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2168271 上传时间:2022-10-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贵州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贵州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贵州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贵州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贵州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贵州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案.docx

《贵州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贵州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案.docx

贵州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学案

梅花小学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主题活动一我的社区

总第1课时

2018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第一课时认识社区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社区,了解有关社区的知识,培养学生关爱社区的情感、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及为社区服务的意识。

2、学会设计一份与社区建设有关的建议方案。

二、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一些有关社区的参考资料。

2、打印调查表格。

3、访问一个社区,制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三、活动设计

(一)制定方案

引入研究课题《我们的社区》

(1)同学们生活在什么社区?

(2)社区近几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3)社区建设和管理中还存在哪些问题?

你最感兴趣的是哪方面的问题

1、确定具体研究方案

对相同问题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小组,并制定各自的研究课题及方案

2、调查社区基础设施(如绿化、商店等)

总第2课时

2018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我的社区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社区,了解有关社区的知识,培养学生关爱社区的情感、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及为社区服务的意识

2、学会设计一份与社区建设有关的建议方案。

二、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一些有关社区的参考资料。

2、打印调查表格。

3、走访一个社区,制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三、活动设计

(一)制定方案

由上一节安排的课外任务交流汇报:

1、汇报调查结果,小组长根据各组调查报告并结合统计表、平面图、调查表向全体学生汇报。

2、学生质疑:

每组汇报后,全班同学针对每组的研究课题进行质疑,小组派代表进行解答。

(二)师生总结:

(三)课外作业:

写一份小区情况调查报告。

 

总第3课时

2018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第三课时我爱我的社区

一、活动目标

1、认识社区,了解有关社区的知识,培养学生关爱社区的情感、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及为社区服务的意识。

2、学会设计一份与社区建设有关的建议方案。

二、活动准备

1、教师收集一些有关社区的参考资料。

2、打印调查表格。

3、走访一个社区,制定本次活动的计划。

三、活动设计

(一)设计方案

根据一星期的活动,使学生对自己生活的社区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社区设施和居民的情况。

在调查时,对社区建设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完成一份建议方案,送到社区居委会。

(二)实践活动

每个学生为社区建设出一份力,进行一次社区服务。

四、活动建议

1、为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调查的范围应稍广泛

2、制定调查方案时,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指导,使方案更趋完美。

3、调查活动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了解各小组调查进展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使学生在活动和发展实践中成长。

 

主题活动二同在蓝天下

总第4课时

2018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第一课时情境体验

一、活动目标

1、了解什么是弱势群体?

感受弱势群体的困难?

2、调查周围社会上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

3、了解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照顾,激发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从而为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二、活动准备

挂图、小品演讲材料

三、活动设计及过程

(一)、主题活动产生的背景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家庭中的地位都很高,关爱的人很多,好似家中的小皇帝。

长期的娇生惯养,难免让他们产生一种自私自利,唯我独尊的感受,很多孩子只知道享受别人所给与的爱,从没想到报答别人,关爱别人。

他们更无法体会到在同一片蓝天下,有人幸福健康,拥有快乐的生活,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因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他们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和帮助。

为了让学生比较全面的认识这个群体,对孩子们进行爱心教育。

激发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不仅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要,也认识那些身残志坚的残疾人,学习他们的自强不息,坚韧顽强的精神。

使学生能从同情到尊重,进而更自愿地帮助他们。

因此,我们将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的合作能力、调查能力、交流能力、自我评价等能力得以提高。

(二)、主题活动课外作业:

1、了解什么是弱势群体?

感受弱势群体的困难?

2、调查周围社会上弱势群体的生活现状。

3、了解国家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和照顾,激发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从而为他们伸出援助之手。

 

总第5课时

2018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走近残疾儿童

一、活动目

1、学会在生活实践中查找资料,掌握利用计算机查询国家现有法律法规对弱势群体进行了保护,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小组的集体实践活动,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成就感,能感受到与他人协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研究和独立研究相结合。

三、活动的实施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景,明确探究的主题。

师:

同学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有人幸福健康、拥有快乐的生活,可也有相当一部分,他们因各种各样的原因而造成身体残缺,导致生活困难,他们需要得到人们的关注和帮助。

而他们当中的有些人,即使身体有缺陷,但是他们不气馁,坚持奋斗,也把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

为了让大家比较全面地认识这个群体,不仅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要,也认识他们的自强不息,他们的追求。

使我们大家能从同情到尊重,进而更自愿地帮助他们。

因此,我们将开展这次综合实践活动。

板书:

同在蓝天下--献出我们的爱

(二)、进入主题

师:

现在请大家来完成一个任务:

请同学们从操场走回咱们的教室有问题吗?

(没有)如果我要求大家蒙着眼睛走回教室呢?

(1)学生分组,分成盲人组,哑巴组。

(2)宣布活动要求

盲人和哑巴两人一组,互相帮助,绕操场一周,回到教室,在整个任务过程中,盲人不允许摘下眼镜哑巴不许说话提示,只能靠动作来提醒对方。

(学生活动)

(三)、交流感受

师:

今天从操场走回教室与平时有什么不同的感受吗?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你遇到哪些困难?

