层

厚度约为1微米

湿氧氧化

12

二次离子注入

调整阈值电压

表面浓度

结深

方块电阻

注入P+

13

栅极氧化

形成栅极氧化层

厚度500Å

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PCVD),630°C,100Pa,淀积时间t。

淀积时间为41.67min。

14

多晶硅淀积

淀积多晶硅层

厚度5000Å

低压化学气相淀积(LPCVD),630°C,100Pa,淀积时间t。

=5000Å/(120Å/min)=

41.67min

15

四次光刻

形成PMOS多晶硅栅,并刻出PMOS有源区的扩散窗口

电子束曝光

正胶

16

三次离子注入

形成PMOS有源区

表面浓度

结深

方块电阻

注入B+

17

五次光刻

形成NMOS多晶硅栅,并刻出NMOS有源区的扩散窗口

电子束曝光

正胶

18

四次离子注入

形成NMOS有源区

峰值浓度

结深

方块电阻

注入P+

19

二次扩散

达到所需结深

结深

表面浓度

热驱入

950℃t=12min

20

淀积磷硅玻璃

保护

LPCVD

21

六次光刻

刻金属化的接触孔

电子束曝光

正胶

22

蒸铝

刻铝

淀积Al-Si合金,并形成集成电路的最后互连

溅射

八.心得体会:

两周的课程设计结束了,在这次的课程设计中不仅检验了我所学习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