当时最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生:

我一被蒙上眼睛,什么都看不见,心中立即感到恐慌。

走在路上,一脚高,一脚低,全身失去了重心。

生:

我被蒙上了嘴巴不能说话,在扶我的同伴走路时,他看不见,到处乱走,想指挥他走这边,他偏要走那边,真是费力。

生:

在活动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个盲人太痛苦了,太需要别人的帮助了。

生:

在活动中,我体会到一个聋哑人不能与别人正常的交流,不能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真是太不方便了,我觉得他们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帮助。

师:

同学们,通过活动我们大家感受到这些残疾人他们需要我们的帮助,你帮助过他们吗?

生:

我没有帮助过他们,因为我看见他们很脏,不愿接触他们。

生:

我不仅没有帮过他们,我以前还很看不起他们,欺负过他们,现在想起来,我很惭愧。

生:

(四)、活动小结,随机提出研究计划

教师提议:

为了更进一步了解这些弱势群体,让我们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走近他们。

我们将怎样做呢?

四、活动任务

1、指导学生自由组合分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一个记录员,一个汇报员,一个摄影师,分配各个同学的任务,确定小组名称。

2、各小组的成员明确任务。

3、讨论:

我们应该怎样收集资料?

五、掌握搜集资料的几种方法:

(1)到街上对残疾人进行访问;

(2)到社区调查社区内残疾人的生活现状。

(3)到县福利机构调查目前国家对残疾人的安置状况。

(4)到老残院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

(5)上网、读报搜集相关资料。

 

总第6课时

2018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一、活动目标

1、培养学生通过收集资料、分析、交流等方法研究问题的能力。

2、在合作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发展学生的组织、交往、协作的能力。

二、探索与研究

1、指导设计小组活动计划与调查表

教师指导活动计划要有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参加活动的人,活动目的。

调查表的设计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掌握表格设计的格式,如:

标题、主要栏目、活动项目调查日期、调查人姓名,调查内容,调查结果、调查感受等。

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考虑问题要全面。

2、分组实施调查,收集整理资料

(1)学生根据本组所定的计划表,利用课余时间和双休日进行调查活动,并填好调查表。

(2)以小组为单位,整理调查资料,比较分析资料,做好交流准备。

3、独立反思,撰写心得

将自己的活动心得写下来,谈谈通过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在活动中遇到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今后你怎样帮助残疾人?

一、交流与评价

1、集体交流

师:

同学们,通过这一短时间的努力,我相信大家一定很好地完成了本次综合实践活动;同在蓝天下--献出我们的爱;的活动任务,同学们在活动中一定有很多收获吧!

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一下你们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谈谈你们的活动经历或感受

师:

首先上场的是献爱队小组,请大家洗耳恭听,看看他们在这次活动中的收获是什么?

(1)全组同学上场与大家见面,由组长介绍本组组名、口号。

(2)汇报员边出示图片边介绍活动地点以及活动收获。

(3)各成员汇报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4)全体同学手语舞蹈歌曲表演《感恩的心》

师:

听了;爱心小分队;小组的汇报,让我们对特殊学校的同学们有所了解。

对老残院孤残人员们的生活有所认识,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国家、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

下面我们一起来听听微笑小组的汇报吧。

(1)由组长介绍班组活动主题,主要活动地点。

(2)展示图片,介绍活动经过。

(3)各成员汇报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

(4)全组齐背爱心诗歌。

师:

听了同学们的汇报,我看到了大家的进步,活动中同学们了解了残疾人的身心所受的疾苦,并且懂得了关爱残疾人,并向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希望同学们永远做一个爱心使者,不仅自己帮助他们,还应号召身边的人关爱他们,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全体合唱《爱的奉献》)

二、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总第7课时

2018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学生拟定爱心行动计划。

成立爱心小组,定期对残疾人进行帮助。

2、发出倡议书,号召周围的人,大家都来关心弱势群体,献出自己的一片爱心。

二、活动过程

(一)、拓展与延伸

到此,《同在蓝天下献出我们的爱》这一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已接近尾声,而学生的情趣还很高。

从教育学生懂得对别人要有爱心,要学会关爱别人的角度,教师决定将活动延伸与拓展,另行安排了一些主题活动。

 

(二)、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总结

1、此次活动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并从实践中获得体验,倡导学生对实际活动过程的经历与体验,注重学生多样化的时间性学习,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2、在整个活动中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主动,他们置身于动态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参与和探究,在积极、高效的互动交往中共同得到提高,大多数同学语言表达能力、与人交往能力、整理资料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3、在探究过程中,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由于班级学生人数较多,所以每组人数很多,活动中管理很混乱。

个别性格内向的同学活动时不够主动、积极,其他同学也不愿要他们参加其组,在活动中表现很被动。

在进行调查访问活动时个别学生表现出没有礼貌,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有些组不够团结,组员之间分工发生歧义,组长经验差,解决同学之间的问题不够恰当。

部分同学在活动中吃不了苦,有的家长缺乏认识,认为孩子学习重要,怕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不予支持该项活动。

由于教师精力有限,当几个小组同时活动时,老师不在场,非常担心学生的安全。

 

主题活动三纽扣

总第8课时

2018年月日第周星期第节

认识纽扣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实际操作,了解钉纽扣所要准备的工具与材料,掌握简单的几种钉纽扣的方法。

2、通过教学,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自理能力,初步学会钉纽扣的技巧以及跟别人合作、探究、创造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